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六安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 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总分1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西周至春秋时期,周王畿和诸侯封国普遍实行国野制,以周人为主体的国人压迫和剥削野鄙地区被征服的野人。战国以降,各国大规模登记户籍,消除国野差异,使其成为国家控制下的“编户齐民”。这一现象 A.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有利于实现富国强兵 C. 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D. 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题意可知西周至春秋时期国野分治,战国以来,国、野差异逐渐消除,国家通过户籍制度,利于农业生产和对外战争,故选B项。材料主要涉及先秦政治制度的变化,并没有涉及到国家土地制度的确立,故A项错误。C、D两项题干并未涉及,故错误。‎ ‎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之制度大异于商者,包罗甚广。不能在此一一论列,其中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其意在说明 A. 西周制度深受商朝影响 B. 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 C. 分封利于华夏民族形成 D. 西周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反映了分封制对于华夏民族形成的影响很大,故C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西周制度深受商朝影响,而是强调分封制对华夏民族的影响,故A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故B排除;西周处于奴隶社会,尚未进入封建社会,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对华夏民族的影响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3.战国时期,魏惠王大挖鸿沟,把黄河、淮河连为一体,打通了魏国内外水路航线,使得魏都大梁城成为“诸侯四起,条达辐辏”之地。“(秦王政)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材料表明 A. 鸿沟促进关中平原发展 B. 大梁城以经济功能为主 C. 水利推动区域长途贸易 D. 水利兴修带有军事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打通了魏国内外水路航线” “诸侯四起,条达辐辏”“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可以看出,面对诸侯争霸兼并,魏国沟通内外水路以及秦国使用水攻,都体现出了水利在军事领域的考量,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水利在军事的作用,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大梁的经济功能,故B项排除;C项不符合“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排除。‎ ‎4.秦代确立郡县制之初,全国共有36个郡;秦王朝灭亡之时,加上京师地区,全国也仅有49个郡。至西汉末年,全国已经有103个郡,是秦末的两倍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汉代 A. 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疆城面积成倍扩大 D. 中央管理地方的力度加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从36郡发展到103郡使地方行政划分更为细密,有利于削弱地方政治经济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符合题意。A项,从行政划分无法看出行政效率提高,故排除。题干所述为地方行政体制,与中央行政体制无关,故排除B。C项题干无法体现疆域的扩大,排除。‎ ‎5.对于汉初恢复分封制度,传统观点认为是刘邦鉴于秦朝单纯实行郡县制而导致短命而亡的教训;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基于楚汉战争时已分封诸王的事实;又有学者提出,刘邦深受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汉族恢复分封制的认识。‎ A. 都基于汉初巩固政权需要 ‎ B. 缺少与周代分封制的对比 ‎ C. 后期的观点更具有全面性 ‎ D. 研究视角差异影响着结论 ‎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论述了关于汉初恢复分封制的不同观点,指出传统观点认为刘邦吸取秦灭亡的教训而恢复分封制,但有人认为是基于楚汉相争时期分封的继续,也有人认为刘邦受到宗法制影响的结果,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不同,说明研究视角差异影响着结论,故D选项正确;材料中关于汉初恢复分封制原因的不同研究结论说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而影响研究结论,无法得出都基于汉初巩固政权需要,故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汉朝分封制与西周分封制的对比问题,无法得出缺少与周代分封制对比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历史研究中不同时期受历史条件及研究者视角等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观点,不能说后期的观点更具有全面性,故C选项错误。‎ ‎6.《唐律疏议》规定,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这表明唐代 A. 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十分普遍 B. 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C. 诚信成为政府倡导的价值准则 D. 政府垄断了度量衡器具制造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唐律疏议》规定,每年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使用;使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可知,唐朝法律不允许商业活动中的欺诈行为并对各种情形给以不同的规定,政府倡导诚信,C正确;材料中只是唐律规定,没有体现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十分普遍,A错误;材料中说的是唐朝法律不允许商业活动中的欺诈行为,没有体现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B错误;材料中只说“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准确”,没有涉及制造的问题,D错误。‎ ‎7.汉武帝时期以“孝”名科,为儒生以“经明行修”入仕开启了大门;光武帝时为察举制度增加了“务授试以职”的规定,即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官吏选拔程序更加规范 B. 导致了选官标准的根本变化 C. 消除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控制 D. 有利于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可以分析出,察举制发展的内容更加务实,程序更加规范,这反映出官吏选拔程序更加规范,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以‘孝’名科……‘经明行修’”“察举的茂才、孝廉”表明选官的标准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仅增加“务授试以职”,故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下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小利益集团,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政府的行政效率,故D项排除。‎ ‎【点睛】“州郡长官对于将要加以察举的茂才、孝廉,应先委以一定官职,合格者方能举至中央”是关键信息。‎ ‎8.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这说明“锄社”‎ A. 兼具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 B. 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 C. 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 是在全国设立的村民自治组织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自发组成的”“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可知,锄社是北方农民自发的耕作互助组织,具有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故选A项;锄社是农民自发的耕作互助组织,是农耕经济的表现,排除B项;锄社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北方地区而非全国,排除D项。