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安徽省亳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解析版
毫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质量检测 历 史 试 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请把正确答案涂在题卷上) 1. 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可分为祖先被神灵化的“神话时代”、回归人述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的“传说时代”、有文字可查又有实物验证的“信史时代”。这说明( ) A. 完善的文献和考古文物印证了信史 B. 历史研究的根本依据是考古发现 C. “传说时代”缺乏验证因此不可信 D. 历史研究必须有明确和完整的记载 【答案】A ............... 2.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讲到亚洲各国发展这一问题时,引用了汉代桓宽《盐铁论》中“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句话,这一言论体现了先秦时期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 A. 荀子 B. 韩非子 C. 墨子 D. 董仲舒 【答案】B 【解析】“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体现了韩非子“事异则备变”的变革思想,故B项正确;荀子是儒家代表主张“礼法并存”等思想,故A项错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等思想,故C项错误;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D项错误。 3. 理学家朱熹说:“言欲致否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至于用力之久,而一且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在此,朱熹( )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正心诚意 C. 重申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 【答案】D 【解析】材料意思是: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 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由此可知,朱熹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格物致知,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存天理,灭人欲”,故A项错误;正心诚意是心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有限时间内真正读懂材料不容易,这就要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言欲致否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由此判定答案即可。 4. 以下是樊树志所著《中国历史十六讲》第九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 ) A. 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 不拘格律的文人骚客 C. 宋明理学与异端思想 D. 文官制度与积贫积弱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的科技在多方面领先于世界,故A项符合题意;宋词是讲究格律的,故B项错误;异端思想出现于明清之际,故C项错误;文官制度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错误。 5. 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京剧源于安徽的徽剧和湖北的汉剧 B. “同光十三绝”体现京剧走出国门 C. “八亿人口八个戏”反映了京剧艺术的再次全面繁荣 D. 中国第一部电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就表现了京剧唱腔魅力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故A项正确;京剧走出国门是在民国初年,故B项错误;“八亿人口八个戏”指的是文革期间的八部“样板戏”,有京剧,也有芭蕾舞剧,故C项错误;《定军山》是一部无声电影,故D 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依据材料信息确定错误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 6. 明代有人认为,小说“虽稗官之流,而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读之使 人喜而手舞足蹈,悲而掩卷堕泪者,盖亦有之”。由此可见,明代小说在当时( ) A. 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 B. 成为民众启蒙重要材料 C. 具有一定社会教化功能 D. 适应了民众的文化需求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劝善惩恶,动存鉴戒,不可谓无补于世”说明了明代小说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出明代小说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支持,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启蒙民众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适应了民众的文化需求,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劝善惩恶,动存鉴戒”,由此得出明代小说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7. 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称赞美国“每年物产及制造货件,共银一亿一千万元,可观 其国丰盛矣。其水师武备甚善,屡与英国交锋获胜……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总无世袭终身之事”。魏源旨在( ) A. 宣传美国民主制度 B. 分析战争失败原因 C. 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D. 反思中国社会问题 【答案】C 【解析】魏源在材料中涉及到了美国的生产、军备和政治制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源作为地主阶级抵抗派,著作《海国图志》的目的是向西方探求强国御侮之策,故C项正确;魏源等人还没有达到学习西方制度的高度,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战争失败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思中国社会,故D项错误。 点睛:“旨在”表示目的,所以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魏源的目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的目的是学习西方的器物,由此判定答案。 8. 陈独秀、李大钊等都明确讲过,他们并不是完全否定孔子,而是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 他们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新文化运动( ) A. 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 批判传统但不打倒传统 C. 完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 D. 批判传统并且打倒传统 【答案】B 【解析】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等人之反对“孔子之道”,并不完全否定孔子和历史地位,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在批判传统的同时,并不打倒传统,故B项正确;ACD均不符合材料信息。 9.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演说称:“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 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这是欧美所不能及的”。为此孙中山提出( ) A. 国民革命,打倒军阀 B.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C. 土地革命,人人平等 D. 