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学年开学测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2.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自然因素制约农业经济发展 B.天灾人祸是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 C.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 3.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 A.私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被废弛 C.手工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D.新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4.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之一是徽商,徽商经营成功后,往往是一手抓票子,一手执“红顶”,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A.商业发展打破封建专制统治 B.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奢侈之风严重破坏社会风气 D.商人为官导致政治的腐败 5.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出处 记载 《田舍》 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 《全唐诗补逸》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唐大诏令集》 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 《全唐史》 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 A. 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 B. 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C. 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6.史载汉文帝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武帝时“天下奢靡趋末,百姓多离农田”,成帝时“民弥怠惰,趋末者重”。据此推断,这一时期 A. 社会风气腐化堕落 B. 四民分业的社会结构趋于瓦解 C. 政府统治危机严重 D. 政府坚持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7.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较快发展 8.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 9.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中提到“到1860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除30项外,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过,英国更积极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这主要缘于英国 A.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B.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实力增强 C.先后打败了荷兰和法国 D.最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制度 10.如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11.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B. 传统手工业迅速发展 C. 自然经济统治地位丧失 D.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2.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13.如图是我国近代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布示意图。这两类企业的区别主要在于 A. 近代化的程度 B. 企业分布的区域 C. 所有制的形式 D. 所处的社会性质 14.1935年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拟制了一份“重工业建设计划”,以湖南、江西、湖北三省为中心,建设一个重工业区,以充实国防力量,促进国家工业化。到1937年,资委会共筹办和整理扩充了21家厂矿或筹备机构。资源委员会推动的工业化建设 A. 是对日本加紧侵华的积极应对 B. 企图从经济上封锁中央苏区 C.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15.下表反映了我国20世纪60年代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导致表中所示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年 21.8% 26.1% 52.1% 1965年 37.3% 32.3% 30.4% A.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制定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奠定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6.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 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17.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的结构趋于合理 18.“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我国在1992年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19.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C.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20.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胡佛政府 A.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C.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 D.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1.20世纪的大萧条促使许多国家选择了福利国家的道路,为穷人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这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中间路线。西方福利国家制度 A.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体现 B.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C.朝着共产主义方向发展 D.只是应对大危机的举措 22.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的措施有 A.国营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B.国家政权与私人资本合作 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23.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4.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A.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确立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25.最近中美贸易战“火药味”十足,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而不久前欧盟开始对中国不锈钢无缝钢管续收五年反倾销税。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极多的国家。这些现象说明 A.中国不熟知世界贸易的规则 B.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C.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发展 D.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和困难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一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中国1960年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材料二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5-1959 4.4 39 56.6 1965-1969 3 37.2 59.8 1980-1984 2.6 32.8 64.6 1999 1.6 24.7 73.7 1955-2000年美国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 年份 GDP相对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28.20 47.9 23.9 1995 19.9 47.2 32.9 2006 11.7 48.9 39.4 1978-2006年我国三大产业GDP变化的比较(%) 材料三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主要发达国家相继经历了战后以来规模较大的结构性调整。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较,美国最先进入以信息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 -- 马莉莉《战后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当时产业结构的特点(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针对当时的产业结构状况,中央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13分) (2)据材料二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3)依据材料二,对比中美两国产业结构,指出我国产业结构仍存在的问题。结合材料三,谈谈我们该如何应对。(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西班牙占据吕宋后,吕宋岛也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与中国交换,只有从墨西哥输入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当时中国的茶、糖、丝、铁器、瓷器等商品涌向海外,而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纪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白银输入量,梁方仲估计为1亿两。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当然是不可估量的。这种白银贸易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的贸易格局。 ——郑有国苏文著《明代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与世界贸易体系》 材料二 早期近代(1450~1750年)是全球的一个新时代,……世界历史的许多重大主 题在早期近代发生了变化。由于得到航海技术的支持,许多文明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网络大到全球范围,突破了以前的国际联系局。美洲第一次被卷入了与其他文明的联系,包括全球贸易联系。波利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社会也开始经历痛苦的融入全球的过程。到175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完全孤立的社会。 ——施诚《全球史中的“早期近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9分)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和欧洲在“早期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哪些共同的经济“近代”性,并说明新航路开辟在“全球史”发展中的地位。(11分) 高二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BDCBD DCCBD DACAA DABCB ABACD (1)特点(或趋势):工业增幅大,农业生产下降;农轻重比例失调. 原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措施: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趋势: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 原因:改革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问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 应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1)改变传统的农业结构;推动白银货币化的发展;促进民间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导致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政策走向了封闭。 (2) 共同点:都体现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 地位:促进了人类各文明的联系和交往;促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开启了人类社会全球化发展的历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