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 历史试卷(文科)‎ 出题人 :王威 审题人:郭丹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 ‎ 息条形码粘贴区。‎ ‎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 ‎ 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语句所含思想类似于“仁者爱人”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与人善言,暖于布帛”‎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D.“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3.西汉初期,陆贾在其天人学说中,把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引入了进去;叔孙通等人把“礼”与形而上的“大一”“天地”“阴阳”“四时”联系在了一起;贾谊在其《新书·道德说》中则公开用《老子》的宇宙观作为其儒家道德论的依据。这表明,当时儒学 A.具有成为汉代官方正统思想的趋向    B.奠定了汉代新儒学的发展基础 C.继承了先秦诸子思想的精华                D.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4.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 ‎。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中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                            B.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 C.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D.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5.吕思勉说:“在商业兴起,广大的分工合作日日在扩充,每一个地方自给自足的规模,业已破坏净尽,含有自给自足性质的大家族,亦不复存在之时,宋儒还要根据这一个时代的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略加修改,制成一种方案,而强人以实行,岂非削足适屦?”作者是在强调 A.理学不适应经济发展                            B.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 C.自然经济已不复存在                            D.理学不能满足统治需要 ‎6. “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在此,王阳明 A.主张“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B.关注核心问题是“得”与“失”‎ C.重申了“理”是万物的本原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内心求理”‎ ‎7.黄宗羲认为,古者天子之位不传子而传贤,到了后来天子之位传子,而自宰相以下无不传贤,天子之子不皆贤,可赖宰相传贤以补之。他旨在强调 A.嫡长子维承制的弊端及落后性            B.扩大相权以防止专制的必要性 C.专制下官僚政治存在的合理性            D.晚清恢复宰相制度的进步意义 ‎8.自程朱理学以来,儒家形成了以个人人性修养为主的思想路线。明末东林党精神领袖顾宪成说:“官辇毂(在朝廷做官),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东林党人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据此可以推知,东林党人的志向 A.继承发展程朱理学注重个人人性修养的文化传统 B.开辟了明末淸初社会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之路 C.反映了明末官场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和士人隐居 D.取决于精神领袖顾宪成等人的日常讲座和熏陶 ‎9.只要仔细地阅读《论语》和“苏格拉底的对话”,就不难发现二者都有其中心概念。二者的“中心概念”分别是指 A.“仁”“感觉”                                      B.“礼”“德性”‎ C.“仁”“德性”                                      D.“礼”“道德”‎ ‎10.在古希腊,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自愿组成国家社会。在这个国家社会里,每一个人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也要放弃自己的一些自由和独立的权利,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除外。这反映了古希腊 A.提倡民主排斥专制                                B.格外强调个人的权利 C.注重法治反对人治                                D.具有民主与人文精神 ‎11.以下是16世纪东西方两位思想家的言论,其共同之处是 ‎ 马丁·路德:“教皇和自己的会议,只有当其行动和法令与《圣经》相一致时,人们才有必要服从。 ‎ 李贽:“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 A.挑战权威            B.否定神性             C.崇尚理性            D.倡导民主 ‎12.中世纪以来,欧洲学校的教学内容,对与神学相关的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高度重视,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学内容则增加历史、道德哲学、自然、物理、地理等学科,尤其是注重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与作品的研究。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B.人文主义思潮萌发 C.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D.天主教神学的衰落 ‎13.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则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这三者都 A.着重强调人的平等自由                        B.推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C.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征                        D.促进欧洲思想的彻底解放 ‎14.卢梭说:“任何政府形式都不是人民承担的一种义务,它只是人民赋予行政机构的一种临时形式,直到人民愿意另行加以规定时为止。”这反映出卢梭主张 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            D.主权在民 ‎15.徐光启热衷于新作物的试验与推广。当听到闽越一带有甘薯的消息后,他便从莆田引来薯种试种,并取得成功。随后写下了《甘薯疏》,用以推广甘薯种植。再经过整理,收入《农政全书》。据此可以推知,《农政全书》‎ A.