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选考专版第30讲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业
一、选择题 1.(2020·金华十校模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这是一篇文章中的两句话,它最有可能出自( ) A.《海国图志》 B.《天演论》 C.《民报》 D.《敬告青年》 解析:选D。材料中“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说明文章作者极力批判封建儒学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其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选项中《敬告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陈独秀发表的文章,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2.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 A.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B.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D.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解析:选A。根据材料“当下的革命阻力已……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表明民众心理对变革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 3.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 ) A.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 B.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 D.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 解析:选C。据材料“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得出新文化运动旨在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是一种手段,不是宗旨,故A项错误;“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B项错误;“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故D项错误。 4.(2020·台州选考质量评估)1898年《苏报》上写道“中国有文字而不得为智国,民识字而不得为智民”,从而濒临将亡的境地,这都是文言愚民祸国的罪过,“崇白话而废文言”,才能普及教育,使国人具备聪明才智,国家才能得以振兴。此观点( ) A.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B.指出了文学改良的正确方向 C.夸大了白话文的社会功效 D.揭示了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 解析:选C。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材料“这都是文言愚民祸国的罪过”,夸大了“文言”的危害,因此“废文言”不是文学改良的正确方向,故B项错误;材料认为只要“崇白话”就一定能够启发民智,实现国家的振兴,这一观点夸大了白话文的社会功效,故C项正确;文言问题只是导致中国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源,故D项错误。 5.(2020·宁波十校联考)以下是林纾等人对某事件的看法:“功利倡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义亡,以放荡为自由,以攘夺为责任……直与猩红热、梅毒等输入无异……”下列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表明了近代西方列强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B.表明了西方思想传播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冲击 C.新思潮引起了旧势力的仇视与恐惧 D.反映了该事件存在对中国文化绝对否定的错误倾向 解析:选A。材料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冲击,引起了旧势力的仇视与恐惧,同时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的绝对否定。B、C、D三项均符合材料内容,但不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无关,符合题意。 6.(2020·金华十校高三联考)1919年前后,北京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著名的有新潮社、国民社、少年中国学会等;在《新青年》的影响下,新式刊物如《新潮》《国民》等也纷纷发行。上述现象反映出( ) A.五四运动唤起国人对政治的关心 B.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革命路径 C.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新思潮的涌动 D.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 解析:选D。由“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可见时间位于“五四”之前,故A项错误;“新式刊物如《新潮》《国民》”不全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内容,故B项错误;“思想的解放”从19世纪末开始,至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形成潮流,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故D项正确。 7.回眸百年中国历史,研究新文化运动有着“返本以开新”的特殊意义,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主要原因在于( ) A.“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 B.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 C.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 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 解析:选D。A项是新文化运动对文学的影响,不是对历史进程,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从思想上改造中国,故B项错误;C项指的是其对封建礼教的否定,不是推动社会发展,故C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促进了西方的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故D项正确。 8.康有为和陈独秀都是近代的学术大师,都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但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把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师;而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造成孔子在两次运动中不同命运的根源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两次运动所处的社会性质不同 C.两次运动的目的不同 D.两次运动的观点主张不同 解析:选A。思想文化现象的根源一般是从经济方面寻找的,康有为是19世纪90年代改良派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是20世纪初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人物,两者分别肯定与否定孔子的儒学思想,主要是源于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故A项正确。 9.(2020·嘉兴模拟)“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及其对人类历史、社会、经济所作的科学分析”的近代思想家是( ) A.朱执信 B.梁启超 C.李大钊 D.陈独秀 解析:选C。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只是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未上升到理论体系和科学分析的高度,梁启超是维新派代表,其主张未涉及马克思主义,A、B两项错误。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及其对人类历史、社会、经济所作的科学分析,陈独秀等人则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战斗色彩,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观点、无产阶级专政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关注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如何实现等问题,故C项正确,D项错误。 10.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 A.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 B.中国亟须改造社会的良方 C.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不断扩大 解析:选B。材料并没有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国情,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众多思想在中国传播,表明当时中国亟须改造社会的良方,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中国共产党相关信息, 故D项错误。 11.(2020·衢州模拟)1922年出版的《先驱》创刊号上,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这说明当时( ) A.中国共产党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术问题 C.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必须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D.中国共产党还未认清中国的客观情形 解析:选C。依据材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可知,马克思主义者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故C项正确。 12.《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中说到,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下列最能体现这一发展态势的是( ) A.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选B。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的过程,洋务运动属于学习器物层面,戊戌变法属于学习制度层面,新文化运动属于学习思想观念层面,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20·台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自称是“达尔文的斗犬”的赫胥黎发表了《进化论与伦理学》,对进化论的原理作了哲学上的阐释……这种观点引起了严复的共鸣……他抱着“唯我所需”的态度,在不同的观点中进行选择、提炼,宣扬的是“适者生存”的绝对性和“与天争胜”的必要性,强调无论是草木虫鱼还是人类,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是“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只有自强、进取,才能生存、发展,倘若昧于时势而无所作为,必将被淘汰出局。民族的自决自救、奋发图强,是《天演论》所演绎的主旋律。 ——凤凰网 材料二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尊重廿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 ——陈独秀《敬告青年》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译述《天演论》的目的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对中国作“改进之图”的方法。其理由是什么? 解析:(1)根据严复《天演论》的内容以及时代背景归纳出变法图强的紧迫性及影响。(2)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得出民主和科学的改进方法,并依据所学回答出理由。 答案:(1)目的:惊醒国人,号召变法图强,免于淘汰灭亡的命运。影响: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2)方法:变革思想或宣扬民主、科学。理由:只有不断变革中国才能发展,否则必将落后于世界潮流。 14.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四位人物中,你认为哪一位应排在首位?为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有何影响? (3)以上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解析:(1)是开放性设问,可任选一人回答,然后分层次归纳其主要活动。(2)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分析这一现象及影响。(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和领导者,积极宣传民主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积极参与五四运动,被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以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李大钊: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积极宣扬民主、科学、新道德及新文学;积极参与五四运动;最早在中国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宣传十月革命道路和马克思主义;1920年春, 与陈独秀等酝酿组织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如选蔡元培或胡适,均可按照相同的思路组织答案) (2)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通过创办通俗的刊物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一现象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3)中国思想界的主流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到马克思主义的演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