创立民国,共享民主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为了避免“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故B项正确;A项是国民革命运动,故错误;C项是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故错误;D项指的是民权主义,故错误。 10. 毛泽东在该著作中指出:“依现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走欧美资产阶级走过的老路。是行 不通的。‘一次革命论’者,不要革命论也,这就是问题的本质。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整个思想体系,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制度。”该著作( ) A. 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 B. 突破“城市中心论”革命模式 C. 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D.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答案】A 11. 下图这张照片是邓小平1979年在游黄山时与几名复旦大学学生的合影,对该照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 家已经恢复高考制度 B. 复且大学已被列入“211工程” C. 邓小平已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 图片里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希望工程”援助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故A项正确;“211工程”1995年正式启动,故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首次提出,故C项错误;“希望工程”宗旨是建设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技巧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1979”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排除即可。 12. 孔子要求人们“敬鬼神而远之”,把人们从对天神迷信,转向了对人际亲情的反思;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灵魂是最高尚的。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 A. 提倡民本 B. 呼唤仁爱 C. 强调理性 D. 倡导美德 【答案】C 【解析】孔子注重对人际亲情的反思,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灵魂是最高尚的,这两者都表现了对理性的强调,故C项正确;民本指的是“以民为本”,材料没有体现出,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没有体现出仁爱,故B项错误;材料都没有涉及倡导美德,故D项错误。 13. 古代希腊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体形,穿戴和人相同,希腊人和诸神的 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平等交换的关系,他们祈祷和献祭的目的,是指望诸神能对他们表示好意。 这体现古希腊( ) A. 否定宗教信仰 B. 忽视道德作用 C. 崇尚人文精神 D. 重视人民主权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古希腊神和人是一样的,这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否定宗教信仰的信息,故A项错误;忽视道德材料中也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人民主权是政府权力来自于人民,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14. “他们追求现世的享乐,崇尚冒险精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性,否定神权。”下列对材料中“他们”评价合理的是( ) A. 否定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B. 冲击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出现 D. 否定等级权威崇尚理性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追求现世的享乐,崇尚冒险精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性,否定神权”可知,“他们”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冲击了天主教神学的束缚,故B项正确;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宗教神学世界观,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出现,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否定等级权威崇尚理性,故D项错误。 15.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但丁的《神曲》表达了对教会的憎恶,不是对天主教的憎恶,故A项错误;彼特拉克的《歌集》,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故B项错误;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具有民主思想色彩,故C项错误;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故D项正确。 16. 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并写道:“我们应该跟家里的母亲、街上的孩童、市集的平民聊聊天,听听他们是怎么说话的,然后用他们能懂的文字去翻。”这种做法( ) A. 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 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 冲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 否定了《圣经》的权威 【答案】C 【解析】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普通民众能懂的德文,这冲击了基督教会只准用拉丁文阅读《圣经》的思想文化专制,故C项正确;这冲击了教皇的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这一做法有利于民众的宗教信仰,不是巩固,故B项说法错误;这一做法不会否定《圣经》的权威,故D项错误。 17. 1576年法国思想家博丹发表了《国家六论》提出国家主权理论,国家主权是民族利益的集合体,代表国家主权的君主或者一个集团,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法律限制,是一种永久性的绝对权力。在当时该理论( ) A. 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 B. 体现出反对教权主义的特点 C. 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 D. 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复苏 【答案】B 【解析】“国家主权是民族利益的集合体,代表国家主权的君主或者一个集团,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受法律限制,是一种永久性的绝对权力”说明以君主或一个集团为代表的的国家主权高于教权,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民族国家,故A项错误;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17、18世纪启蒙运动,故C项错误;人文主义思想的复苏是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故D项错误。 18. 卢梭提倡情感至上,他认为思考着的人必定是一个痛苦的动物,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这说明他( ) A. 具有浪漫主义的倾向 B. 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 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 代表着社会底层的利益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了卢梭反理性的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浪漫主义,故A项正确;浪漫主义是对启蒙运动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反对宗教,故C项错误;卢梭代表的是资产阶级,故D项错误。 19. 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一一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这一口号旨在说明( ) A. 