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Word版)

牡一中2018——2019年度高二上学期 历史学科月考试题(文科)‎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75分)‎ ‎1.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论述道:“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该论述反映了 A. 孔子力图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 老子向往小国寡民、轻徭薄赋 C. 孟子劝导王者重民爱民、施行仁政 D. 韩非主张加强集权、奖励耕战 ‎2.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种民本思潮 A. 证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B. 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C. 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 D. 有利于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 ‎3.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 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 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C. 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 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 ‎4.“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此观点应属于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5.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强化专制主义的需求 B. 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C. 史官主导思想的转变 D. 封建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6.“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一观点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该观点的提出者是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董仲舒 ‎7.从汉武帝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断染儒风,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主要是由于汉代儒学 A. 讲究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B. 崇尚天人合一 C. 倡导大一统的政治伦理观 D. 主张君权神授 ‎8.下图为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景龙四年(710年)抄本《论语郑氏注》(部分),12岁的作者在旁边留有小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此文物可佐证 A. 唐太宗推行“崇儒尊孔”的国策 B. 《论语》成为儿童学习考试用书 C. 唐朝人普遍用诗歌表达生活体验 D. 汉文化在西北边疆地区有所传播 ‎9.有研究者发现,古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咏史诗发生了重大变化:诗人品评历史治乱兴衰的标尺由事功史实变为纲常伦理;在材料取舍、史实叙述、人物得失等方面也以礼制教化、纲常名分为依据,只辨义利,不顾史实。这一时期是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10.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 A.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 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C. 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 求科学之真的精神 ‎11.南宋思想家陆九渊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他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是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经世致用”‎ ‎12.《三字经》成书于宋代,全文用典多,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是中国古代典籍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的出现反映了 A. 宋代儒学无异于孔孟儒学 B. 宋代儒学走向普及化 C. 宋代儒学发生了根本变化 D. 宋代儒学走向思辨化 ‎13.明中叶以后,王守仁标榜“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这引发了士大夫对君主圣贤偶像的怀疑,此后,有些士大夫们一反陈规旧说,指责《论语》、直斥六经,张扬个性。这 A. 强调了人的自我价值 B. 是西学东渐的产物 C. 表达了民主政治诉求 D. 是理学思想的创新 ‎1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 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 B. 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 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 对“君”“臣”都进行了猛烈抨击 ‎15.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有思想家提出:“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该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陆九渊 C. 王守仁 D. 顾炎武 ‎16.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哪项主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17.“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这是唐代诗人李颀赞赏其书法家好友的经典诗句。该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苏轼 D. 张旭 ‎18.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侧面说明 A. 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B. 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C. 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 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19.南宋时期,词体渐尊,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音乐的束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独立文学样式,占据了宋代文学的主导地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A. 教育的发展,民众素养提高 B. 科举制度完善,诗词受到重视 C. 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D. 印刷技术进步,文化广泛传播 ‎20.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盛誉元杂剧:“元剧自文章上言之,优足以当一代之文学。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 足以供史家论世之资者不少。”王国维积极肯定元杂剧的主要依据是 A. 元杂剧反映时人的思想观念和世态民风 B. 真实记载了元朝政治黑暗的历史 C. 深刻体现了元朝社会各阶层的政治主张 D. 元剧是元朝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21.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小说这种地位的变化反映了 A. 市民阶层的进一步扩大 B.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扩大 C. 