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大汶口遗址 ‎【答案】C ‎【解析】根据“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八千年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开始种植水稻;选项C符合题意。元谋人遗址和北京人遗址均没有原始农业生产的遗存,AB两项错误;大汶口遗址农业生产以种植粟为主,D项错误。‎ ‎2.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众多,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著名英雄之一,又称神农氏。据传,他创造“焚林而田”的农业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 是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C. 可以作为农耕产生的直接证据 D.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神农氏”“焚林而田”“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等信息都指向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这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故选A。神话传说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创作加工,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排除B;神话传说只能作为农耕生产的间接证据,排除C;神话传说对于我们了解历史现象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不能用其证明某一具体人物是否存在,排除D。‎ ‎3.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 A. 封邦建国 B. 王权至上 C. 王位世袭制 D. 宗法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中可以看出夏商时期实行的是王位世袭制。所以答案选C。‎ ‎4.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 A. 齐国 B. 赵国 C. 秦国 D. 楚国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促使秦国强大起来,所以商鞅变法发生地的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故C正确;商鞅在秦国变法,ABD错误。‎ ‎5.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旅客立刻想到此人在教育上的主张是 A. 民贵君轻 B. 有教无类 C. 无为而治 D. 兼爱非攻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在山东曲阜的游玩中,导游在一处名为杏亭的景点旁讲解道:春秋年间,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述的孔子,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状况。故答案为B项。A项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排除;C项道家的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排除;D项兼爱非攻是墨家代表思想,排除。‎ ‎6.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是 A. 奴隶制开始瓦解 B. 封建制度确立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诸侯兼并争霸 ‎【答案】D ‎【解析】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成语都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兼并争霸的反映,故D正确;材料中的成语与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生产力发展无关,排除ABC。‎ ‎7.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是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A. 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 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 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秦的统一。根据所学知识,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开始逐渐强大起来,走上了统一六国的道路,而商鞅正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秦王嬴政信任法家人物李斯,最终统一六国。法家强调中央集权,主张法治,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受到重用,说明不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强调中央集权,主张法治,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不是墨家,故B选项错误;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而秦朝通过商鞅变法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最后统一了全国,说明法家适应了当时时代的需求,而不是道家,故C选项错误。‎ ‎8. 故宫,顾名思义就是“过去的皇宫”。皇宫是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住所,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那么“皇帝”这一称呼最早可能出现于 A. 西周 B. 秦朝 C. 西汉 D. 唐朝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为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故B项正确。‎ ‎9. 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A. 攻打匈奴,修长城 B. 实行分封制 C. 实行郡县制 D. 实行行省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内容表明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导致的社会动荡,秦始皇为了避免分封制的纷争而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故答案选择C项。A项是抵御少数民族的侵扰的,不是解决地方分裂问题的。行省制度是元朝开始实行的。‎ ‎1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中国第一次“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A. 陈胜、吴广 B. 尧、舜 C. 刘邦、项羽 D. 大禹 ‎【答案】A ‎【解析】陈胜、吴广领导了古代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故A正确;尧、舜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首领,排除B;刘邦、项羽不符合“第一次”的材料内容,排除C;大禹建立夏朝,不属于农民起义,排除D。‎ ‎11.东汉的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其主要原因是 A. 皇帝幼龄即位 B. 宦官外戚专权 C. 黄巾军大起义 D. 地方军阀割据 ‎【答案】B ‎【解析】东汉中后期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故选B;皇帝幼龄即位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东汉末年黄巾军大起义是推翻东汉统治的原因,不是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的原因,排除C;东汉末年地方军阀割据,不是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的原因,排除D。