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卷·2018届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文)卷·2018届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2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 分.)‎ ‎1.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3年),齐桓公伐鲁,败于长勺;齐国随后联合宋国攻鲁,败于乘丘。次年,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鲁国再胜。周庄王十七年,齐、鲁会盟于柯。上述记载表明当时 A.齐国注重维护王室尊严 B.鲁国成为众矢之的 C.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 D.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2.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3.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 A.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 C.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4.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理学的突出特点是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 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5.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说,顾炎武“众治”主张,王夫之“巡天下之公”等观点体现了 A.明朝灭亡为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提供了动力 B.儒家学说强调“民本-限君”的基本模式 C.设计出了取代君主专制的基本政治方案 D.他们没有将国泰民安寄托在贤明君主身上 ‎6 . 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A.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B.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7.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A.削相权以加强集权 B.分事权以相互牵制 C.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D.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8.北宋太祖有言,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宋神宗时。大臣文彦博也言:“与士大夫治天下。”后来“共治天下”的理念经士大夫进一步发挥,用释为“共天下”。由“共治天下”到“共天下”反映出 A.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 B.天下之事已经不能由皇帝独裁 C.士大夫追求“民贵君轻”的政治理想 D.宋君主专制制度实质上已弱化 ‎9.杜牧在《阿房宫斌》 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对此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表达了作者对秦帝国辉煌的留恋 ‎ B.反映了中国古代史循环往复的特点 C.揭示了六国和秦灭亡的真正原因 ‎ D.提醒人们汲取王朝兴替的历史教训 ‎10.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 A.实行节度使制度 B.创立三省六部制 C.任命文官做知州 D.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权 ‎11. 海昏侯墓的发掘是2015年中国史学考古上的重大事件。海昏侯墓墓主刘贺,曾当过27天西汉皇帝,后被辅政大臣、博陆侯霍光率领群臣以“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义,乱汉制度”为理由奏请太后废黜。这一历史事件说明 A.西汉的君主专制制度曾遭到破坏 ‎ B.官僚集团对皇权存在一定程度制约 C.霍光“废帝”的举措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 D.西汉诸侯势力严重影响中央集权 ‎12.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质……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引文中“‘共生’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制 D.郡县制 ‎13.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B.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D.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14.学者丛日云在从多种维度来考察中西政治文化的差异及两者的个性之后,将其概括为“一”与“多”。并认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主体对任何外界事物都要将其纳入“一”的框架,面对有悖于“一”的秩序,就会激发出改造与整合它使之归于“一”的冲动。古代中国有悖于“一”这个秩序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郡国并行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15.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统治者 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 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及教训 ‎16 .“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说明王阳明 A.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 B.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 C.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 D.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17.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必合咨禀”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真实意图是 ‎ A.增强行省政务禀报的意识     B.创造条件扩大地方自主权 ‎ C.摆脱地方繁重政务的干扰     D.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兼顾 ‎18.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 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 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 ‎19.“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20.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唐朝设立政事堂的主要功能是 A防止三省专权,加强皇权 B防止三省推诿,提高工作效率 C政务公开,相互监督 D发挥集体智慧,作出集体决策 ‎21 .革命党人朱执信说:“‘社会主义”这个词是日本翻译的,若按中国的说法,‘社会主义’本译民生主义”。 1907年,孙中山在接受法国《时代》杂志记者访谈时明确说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和欧洲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革命指导思想发生改变 B.革命内部发生分歧 C.