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宁夏银川市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试题(解析版)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模拟试卷 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试题 ‎1.《国语》记载,春秋时,周定王派单襄公出使宋国,途经陈国,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要灭亡。《左传》记载,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由此可知 A. 交通设施建设体现国家治理能力 B. 道路馆舍受到争霸战争严重破坏 C. 各国通过道路修建加强中央集权 D. 道路失修是导致陈、晋灭亡的根源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要灭亡”“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可知交通设施建设与国家政治有关,交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完善的交通网能促进国家发展,因此,交通设施建设体现国家治理能力,故A正确;从材料不能推出道路馆舍受到战争破坏,B错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春秋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制度,C错误;道路失修,馆舍破败只能说明国家治理能力不善,可以是导致这个国家灭亡的诱因,不是灭亡的根源,D错误。‎ ‎2.如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A.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B. 体现了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 C.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D. 受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从图片中的数据分布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在与农业有关的领域的比较多,比如农学、水利、天文历法、地学等。这反映出传统科技为农业服务的特点,也体现了传统农耕经济的特点,故B项正确;没有与世界比较,不能得出领先世界,排除A项;仅从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不能得出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抑商的内容,排除D项。‎ ‎3.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巴氏爵比不更。”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A. 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 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 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答案】C ‎【解析】‎ 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封王、赐爵、经济扶助、联亲等手段使其归附的政治手段,根据“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可知,羁縻政策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有利于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故C正确,D错误;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的政策,和扩大统治区域无关,排除A;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的民族政策,并非中央对地方的关系,排除B。‎ ‎4.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 A. 走向成熟的轨迹 B. 天下私有的本质 C. 因循反复特点 D. 天下为公的规律 ‎【答案】B ‎【解析】‎ 黄宗羲指出,秦朝推行郡县制是“得私于我也”,也就是维护皇帝的专制统治,而宋代解除“方镇之兵”也是强调有利于皇帝个人的统治,而不是为了天下,因此体现出传统政治为私有的本质,而不是天下公有,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传统政治走向成熟,排除A项;“因循反复”无法体现,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 ‎5.如图是《晚清上海妇女用缝纫机缝制衣服》,这说明 A. 工业文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B. 机器取代了传统手工业 ‎ C. 妇女是生活西化的主体力量 D. 缝纫机在上海普遍使用 ‎【答案】A ‎【解析】‎ 依据图片《晚清上海妇女用缝纫机缝制衣服》可以看出,上海妇女使用缝纫机缝制衣服,改变了过去手工缝制衣服的方法,说明工业文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故A正确;B以偏概全,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妇女在生活西化中的地位,排除C;图片不能体现“普遍使用”,排除D。‎ ‎6.20世纪20年代初以梁漱溟、冯友兰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派诞生,他们主张“援西学入儒”,“儒化、华化西洋文化”,用儒学来会通消融西学。该主张意在 A. 强调传统儒学重要性 B. 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 C 扭转新文化运动方向 D. 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统 ‎【答案】D ‎【解析】‎ 材料“儒学来会通消融西学”实际是要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统,故D符合题意;现代新儒学派主张儒学与西学的融合,并非强调传统儒学重要性,故A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坚持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B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猛烈批判传统文化,故C不不符合题意。故选D。‎ ‎7.‎1937年10月2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建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1938年4月2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表明此时国民政府 A. 整合平衡东西部教育资源 ‎ B. 对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有了新的认识 C. 正式确定三校合并新战略 ‎ D. 重视西南国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答案】B ‎【解析】‎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说明国民政府认识到抗战是一个长期战争,大学校址可能长时间在昆明,故选B;整合平衡东西部教育资源、确定三校合并新战略与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无关,排除AC;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昆明,这是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并非为了提高西南国民综合素质,排除D。‎ ‎8.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调研,提出“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史称“北方谈话”。这场“谈话”‎ A. 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表达了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 C. 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D. 