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09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学案)

专题09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易错点1 不能准确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力 ‎“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该材料说明 A.新航路开辟主要归功于冒险家 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错解】A ‎【正解】D ‎【解题思路】据材料中“西班牙冒险家”“动机”“有没有金矿”可知,对黄金的渴求成为冒险家“探索新世界”的强大动力,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C两项都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无法反映冒险家们积极探索新世界的动力问题,均排除。 易错点击 通过上述典例可发现,同学们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不能结合相关材料来把握,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方面来理解:‎ 经济根源 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思想根源 人文主义思想提倡冒险精神 商业危机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 宗教因素 传播天主教 主观因素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冒险精神 客观条件 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展 即时巩固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 A.克服商业危机 B.扩大海外市场 C.对外倾销商品 D.追逐商业利益 ‎【解析】由“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可知,商业危机不符合材料反映的内容,A项错误;在港口“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不是扩大海外市场,也不是对外倾销商品,同时从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看,当时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商品生产还没有达到丰富的程度,因此不可能对外倾销商品,B、C两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以分享这笔厚利”,也就是追逐商业利益,D项正确。‎ ‎【答案】D 易错点2 不能客观评价哥伦布的远航 对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据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使 A.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 B.西欧各国纷纷开始海外探险 C.西欧国家开始争夺殖民地 D.人类历史迈入工业文明时代 ‎【错解】B、C、D ‎【正解】A ‎【解题思路】题干信息强调以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来看待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这个角度来看,不同文明得以交融与发展才是哥伦布及其事业的最大意义,故A项正确。B、C两项都是站在西欧的角度看待哥伦布远航,是西欧中心论的反映,均排除。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故D项错误。‎ 易错点击 ‎ 通过该典例可看出,同学们对哥伦布的远航不能客观地看待,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用“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哥伦布是具有双重身份的历史人物,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 ‎(2)作为开拓者,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将全球联成一体,使世界贸易空前扩大,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了重大贡献,推进了西欧和世界的进步。‎ ‎(3)作为殖民者,哥伦布对美洲人民进行了野蛮的侵略和屠杀。此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即时巩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2年,正值哥伦布开辟新航路500周年之际,美国明尼达大学法律系对哥伦布进行了一次审判。身着15世纪服装的12人陪审团在进行了3个小时的审理后,一致裁定:被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现年541岁,意大利人,在500年前犯下了谋杀罪、剥削奴隶、专制、灭绝种族的屠杀及国际恐怖主义等七大罪行。有鉴于此,哥伦布被判处350年徒刑。‎ 材料二 我国史学界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也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有更多的人倾向于以“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 评材料中关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 “灾难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美洲来说是一场灾难。‎ 评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美洲来说是一场灾难。但把印第安人的灾难完全归结到哥伦布个人身上也是不公正的。殖民侵略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性所决定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方式不是个人力量所能阻挡的,可以说是巨大的利益使资产阶级疯狂,丧失人性。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抢夺大量财富,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把大量非洲黑人掠卖到美洲为奴等。‎ 观点二 “贡献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对人类文明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 评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融合,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观点三 “灾难、贡献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一场灾难,但更主要的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评述:综合以上论述进行说明即可。‎ ‎(任选其中一种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首先,提炼材料中关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观点,材料一主要是否定的观点,材料二有肯定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其次,运用相关史实论证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给美洲带来的灾难及客观进步性。‎ 易错点3 不能准确理解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的含义 ‎“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西欧本身的资本流通、贸易种类和数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发生了改变,市场交易越来越成为社会中人们获得日常生活物品的手段,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上述现象直接反映了 A.价格革命的出现 B.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C.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 D.商品输出成为贸易的主要方式 ‎【错解】A或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结合材料理解商业革命的含义。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业革命具体体现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及贸易中心的转移。材料体现的是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的变化。材料中未体现价格革命,故A不正确。C尽管是商业革命的表现,但是材料中未体现。‎ ‎【正解】B ‎【解题思路】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是西欧社会功能转变的前提,但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西欧本身的……惊人的变化,商业的社会功能……市场交易……近代的货币与信贷体系纷纷建立与流行起来”,反映了海外贸易的外在需求促使西欧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故B项正确;商贸中心转移至地中海沿岸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易错点击 ‎ 该典例考查学生对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含义的理解,具体含义如下:‎ ‎(1)“商业革命”的表现 资本主义的活动舞台从欧洲扩展到世界各地,“地理大发现”‎ 使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商业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到了大西洋沿岸。