启蒙运动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B. 政治民主和经济自由化密不可分 C. “重商主义”不再适应经济发展 D. 研究经济理论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经济自由化,这和启蒙运动时期要求政治民主化是对应的,即政治民主和经济自由化密不可分,故B项正确;重商主义不等于自由主义,故A项错误;此时重商主义正盛行,故C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错误。 20. 罗马教皇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宣布为“异端邪说”。连马丁·路德也讽刺哥白尼说:“今 天喜欢卖弄聪明的人总爱选出一些新花样,并且认为凡是自己干的总是好的。只有傻瓜才把整个天文学推翻呢!”。这表明( ) A. 新教与旧教教义主张本质相同 B. 宗教改革与科学进步背道而驰 C. 自然科学阻碍宗教改革的开展 D. 自然科学有待突破神学的束缚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是罗马教皇和马丁路德都否定哥白尼的“日心说”,这反映了自然科学受到神学的束缚,故D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信息,故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教改革与科学进步背道而驰,故B项错误;自然科学阻碍宗教改革的开展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事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罗马教皇和马丁路德都否定哥白尼的“日心说”,这反映的本质是天主教神学对自然科学的制约和束缚。 21. 著名学术大师贝内德托·克罗齐在《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中说“当生活的发展逐渐需要时,死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变成现在的……一切历史都成了现代史。”下列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能说明这句话的是( ) A. 古希腊文化与文艺复兴 B. 百家争鸣与新文化运动 C. 智者学派与浪漫主义文学 D. 理性主义的发展与经典力学 【答案】A 【解析】“当生活的发展逐渐需要时,死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变成现在的”指的是历史的复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故A项符合材料信息;新文化运动批判了百家争鸣形成的儒学,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和智者学派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经典力学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科技条件,故D项错误。 22. 阅读下表,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美苏两国开始了空间技术领域争霸 B. 美苏两国开启了太空大战时代 C. 美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全面反超苏联 D. 美苏冷战推动了空间技术发展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太空大战指的是“星球大战”计划,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提出的争霸空间的计划,企图以高科技竞争拖垮苏联经济,但实际上两国并未真正展开空间争霸战争,只是在太空科技领域的竞争,故AB 项错误;美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并未全面反超苏联,故C项错误;材料列举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成果,是美苏冷战的产物,大大推动了空间技术发展,故D项正确。 23. 透过下面两幅美术作品,我们能够体会出画家( ) A. 对未来生活的绝望 B. 注重表现人的感情 C. 对底层社会的同情 D. 社会责任感和良知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格尔尼卡》控诉了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揭露了俄国社会的现实,这些都反映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故D项正确;对未来生活的绝望是现代主义的风格,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注重表现人的感情是浪漫主义风格,故B项错误;对底层社会的同情是现实主义的风格,不符合《格尔尼卡》,故C项错误。 24. “一方面,人们受到畸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另一方面,战争、经济恐慌等给人们 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能体现上述社会状况的文学作品是( )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老人与海》 D. 《玩偶之家》 【答案】C 【解析】“战争、经济恐慌等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这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作品、《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作品、《老人与海》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玩偶之家》是现实主义作品,由此可知,C项正确,ABD错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在稷下学宫的兴盛时期来到齐国,担任“祭酒”,与诸子争鸣礼学。荀子认为:“礼者,人道之极也”。礼可“救患除祸”,因为礼能“明分使群”,所谓“礼者,贵残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他并不把礼的内容简单地看成个人的修身养性,回复本心,而将礼当做圣人所制定用以扰化恶性。……在荀子看来,孔孟“礼”的弊端是是抽象地谈礼的心性修养,为此他提出“非礼无法”的社会控制规范体系。荀子的礼思想以科学态度和理性主义填补了儒学在社会治理上的空白点,他应该被定位为儒家的创新者。 ――摘编自陈晓声等《论荀于之礼与孔孟之礼的同异》 材料二 近代维新派普遍认为,荀子礼学,不讲大义,而惟等级、身份为重,束身寡过,拘牵小节。梁启超说“荀子之礼学,由今日以前权力压制之天下之宪法也”。康有为认为,荀子的礼学只能是在乱世之时,无法达到太平世的“大同”。历代经师,皆盘旋苟礼肘下,乃至传孔子真学之“大同”的礼学渐绝于世。他们出于政治的考虑,团体性地、有组织地将苟礼学视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一切反动学术的源头并不遗余力地予批判。 ――摘编自康廷山《清代苟学史略》 (1)根据材料一提炼荀子关于礼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荀子之礼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批判荀子礼学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维新派批判荀子礼学的认识。 【答案】(1)主张:礼是至高无上的;礼是社会等级的体现;礼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礼能控制人性恶的一面;礼法统一。 背景:百家争鸣,思想解放;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重建社会秩序,统一国家的需要;私学的兴起。 (2)理由:重等级身份;压制民主政治;维护专制,不适应民主社会需要;封建社会反动学术的源头; 认识:维新派借批判荀子礼学,提倡孔子礼学,宣传君主立宪的思想,体现了“托古改制”的特点;维新派的力量较弱,封建势力强大;维新派对荀子礼学的批判,有一定的阶级狭隘性。(4分任意两点满分。) 【解析】第(1)问,“主张”,由材料一信息“荀子认为:“礼者,人道之极也”。礼可“救患除祸”,因为礼能“明分使群”,所谓“礼者,贵残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他并不把礼的内容简单地看成个人的修身养性,回复本心,而将礼当做圣人所制定用以扰化恶性。……在荀子看来,孔孟“礼”的弊端是是抽象地谈礼的心性修养,为此他提出“非礼无法”的社会控制规范体系”得出礼是至高无上的、礼是社会等级的体现、礼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礼能控制人性恶的一面、礼法统一等。“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百家争鸣,思想解放;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重建社会秩序,统一国家的需要;私学的兴起等角度回答。 第(2)问,“理由”,由材料二信息“近代维新派普遍认为,荀子礼学,不讲大义, 而惟等级、身份为重,束身寡过,拘牵小节。