【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3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史版3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作业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一)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厂工人数量出现了少量衰减,而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从2 300万下降到了1 500万。这些现象反映了美国当时(  )‎ A.农业经济明显衰退  B.失业人口大幅增加 C.经济结构正在转型 D.经济体制缺乏活力 C [由材料“农场人口则衰减明显”可知,农业人口减少,但农业人口的减少并不能说明农业经济明显衰退,故A项错误;材料中工农业人口的减少,并不能说明失业人口增加,也有可能是就业人口的转移,故B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工农业人口向第三产业转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经济结构的转型,从而说明经济体制的活力仍然存在,故D项错误。]‎ ‎2.(2019·济宁模拟)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欧出现了一次市场革新,人民不仅开始大量花费他们的工资,还开始用信用卡购物,花他们还没有挣到的钱。此次革新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国家干预深入到个人生活 B.美国为西欧提供大量经济援助 C.人们对政治稳定充满信心 D.西欧国家开始走向经济一体化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从而使得人民有底气去花钱,故A项正确。]‎ ‎3.(2019·济宁期末)1950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增加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  )‎ A.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 B.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 C.稳定社会秩序以对抗苏联等国 D.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美国并没有遭受经济危机,因此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了1950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险法》提高了养老金水平,养老金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保障,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发展,故B项正确;稳定社会秩序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内安定,并不能达到对抗苏联等国的效果,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增加养老金,并未体现规范保险行业的具体措施,故D项错误。]‎ ‎4.(2019·常州高三期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第一个阶段是1850年到1914年,第二阶段是1950年到1973年。推动这两个“黄金时代”出现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国家干预加强 B.国际合作和谐 C.科学技术发展 D.第三产业兴起 C [国家干预加强仅在第二阶段,故A项错误;1950-1973年属于美苏“冷战”时期,故B项错误;第一阶段正值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阶段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第三产业兴起是在1945年以后,故D项错误。]‎ ‎5.(2019·太原模拟)英国政府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从1937年的25.9%,提高到1975年的57.9%;政府雇员从1931年的59.1万人,提高到1975年的72.12万人。对此撒切尔首相表示:“我要求的是保守党信奉自由、自由市场、有限国家、国防强大。”据此推断,保守党政府在这一时期主张(  )‎ A.努力提高英国公民福利待遇 B.彻底改变英国社会经济制度 C.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减少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 D [根据材料可知,虽然英国在1937—1975年期间,进行国家干预经济,加大政府开支,但撒切尔首相表示“信奉自由、自由市场、有限国家、国防强大”,其实是想放手去发展经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正确。]‎ ‎6.下表为英国1951年和1982年政府福利支出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单位:亿英镑)。由此可见英国(  )‎ 年份 福利支出 国民生产总值 ‎1951‎ ‎20.74‎ ‎145.08‎ ‎1982‎ ‎685.10‎ ‎3 166.98‎ A.经济增长与货币扩张有关 B.缩小了各阶层贫富差距 C.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加强 D.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C [材料中未涉及“货币扩张”,故A项错误;“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英国1951年到1982年,政府福利支出大增,这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由此可见英国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加强,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财政困难,故D项错误。]‎ ‎7.(2019·盐城一模)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开支等。这些政策(  )‎ A.维护了凯恩斯主义 B.缓和了经济“滞胀”‎ C.加强了“福利国家”制度 D.壮大了知识经济 B [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1979年,撒切尔夫人”“削减福利开支”等相符,故选B项;凯恩斯主义主张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材料中“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开支”不符,故排除A项;是削减而非加强福利开支,故排除C项;知识经济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与材料中“1979年”不符,故排除D项。]‎ ‎8.赫鲁晓夫上台后,对一些重点科研项目采取打破地区、部门界限,组织各方面力量联合攻关的办法,使得科技发展速度快于西方同类项目。然而,1954—1962年,苏联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却仅仅是美国的1/2,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仅是美国的1/5。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苏联(  )‎ A.经济体制僵化不利于科研成果转化 B.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活力仍然存在 C.攻势外交政策极大消耗了经济实力 D.不重视农业投入导致经济比例失调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而忽视商品货币关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故A项正确。]‎ ‎9.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广了赫鲁晓夫时期已进行过的农业领域小组包工奖励制,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这一制度(  )‎ A.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B.动摇了集体农庄公有制基础 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A [根据题干中“包工小组拥有机械设备和几名至几十名固定人员,实行内部经济核算,超产、提高产品质量和节约费用有奖,反之则罚”可知,这有利于奖勤罚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故A项正确。]‎ ‎10.(2019·淄博模拟)20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对农庄、农场下达计划指标,详尽规定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播种时间、技术措施、收割期限、产量等。这些做法(  )‎ A.