‎ ‎(2)“价格革命”的表现 贵金属大量流入,西欧市场贵金属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势力衰落,加速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和封建制度的解体。‎ 即时巩固 ‎ 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材料反映了1600年后到18世纪西班牙殖民地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激增并大量流入西班牙,引起西班牙的“价格革命”,导致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故选D项。西班牙将掠夺来的黄金用来满足封建贵族的奢侈享乐,导致黄金大量流入英国、荷兰等国,因此没能带来其国力的增强和贸易的进展,故A、C两项错误。直到18世纪中后期,英国才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 易错点4 不能准确理解早期殖民扩张的方式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夺取新阿姆斯特丹并改名纽约 ‎【错解】B、C、D ‎【正解】A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荷兰在17世纪建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商业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扩张,成为商业殖民帝国,A项符合题意;B项出现在18世纪;C项发生在1588年;D项是荷兰在北美建立的殖民地,与“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不符。‎ 易错点击 ‎ 该典例考查早期殖民扩张的方式及对带来的影响,复习备考时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一、全面理解早期殖民扩张 阶段 早期殖民扩张 背景 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 主要国家 西、葡、荷、英、法等国 扩张地区 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 方式 公开的殖民掠夺 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活动 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 结果 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 二、荷兰早期殖民扩张 项目 概况 条件 ‎①政治条件:1581年,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地理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 ‎③经济优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 表现 ‎①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②参与殖民争夺,在非洲、亚洲、美洲建立大量殖民地 结果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即时巩固 有学者指出,18世纪中期以前,欧洲国家在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主要是对殖民地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基本上把本国的社会治理形式照搬到殖民地,重建宗主国的社会结构上述材料揭示的是 A.欧洲文明对外扩张的方式 B.欧洲国家致力于输出文明 C.殖民者推动殖民地民主化 D.世界各地走向资本主义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基本上把本国的社会治理形式照搬到殖民地,重建宗主国的社会结构”知,材料反映的是欧洲文明对外扩张的方式,A项正确。B、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D项中“各地”说法错误。‎ 易错点5 对英国在殖民战争中胜利的原因认识不清 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曾先后活跃于世界舞台上,但到了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导致英国“后来者居上”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的发展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的实力 C.葡西荷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 D.紧邻大西洋的英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错解】B或D ‎【正解】A ‎【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早在17世纪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就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该制度的确立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后来居上”的最主要原因,A项表述与题意相符,正确;完成工业革命是在19世纪中期,B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外扩张中获得了大量资源,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四国都在大西洋沿岸,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 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了英国在早期殖民扩张中取胜的原因,复习备考时同学们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英国早期殖民的背景、过程及结果:‎ 概况 背景 ‎①政治保障: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地理优势:位于大西洋沿岸商路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③经济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工业基础雄厚。‎ ‎④思想优势: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兴起,思想得到解放。‎ ‎⑤军事优势:英国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了武力保障 过程 ‎①成立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②与西班牙争霸: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确立海上优势。‎ ‎③与荷兰争霸: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三次英荷战争后最终打败荷兰。‎ ‎④与法国争霸:18世纪中期,最终打败法国 结果 英国逐渐形成自诩的“日不落”殖民帝国,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即时巩固 ‎ ‎《英荷战争》中记述:17世纪,英国与荷兰为争夺海上霸权及殖民利益发生三次战争……三次战争导致荷兰经济实力下降,英国取得海上优势。这表明战争 A.是日不落帝国形成的开始 B.证明商业资本主义不敌工业资本主义 C.使英国成为新一代世界霸主 D.使英国占有荷兰全部海外殖民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与争夺。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三次英荷战争,商业资本发达的荷兰被工业资本雄厚的英国打败,表明商业资本主义不敌工业资本主义,故选B项。18世纪中期英法七年战争后,英国确立其世界殖民霸主地位,成为“日不落”帝国,故A、C两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易错点6 误认为黑奴贸易给欧洲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19世纪初,英国废除黑奴贸易的呼声日益高涨,“因为不断进步的技术所需要的是海外市场,而不是廉价劳动力的供应”。1833年,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一项在英国本土彻底废除奴隶贸易制度的法令。黑人奴隶贸易制度在英国废除的原因是 A.欧洲对非洲黑奴劳动力的需求已经不大 B.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D.非洲成为西欧的广阔市场 ‎【错解】A ‎【正解】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和“因为不断进步的技术所需要的是海外市场,而不是廉价劳动力的供应”可以得出,B正确,A与题意不符,排除;英国废除黑奴制度是工业时代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排除C;D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易错点击 通过该典例可以看出,同学们对黑奴贸易理解不到位,复习备考时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背景 ‎(1)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走上了殖民扩张的和殖民掠夺的道路; (2)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的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 (3)美洲的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和奴役,人数锐减; (4)贩卖黑奴可以获取暴利。‎ ‎2.内容 ‎“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东西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棉花、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运回的黄金和象牙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三角贸易”以黑奴贸易为中心,把欧、亚、非、美各洲的整个商业以及英国的工业同国外市场都联系起来。‎ ‎3.影响 ‎(1)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2)黑奴贸易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批廉价劳动力。