梁启超说“荀子之礼学,由今日以前权力压制之天下之宪法也”。将苟礼学视为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一切反动学术的源头并不遗余力地予批判。”得出重等级身份、压制民主政治、维护专制、封建社会反动学术的源头等。“认识”,结合时代背景从维新派借批判荀子礼学,提倡孔子礼学,宣传君主立宪的思想,体现了“托古改制”的特点;维新派的力量较弱,封建势力强大;维新派对荀子礼学的批判,有一定的阶级狭隘性等角度思考。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宋代的书院对学生们的德行修养十分看重,在士大夫们对“不教而择人”的科举制度的批判中,书院成为理学家们追求实现理想教育的场所。理学家们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 讲究节操,舍生取义,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书院在为国培养贤才方面,是多 措并举,多管齐下的,要求学生德智双修。学生广泛阅读书院提供的儒家经典学说、理学著作、历史典籍、诗词歌赋等,在阅读过程中反省内心,健全人格。……宋代书院历来培养的杰出学子最后都会为朝廷效力,但更多是的投入州县之学、地方书院作为地方教育、教化民众的庞大力量,在当时书院能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也是相当值得嘉奖的。 ――摘编自赵然《书院德育的当代价值研究》 材料二 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道德学说在英国流行,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1801年,英国下院通过《学徒工健康与道德法案》,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学生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也要接受培养勤奋习惯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强制性的,并且是劳动条件之一。”……19世纪中期以后,构建了“培养理性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英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德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和英国德育思想的不同。 【答案】(1)背景:宋代的局部统一;民族矛盾尖锐,传统道德受到挑战;城市经济的发展;理学的发展;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弊端;印刷术的进步; (2)不同:两宋书院德育依靠民间官方力量推动;重视人伦,强调道德;重视自我反省内心;以国家为本位,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人。 英国在德育依靠立法规范;重视实用,推崇理性;强调实践的作用;以个人为本位,重视培育健全的公民。 【解析】第(1)问,“社会背景”,根据材料一信息“宋代的书院对学生们的德行修养十分看重,在士大夫们对“不教而择人”的科举制度的批判中,书院成为理学家们追求实现理想教育的场所。理学家们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得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弊端、理学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宋代的局部统一、民族矛盾尖锐、城市经济的发展、印刷术的进步等。 第(2)问,“不同”,由材料一信息“书院在为国培养贤才方面,是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要求学生德智双修” 得出以国家为本位,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人;“学生广泛阅读书院提供的儒家经典学说、理学著作、历史典籍、诗词歌赋等,在阅读过程中反省内心,健全人格”得出重视自我反省内心和重视人伦,强调道德;代书院历来培养的杰出学子最后都会为朝廷效力,但更多是的投入州县之学、地方书院作为地方教育、教化民众的庞大力量,在当时书院能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也是相当值得嘉奖的”得出两宋书院德育依靠民间官方力量推动。由材料二信息“1801年,英国下院通过《学徒工健康与道德法案》,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学生学习初步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也要接受培养勤奋习惯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强制性的,并且是劳动条件之一”得出英国在德育依靠立法规范;……19世纪中期以后,构建了“培养理性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英国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得出重视实用,推崇理性,强调实践的作用,重视培育健全的公民等。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成就 14世纪 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 15世纪-16世纪 意大利“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1597年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教科书《炼金术》。 17世纪 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1690年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改府论》出版。 18世纪 1733年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出版。1748年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出版;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出版。1781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出版。 19世纪 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1838-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发表《物种起源》。 ――据人教版《历史必修3》等 围饶材料,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 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14 世纪到 17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艺术领域的巨匠们通过文学艺术作品,使人文主义思想在西欧广泛传播,突破禁欲主义的桎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以哥白尼为代表的天文学天文学,牛顿为代表的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自然科学从神学领域解放出来。 17世纪到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不断发展,启蒙思想家们构建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基础,高举理性主义大旗,大力宣传反天主教、反封建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广泛建立,在相对自由的思想环境中,无论是物理学还是生物学,所有的自然科学领域都得到了全面迅速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科学家们通过文学、艺术、哲学等不断解放人们的思想,为自然科学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和突破。 (论题还可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互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等,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文艺复兴——天文学革命——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启蒙运动——近代物理学和生物的发展”的逻辑,由此逻辑不难得出论题: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相互促进,或者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亦或自然科学促进思想解放的发展等;然后结合世界近现代史具体史实进行阐述即可。 点睛:本题属于自拟题目类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信息得出论题,由材料信息不难得出自然科学和思想解放的关系,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