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 一、 选择题 ‎ ‎1. 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是(        ) ‎ A.殖民扩张和掠夺 B.黑奴贸易 C.发展手工业生产 D.夺取海上霸权 ‎ ‎2. 在《列宁在1918》的电影中有这样的一些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为饥饿昏倒了……瓦西里也曾对妻子许下最美好的愿望:“面包会有的……”。当时的经济政策是(        ) ‎ A.罗斯福新政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斯大林模式 ‎3. 促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 A.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B.大规模战争的结束 C.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D.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需要 ‎4. 1921年,列宁曾说:“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这种想法后来在什么政策中付诸实施(        ) ‎ A.新经济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五年计划模式 ‎5. 《全球通史》中称:“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这表明列宁实行该政策的最终目的是(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 B.恢复社会经济 C.缓和工农矛盾 D.发展马克思主义 ‎6. 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 ) ‎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苏俄生产力水平所致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7. 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都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创举。两者的相同点是(        ) ‎ A.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B.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工业领域 C.将计划与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 D.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领域 8. ‎ ‎“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指西方国家经过长期积累、先轻后重的工业化道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目的是(        ) ‎ A.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 B.保障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解除社会主义阵营面临的威胁 D.巩固国防和苏维埃政权 ‎9. “(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辟的不同于西方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其特征是(        ) ‎ A.依靠本国积累工业发展资金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计划协调发展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D.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10. 如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这反映了苏联( ) ‎ A.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 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 D.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 ‎11.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道:“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的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导致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当时苏联的经济基础极其薄弱 B.东欧剧变造成的直接冲击 C.高度集中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 D.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封锁 ‎12. 1930年,一位苏联外交官在国外待了四年后重返莫斯科。然而,他却看到了“令人震惊”的变化——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等,这说明( ) ‎ A.世界经济大危机已波及苏联 B.苏联的经济状整体出现下滑 C.经济结构失衡影响人民生活 D.新经济政策导致了市场萧条 ‎13. 1929年,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席卷美国。下列不属于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的表现是( ) ‎ A.银行倒闭 B.企业破产 C.农产品价格猛涨 D.失业人数激增 ‎ ‎14. 下表是1929~1933年美、德、英、法等国的工业生产下降情况的统计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46.2%‎ ‎40.6%‎ ‎28.4%‎ ‎16.5%‎ ‎8.4%‎ 表格说明的问题有(        ) ①经济危机期间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②各国对经济危机的干预不断减弱 ③美国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④美国和德国受到的破坏程度最大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15. 1929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失业人数更是高达3000万以上,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这体现了经济危机的特征是(        ) ‎ A.波及范围广 B.破坏性大 C.持续时间长 D.来势缓慢 ‎16. 美国总统胡佛说:“当我们充分理解了(20世纪)20年代经济史的时候,我们将发现,终结了一个繁荣时期的这场崩溃,其主要原因是工业没能把它的进步传递给消费者。”他认为导致“这场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 ‎ A.生产和消费存在矛盾 B.工业生产蓬勃发展 C.人们醉心于股票投机 D.社会生产能力不足 ‎17. “危机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把美国人震懵了,也把世界震懵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快车戛然而止整个世界陷入无助之中。”这次危机开始于(        ) ‎ A.股市崩溃 B.生产过剩 C.自由贸易 D.工厂倒闭 ‎18. ‎1929年11月29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宣布:“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胡佛总统( ) ‎ A.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 B.主张利用市场实现自我调节 C.认为工人失业是危机加深的原因 D.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19.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20.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诚信经济。罗斯福新政注重社会诚信机制建设,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 A.整顿银行,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B.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 C.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整顿工业 D.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提高工人地位 ‎21.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作为普通美国人,有可能切身感受到的是(        ) ‎ A.股民:“股市崩溃,积攒了半辈子的钱一夜之间没了。“‎ B.农民:“政府不给补贴,地里的农产品肯定要亏本了。“‎ C.失业工人:“政府'以工代赈',有了工作我们就可以养家糊口了。“‎ D.工厂厂主:“没有国家监督,不和工会谈判,可以自由生产了。“‎ ‎22.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行业制定并遵守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和工资标准。这实质上是( ) ‎ A.取消自由竞争 B.国家干预经济 C.推行计划经济 D.否定市场经济 ‎23. 如图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时期针对新政某一措施的漫画。罗斯福采取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 A.增加肉类储备以应急救济 B.减少政府对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改造 ‎24. 罗斯福曾说过:“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反映了罗斯福一系列措施实施的前提是( ) ‎ A.改进资本主义经济旧秩序 B.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 C.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纠正美国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 ‎25.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不包括( ) ‎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恢复 B.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C.