‎ ‎9.清初规定“国俗衣冠,一沿旧式”。但由于满族女性的传统架子头华美程度远逊色于汉族女性的花钗凤冠,于是与凤冠近似的满装“钿子”便应运而生。“钿子”的形成 A. 体现了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 B. 符合满洲贵族维护民族性的需要 C. 反映了服饰变革的政治化倾向 D. 说明习俗变化能够影响政府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满族女性的传统架子头华美程度远逊色于汉族女性的花钗凤冠,‎ ‎ 于是与凤冠近似的满装‘钿子’便应运而生”可知,满洲贵族对华美的汉族花钗凤冠没有直接使用,而是改造出与凤冠近似的满装,体现了满洲贵族维护民族性,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满洲贵族综合满汉服饰特点制出新的服饰,与民族压迫无关,排除A项;“由于满族女性的传统架子头华美程度远逊色于汉族女性的花钗凤冠,于是与凤冠近似的满装‘钿子’便应运而生”说明服饰变革与政治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政府政策,排除D项。‎ ‎10.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 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 任期 ‎2.95‎ ‎4.73‎ ‎2.47‎ ‎2.71‎ ‎2.76‎ ‎2.20‎ ‎1.58‎ ‎1.46‎ 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 A. 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B. 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 C. 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安徽知县任期时间在顺治到同治年间总趋势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利于政策执行的持续性,总的来看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故A项正确;官吏的任期长短和吏治清明与否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前期,社会发展相对稳定没有列强施加压力,故C项错误;官吏任期制的长短不能体现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中央集权的完善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文中的“它”最有可能指 A. 宗教信仰 B. 启蒙思想 C. 西方商品 D. 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联系所学,工业革命后,英国生产力大大提高,用廉价的工业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深入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故C正确;根据“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可知,“它”不属于思想方面的,因此不可能是宗教信仰、启蒙思想,排除AB;结合所学,直到19世纪末中国才学习西方民主制度,并且民主制度不可能“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排除D。‎ ‎12.安徽合肥人周邦福“家世业儒”,又“兼习商业”,下表是其根据亲身经历对太平军围攻合肥的部分记述,由此可知,此时 时间 内容 咸丰三年十一月十六日 吃过早饭,上城头望贼,威果将城外带都扎起孩子来了,空处皆钉竹筏……‎ 咸丰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广勇在筏子上,才看见贼已将城脚下打一个地洞,贼是派放地雷的,幸察觉,贼遂失计……‎ 咸丰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已交四更鼓后,不意贼水西门放地雷,城破,贼在城外呐喊,人人心惊胆落……‎ A. 太平军火器远优于清军 B. 农民革命社会基础广泛 C. 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D. 安徽成为革命的主战场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题材料中太平军对合肥的攻战策略可知太平军攻占合肥的决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社会阶级矛盾非常尖锐,故选C项;材料中提及太平军的武器是“竹筏”、“地雷”,这不能反映其武器比清军优越,排除A项;材料述及的是太平军与清军的交战,没有提及其社会基础,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江苏和安徽两省是太平军与清军交战的主战场,排除D项。‎ ‎13.从1896年开始,日本在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天津、福州、厦门、重庆等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从而成为在中国拥有租界最多的国家。这主要反映出 A. 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得到了落实 B. 日本凭借在华特权暂时地独霸中国 C. 片面最惠国待遇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 D. 群众反帝斗争为日本侵华带来便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当中并没有“建立专管租界”的内容,故A错误;日本在杭州、苏州等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并不能说明日本凭借在华特权暂时地独霸中国,故B错误;租界的特权在《马关条约》之前已经存在,日本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租界的特权,从而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故C正确;1896年没有形成群众反帝斗争,故D错误。‎ ‎14.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作者认为法国人民受剥削程度远比德国轻,然而确先爆发了革命。其原因在于法国进行了改革,长期受压迫的人民在改革中减轻了负担,并开始觉醒。但是,政府的改革不能满足人民的期望,于是情绪更为激烈,所以导致革命的爆发,这就是“松动崩溃论”。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明治维新 D. 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行为,但它的推行并未满足人民的期望,由此引发了辛亥革命,故选D。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是因为英国在美的统治政策引起了美国人民的不满,而不是因为其改革失败,排除A;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此时的清政府并未开始改革,排除B;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结果是成功的,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未导致革命出现,排除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对法国大革命起因的论述并以此类比选项即可作出解答,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材料解读和分析能力。‎ ‎15.孙中山曾自我慰藉地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局外人小察,多怪弟之退让。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这表明 A. 共和未成皆因孙中山之退让 B. 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 C. 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 D. 适时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可知体现的是妥协的艺术,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共和未成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性质导致的,A选项排除。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 ‎16.有学者在谈到民国初期政治乱象时指出,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这些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在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据此判断,该学者认为 A. 君主立宪要优于民主共和 B. 中国急需一场文化改良运动 C. 西方教育制度不适合中国 D. 学习西方制度必须结合国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一些中国人将西方制度完全引入中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说明该学者认为学习西方制度不能照搬照抄,必须适合国情。