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抚顺六校协作体”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平定武庚(商纣儿子)叛乱后,周成王、周公旦便将微子启(商纣庶兄)封于宋地,而将微子启的儿子烈祖封在了王畿之地,并担任史官一职。西周这些做法体现了当时实行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平定武庚(商纣儿子)叛乱后……将微子启的儿子烈祖封在了王畿之地”反映的是分封制,故B项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相符合,故A不符合题意。宗法制度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C项中没有体现血缘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的制度。D项中没有体现血缘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2.1974年发掘的陕西宝鸡弓鱼国墓地是西周时期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的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 血缘关系导致贫富差距 B. 分封制度打破墓葬等级 C. 宗法关系影响墓葬规格 D. 墓葬体制影响宗法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所述为弓鱼国墓地的七个宗法等级,并没有涉及贫富差距,且这一说法本身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打破墓葬等级。故B 项错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表明墓葬受宗法等级观念影响,可见宗法血缘关系主导墓葬规制。故C项正确。“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表述的是宗法制度对于墓葬等级的影响。故D项错误。‎ ‎3.近年来,随着《甄嬛传》、《延禧攻略》等电视剧的热播,以子嗣夺嫡、后宫争宠为主题的宫斗剧层出不穷,令观众乐此不疲。抛开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家国一体 B. 皇权至上 C. 儒家礼制 D. 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古代帝王的君权至上,而王位继承又是按照摘长子继承的原则,所以导致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的现象屡屡发生,故 B 项正确。家国一体指的是一个人既是家族的族长,又是国家的掌权者,同时家族势力在国家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既是国,国就是家。与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不符,排除 A。儒家礼制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而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根源,排除C。自然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与材料强调君权至上导致“子嗣夺嫡、后宫争宠”的现象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选B。‎ ‎4.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中指出,统一了中国的诸侯国的秦国国王嬴政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拥有整个中华文明覆盖范围的中央集权型帝国。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嬴政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实行郡县制 B. 设立三公九卿 C. 实行军功爵制 D. 建立皇帝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郡县制是秦统一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在地方推行的一项制度,故A符合题意。三公九卿制属于中央官制,故B错误。军功爵制是商鞅变法期间为提高军队战斗力而采取的一项制度,故C错误。皇帝制度不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故D错误。‎ ‎5.“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该制度是 A. 秦朝三公九卿制 B. 汉朝中外朝制 C. 隋唐三省六部制 D. 明朝内阁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题意反映的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行政机构的运行方式,与三公九卿制和中外朝制度无关,故排除A、B项;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没有中书、门下的设置,故排除D项。故选C。‎ ‎【点睛】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但也使相权有所分散,有利于加强皇权。‎ ‎6.“竹林七贤”是古代著名隐士,生活在魏晋时期,他们超然物外,不攀附权贵,才学突出。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官职往往被少数大族家庭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仕途影响颇大。这种现象受下列哪一制度影响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魏晋时期”和“个人出身对仕途影响颇大”可以看出,材料表述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依据是“门第”,故C项符合题意。世官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故A错误。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故B错误。科举制出现在隋唐时期,故D项错误。‎ ‎7.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官员上朝的礼仪,体现着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 选官制度日渐成熟 D. 官员上朝的礼仪日益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中的图示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之间矛盾的演变趋势,其实质是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故B项符合题意。图示没有反映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故A错误。图示没有反映选官制度,故C错误。材料问的是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D项答非所问。综上所述本题选B。‎ ‎8.“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有近5000名公民,即30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 轮番而治 B. 法律至上 C. 直接民主 D. 少数人的民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雅典10年间有四分之一的公民在城邦中担任过重要政治事务的负责人,可以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轮番而治,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法律,故B项错误。直接民主指公民作为国家的主人直接管理自己的事务,表现为直接参与、直接选举和全民公决等,材料没有体现以上信息,故C错误。少数人的民主指排斥妇女、儿童、外邦人和广大奴隶,材料没有体现以上信息,故D错误。‎ ‎9.伯里克利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下列能够作为反驳证据的是 ‎①雅典民主机构 ②雅典居民比例 ③雅典公民投票用的陶片 ④苏格拉底之死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伯里克利说雅典“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但根据②‎ 雅典居民比例图所示,雅典公民只占雅典居民总数的百分之九,而雅典政权是掌握在雅典公民手中的,也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表明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因此B项符合题意。而ACD图示都不能佐证雅典民主政治是在少数人手中。