革命策略发生改变 D.革命核心仍是民权 ‎22.晚清某大臣给清帝的一份奏折中写道:“近来学堂新进之士,蔑先正而喜新奇.急功利而忘道谊……至有议请废罢四书五经者,有中小学堂并无读经讲经功课者,甚至有师范学堂改订章程,声明不列读经专科者。”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经学面临严峻挑战 B.学校教育风气日趋败坏 C.作者反对设立新式学堂 D.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思想 ‎23. 谭嗣同《仁学》:“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下列与材料思想相似的是 A.社会契约 B.民主共和 C.理性判断 D.三权分立 ‎24.维新思想家严复说:“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 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严复此言旨在 ‎ A.比较中西文化的不同 B.解释中西盛的原因 ‎ C.揭示中国文化的特征 D.为变法寻求理论依据 ‎25.《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 A.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 B.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 C.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 D.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 ‎26. 民国时期,保守知识分子惊恐不安,称新文化运动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功利倡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仪亡,以放荡为己任,以攘夺为责任”。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新文化运动导致人民道德败坏 B. 新文化之“自由”实际是放纵私欲 ‎ C. 新文化运动导致社会动乱不息 D. 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纲常礼教 ‎27.20 世纪20 年代后期,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 向人间都是怨, 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列评论最能反映其主题的是 ‎ A. 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情形 B. 中共正领导红军在南方广泛建立革命根据地 ‎ C. 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 痛斥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28.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的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上述评论都旨在强调 A.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B.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C.时代潮流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D.社会环境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 ‎29. 孙中山说:“所以我们在中国革命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一则为顺应世界的潮流,二则为缩短国内战争。因为中国自古以来,有大志向的人,多是想做皇帝,„„ 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要把这种做皇帝的思想完全铲除,一概肃清。”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 A. 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设政权的问题 ‎ B.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 ‎ ‎ C. 表达了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 ‎ D. 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 ‎30. 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需要而提出的是 ‎ ‎ 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D.“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 ‎31.有学者认为,雅典的五百人会议较之四百人会议“不在人数的增加,而在于成分的变化”。该学者观点说明了五百人会议 A.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 B.增强了公民民主观念 C.有利于调动公民参政热情 D.巩固了雅典民主政治 ‎32.《十二铜表法》规定: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些条款体现的理念是 A.注重兼顾多方利益 B.强调维护公共利益 ‎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33. 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此项规定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旨在 ‎ A.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B.强调天赋人权 ‎ C.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促进社会公平 ‎34.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些哲人……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这里的“自然规则”是指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主权在民”、自由平等            D.“因信称义”‎ ‎ 35.雅典民主政治强调公民之间近乎绝对的平等.任何个人都不能凌驾于众人之上。个人无论好坏,其权力或权威一旦对民主政治集休议政的制度形成威胁,就有可能成为“陶片放逐法”放逐的对象。这体现出“陶片放逐法”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精英人物参与政治决策 B.保障公民对政治决策的参与 ‎ C.维护公民政治决策权的平等 D.保证民主政治的安全和稳定 ‎ ‎36.曾带领雅典打败波斯的泰米斯托克利因贪污受贿、侵吞巨款等罪名,被公民大会放逐国外。公民大会的这一做法 A.违背了稚典法律至上的原则 B.体现了公民内部平等的原则 C.打破了雅典内部权力的平衡 D.暴露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 ‎37. 古希腊的哲学名著《论真理》中说:“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个事物对你来说就足它呈现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样子,对我来说,它就是呈现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样子。”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A.泰勒斯 B.普罗塔戈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38. 在古罗马,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并设立了专门审理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外事裁判官。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程式诉讼程序。这反映了古罗马法 A.乘承习惯法的基本原则 B.侧重缓和民族矛盾 C.