‎ ‎(3)黑奴贸易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是不可估量的。‎ 即时巩固 ‎“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从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 B.欧洲从非洲获得了大量的劳动力 C.黑奴贸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 ‎【答案】C ‎【解析】材料关键信息“从事黑奴贸易”“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反映了安东尼•培根从事奴隶贸易积累了原始资本。,故C正确。A是材料的表面意思。B说法错误。D与材料主旨不符。‎ 易错点7 不能准确理解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背景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B.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错解】C或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误选C的原因是不能理解关键信息“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 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材料强调的是需求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正解】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背景。A、D两项都符合史实,但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材料强调对廉价服装的弹性需求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B项符合题意,正确;题意强调人们追求廉价服装,但不是盲目的,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 易错点击 通过该典例可看出,准确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是解题的关键。具体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政治前提: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率先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2)资本: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3)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和奖励。‎ ‎(5)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殖民扩张拓展了海外市场。‎ 即时巩固 ‎1773年詹姆斯·瓦特遭遇了失业和丧妻的人生变故,但他仍拒绝出国另谋生路,在他看来,自己的国家绝不会让一个将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流失海外,因为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推动这一机制形成的直接动因是 A.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 C.英国较早形成的专利制度 D.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解析】解题时要紧扣“1773年”的时间限制和求答语“直接原因”。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不可能成为直接原因,故A项错误;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说明英国较早的形成专利制度,保护科技发明,故C项正确;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已经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也不能成为直接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C 易错点8 不能正确理解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 从19世纪90年代起,德国出现了建立巨型企业的趋势。到20世纪初,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上述现象说明 A.军国主义政策推动了生产集中 B.能源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C.生产集中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发展 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轻重工业比例 ‎【错解】B或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结合材料分析垄断组织的作用。选B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强调的是生产的集中。选D是对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未掌握到位。‎ ‎【正解】C ‎【解题思路】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这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故B说法错误;“军国主义”“轻重工业比例”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A、D两项。材料“占全国企业总数0.9%的3万多家大型企业占有3/4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其中586家巨型企业几乎占有蒸汽动力和电力总数的1/3”,体现了生产集中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故C正确。‎ ‎ 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对垄断组织的认识,复习备考时注意从垄断组织的产生及影响方面来把握,具体如下:‎ ‎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同时,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即时巩固 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三四十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 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D.解决了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答案】C ‎【解析】材料提到的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属于私人垄断资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于罗斯福新政后,故A项错误;由材料“1872年”“1898年”可知,该现象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私人垄断的不断加强,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故C项正确;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与解决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易错点9 不能正确理解科技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 英国工业革命中,在各个行业里几乎看不到政府特许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商主义时代相比,大量生产性的工业公司开始取代传统的商业贸易公司,成为经济舞台上的主角。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科技造就了世界领先的生产力 B.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自由资本主义思潮的兴起 D.殖民帝国建立了世界统治 ‎【错解】B或D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科技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误选B的原因是与材料主旨不符。D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外部条件,与材料意思不符。‎ ‎【正解】A ‎【解题思路】材料是对经济组织的比较,生产性公司的广泛出现是因为英国获得了明显的先进生产力优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牛顿力学体系对于以机械运动为基础的工业革命技术具有巨大作用,英国科学和技术带来先进生产力,故A项正确。C项是果不是因;B、D两项是政治和国际的外部条件因素,不是本身主要因素。‎ 易错点击 该典例考查工业革命中科技的作用,复习备考中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更加明显,先后经历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1)第一次是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科技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导致了以蒸汽机和自动纺织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开始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世界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生产成为世界的生产,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历史成为世界的历史。