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0.下面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又是公民法 B.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C. 罗马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万民法简洁灵活、实用有效 D. 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是因为罗马帝国的扩张,维护帝国统治的需要而形成的,而非贵族与平民斗争的结果,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要求错误选项,故ACD排除。‎ ‎11.中新网12月17日电: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发言人表示,梅正在寻求所需的“额外保证”,以取得议会对脱欧协议的支持,不会举行第2次公投或是针对脱欧选项进行象征性表决。对于梅希望取得议会支持的做法的正确理解是 A. 英国内阁要对议会负责,议会是权力中心 B. 英国首相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C. 国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D. 英国首相“统而不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首相之所以要取得议会的支持是因为首相及内阁要对议会负责,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故A项正确。英国首相政治上有实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国王,故C错误。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故D项错误。‎ ‎12.萨姆·亚当斯打趣地说:“我跨进这座楼房时被吓得绊倒在门槛上了,在我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强大的全国性政府,而不再是一个各式各样州权的薄弱联盟。”亚当斯旨在说明 A. 《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 美国1787年宪法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德意志帝国宪法》巩固了国家统一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使法国实现共和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目中的信息“某国法律文本”、“出现的是一个强大的全国性政府,而不再是一个各式各样州权的薄弱联盟”可知此应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废除了松散的邦联制,建立了使中央的权力大大加强的联邦制的史实,故选B。题目中未涉及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政体,故排除AD两项。C项表述的是德意志帝国,不符合题意。‎ ‎13.下图所示意了法国大革命前至1875年的政体变化,说明了法国政体变化经历了艰难的历程。假设起点a为君主制,c、e为君主立宪制,那么f应为:‎ A. 君主专制 B. 共和制 C. 君主立宪制 D. 帝制 ‎【答案】B ‎【解析】‎ 首先应该明白的是f为法国政体最终确立期,而法国最终确立的政体是共和制度,所以f应为共和制而非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更非封建帝制,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14. 下图是某历史学习小组所做的“德意志帝国政体结构示意图”。从示意图中可以判断出19世纪末期德意志帝国政治的特点是 A. 皇帝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B. 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C. 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德国皇帝可以制约议会,皇帝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故AD错误;B项正确,B项体现了德国政治上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B项不选,C项合适。所以答案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特点 ‎ ‎ ‎15.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 要求中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B. 要求中国大幅度降低关税 C. 打开中国的市场 D. 把中国变成英国的殖民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故C正确;AB均从属于C,排除;D不符合史实,排除。‎ ‎16.“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该诗评价的是 A. 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B.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C.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 辛亥革命失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十年壮丽天王府”, 1853 年,太平军攻下南京,改为天京,洪秀全大建天王府,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鸦片战争的信息,故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甲午战争的信息,故排除B。材料没有提到辛亥革命的信息,故排除D。‎ ‎17.屈辱条约的签订危害了中国主权,加深了民族危机。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C.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D.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日益加深 ‎【答案】D ‎【解析】‎ ‎【详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中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A项错误。三次战争后设立的通商口岸是由沿海向内地扩展,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甲午中日战争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三次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日益加深,故D项正确。‎ ‎18.《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书中反映的事件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戊戌变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可知,书中反映的事件是1911年的辛亥革命。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1851年,A项错误。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年,C项错误。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D项错误。‎ ‎19.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并主持召开了北大师生座谈会。在会上习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你认为,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们努力要实现的中国梦是 A. 实现民主和科学 B. 实现民族独立 C.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D. 推翻清政府 ‎【答案】B ‎【解析】‎ ‎【详解】“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口号,故A项不符合题意。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争取实现民族独立,故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们要实现的中国梦是实现民族独立,B 项符合题意。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青年们的中国梦,故C项不符合题意。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D项不符合题意。