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 D.案件审理程序复杂 ‎39.恩格斯指出,罗马对所有被征服国家的占领破坏了“过去的政治秩序”和‘旧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其办法之一是“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和罗马法制不相符”。这表明 ‎ A.罗马帝国的对外征服活动极其野蛮 B. 罗马法曾是对外扩张的重要工具 ‎ C.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 D.罗马法中包含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40.在罗马自然法中,合法的婚姻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缔结:他们是罗马市民,男性确实适婚,而女性具有结婚的自然能力,根据法律的规定结合,不论他们是家父还是家子,但在家子之情形下,他们需要得到他们处于其权力下的尊亲的同意。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 A.仅仅保护公民间的婚姻关系 B.提倡不同等级问的市民通婚 ‎ ‎ C.要求在婚姻关系中尊亲敬老 D.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 ‎41.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到1400年之间写就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B.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C.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 ‎42.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洛克阐述的是 A.天斌人权思想 B.人类意识觉醒 C.仲自由理论 D.民主剐度诉求 ‎43.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 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 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 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44.普罗泰格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 ‎ 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 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 ‎ 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 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 ‎45.那时(16世纪初),宫廷生活日益变得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宫廷成为聚集财富、资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宫廷生活的“活跃”,明显受影响于 A.宗教改革的冲击 B.罗马教皇的感召 ‎ ‎ C.人文主义的传播 D.启蒙运动的开展 ‎46.牛顿在其《原理》序言中阐述了他探讨自然现象的方法:“从运动现象来研究自然力,而后从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自《原理》问世300以来,我们已经见证了牛顿研究方法的罕见的成功。这说明牛顿的方法与理论 ‎ ‎ A.可适用于解释和预见部分自然现象 B.体现出实验与数学计算结合的特征 ‎ C.在实践中被证明它的实际价值有限 D.足以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 ‎47. 约翰·弥尔顿在《为英国人民申辩》一书中写道:“如果暴君势力压倒人民的地方可以 说是上帝把人民送去奴役,那么在人民势力压倒暴君的地方,为什么就不能说上帝使人们获得了自由呢? 如果昏君的暴政是从上帝那里来的,那么我们的自由为什么就不能说也是从上帝那里得来的?” 弥尔顿的上述言论 ‎ A. 阐释以自由为武器反抗暴政的合法性 B. 确立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必然性 ‎ ‎ C. 肯定“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D. 宣传基督教神权存在的必要性 ‎48. 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 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 C. 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49.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这实际上是 ‎ A. 否定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B. 佐证了印刷术在宋代传到欧洲的史实 ‎ ‎ C. 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 D. 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影响 ‎ ‎50.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加尔文此语的目的是 ‎ A. 宣传“因行称义”原则 B. 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辩护 ‎ C. 建立人人平等的新教会 D. 实行政教分离的政治体制 ‎51. 二十世纪中期,人们模仿、再现生活的手法更加丰富多样。艺术不再为少数人所独享,它们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下列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媒介是 A. 电视和电影 B. 铁路与飞机 C. 报纸和广播 D. 络与漫画 ‎52.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紧急救济拨款法》赋予总统建立适当行政机构的广泛权力。1950年美国政治学会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有纪律和协调一致的政党,通过内阁和其他机构把总统和国会联系起来,能够超越宪法分权而造成的沟壑。”这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A.制衡原则发生了变化    B.总统与国会利益一致 C.新政促进了政局稳定    D.权力模式出现新格局 ‎53. 英国学者哈勒维说:“英国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这里积累了以往岁月的遗迹。”这是在说明英国 A.政治现代化具有渐进性的特征    B.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领先世界 C.光荣革命其实质是妥协的产物    D.君主立宪政体确立最早完善最晚 ‎54. 受天主教把团结互助视为社会责任的宗教传统影响,威廉一世提出:“必须把那些工人阶级直接感受到的、不言而喻的实惠,用法律的手段固定下来,才能使工人阶级感知到,国家并不是力图保障社会上富有阶级的工具。”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的    B.德国有悠久的社会救助传统和经验 C.宗教传统有助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  D.德国统一后君主立宪政体专制色彩浓厚 ‎55.18世纪,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女王)具有被咨询权、支持权和敬告权;英王(女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作为国家的象征,英王可以在维护国家团结、调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方面发挥作用,或就内政、外交问题提供可资参考的意见;在特殊情况下,也还可以行使宪法赋予的某些权力。这表明英国 A.君主立宪遭到破坏          B.