‎ ‎(2)第二次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科技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机的广泛使用以及电讯业的迅速发展,使工业化与电气化结合在一起,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即时巩固 下图反映了185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图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 B.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C.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D.运输和通信手段革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的作用。材料表明世界工业生产迅速发展,这种发展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其主要推动力应是技术进步,特别是1870年后科学和技术的密切结合。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记忆点一】新航路的开辟及影响 ‎ ‎1.原因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社会原因: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3)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着传统商路。‎ ‎(4)技术条件: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扩充。‎ ‎(5)政治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新航路开辟的概况 时间 航海家 航海家国籍 支持国 新航路 备注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欧洲到非洲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1497年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欧洲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在新航路的开辟中第一个到达印度的航海家 ‎1492年 ‎1519—1522年 哥伦布 麦哲伦(船队)‎ 意大利 葡萄牙 西班牙 西班牙 欧洲到美洲 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 发现美洲新大陆 卖哲伦的船队最早完成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3.影响 ‎(1)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使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商业革命使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 ‎(3)殖民掠夺之路: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对外殖民扩张,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与法国为代表。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 ‎(4)人类思想震撼之路:新航路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记忆点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阶段 早期殖民扩张 ‎19世纪的殖民扩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 背景 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 工业革命的推动,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进行资本输出 主要国家 英、俄、法、美等国 ‎ 西、葡、荷、英、法等国 英、法、美、德、俄、日等帝国主义国家 扩张地区 大多只能占有沿海地区,未深入内地 进行全球殖民扩张,深入内地 全世界范围 方式 公开的殖民掠夺 炮舰政策,强签不平等条约 ‎ 武力扩张,资本输出,划分势力范围,分割世界 活动 抢夺金银、贩卖黑奴、垄断商路、欺诈性贸易 在殖民地进行商品倾销,掠夺原料 进行资本输出,商品倾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结果 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及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 推动了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促使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认识 ‎(1)对世界市场而言,欧洲殖民扩张进一步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2)对殖民国家而言,殖民者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并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而言,一方面,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另一方面,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 ‎【记忆点三】工业革命——蒸汽时代 ‎1.时间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 ‎2.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 ‎(1)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确立,社会稳定。‎ ‎(2)对外殖民扩张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3)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国内外)。‎ ‎(4)各行业的技术革新热潮。‎ ‎3.进程 首先开始于纺织业(标志是“珍妮机”的问世)→冶金、采矿和交通运输的技术革新→ 蒸汽动力的出现和广泛使用(瓦特蒸汽机),“蒸汽时代”到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火车和汽船)→向欧美大陆的扩展(18世纪末19世纪初)。‎ ‎4.影响 ‎(1)经济上,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业时代到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地理结构和分布,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政治上,确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对世界[LL][HJ1.4mm]的统治(到19世纪中期);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关系变革,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产生。 ‎(3)外交上,改变了世界形势,世界各地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开始了全球化时代。‎ ‎【记忆点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1.时间 ‎19世纪中后期。‎ ‎2.特征 同时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以冶金、内燃机技术、发电机、电动机、合成化工为标志的技术革新热潮。‎ ‎3.特点 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4.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3)化工技术的发展。‎ ‎(4)炼钢技术的改进。‎ ‎(5)电讯技术发展迅速。‎ ‎5.影响 ‎(1)发电机等电气的发明和使用,使机器使用更加普遍,并且推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 ‎(2)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 ‎(3)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记忆点五】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巩固了资产阶级在全世界的统治,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不同点 ‎(1)主要成就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是纺织机械、蒸汽机、火车、轮船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是发电机、内燃机、汽车、飞机、通讯工具等。‎ ‎(2)规模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英国开始的,之后扩展到其他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3)科学的作用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大都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4)生产组织形式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垄断组织出现,出现了国际联合企业、跨国公司等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5)对生产力和经济格局的影响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实力上升并成为工业强国。‎ ‎(6)对中国的影响不同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同时列强入侵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又一次丧失了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 ‎1.1410年,法国主教皮埃尔在《世界的面貌》中论述了大地为球形的观点,断定从西班牙海岸越洋去印度,顺风时几天便可到达。佛罗伦萨的地理学家托斯堪内里绘制的《世界地图》,把中国和印度画在大西洋对岸,推断从欧洲西航即可直达东方。材料所述内容 A.体现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B.