小说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D. 改良派政治立场发生重大变化 ‎22.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 A. 造纸术的革新 B. 雕版印刷的普及 C. 活字印刷的推广 D. 科举取士的需要 ‎23.康熙年间,我国开展全国性的地图三角测量绘制《皇舆全图》时,吸取了欧洲制图优点,实测并采用经纬图法比例,而且还采用了地图投影方法。由此可知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西学东渐影响中国传统科技 C. 清代中国已经远落后于西方 D. 康熙年间尚未实行闭关锁国 ‎24.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理性角度研究人的哲学家,他一生都在探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从侧面反映出他 A. 重视培养雅典公民的理性思维 B. 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 已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D. 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25.一天课外活动时,同学王力说“今天的风真大,天气转凉了”。而同学刘敏则说“今天的风好凉爽,真是好天气”。与他们的说法观点相似的是 A. “水是万物的本原” B. “心外无物”‎ C. “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26.公元前5世纪雅典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全部体现的是现实社会、政治问题,并直谏当时的执政者,而执政者“并不因之而有任何禁演戏剧或迫害作者的措施”。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 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 政治氛围相对宽松 C. 戏剧创作深受重视 D. 知识分子受到保护 ‎27.一位西方艺术家的画作有诸多时代性突破:将亚当和夏娃的人物比例放大,将代表神权的天使比例缩小并置于背景之中;通过画中人物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烘托画面的悲剧气氛。这些突破蕴含的思想主旨是 A. 反对宗教信仰 B. 否定专制王权 C. 提倡人性解放 D. 追求科学理性 ‎28.西方哲学家罗素说:“通常谓之‘近代’的这段历史时期,人的思想见解和中古时期的思想见解有许多不同。其中有两点最重要,即教会的威信衰落下去,科学的威信逐步上升”,下列事件能够为其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殖民扩张 D. 德意志的统一 ‎29.薄伽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反映出 A. 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 文艺复兴倡导民主自由原则 C. 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 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 ‎30.宗教改革后,新教牧师主要是受过教育的市民,来自于城市贵族、商人和手工工匠家庭。据历史学家伯那特·弗格勒研究:16世纪斯特拉斯堡的第二代新教教士主要是牧师和手工工匠的儿子,贵族和商人退出了竞争教职的行列。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 A. 新教教士必须服从世俗政府的管辖 B. 新教教会和神职人员需要缴纳赋税 C. 新教进一步简化了宗教仪式和教规 D. 新教倡导最高权威是《圣经》而非教士 ‎31.“当正直的人对一切人都遵守正义的法则,却没有人对他遵守时,正义的法则就只不过造成了坏人的幸福和正直的人的不幸罢了。因此,就需要有约定和法律来把权利与义务结合在一起,并使正义能符合于它的目的。”这段论述出自 A. 伏尔泰《哲学通信》 B.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C. 卢梭《社会契约论》 D.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32.‎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以独特的方式研究和论述了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国际法学等一系列课题,被誉为“一部独具风格的资产阶级法学百科全书”。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A. 摆脱了古代罗马法学的影响 B. 丰富了法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C. 奠定了西方法律的基本框架 D.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33.18世纪以前,“古代中国”在西方人的笔下可说是尽善尽美,但自19世纪以来,英、美基督徒却将其变成了诈骗、不公正、没有灵魂、杀婴、奴隶、仇外主义、否认真理的代名词。对“古代中国”的不同描述反映出 A. 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受到冲击 B. 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日益深入 C. 西方经历了剧烈的观念变动 D. 西方世界兴起和中国的衰落 ‎34.18世纪初,欧洲兴起了一股博物学热,这股博物学热实质上反映的是一种流行性的自然崇拜之风。“自然界几乎被视作神”,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德导师。当时的思想家热衷于从精神上追寻人类早已逝去的“自然状态”,并进而移情于实际存在的自然界。出现材料中“博物学热”的历史条件是 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启蒙运动的影响 C. 生物进化论提出 D. 人文主义的复苏 ‎35.“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下列作品的风格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日出印象》 D. 《格尔尼卡》‎ ‎36.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 A. 逐渐以想象为其特征 B. 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 C. 在发展中呈现融合性 D.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7.从1901年到1907年六年间,维新知识分子把政治小说作为详介域外文学文体的首选,其中有《未来战国志》(1902年)《游侠风云录》(1903年)、《美国独立记演义》(1903年)、《多少头颅》(1904年)和《苏格兰独立记》(1906年)等。据此推断,维新知识分子翻译政治小说的主要目的是 A. 从文学角度革除国民旧观念 B. 为推翻清政府提供理论依据 C.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D. 激发民族主义意识 ‎38.‎ ‎《海国图志》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的产物,但是到甲午战争前在中国社会几乎没有引起反响;但是在日本明治维新时代《海国图志》成为日本知识界畅销的读物。《海国图志》在中日两国不同的命运表明 A. 中国的知识分子大多只关注科举考试,不关注社会变化 B. 日本民众在明治维新时期对西方了解远远超过中国 C.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D. 中国社会农耕文明“内敛”的思维方式抵制外来知识 ‎39.1916年,严复在《畴人》诗中说:“孔门说人性,愚智都三科;其才可为善,著论先孟轲……日去禽兽远,用礼能贵和。人皆得分愿,后舞间前歌。自由复平等,一一如卢梭。所忧天演涂,争竟犹干戈。藉云适者存,所伤亦已多。”据此诗可知,严复 A. 抨击儒学阻碍了社会近代化 B. 批判进化论在社会中的运用 C. 肯定了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 D. 在新文化运动中“全盘西化”‎ ‎40.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开启了近代中国文化启蒙的源流,但它只能算作是一支意韵朦胧的启蒙前奏曲。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洋务运动 A. 坚持“中体西用”的立场 B. 消除了“夏夷之防”观念 C. 大力引介西方先进科技 D. 推动了中国军事的发展 ‎41.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国名的翻译,基本是带“口”旁的音译名,如英咭咧、咪唎、咈囒哂,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逆”或“酋”,如“米夷”“ 咈囒哂夷”“法夷”;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如“美”“英”“德"“法”。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A. 