‎ ‎12.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 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 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的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实力 C. 皇帝加强位于在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 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汉景帝将梁孝王的五个儿子“通通提升为王”,避免其中一个儿子独大,目的是削弱封国实力,以加强中央集权。故答案为B项。A项,该项明显错误,排除;CD项,抵御外患、开发边疆的表述都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13.“早期汉代统治者基本上延续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汉高祖作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来说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个退步。”这一“退步”是指 A. 郡国并行 B. 师法黄老 C. 设置刺史 D. 颁推恩令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记忆能力。CD两项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B师法黄老是汉高祖实行的,它适应了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是历史的进步;A郡国并行制也是汉高祖实行的,但造成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是历史的倒退。所以答案选A。‎ ‎14.他被誉为伟大的外交家、探险家,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这里的“他”是 A. 汉武帝 B. 董仲舒 C. 卫青 D. 张骞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5.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该著作是 A. 《论语》 B. 《史记》 C. 《汉书》 D. 《九章算术》‎ ‎【答案】B ‎【解析】《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符合材料“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这一信息,故选B;《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论的书籍,不是史学著作,排除A;《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不符合“自此例一定”,排除C;《九章算术》是数学著作,不是史学著作,排除D。‎ ‎16.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都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产物。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是 A. 张骞通西域 B. 人口大量南迁 C. 江南的开发 D. 孝文帝改革 ‎【答案】D ‎【解析】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故D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故A不符合题意;西晋末年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与我国北方民族交融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东晋后期江南的开发与北魏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交融无直接联系,故C不符合题意。‎ ‎17. 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曾对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和亲。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是 A. 匈奴 B. 吐蕃 C. 鲜卑 D. 女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唐朝唐王朝为改善民族关系与少数民族吐蕃实行和亲政策,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结婚。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将唐朝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吐蕃。‎ ‎18.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色政绩在历史上被称为 A. 开皇之治 B. 开元之治 C. 永徽之治 D. 贞观之治 ‎【答案】D ‎【解析】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故选D;隋文帝时出现开皇之治,唐玄宗时出现开元之治,唐高宗时出现永徽之治,排除ABC。‎ ‎19.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A. 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B.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 加速了两岸城市的发展 D.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可知大运河便利了南北运输,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B选项符合题意;大运河在内地,与边疆地区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与两岸城市发展无关,C选项排除;大运河的修建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并未起到巩固隋朝统治的作用,D选项排除。‎ ‎20.《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之所以能得出此结论,主要是因为武则天 A. 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 B. 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 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答案】D ‎【解析】评价古代帝王是不是好皇帝的标准主要是看其统治时期有没有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因此,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在位期间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是武则天建立统治的表现,排除;开元盛世是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的,B选项排除;C选项是武则天的身份特征,排除。‎ ‎21.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完善科举取士 B. 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制约平衡,提高行政效率 D. 整顿吏治,扩大统治基础 ‎【答案】B ‎【解析】题干中“三省长官”均为宰相、“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和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等信息反映了皇帝分割相权,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目的是加强专制,B符合。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取士、提高行政效率、整顿吏治等方面的内容,故排除ACD。‎ ‎22.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 文学艺术的多元 B. 