反映了欧洲近代科学的不断进步 C.顺应了西欧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 D.推动了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题干材料反映了15世纪欧洲地圆学说的流行。这一学说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故答案选D项。‎ ‎2.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把哥伦布召回,讨论探险计划。西班牙王室同他签署航海协议,为他装备了船和水手,委任他为船队统领和将发现的新陆地的总督,还交给他《致大可汗书》。由此看来,哥伦布首航的目标是 A.寻找黄金和香料 B.到达并占领美洲 C.到东方的中国 D.发现新大陆和寻找到达东方的航路 ‎【答案】D ‎3.下框内容摘自曹顺仙编著的《世界文明史》,它可以用来说明 A.“价格革命”的内涵 B.地理大发现的背景 C.“商业革命”的表现 D.新殖民主义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图片信息“地中海”“大西洋”“海外公司纷纷成立”“近代信用制度”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内容体现的是“商业革命”的表现,故C项正确;“价格革命”的内涵是金银价格下跌,工业品价格上涨,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图片内容是地理大发现的影响而不是背景,故B项错误;新殖民主义是二战后殖民的一种方式,故D项错误。‎ ‎4.对哥伦布抵达美洲,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不一样:欧洲人称“发现美洲”和“地理大发现”,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梵蒂冈(教皇国)人称“向美洲开始传播福音”,而有的史学家则称“两种文明相遇”。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上述评价都体现了科学历史观 B.上述不同评价均缺乏史料实证 C.印第安人没有开阔的国际视野 D.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哥伦布远航的认识。科学历史观是科学说明历史事件的本质,但材料中不同地区的人们评价历史事件有自己的主观目的,不能说是全部科学,A项排除;上述不同评价不缺乏相关史料实证,B项排除;印第安人称“欧洲人侵略的开端”,是站在民族受侵略奴役的角度来评价的,不是其视野的开阔与否决定的,C项排除;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解释,D项正确。‎ ‎5.马克思曾说:“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豪不加掩饰了。”这反映了 A.殖民掠夺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B.欧洲殖民者创造了近代文明 C.资产阶级文明进程伴随殖民掠夺 D.资产阶级生存离不开殖民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材料中马克思揭示了西欧资本主义文明的虚伪性,将其与对殖民地的赤裸裸掠夺的野蛮本质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反映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建立在对殖民地的野蛮掠夺基础上,故选C。A、B、D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6.何彦在《西方文明的变迁——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一文中指出,“近代资本主义强国的共同发展规律是:从资源劣势起步,通过积极进取的方式获得资源优势,继续运用外部手段维持资源优势,因不适应资源运动状况的变化而失去资源优势。”荷兰作为17世纪的资本主义强国,其获得资源优势的途径是 A.开辟新航路 B.垄断海上贸易 C.建立强大海军掌握海上霸权 D.开展工业革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近代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和把握历史特征的能力。荷兰是17世纪的资本主义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表明其强大的途径是控制、垄断海上贸易,攫取世界各地资源,故B项符合题意。开辟新航路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A项错误;建立强大海军以掌握海上霸权的是西班牙和英国,C项错误;通过开展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的是英国,D项错误。‎ ‎7.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材料说明早期殖民制度的本质是 A.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B.通过垄断市场促进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C.掠夺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D.垄断贸易,保护国内市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材料反映了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活动一方面通过殖民贸易和航海活动,由垄断性贸易公司积累财富,且殖民地为西欧国家提供销售市场而有利于其加速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对殖民地的直接掠夺、奴役搜刮和抢劫财富,为宗主国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可见早期殖民制度的本质是通过正常经济手段和直接劫掠方式,掠夺了金银财富,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选C。世界市场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时期,故A错误;在早期殖民扩张时代,工业革命尚未进行,故B错误;D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8.在17—18世纪殖民霸权的角逐中,既有因“资本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也有因“制度优势"而获胜的战争。体现“制度优势”的战争是 A.英西战争 B.英荷战争 C.英法战争 D.普法战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早期的殖民扩张和争夺。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在1588年,A项错误;17—18世纪,荷兰和英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的法国仍处于封建统治时期,普鲁士并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此体现“制度优势”的是英法战争,故C项正确;D项错误。‎ ‎9.对于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三角贸易”(见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推动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②给美洲带去廉价的劳动力 ‎③给欧洲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 ‎④给非洲带来巨大人口损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10.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材料强调英国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故A项正确;海外市场、殖民掠夺和工场手工业发展在材料中都未提及,故B、C、D三项错误。‎ ‎11.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该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美国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D.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垄断组织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委员会的组成、研究内容及与政府的联系可知,垄断资本家通过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来维护自身利益,C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与材料不符。 ‎12.“任何人在掌握某些关于热与压力的关系的知识以前,决不能期待一台蒸汽机出现……障碍在技术方面,一台强大得足以经受住高压的蒸汽机如何制造出来?……要不是科学同时对拥有娴熟技艺的人们提出一系列类似的其他问题,这个问题能够解决么?”这句话表明在工业革命过程中 A.自然科学比技术的推动作用更大 B.技术进步是实践科学理论的前提 C.蒸汽机的出现是瓦特个人努力的结果 D.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同等重要 ‎【答案】D ‎1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下面是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并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 ‎【答案】(1)角色: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 历史背景: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 ‎(2)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有利于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在三角贸易中充当的角色是商人、奴隶贩子、殖民者。第二小问,从航海技术、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等方面来分析。‎ 第(2)问,从对非洲、美洲、欧洲及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联系来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