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 B. 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 C. 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 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 ‎42.“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近代中国持这一观点的应是 A. 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派 C. 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 D. 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领导人 ‎43.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改革中国的主义,是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精神就是要建设一个极和平,极自由,极平等的国家,不但在政治上要谋民权的平等,而且在社会上要谋经济的平等。这样做法,方才可以免除种种阶级冲突,阶级竞争的苦恼。”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主张 B.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 C. 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要同时进行 D.经济的平等就可以消除阶级冲突 ‎44.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中国领先于欧洲和美洲几千年,就发展了一种民主哲学”,“我们需要向欧洲学习的是科学……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据此可知,孙中山 A. 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优先于政治制度 B. 认为西方政治哲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C. 坚持反帝立场反思西方的民主制度 D. 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了民主因素 ‎45.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答,主要是因为 A. 社会主义理论学派纷繁复杂 B. 中国政局动荡经济凋敝 C. 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尚未明朗 D. 资本主义是其理想目标 ‎46.关于新文化运动,《重说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人没有语法不科学,书写说话都不科学,太不像话,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来书写。当然最激进的方式就是把汉字废了算了,干脆用拼音字母。”该言论表明新文化运动 A. 偏离了反封建专制的初衷 B. 实现了中西文化合理交融 C. 具有强烈的全盘西化色彩 D. 过分强调文学内容的改良 ‎47.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从理论上进行论证的是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新民主主义论》‎ ‎48.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A. 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 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C. 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D. 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49.1991年,高考作文题目:“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之辩。“近墨者未必黑”这一论点凸显的时代特征 A. 墨家学派的时代价值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探索 C. 反思苏联解体的教训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50.据统计,1960年中国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1960年,中国毕业的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一现象 A. 反映我国完整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 B. 说明我国高校达世界先进水平 C. 反映我国高校学科建设不均衡发展 D. 适应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25分)‎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在社会中无处不在。18世纪以来,伴随西学东渐,融入西方色彩的礼俗变革悄然伊始。辛亥革命后,中华礼制简约化与世俗化趋势无可逆转,一些古代礼俗如跪拜礼废止不行,“大人”、“老爷”等官场称呼不再使用、“先生”、“君”“女士”、“太太”等称谓成为时髦用语。1915年,陈独秀发文宣称:“中华固有之伦理、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一股“国学热”的潮流带动了部分传统礼仪的回归,地铁上大学生的“汉服秀”、中小学校园诵读《弟子规》,举行“冠礼”,社会上朋友相见作揖打拱,夫妻互称“郎君娘子”等现象屡见报端网络。‎ ‎——摘编自唐翼明《国学热是中国人自发的文化自救》‎ 材料二 法国礼仪制度举世闻名:法国人一度被誉为欧洲最有礼貌的民族。1789年,一场攻占巴士底狱的骤变席卷全国,巴黎大街上充斥着互称“公民”的激进男女,在打倒波旁王朝的同时,也将优雅的法兰西礼仪——日常交际礼仪,餐饮礼仪、着装礼仪等视作旧体制的毒瘤,逐一以革命法令彻底废除。1875年,动荡的法国开始消停,社会重新认可了传统的礼仪文化,礼仪规则在越发高雅,规范的同时又日趋平民化、大众化。从1914年到二战胜利,礼仪越来越简化快捷。然而到1991年以后,法国尊崇古典礼仪的社会群众越来越多,人们又开始使用一些早已不太习惯,消逝近百年的礼仪,如吻鼻礼、鞠躬礼。‎ ‎——摘编自(法)鲁维洛瓦《礼貌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期中国对待传统礼仪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8分)‎ (2)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待传统礼仪文化态度改变的原因,并对这种现象作简要评价。(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法两国社会礼仪演变的相同之处及其原因。(11分)‎ 牡一中2018——2019年度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答案(文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C D B A A D C D C B B B ‎ A B D D D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A ‎ C ‎ A ‎ C ‎ C ‎ B ‎ C ‎ D B ‎ C ‎ A ‎ D ‎ D ‎ C ‎ B ‎ C B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D ‎ D D C A A A D C D C C C B B D ‎(1)态度:彻底批判传统礼仪文化.(2分)‎ 评价:打击了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捍卫了民主共和制度;促进了思想解放;但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全盘否定,不利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6分)‎ ‎(2)原因:对“文革”的反思;改革开放以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国民自信心的提升。(3分)‎ 影响: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应对全球化的冲击;但流于形式,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3分)‎ ‎(3)同:革命时期都否定传统礼仪;都呈现简约化、平民化的发展趋势;后来都出现传统礼仪的回归。(6分)‎ 原因:受民主革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近代工业文明的推动;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对传统礼仪文化演变过程的理性反思。(5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