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该学者比较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该学者提倡文化改良;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该学者对民国初期政治乱象的评价,并未涉及西方教育制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7.1921年5月4日,胡适于《晨报》“五四纪念号”发表文章,引征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称:“学校不仅是为造毕业生而设的,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个造成天下公是公非的所在。黄梨洲的理想国家里没有国会一类的制度,但他要使学校执行国会的职务。”由此可见,胡适 A. 认为中国革命道路开始发生改变 B. 强调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C. 肯定了青年学生的民主启蒙精神 D. 希望利用传统文化建构民主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个造成天下公是公非的所在。黄梨洲的理想国家里没有国会一类的制度,但他要使学校执行国会的职务”中可以看出,胡适认为,在非民主社会,学生干政具有民主的意义,学校可以成为表达公共意志的议会之替代物,这肯定了青年学生的民主启蒙精神,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胡适反对革命道路,故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五四运动的性质,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传统文化与民主制度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 ‎【点睛】“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个造成天下公是公非的所在。黄梨洲的理想国家里没有国会一类的制度,但他要使学校执行国会的职务”是关键信息。‎ ‎18.下图是美国漫画家埃利斯1925年7月4日创作的《中国的七月四日》,画面上是一个放鞭炮的中国农民,鞭炮上写着“革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中国革命中心转移 B. 农民成为革命主力 C. 国民革命深入发展 D. 美国支持中国革命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1925年7月4日”的时间信息可知,此时期正处于国民革命运动时期,依据材料“画面上是一个放鞭炮的中国农民,鞭炮上写着‘革命’”等信息结合可知,国民革命运动对农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体现了国民革命的深入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革命中心仍在城市,尚未发生转移;B选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的主力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不是农民;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美国政府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9.毛泽东告诉他的战士们: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我们以家为依托,不断向外发展,把我们四周的敌人一点点地吃掉、赶走,我们的日子慢慢地就好过了。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共 A. 团结一切力量革命必要性 B.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D. 立足于城市发动工人必要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认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对于开展革命斗争十分必要,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团结一切力量”,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人民民主专政”,排除C项;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张发动农民开展斗争,排除D项。‎ ‎【点睛】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根据这一思想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从而革命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20.1936年夏天,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在上海举办,六百余件精选展品中,描写国难、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华侵略罪行的作品占据主要部分。到1937年春,展览会移至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吸引了大批观众。此次展览活动 A. 利于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发展 B. 消除了国共两党抗战分歧 C. 旨在提高中国人民必胜信念 D.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六百余件精选展品中,描写国难、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华侵略罪行的作品占据主要部分”有利于唤醒人们保卫国家,利于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发展,故A正确;“1936年夏天”国民党仍在坚持内战,排除B;“描写国难、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华侵略罪行”可以唤醒民族意识,不能保证胜利,排除C;“到1937年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36年夏天”“六百余件精选展品中,描写国难、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华侵略罪行的作品占据主要部分”,联系所学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 ‎21.1939年春,国民政府教育部禁止使用“蛮、夷、蕃”等词来称谓少数民族,同年9月行政院又下令禁止滥用“少数民族”一词,提出以地域来称谓边疆同胞。国民政府此举旨在 A. 缓解尖锐的民族矛盾 B. 践行“五族共和”的思想 C. 加强其专制独裁统治 D.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39年”来看,国民政府采取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促进全国民众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来看,国民政府此举不是缓解民族矛盾,联系史实可知,这一时期并不存在“尖锐的民族矛盾”,排除A项;从时间信息来看,国民政府此举不是践行“五族共和”的思想,排除B项;实行这些措施与加强专制独裁统治无关,排除C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同时联系所学,明确“蛮、夷、蕃”等词带有对少数民族蔑视的意味,体现出浓重的大汉族主义色彩,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禁止使用这种称呼,以及提出以地域来称谓边疆同胞等措施,是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据此确定答案。‎ ‎22.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干部必须阅读的12本马列主义著作,其中包含《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加强对民众的马列主义教育 D. 积极为新政权建设培养人才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不仅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而且对新中国建设具有重大作用,要求干部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就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培养人才的表现,故D正确。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是1945年的中共七大,故A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B错。材料是提到要求干部阅读书籍而非民众,故C错。‎ ‎23.《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A. 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 B. 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 C.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 D. 