‎ ‎20.“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缅怀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共产党宣言》‎ B. 《人权宣言》‎ C. 《资本论》‎ D. 《德意志意识形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A项正确。《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故B项不符合题意。发表于1867年的《资本论》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故C项不符合题意。《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故D项不符合题意。‎ ‎21.1852年,马克思在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但是对“打碎”的含义还没加以具体的阐述。1871年6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打碎”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马克思这一理论的完善主要得益于下列哪一实践活动?‎ A. 第一国际 B. 俄国十月革命 C. 巴黎公社 D. 三大工人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第一国际建立于1864年,旨在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取得统治地位作了准备,为各国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奠定了基础。体现不出马克思理论的完善。故A项错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与题干的时间不相吻合,故B项错误。发生于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与材料时间相吻合,故1871年马克思理论完善主要得益于巴黎公社,C项正确。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发生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与题干的时间不相吻合,故D项错误。‎ ‎22.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在11月7日纪念日当天,俄罗斯数十座城市举行了多场文物、图片和雕塑展览及研究会。下图为赤卫队正在攻打冬宫,该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 “四月提纲”公开发表 C. 七月事件 D.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攻打冬宫”可知,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故D项正确。‎ ‎“攻打冬宫”等信息与二月革命不相符合,故A项错误。“四月提纲”主张和平夺取,与题干信息不相符合,B项错误。“攻打冬宫”等信息与七月事件不相符合,故C项错误。‎ ‎23.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实现共产主义——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 决定参加共产国际 B.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D. 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是“脚踏实地”,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故D项正确。参加共产国际与“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二大”没有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故B 错误。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此和中共“一大”时的任务“无产阶级专政”一样是“悬在半空”的,不是“脚踏实地”。故C项错误。‎ ‎24.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③南昌起义的爆发 ④遵义会议的召开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是1919年,②是1937年,③是1927年,④是1935年,依据时间排序,B正确。其他三项顺序错误,排除。‎ ‎25.1949年4月,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诗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中最早发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这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 A. 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 北平和谈破裂 C. 渡江战役成功占领南京 D. 新中国成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故A项是这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不可沽名学霸王”反映的是毛泽东对待北平和谈破裂的认识,故B项是这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百万雄师过大江”反映的是渡江战役,故C项是这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创作于1949年4月,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故新中国成立不属于这首诗创作的历史背景。答案选择D。‎ ‎26.浙江武义县后陈村首创了一个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并列的“第三驾马车”——村务监督委员会,其成员由村民代表直选产生,独立行使监督村务的权利。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该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对于上述事实的认识,最恰当的表述是 A. 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B.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的最新尝试 C.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 完善基层村民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村务监督委员会……行使监督村务的权利”可以知道本题考查的是基层政治建设,A项制约政府权力无法体现,故排除A;“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B项错误。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它体现的是地方对完善基层民主的探索,而不是深刻实践。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7.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迄今为止,我国已第五次对现行宪法进行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最早出台于 A. 1954年 B. 1975年 C. 1978年 D. 1982年 ‎【答案】A ‎【解析】‎ ‎【详解】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故A项正确。BCD时间不符合题干“最早”,故错误。‎ ‎28.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习总书记亲自题词“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进行祝贺。60年来广西各族人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八桂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西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与材料信息不相符合,A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以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协商国家的大政方针的一种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相符合,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一国两制”是祖国统一事业的指导方针,故D项与材料信息不相符合。