巩固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6. 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的“新”指的是(         )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实行计划经济 C.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7. 二战后,西方多国政府在新兴工业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和关键生产部门建立了一批国有企业。这( ) ‎ A.体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B.目的是要彻底解决经济危机 C.表明西方开始认可社会主义 D.反映了公有制在西方的发展 28.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逐步建立起“福利国家”制度。这一做法有利于( ) ‎ A.调整产业结构 B.增加财政收入 C.稳定社会秩序 D.缓和邻国关系 ‎29. 戈尔巴乔夫首先进行的改革是( ) ‎ A.经济体制 B.文化体制 C.政治体制 D.军事体制 ‎ ‎30. 《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1. 某历史学者指出:“□的改革原本只是想对病人进行手术,结果发现是癌症晚期,病人死在了手术台上。”“□”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 A.克里斯提尼 B.亚历山大二世 C.凯末尔 D.戈尔巴乔夫 ‎32. 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 A.彻底冲破了斯大林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的模式 C.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3.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高转筒车的发明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34. 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 ‎ A.铁农具 B.牛耕 C.曲辕犁 D.筒车 ‎35. 康熙帝一生重视农耕,雍亲王为投其所好,特命宫廷画师以他自己为形象画了二十三幅耕图,以王妃们为原型画了二十三幅织图,亲笔题诗,组成《耕织图》进献。下面是《耕织图》其中的两幅绘图。由此可知,我国农业的特点是(        ) ‎ A.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男耕女织的基本模式 C.农业技术领先世界 D.农民生活的富足安康 ‎36.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下列有关这种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它与市场的联系十分密切 ‎37.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        ) ‎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私营手工业迅速地发展 C.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 D.皇室对瓷器的需求减少 ‎38. 唐朝僧人义净仰慕玄奘西游,到广州与波斯船主商定,船主许他随船前往印度。下列货物可能出现在他所乘坐的商船上的是( ) ‎ A.五彩瓷 B.青花瓷 C.青瓷 D.珐琅彩 ‎39. 在新航路开辟活动中,首先横渡大西洋的是( ) ‎ A.达•伽马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 ‎40. 以下生产动力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畜力  ②水力和风力  ③蒸汽  ④电力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二、材料题 ‎ ‎41.(1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英国走在了最前面,这主要因为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 ‎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稳定小农”的思想指导下,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 ‎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 ‎ ‎42. 20世纪是世界经济政策大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大探索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一个国家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即使不占优势,但是十分发达,而且农业中的大生产也很发达,那么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可能的。否则,就不可能。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南方谈话”‎ ‎ (1)材料一中的“迂回过渡”指的是什么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为什么放弃“直接过渡”而转向“迂回过渡”?该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 ‎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出“他挽救了市场经济”的措施。‎ ‎ ‎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的观点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计划与市场的认识。‎ ‎ ‎ ‎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 时间 原因 影响 阶段特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 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诱导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末 初步发展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 ‎ 民族资产阶登上政治历史舞台 ‎1912~1919年 短暂的春天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实业救国思潮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奠基 一战后 迅速萧条 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为大革命奠基 ‎1927~1936年 较快的发展 ‎③_________________‎ 为抗战胜利奠基 ‎1937~1945年 遭受残酷打击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破坏和吞并;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控制;官僚资本膨胀 略 ‎1945~1949‎ 陷入绝境 美国商品大量涌入排挤;官僚资本的垄断;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滥发纸币 ‎ 加速国民政府倒台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②》‎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1927~193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 ‎ ‎(3)请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并谈谈对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A A C C D A C C C C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D B A C B C C B C A C A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C A B B D B C C A 二、 材料题 ‎41.(1)原因:英国最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圈地运动使众多农民失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资本;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2)重农抑商。‎ ‎(3)特点: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小农户个体经营;“男耕女织”(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 ‎42.(1)政策:新经济政策。 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的失败(或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俄国是落后的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 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 ‎(2)措施:①整顿财政金融。 ②调整工业生产。 ③调节农业生产。 ④实行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加强救济工作;推行“以工代赈”)。 ⑤保护劳工权利。‎ ‎(3)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认识:计划与市场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各国根据国情选择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 ‎43.(1)①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③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封建主义阻挠;帝国主义破坏和排挤;政局动荡,战乱频繁;中国缺乏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任意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3)历程:曲折发展(发展曲折、步履维艰);不是一帆风顺的等。(任意写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启示:必须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必须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政局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等。(任意写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