阐明了支持市场经济的态度 ‎【答案】B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看法,排除A;材料“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可见邓小平表达了对外开放的思路,故选B;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对市场经济的看法,排除D。‎ ‎9.《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罚金。这主要表明罗马法 A. 体现人人平等 B. 注重契约精神 ‎ C. 追求形式主义 D. 强调轻罪重罚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罚金”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对违反契约行为的处罚,说明《十二铜表法》注重契约精神,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注重契约,对违反契约的行为处以双倍罚金,没有体现人人平等的内容,故A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十二铜表法》注重契约,没有体现其形式主义,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十二铜表法》注重契约精神,没有强调轻罪重罚,故D选项错误。‎ ‎10.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源是南北双方对于奴隶制度的废除持相反的意见,最终林肯总统颁布了《废除黑人奴隶宣言》,但100年之后的1963年,马丁路德·金仍然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中希望美国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政治身份与社会认同。美国黑人政治身份认同问题的历史根源是 A. 近代殖民主义背景下的种族优越论 ‎ B. 美国1787宪法对有色人种的歧视 C. 《圣经》中歧视黑人的思想根源 ‎ D. 黑人在美国建设中发挥着破坏性作用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西方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贩卖黑奴,并使其长期受到殖民主义的压迫,没有社会地位与政治权利,因此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历史根源是近代殖民主义背景下的种族优越论,A项正确;B项不是历史根源,排除B项;《圣经》中并没有歧视黑人的思想,排除C项;黑人在美国建设中发挥着建设性的作用,排除D项。‎ ‎11.有学者指出,苏联的现代化不可能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该学者意在强调 A. 苏联与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路径不同 B. 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 C. 苏联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 D. 苏联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苏联的现代化……,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可知,由于当时苏联面临的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这说明苏联的现代化模式是不得已的选择,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其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苏联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极大成就”,C错误;据材料“苏联的现代化……,外部形势决定它只能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可知,由于当时苏联面临的外部形势,决定它的工业化道路,没有体现其“当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D错误。‎ ‎12.下表为20世纪60—70年代国际限制核武器部分条约 年份 条约 ‎1963年 ‎《控制核武器试验的协定》‎ ‎1967年 ‎《禁止外空核武器的协定》、《拉美无核区的协定》‎ ‎1968年 ‎《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的条约》‎ ‎1971年 ‎《海底禁止核武器协定》‎ ‎1972年 ‎《西方—苏联限制核战略武器条约》‎ 据此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B. 冷战中理性外交有利于世界和平 C. 美苏争霸的双方处于均势的状态 D. 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对抗逐渐消失 ‎【答案】B ‎【解析】‎ 据所学可知,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引发了美苏两国间的严重对峙,甚至造成了世界动荡,所以包括古巴导弹危机在内,军备竞赛回归理性和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推动,都是催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系列限制核武器扩散协定的原因,B正确;20世纪80年代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A与材料不符;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优势,而不是双方均势,C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大格局对峙局面结束,故D说法违背史实。‎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分布(%)‎ 经济部门 年份 美国 联邦德国 农业 ‎1950‎ ‎12.2‎ ‎23.2‎ ‎1990‎ ‎2.8‎ ‎5.1‎ 工业 ‎1950‎ ‎34.7‎ ‎42.2‎ ‎1990‎ ‎25.8‎ ‎40.5‎ 服务业 ‎1950‎ ‎48.9‎ ‎32.4‎ ‎1990‎ ‎71.4‎ ‎54.4‎ ‎——据《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 材料二 工业劳动者年末人数(单位:万人)‎ 年份 公有制职工数量 城镇个体劳动者 农村集体和个体劳动者 合计 ‎1952‎ ‎533‎ ‎360‎ ‎353‎ ‎1246‎ ‎1956‎ ‎1051‎ ‎8‎ ‎316‎ ‎1375‎ ‎1978‎ ‎4256‎ ‎3‎ ‎750‎ ‎5009‎ ‎1979‎ ‎4437‎ ‎6‎ ‎897‎ ‎5340‎ ‎1980‎ ‎4674‎ ‎10‎ ‎916‎ ‎5600‎ ‎1984‎ ‎5233‎ ‎38‎ ‎1034‎ ‎6338‎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美国、联邦德国就业人口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和联邦德国相比较,中国工业就业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有何不同。并分析从1952—1984年我国工业劳动者人数变化的原因。‎ ‎【答案】(1)趋势:农业、工业就业人口减少,服务业就业人口增加。(第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减少,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加)‎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崛起;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 ‎(2)不同之处:中国工业就业人口不断增加。‎ 原因:50年代:一五计划的实施;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三大改造的实行。新时期的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解析】‎ ‎(1)趋势: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联邦德国农业人口从23.2下降到5.1,工业人口从42.2下降到40.5,而服务业却从32.4到54.4,这反映出农业、工业就业人口减少,服务业就业人口增加的趋势。原因:根据材料的时间,并结合所学可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崛起;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等角度概括。 (2)不同之处:从“公有制职工数量”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工业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原因: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并结合所学,可从一五计划的实施;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三大改造的实行。新时期的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等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的方面进行概括。‎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几千年来,伟大的伦理与宗教传统已经构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精神图景。尽管在不同的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之间甚至内部存在矛盾与冲突,但是,大势所趋,人类试图跨越种种分界线,追求相互接触和交流的努力从未休止。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同伦理和价值系统的相遇相通给人类的文化、思想注入了生命力。文明对话以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为前提,它承认平等与差别。如果没有平等,就没有共同的基点;如果没有差别,就没有沟通的必要。当平等成为对话的基础时,差别将使这种为对话付出的共同努力具有令人向往、必要和富有意义的成果。‎ ‎——摘编自杜維明《文明对话的语境:全球化与多样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论题明确、具体,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华文明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阐述:古代中原汉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在长期 民族交往、融合中,共同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古代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联系的纽带,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佛教文化的传入,丰富了中华文化,儒家学者援佛人儒,对理学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了中华传统伦理道德;近现代中国的转型和崛起都得益于中国打破了封闭、吸收了西方工业文明和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总之,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 示例二论题:平等的文明对话是解决当前全球化问题的关键。‎ 阐述:全球化背景下出现一系列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诸如文化冲突、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等;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合作组织,相互合作、平等协商,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必然造成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的混乱。总之,各国应保持开放心态,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来解决各文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为世界文明共同繁荣做出努力,以平等交流与对话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还可以从“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给世界文明带来巨大伤害”“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对全球化构成严重挑战”等角度设论题并阐述)‎ ‎【解析】‎ 据材料“尽管在不同的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之间甚至内部存在矛盾与冲突,但是,大势所趋,人类试图跨越种种分界线,追求相互接触和交流的努力从未休止。事实上,正是这种不同伦理和价值系统的相遇相通给人类的文化、思想注入了生命力”并结合所学可归纳出“中华文明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中不断进步和发展”。阐述可结合古代中原汉族与周边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民族交往、融合中,共同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古代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联系的纽带,促进了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乃至近现代中国的转型和崛起都得益于中国打破了封闭、吸收了西方工业文明和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等方面回答。总之,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 据材料“文明对话以人类文明的多元性为前提,它承认平等与差别。如果没有平等,就没有共同的基点;如果没有差别,就没有沟通的必要。当平等成为对话的基础时,差别将使这种为对话付出的共同努力具有令人向往、必要和富有意义的成果”并结合所学可归纳出“平等的文明对话是解决当前全球化问题的关键”。阐述可结合全球化背景下出现一系列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诸如文化冲突、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等;国际社会通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合作组织,相互合作、平等协商,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必然造成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的混乱。总之,各国应保持开放心态,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来解决各文明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为世界文明共同繁荣做出努力,以平等交流与对话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方面回答。‎ ‎15.材料 ‎ ‎ 军国民体育是以兵式体操为主要训练手段,倡导尚武精神,以达保种强国之目的。中国的军国民体育思想始于清末兴于民初,主要渊源于德国和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有军事技能的社会公民。近代知识分子觉醒也是该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1902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将体操课纳入学校教育之中。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体操课成为各级学堂必修课程。1911年6月,中央教育会议决《军国民教育案》。1912年,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五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即体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美育和世界观。民国初年,军国民体育思想已经成为主流教育思潮。1915年2月,袁世凯颁布爱国、尚武等七项教育宗旨,尚武即为军国民体育。1915年,中国传统武术正式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军国民体育思想后被自然主义、实用主义等教育思想取代。‎ ‎——摘自律海涛《中国近代军国民体育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军国民体育思想的意义。‎ ‎【答案】(1)特点: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学习借鉴西方;知识分子起到推动作用;政府通过学校教育推广;重视民族传统体育。