‎ ‎29.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习近平指出,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核心是 A. 坚持一个中国 B. 两种制度并存 C. 高度自治 D. 和平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一国两制”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所以A项正确。“两种制度并存”、“高度自治”、“和平统一”是这一政策的基本点。故BCD不符合问题的要求。‎ ‎30.2018年习近平主席四次出访,足迹遍及非洲、西亚、欧洲、拉美和太平洋地区的13个国家,参加3场重大多边外交活动——在7月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次会晤,在11月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12月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这表明当今中国 A.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积极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D. 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2018年习近平主席四次出访,参加3场重大多边外交活动,旨在积极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故C项符合材料的主旨。材料中没有体现“以联合国为中心”,故A不符合题意。BD项属于传统的外交,与材料中树立大国形象,谋求发展的新型外交主旨不相符合。故BD两项不符合题意。‎ 第II卷(40分)‎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31.2018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七周年。九十七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讲话(2018年5月4日)‎ 材料二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民主选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并指出其确定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特点。‎ ‎【答案】(1)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 ‎(2)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依据: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的国情)‎ ‎(3)特点:①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②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③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④既借鉴吸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保持独立创新。‎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归纳即可。‎ ‎(2)材料二中“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都是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应该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根据材料二中“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可知,确定革命道路的依据是中国的社会性质。‎ ‎(3)概括材料三内容:“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归纳民主法制建设的特点: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32.2017年习近平在全国政治工作会谈上说,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于权力的监督,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官员的选拔,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不仅要求监察官有刚正不阿的品质、丰富的为官经验和优异的政绩,还要求监察官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统治者还重视用法律对监察活动进行规范,如汉朝时的《刺史六条》、唐朝的《巡察六条》、清朝的《钦定台规》等法规的制定。……监察御史只有八品。然而,他们执行监察权时,可以不受自身品秩限制,纠察弹劾包括宰执、王公在内的一切官吏。虽然古代的监察权依附于皇权,但监察权力的运用具有相对独立性,职能渐渐从行政监察权中分离,机构也渐渐走向独立。‎ ‎——据《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等 材料二 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没有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但是……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 ‎——摘编自《西方行政监察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三 从世界各国已有的行政监督经验看,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还是政党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都不可能对国家机构中的行政系统进行直接、有效的监督。孙中山认为,监察制度是中国固有的东西,是中华法系的精华。邓小平也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控制。”因此,对我国现有的行政监察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行政监察院,使行政监察成为监督行为的主干监督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我国行政监察制度的完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 ‎(3)概括材料三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 ‎【答案】(1)特点:监察官员的选任有严格制度和要求;用法律对监察活动进行规范;监察官位卑而权重,以下察上;受统治者重视,依附于皇权;监察权与行政权逐渐分离,监察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 ‎(2)特点: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 ‎(3)基本主张:改革我国行政监察制度,加强行政监察的意义重大。理由:行政监察在古今中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行政监察对政府权力运行监督最直接、有效;建立专门的机构可以强化监督的功效。‎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概括监察制度的特点。“监察官员的选拔……要求……,还要求……”可知,监察官员的选任有严格制度和要求;“统治者还重视用法律对监察活动进行规范”;“监察御史只有八品,他们执行监察权时,可以不受自身品秩限制”,说明监察官位卑而权重;“‎ 监察权力的运用具有相对独立性,职能渐渐从行政监察权中分离”说明,监察权与行政权逐渐分离,监察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 可知美国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监督系统;“没有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公职人员受到……的监督……工作效率较高”说明美国没有专职的监察机构;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 ‎(3)根据材料三中“监察制度在一个国家的监督机制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可知,材料三的基本主张是改革国家行政监察制度,加强行政监察的意义重大。根据材料三“世界各国……”、“孙中山认为……”、“邓小平也强调……”可知,加强行政监察的理由是:行政监察在古今中外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政监察对政府权力运行监督最直接、最有效。‎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