对外交流的频繁 C. 社会经济的繁荣 D. 三教合一的趋势 ‎【答案】D ‎【解析】飘飘欲“仙”体现的是道家的思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体现的是儒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称诗“佛”体现的是佛教思想,所以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三教合一的趋势,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的仅仅是诗歌,并未体现出文学艺术的多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对外交流的问题,也未体现出社会经济的繁荣,所以选项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23.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 加强了边疆管理 B. 开凿了丝绸之路 C. 传播了中国文化 D. 扩大了唐朝疆域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是为了佛法,二者都促进了中国文化传播,C正确;A与材料无关;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 B错误;D与材料无关。‎ ‎24.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A. 李世民 B. 赵匡胤 C. 赵构 D. 朱元璋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960年,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故B正确;李世民是唐太宗,赵构是宋高宗,朱元璋是明太祖,ACD错误。‎ ‎25.诗人张以宁路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原无北伐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岳飞抗金,收复开封 B. 庆历新政,触犯既得利益 C. 绍兴和议,宋廷偏安江南 D. 北宋灭亡,蒙古统一 ‎【答案】C ‎【解析】“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原无北伐心。”反映的是南宋与金绍兴和议,宋廷偏安江南,故C正确;“岳飞抗金,收复开封”不符合“臣主原无北伐心”,排除A;北宋范仲淹庆历新政,材料反映的是南宋偏安江南,排除B;蒙古灭了南宋,统一全国,D错误。‎ ‎26.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知,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A. 急功近利 B. 动摇不定 C. 反对变法 D. 用人不当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可知,宋神宗对变法动摇不定,故B正确;“急功近利”强调变法求快求强,与材料“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不符,A错误;材料反映宋神宗对改革动摇不定,并非反对变法,也无法体现用人不当,排除CD。‎ ‎27.“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A. 建立元朝 B. 统一蒙古 C. 修筑长城 D. 开发江南 ‎【答案】B ‎【解析】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故B符合题意;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建立元朝,故A不符合题意;蒙古族是游牧民族,而长城阻碍其游牧生活,且游牧民族不习惯农耕生活,故不会开发江南,故CD不符合题意。‎ ‎28.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边疆两大对手的评价。他忧心忡忡地说:“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此“二虏”指的是 A. 辽与西夏 B. 辽与金 C. 西夏与金 D. 蒙古与金 ‎【答案】A ‎【解析】宋神宗是北宋皇帝,北宋与辽、西夏并立,辽和西夏经常骚扰北宋边疆,故“二虏”指的是辽与西夏,故选A;宋神宗1085年去世,1115年金建立,B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9.《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代实行 A. 郡县制 B. 三省六部制 C. 行省制 D. 分封制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为了统治空前辽阔的疆域实行了行省制,故C项正确;郡县制推广于秦朝,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实行于隋唐时期,故B项错误;分封制盛行于西周,故D项错误。‎ ‎30.唐朝时期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宋代民间则流传“做铁莫做针,做人莫做军”的俗语。由唐至宋的这种变化 A. 是唐朝设置节度使的直接结果 B. 与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相关 C. 源于唐朝开创的科举制选拔人才 D. 导致宰相的职权被严重削弱 ‎【答案】B ‎【解析】唐朝设置节度使与题干中的变化无关,故A项错误。 宋朝重文轻武,所以百姓都想做文官,故B项正确。 隋朝开创科举后,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度,广选人才,但与选拔什么类型的人才无关,故C项错误。 唐朝和宋朝宰相的权力的削弱与百姓想做什么官无关,故D项错误。‎ ‎31. 《“南海一号”:还是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作为食物器皿。”这段材料表明 A. 宋瓷促进了当地的文明转型 B. 宋瓷提高了当地的生活质量 C. 宋瓷促进了当地的文明进步 D. 宋瓷密切了两地的友好关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朝瓷器的影响。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的陶瓷传入之后,改变了过去的饮食习俗。这体现了宋朝瓷器促进了东南亚当地的文明进步。材料未体现文明转型、生活质量、友好关系,故本题选C。‎ ‎32.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 汉代长安 B. 唐代洛阳 C. 北宋东京 D. 元朝大都 ‎【答案】C ‎【解析】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朝的市打破了时空界限。从材料中“昼市”“夜市”“交子”可知是北宋东京,故答案为C;AB还没有出现“交子”,排除;宋朝之后的元朝大都虽然营业时间没有限制,但是不是“最早可能出现”,D错误。‎ ‎33.《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物的名字,如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钱端礼、张忠恕等。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 佛学 B. 理学 C. 道学 D. 法学 ‎【答案】B ‎【解析】“克己”“先忍”“从信”“忠恕”等符合宋朝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故B正确;佛学、道学、法学与“克己”“先忍”“从信”“忠恕”无关,排除ACD。‎ ‎34.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朝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的资料是 A. 《清明上河图》 B. 《同文算指》 C. 《农书》 D. 《梦溪笔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科技成就。D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写,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与材料中要求“宋朝科技成就”相符。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与材料中要求“宋朝科技成就”不符。故A项错误。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文算指》是明代算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欧洲笔算的著作。与材料中要求“宋朝科技成就”不符。