渗透近代科学思想                                B.汇总历代农学成就 C.介绍西方农学知识                                D.突破传统科技藩篱 ‎16.有学者认为,宋代是近世的开始,其中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平民阶层喜闻乐见的世俗文化逐渐兴起,并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下列选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 ‎ ‎①狂草的出现凸显对个性的追求 ②《清明上河图》描摹市井风情 ‎ ‎③“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④深受大众喜爱的词成为文学的主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18.欧美国家率先实现了从有机物经济向无机物经济的转变,即生产活动中的动力来源从动植物向矿物的转变。直接推动这一转变的是 A.牛顿经典力学 B.达尔文进化论 C.蒸汽机 D.计算机 ‎19.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天演论 C.相对论 D.加速度定律 ‎20.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第Ⅱ卷 ‎ 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1.阅读下面图1和图2及相应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28分) ‎ 图1 《罗汉图》 图2 《圣母像》‎ 材料一 《罗汉图》(宋 刘松年 ‎ 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又名《猿猴献果图》,为《十六罗汉图》(现仅存三幅)之一。作品虽取自佛教题材,实际上已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画中的罗汉双手相交,伏在一横斜树枝上作沉思状。此形象已不同于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更接近现实的世俗生活。罗汉注视着眼前两只温顺的小鹿。树上有两只活泼的猿猴在摘果子,树下一清秀文稚的小和尚正双袖合抱去接其中一只猿猴扔下的果子。这种极富生活情趣的描写,也淡化了作品的宗教气氛。画中罗汉与小和尚的僧袍僧衣的用色在多样变化中求得协调和谐。 ‎ 材料二 西斯廷《圣母像》,圣母,在基督教里是耶稣的生母,名为玛利亚。在中世纪,欧洲封建教会占统治地位,圣母像中的圣母全部都是冰冷的,僵硬的,阴沉,不可亲近的。16世纪,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的圣母像则是温柔的,慈爱的,美丽的。在拉斐尔的画中,耶稣在圣母的怀里,圣母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他,无论是孩子还是圣母都洋溢着幸福。年轻的圣母就像带着孩子的民间母亲,充满了母爱。美丽温柔的圣母脸上洋溢着坦然的骄傲,因为她怀抱的孩子将拯救世间,同时她的脸上也流露住一种不舍之情,因为她将把心爱的儿子奉献人间,拯救人类。它不仅画出了女性的温柔与秀美,更歌颂了圣母的崇高行动。其对圣母的赞美,在生活美的价值观上战胜了基督教的厌世哲学。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罗汉图》与西斯廷《圣母像》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产生历史背景。(17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幅图所刻画神像在内涵上的不同点,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本因素,与中国比较这种内涵对欧洲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11分)‎ ‎22.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10—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 时间 ‎ 欧洲 ‎ 时期 ‎ 中国 ‎ ‎10~15世纪 ‎ 远洋航海技术 ‎ 宋元明前期 ‎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 ‎ ‎16世纪 ‎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 明中期 ‎ 李时珍《本草纲目》 ‎ ‎17世纪 ‎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 明后期 ‎ 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 ‎ ‎18~19世纪中叶 ‎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 清 ‎ ‎— ‎ 中西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 ‎ 比较材料中的中国和欧洲科技发展成就,提取两项历史信息并加以说明。‎ 历史试卷(文科)‎ 出题人 :王威 审题人: 郭丹 一.选择题:本题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C A D C B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D A D B C C C 二.非选择题 ‎21. 【答案】‎ ‎(1)共同:都是宗教题材绘画;都体现了世俗化倾向;都对宗教中的神赋予了新内容;都淡化了宗教气氛(9分,任答3点得9分) ‎ 背景:《罗汉图》:佛教的中国化;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发达对人民的思想观念有一定冲击;宋代思想文化发展,理学利用佛教助推佛教文化的变化;天人合一,文人社会的形成,增加生活情理。(任答2点得4分) ‎ 西斯廷《圣母像》:罗马天主教廷的黑暗统治压制人民思想;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欧洲城市兴起,人民思想观念变化;继承发展人文精神欧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成为主流(任答2点得4分) ‎ ‎(2)不同:《罗汉图》突出生活情趣的描绘;西斯廷《圣母像》突出人性和拯救世间的祟高行动的描绘(4分) ‎ 因素:前者封建经济条件下受“天人合一”影响,后者受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4分) ‎ 影响:欧洲逐渐向资本主义转化进入近代社会。(3分)‎ ‎22.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中古跨朝代非选择题;近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需要结合图表信息进行分析,示意图可从中西科技地位的角度分析,简表可从中西科技特征的角度分析概括,提取两项信息即可。‎ ‎【答案】从地位看,10~15世纪,中国科技领先于欧洲,15世纪后开始落后于欧洲。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自然经济发展缓慢、专制统治的阻碍、科举制下人们不注重科技等。欧洲后来居上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等。(6分) ‎ 从特点看,中国重经验,西方重实验;中国重实用,西方重理论(规律);中国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等。(6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