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表明新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故C项正确;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是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A错误;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是材料体现主要思想,D错误。‎ ‎24.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A. 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B.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 C. 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 D. 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映的1982年宪法作出规定、到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来看,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保障体系正在日益完善。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的侧重点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是法律制度建设,排除A项;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民的社会福利水平在不断提高,排除C项;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社会,并非仅仅针对弱势群体,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3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答案】(1)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选拔方式日益公平公正;评选标准从血缘趋向才能。‎ 积极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2)背景:清政府统治危机的加深;科举制度无法适应改革需要;新式学堂的推广;留学潮的出现;民国政治的发展。‎ ‎(3)意义:推动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助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 ‎【解析】‎ ‎【详解】(1)趋势,根据材料一“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官范围、选拔方式、评选标准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央集权、阶层流动、统治基础、行政效率等方面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背景,根据材料二“清末新政……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统治危机、科举改革、新式学堂、留学潮、民国政治等方面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3)意义,根据材料三“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事制度、人才选拔、干部队伍等方面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 ‎26.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时代,都要对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所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近代中国百年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就是必然的了……即便对同一研究对象,也会因视角不同而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如: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就比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有意义、更受重视也得到更高评价;对“洋务运动”,现在人们注重的主要是它冲破重重阻力、引进现代大机器生产“求强求富”的努力和成就。相反,对其兴办者的主要动机之一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则不多考虑,……也就是说,“农民起义”不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1)依据材料,指出“新时期”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必然性。‎ 材料二 这些年来,学术界在肯定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相互促进的前提下,着重讨论了五四运动所反映的救亡主题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题碰撞和同化作用……以金冲及为代表则提出了救亡唤起启蒙的结论,认为在中国每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2)结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史实,评述金冲及的观点。‎ ‎【答案】(1)变化:从关注农民起义到关注现代化建设。(或:从革命史观到近代化史观)‎ 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得以恢复。‎ ‎(2)观点:救亡唤起启蒙。‎ 评述:民国初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宣传民主、科学,彻底批判儒家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1919年中国巴黎的外交失败,激起了青年学生要求“内惩国贼,外争主权”的五四运动。他们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同时,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的思想启蒙。‎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对‘洋务运动’,现在人们注重的主要是它冲破重重阻力、引进现代大机器生产‘求强求富’的努力和成就。……也就是说,‘农民起义’不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得出从关注农民起义到关注现代化建设。‎ 分析:根据“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得以恢复等角度分析总结。‎ ‎(2)观点:根据“提出了救亡唤起启蒙的结论”得出救亡唤起启蒙。‎ 评述:根据所学可知,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背景下,为了挽救民族威望,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彻底批判儒家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根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背景下,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的思想启蒙。‎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以“政局变动与故宫文物迁徙”为主题进行简要阐述,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 主题:故宫文物迁徙见证了近代中国政局变动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威胁平津地区,为了保护文物,国民政府将故宫文物迁移到上海地区。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上海地区成为日军进一步侵略的重要目标,为了避免战火殃及,进行了第二次文物迁徙。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了维护南京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将文物迁移到南京地区。解放战争中,国民政府一败涂地,为了避免文物落入人民政权手中,故宫文物由南京迁往台湾。随着“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两岸三通的实现,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有利于两岸故宫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之上,依据材料信息围绕“政局变动与故宫文物迁徙”确立主题,图片反映的是故宫文物随着政局的变动而不断迁徙的基本史实,由此可以得出:故宫文物的迁徙见证了近代中国政局的变动的主题,结合近代中国政局变动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学生作答时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也可以从别的角度加以立论,但要切合材料的主题。‎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