故B项错误。C项,《农书》由元代王祯著,与题干时间“宋朝”不符。故C项错误。‎ ‎35.宋词词风多样,或豪放雄壮,或婉约细腻。其中“豪放雄壮”的代表人物是 A. 柳永 B. 李清照 C. 苏轼 D. 关汉卿 ‎【答案】C ‎【解析】苏轼属于豪放派,故C正确;A和B是婉约派;D是元曲代表。‎ ‎36.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命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这反映了西夏文字 A. 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 B. 早于汉字创立 C. 加强了西夏的统治 D. 成为与汉族沟通的重要工具 ‎【答案】A ‎【解析】根据“西夏文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正”可知西夏文字的创制深受汉族文字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汉字在西夏文字创制之前就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西夏文字的作用和与汉族交流的信息,故CD不符合题意。‎ ‎37.央视播放的《郑和下西洋》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 宣扬国威 B. 获取经济效益 C. 海外移民 D. 殖民扩张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A选项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以政治目的为主,不计较经济利益,B选项排除;海外移民和殖民扩张不符合郑和下西洋的史实,CD选项排除。‎ ‎38.明初,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A. 三省并立,互相牵制 B. 削弱地方,集权中央 C. 抑制相权,设立内阁 D. 废除丞相,加强皇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表明朱元璋认为丞相专权,威胁皇权,为克服这一弊端,朱元璋废丞相,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以加强皇权,故选D项。A项为唐代的情况,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而非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故排除B项。设立内阁是在明成祖时期,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9.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 响着士人阶层的个人命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 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 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 ‎——《隋唐五代史论集》 ‎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 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 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 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 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 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据材料一指出与之对应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据材料二,指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结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 ‎(3)据材料三、四,分析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答案】(1)制度:察举制 标准:德行、才学、明法、意志谋略、孝悌 ‎ ‎(2)制度:九品中正制 弊端:中正独揽人才的选拨与评判;世家大族垄断高级官职;寒门才俊遭到埋没。‎ ‎(3)作用: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逐步放宽录取 标准,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社会向学风气的形成。‎ ‎【解析】(1)根据“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可知选官制度是察举制,由“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概括出选官标准。‎ ‎(2)由“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得出两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弊端,根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总结得出。‎ ‎(3)由“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放宽录取标准”“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概括总结。‎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 ‎ 时间 人口 比例 北方 南方 ‎742年 ‎3042万人 ‎2036万人 ‎3∶2‎ ‎1080年 ‎956万人 ‎2368万人 ‎2∶5‎ 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国人皆悦。‎ ‎——《资治通鉴》‎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材料一描述的这种现象出现在哪一时期?“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 ‎(2)材料二呈现的内容分别说明了什么?材料二与材料一描述的现象之间有何关系?‎ ‎(3)请依据材料三概括作者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史实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答案】(1)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材料二说明北方战乱导致北方人口急剧减少,南方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垦荒;材料二是形成材料一结果的原因。‎ ‎(3)宋代科技发达;如:北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造出指南针并广泛应用于航海等。‎ ‎【解析】(1)“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产生于南宋时期,因此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在南宋时期。中国古代从唐后期开始经济重心不断南移,中原人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南宋时期各代皇帝又大力开发,兴修水力,再加上江南地区本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因此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现象,标志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2)根据材料二表格可知,北方人口急剧减少,南方人口不断增加,最终超过北方,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方多战乱;根据材料“垦荒田者,勿收其税”可知,统治者实行鼓励垦荒的政策。材料一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材料二所述为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因此材料二是形成材料一结果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可知作者主要的观点为宋代科技发达。史实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