内阁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政外交大权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56.1832年,南卡罗来纳州议会以退出联邦相威胁,通过了反对执行联邦政府的关税保护法的法令,联邦一面施加军事压力,一而又表示逐步降低关税,该州最终撤销了这一法令。这说明 A.工业革命降低了美国的关税税率    B.联邦政府主要维护北方经济利益 C.联邦权力的扩大受到州权的抵制    D.联邦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 ‎57.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58.古代雅典制度在当时就有人视其为理想政体,也有人称其为暴民统治。中世纪时期,雅典民主制基本不为人知。文艺复兴后,雅典民主制被西方人重新发现,17-18世纪,民主仍是一个贬义词。19世纪中叶以后,肯定雅典民主制成为西方学界和政治界的主流观点。对雅典民主制评价的历史变化反映出 ‎ A.民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B.历史结论取决于现实的需要 ‎ C.历史评价总带有时代性 D.人们对历史的探究永无止境 ‎59.光荣革命后,英国两党领袖在联合政府中争执不休。1694年,威廉三世罢免了一批托利党大臣,建立了辉格党占优势的政府,其中由最受威廉三世宠爱的几个辉格党大臣组成内阁。这一史实说明当时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已名存实亡 B.国王的行政权没有受到约束 ‎ C.内阁是国王的秘书机构 D.议会对王权仅起到有限制约 ‎60.1873年的宪法案子中,最高法院拒绝了一名芝加哥妇女的要求。该妇女宣称:从事法律工作的权利是美国公民权的一个标志,它受第14条修正案中优惠和豁免条款的保护。 ‎ ‎ 然而,当时最高法院的决定是:美国各州可视各自情况,自行规定是否允许妇女担任律师。材料重在强调 ‎ A.联邦法院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B.女权诉求未获主流政治认可 ‎ C.美国民主宪政仍有完善空间 D.地方政府存在就业性别歧视 第II卷(材料题共40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6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与西方的关系,直到欧洲继哥伦布和葡萄牙航海者远航探险之后、进行海外扩张时,才持续不断起来。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仅限于耶稣会会士努力传布天主教方面。耶稣会会士力图证明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学说是相容的。耶稣会对儒家学说的迁就,导致了它与天主教其他修会之间的争论及其最后的灾难。1745年,罗马教皇最后判耶稣会败诉。这时,中国皇帝早已因这种长期的争吵和偶尔来其朝廷的教皇使节的傲慢无礼而心怀敌意,所以,进行了报复,禁止基督教的一切传教活动。实际上,当时,中国的考试制度和儒家伦理观给欧洲留下的印象,较之欧洲的科学和数学给中国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罗马教皇作出裁决后的那个世纪里,中国和西方之间无任何思想交流。中国人在与欧洲发生第一次冲突之后,依然极度自信和独立。他们只是对耶稣会关于科学和神学的教导表示过一时的兴趣,但这些教导最终还是为他们所抛弃和遗忘。有史以来,从未有过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如此缺乏根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掀起了一个翻译、引介、学习西方的“西学东渐”的热潮。这时的“西学”并非特指一科一门之学,而是囊括各种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总汇。其实,早在明末,徐光启在与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接触中就已经意识到中国缺少西方人所具备的那种“实学”,于是倡导“实学救世”,提出“欲求超胜,必先会通”的主张。鸦片战争之后,魏源倡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与当年徐光启的主张一脉相承。清末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实质上旨在采纳西学为我所用。严复倡导“中西体用一致”,并大量翻译西方近代哲学、逻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各种社会科学学说,引入“天赋人权论”“进化论”等近代西方思潮,提出“统新故而观其通,苞中外而计其全”,其目的在于推行变法维新。 ——摘编自张允熠《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融合》‎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19世纪中后期西学东渐的变化及启示。(13分)‎ ‎62. (15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Z#X#X#K]‎ 材料一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第一个全面阐述了国家起源的社会契约,只是他的结论是所有社会成员应相互约定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一个人亦即君主,以建立起保障人们安全与幸福的国家,而且契约一旦确立就不可以推翻,人民应无条件服从君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 ‎(1)依据材料一,概括霍布斯的观点。(4分)‎ 材料二洛克同意霍布斯关于人生而自由平等的观点,但他不同意霍布斯关于人们在订约建国时放弃自己的全部自由权利的看法,他认为人们这里放弃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政府不能履行这些职责,人们就有权推翻它,重新订立契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结合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指出“人们放弃”了哪些权力而授给政府?自己又保留了哪些权利?按照启蒙运动的观点,“政府的职责”是什么?(7分) ‎ 材料三卢梭认为,既然人民主权是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每一个人也就享有主权,同时也必须服从主权。如果有人不服从,社会契约就强迫他服从。——吕一民《法国通史》 ‎ ‎(3)材料三中卢梭对杜会契约又提出了怎样的新观点?新的观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 济南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2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文科)答案 一、 选择题 ‎1---5 CAAAB 6—10 ABADC 11—15 BBDBD 16—20 ADABB ‎ ‎21—25 DAADD 26—30 DCDAA 31—35 DACCD 36—40 BBCBD ‎ ‎41—45CACBC 46—50 AADCB 51—55 AD ACD 56--60 CDBDB 二、材料题 ‎61.(25分)(1)特点: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交流具有双向性;传教士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少数中国人参与;教会试图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传播内容限于科学和神学;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导致西学在中国传播受阻。(12分) ‎ ‎(2)变化:伴随列强侵略,西学东渐内容逐渐深入和广泛;先进知识分子学习西方,具有爱国救亡的时代特征;传播媒介更加多元,推动中国社会变革。(9分) ‎ 启示:吸纳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反对全盘西化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4分)‎ ‎62.(15分)‎ ‎(1)国家起源于契约。人民应该把自己的全部权利交给君主。契约不可推翻。人民必须服从君主。(4分)‎ ‎(2)立法、司法、行政;(3分)‎ 生命、自由、财产;(3分)‎ 保护人民的权利。(1分)‎ ‎(3)公意;民众有权强迫个人服从公共意志。(2分)‎ 有可能构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2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