‎ ‎(2)意义:冲击传统的“重文轻武”观念,促进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推动学校体育普及;增强国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再兴;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现代体育运动的基础。‎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倡导尚武精神,以达保种强国之目的”可归纳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根据材料“主要渊源于德国和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可归纳出学习借鉴西方;根据材料“近代知识分子觉醒也是该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可归纳出知识分子起到推动作用;根据材料“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体操课成为各级学堂必修课程”可归纳出政府通过学校教育推广;根据材料“1915年,中国传统武术正式被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可归纳出重视民族传统体育。‎ ‎(2)意义:结合近代中国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点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意义可从促进近代中国国民性改造、推动学校体育普及、增强国民体质、促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再兴、推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和和奠定现代体育运动的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 ‎ 一战留给人们的教训是大国必须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正如联合国的设计者所设想的那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被赋予了“世界警察”的职责。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这五国的任何一国,也可以行使其至关重要的一票否决权否决以联合国名义发起的任何干涉。对于大国的核心作用联合国显然比国联更为看重。另一方面联合国也更为重视和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的主权与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使德意日受到沉重打击,也对英法主导的旧的殖民体系形成了冲击。《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为了促进民族自决,《联合国宪章》专门列有“关于非自治领土之宣言”“国际托管制度”“托管理事会”三章。总体而言,二战后期盟国对国际秩序的设计基本上得以实现,这对于维系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直到今天。‎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基本理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历史影响。‎ ‎【答案】(1)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重视和保护弱小国家或民族的利益;提倡民族自决。‎ ‎(2)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进步;否定了旧的殖民体系;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解析】‎ ‎(1)依据材料“战留给人们的教训是:大国必须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联合国也更为重视和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的主权与利益。”、“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结合所学从大国在维护世界秩序中发挥核心作用、重视和保护弱小国家或民族的利益、提倡民族自决等方面概括说明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基本理念。‎ ‎(2)依据材料“他们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道对他们认为将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联合国也更为重视和保护中小国家及弱小民族的主权与利益”、“这对于维系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一直到今天。”结合所学从有利于世界和平进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否定了旧的殖民体系、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等角度分析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历史影响。‎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侯德榜(1890—1974)著名化学家,23岁赴美国学习化工,31岁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毅然归国。‎ ‎20世纪20年代末,合成氨工业在欧美迅速兴起。欧美各国乘机向我国倾销硫酸铵,大量白银外流。1934年,他与范旭东在天津创立了永利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他把在美国搜集到的各国氨、酸工业技术发展资料进行整理,并赴美进行硫酸铵厂的设计等工作。美国氨气工程公司表示愿帮助他指导建厂等技术工作。1937年,公司又在南京设立硫酸铵厂、硝酸厂等。‎ 同年,他率南京全厂职工日夜赶制炸药等军需物资,送往南京金陵兵工厂。随后,日本对铵厂进行疯狂轰炸。侯德榜指挥技术人员将重要的图纸、文件资料、能运走的机械等转运武汉、四川,主要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一律携带家属西撤重庆。侯德榜镇定自若,亲自组织指挥,直到‎1937年12月5日深夜,他才最后一个撤离,向大江上游驶去。‎ ‎——摘编自冯晓蔚《化学工业泰斗侯德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侯德榜成功创办永利公司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侯德榜在抗战时期的历史贡献。‎ ‎【答案】(1)原因: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侯德榜的个人才能与努力;美国公司的帮助;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贡献:为前线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持久抗战保存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促进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 ‎【解析】‎ ‎(1)原因:依据材料“欧美各国乘机向我国倾销硫酸铵,大量白银外流”、“他与范旭东在天津创立了永利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他把在美国搜集到的各国氨、酸工业技术发展资料进行整理,并赴美进行硫酸铵厂的设计等工作。美国氨气工程公司表示愿帮助他指导建厂等技术工作。1937年,公司又在南京设立硫酸铵厂、硝酸厂等”可以得出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侯德榜的个人才能与努力;美国公司的帮助;结合材料时间和所学可以得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 ‎(2)贡献:依据材料“他率南京全厂职工日夜赶制炸药等军需物资,送往南京金陵兵工厂”、“侯德榜指挥技术人员将重要的图纸、文件资料、能运走的机械等转运武汉、四川,主要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一律携带家属西撤重庆”,结合所学从为前线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持久抗战保存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促进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