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通史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件】(84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通史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课件】(84张)

通史串讲四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 与面临的挑战 大题增分 素养提升 高考解读 03 02 高考 “ 两大视角 ” 解读 考什么 · 怎么考 —— 析得清清楚楚 01 素养 “ 通史融会 ” 提升 是什么 · 为什么 —— 学得明明白白 大题 “ 针对题型 ” 增分 差什么 · 补什么 —— 练得扎扎实实 通史综合检测 04 01 考什么 · 怎么考 —— 析得清清楚楚 高考 “ 两大视角 ” 解读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02 是什么 · 为什么 —— 学得明明白白 素养 “ 通史融会 ” 提升 经济上 —— 中国传统农耕经济的辉煌与迟滞 ( 一 ) 重时空 —— 抓 “ 点 ” 理 “ 线 ” 01 OPTION 01 OPTION 商业 手工业 农业 长途贩运,商帮出现;工商业市镇;白银流通;海禁和走私 ( 明 ) → 商帮实力强大;苏州、汉口镇、盛泽镇;海上丝绸之路;外贸出超,白银流入 ( 清 ) 行业、区域分工;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明 ) → 丝织业、制瓷业发展;分工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 清 ) 引进高产作物;衣食结构变化;租佃盛行;一条鞭法 ( 明 ) → 人口激增,垦荒; “ 摊丁入亩 ” ;自然经济为主 ( 清 ) 02 OPTION 试能力 —— 析 “ 材 ” 证 “ 史 ” 解析 返回 03 OPTION 拓认知 —— 通 “ 史 ” 明 “ 理 ” 内容 背景 1712 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 ( 1711 年 ) 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 “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 一条鞭法下农民的丁银负担依然沉重,农民不堪负担,被迫逃亡或起义,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为了防止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秩序,稳定赋役剥削 评价 内容 背景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对我国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雍正帝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 永不加赋 ” 并没有免除丁银,也就不能防止住农民的逃亡以及解决赋税收入不稳定的问题,地主豪富往往勾结官府,使丁银负担大部分落在贫困农民身上 ( 二 ) 政治上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重时空 —— 抓 “ 点 ” 理 “ 线 ” 01 OPTION 01 OPTION 政局对外 制度政策 阶级矛盾 对外由开放 ( 郑和 ) 走向闭关;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中国版图的奠定;闭关锁国政策的发展 废丞相,设内阁;厂卫机构;宦官专权 ( 明 ) → 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 ( 清 ) 农民阶级 VS 地主阶级;民族矛盾突出;市民阶层壮大 02 OPTION 试能力 —— 析 “ 材 ” 证 “ 史 ”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03 OPTION 拓认知 —— 通 “ 史 ” 明 “ 理 ” 体现了时代特征 专制程度空前强化 专制范围空前广泛 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和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在中央与地方管理等方面体现了继承,设置内阁和军机处等体现了发展 对外 关系上 思想 文化上 经济上 政治上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中国和世界逐渐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日益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极度膨胀,民主制度难以形成,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文化上 —— 文化的专制和“承古萌新” ( 三 ) 重时空 —— 抓 “ 点 ” 理 “ 线 ” 01 OPTION 01 OPTION 文艺 科技 思想 昆曲、京剧;通俗小说;文人画 《 本草纲目 》《 农政全书 》《 天工开物 》 等;没有产生近代科技,落后于世界;西学东渐 理学主导;八股取士、文字狱;考据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 02 OPTION 试能力 —— 析 “ 材 ” 证 “ 史 ” 解析 返回 解析 返回 03 OPTION 拓认知 —— 通 “ 史 ” 明 “ 理 ” 文化交流上西学东渐  思想、文学中体现反传统反封建  传统文化中孕育新内容   西方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儒家经典,并传回欧洲,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中国知识分子也主动学习西方科技,如徐光启的 《 农政全书 》 介绍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 天工开物 》 也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如介绍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 首先,在思想界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激烈的揭露和大胆否定;其次,明清的小说也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明清小说是从宋元的话本孕育而来的。著名的科学技术著作百科全书 《 天工开物 》 中,所记内容多是通过作者调查研究而获得的新知识 西方 中国 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原始积累,并开拓了市场;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推行 “ 海禁 ” 和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 对外 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产生近代实验科学 呈现文学艺术繁盛、科技停滞的双重时代特征 文化 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出现早期民主思想,传统儒学受到批判 思想 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并逐步发展,英、美等国相继完成向工业资本主义的转变;国际贸易日益加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经济 英、美、法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少数国家建立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政治 03 差什么 · 补什么 —— 练得扎扎实实 大题 “ 针对题型 ” 增分 强化信息获取、概括表达能力 —— 要点要全 高考第 41 题 0 1 02 高考第 42 题 强化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 说理要透 1590 年,耶稣会士罗明坚返欧后向罗马的外交官和耶稣会士学者提供了其巨著 《 图书论 》 中有关中国的资料。 1687 年,巴黎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 《 中国的哲学家孔夫子 》 。 1735 年,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稣会士在中国的考察资料汇总成的巨著 《 中华帝国志 》 ,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1767 年,魁奈因发表鼓吹中国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誉为“欧洲的孔子”。 1770 年后,霍尔巴赫发表 《 社会体系 》 , 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布“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1644 年,多尔衮召见传教士汤若望,委任他主编新历。 1687 年,法王路易十四和法国皇家科学院派遣了白晋等五名精通天算地舆的传教士来华。 1697 年,康熙特派白晋为“钦差”,赴法争取招聘更多的科学家和携带更多的科学书籍来华。 1715 年,康熙授意传教士德里格、马国贤致书教皇,要他选择精通“天文、律历、算法、画工、内科、外科几人来中国以效力”。 1720 年,九名技艺人才随教皇使节到中国,受到康熙的任用和优厚待遇。 04 通史综合检测 (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 谢 观 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