增强了集体农庄抵御风险的能力 B.促进了苏联农业的快速发展 C.实现了政府对农业的科学管理 D.限制了集体农庄的经营自主权 D [材料中只体现了政府对农庄的命令,并未说明农庄的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苏联的农业发展受到阻碍,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对农业的科学管理,故C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了政府对农庄的严格限制,这不利于农庄的自主发展,故D项正确。]‎ ‎11.(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962年9月,苏联某教授撰文建议,促进生产发展的基本方法是加强利润刺激,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建立在利润分配的基础上,克服国家和企业之间在利益上的矛盾。这一建议(  )‎ A.符合当时苏联的改革精神 B.顺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推动了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D.促进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 B [当时苏联处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加强利润刺激的新的分配建议有利于调动生产积极性,因此符合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故B项正确;当时苏联没有实施新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建议没有得到真正实施,故D项错误。]‎ ‎12.(2019·茂名二模)20世纪80年代,在大城市研究所工作的苏联科研人员因为工作出色享有盛誉,但对为地方消费品工业应用研究提供支持则很少感兴趣,后来有学者说,他们只不过是“把他们发表的文章从窗户扔出去”。该学者意在批评苏联(  )‎ A.政治体制制约了科技进步 B.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功利化倾向 C.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脱节 D.经济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C [材料“对为地方消费品工业应用研究提供支持则很少感兴趣……‘把他们发表的文章从窗户扔出去’”说明研究没有深入一线,没有与工业生产联系,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5分)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且最早宣布建成“福利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英国圈地运动发展,社会矛盾尖锐。16世纪70年代,逐渐形成了以征收济贫税为主的整套济贫制度。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通过,不再无条件救济有工作能力的人,贫困劳工得到救济的唯一办法是参加工作。‎ 材料二 194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报告提出:保障人人有免于贫困、疾病、愚昧、污染和失业的自由权力;所有家庭应按统一标准上缴捐款和领取津贴而不受收入的限制;社会保障应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可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等三种办法进行。1943年政府基本上接受了报告的原则。‎ ‎——摘编自张红《现代西方福利制度评析》‎ 材料三 贝弗里奇报告是英国现代“福利国家”的奠基石……‎ 今后在福利措施上可能会有激烈的政治斗争,但根本否定“福利国家”的基础,是任何政党都不敢轻举妄动的事。‎ ‎——摘编自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济贫制度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推断政策调整的直接作用。(1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贝弗里奇报告”中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设想。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现代西方福利制度”。(14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16世纪70年代,逐渐形成了以征收济贫税为主的整套济贫制度”和“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通过,不再无条件救济有工作能力的人,贫困劳工得到救济的唯一办法是参加工作”可得出由无条件济贫到有条件济贫;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可得出圈地运动时期为缓和社会矛盾;工业革命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工业革命本身);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统治需要)。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保障人人有免于贫困、疾病、愚昧、污染和失业的自由权力”可得出保障人们基本的生存权;根据材料二“所有家庭应按统一标准上缴捐款和领取津贴而不受收入的限制”可得出维护制度的公平性;根据材料二“社会保障应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可得出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根据材料二“社会保障可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自愿保险等三种办法进行”可得出社会保障可通过多种办法实施;第二小问,利用材料一、二,从涉及现代西方福利制度的利益方面思考,并一分为二地分析。‎ 答案:(1)差异:由无条件济贫到有条件济贫。(1分)‎ 原因:圈地运动时期为缓和社会矛盾;工业革命时期为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直接作用: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社会稳定。(4分)‎ ‎(2)内容:保障人们基本的生存权;维护制度的公平性;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可通过多种办法实施。‎ 评析: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14分)‎ ‎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不改变国家性质的前提下,运用市场规律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作为遭受到经济危机冲击的资本主义大国,暂时抛开意识形态之争,大胆地干预经济,用计划的手段结束了经济的混乱,抵抗了危机,使国家经济重新走上正常的轨道,同时进行的社会改革也深刻地改善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现在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的主要方式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改革开放。对我们来说,目标只有一个,但我们可用的手段是多元的,只要有益于我们的经济建设、只要有益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我们都能采用。‎ 请从上述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试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并从中提炼观点进行论证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提炼多个观点,论述时要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各国的经济体制可以相互借鉴。(2分)‎ 论述: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需要根据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发展经济。(10分)‎ 示例二:‎ 观点:生产关系的改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分)‎ 论述:在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列宁颁布新经济政策,运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大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罗斯福推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缓和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行改革开放,成功运用市场手段,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