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考试题(解析版)

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卷I选择题部分 ‎1.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求助外在的传统礼仪,主张“克己复礼”。这表明孔子的思想 A. 重视宣传三代成就 B. 具有浓厚传统色彩 C. 注重借鉴外来成果 D. 形成完整系统体系 ‎【答案】B ‎【解析】从孔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运用和主张看,其思想向传统致敬,B项符合题意;三代典章和成果是孔子所“求”所用,A项“宣传”不符合其主张;C项中“外来”不符合史实;本题中只有具体的主张,不是“完整”的体系。排除D项。‎ ‎2.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A. 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 B. 儒家反对神权主义 C. 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 D. 已具有了人文精神 ‎【答案】D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突出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天人合一”在夏商周时期已经有了,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儒家反对神权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的信息,故C项错误。‎ ‎3.春秋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反对用各种法律手段制定社会规范,因为这会导致统治者个人好恶影响整个社会偏离自然之道”,其主张“最大限度恢复自然生活,在生活中体会安居乐业的幸福感”。该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A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主张“顺应自然”,代表人物是老子,故选A;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社会和谐、贵贱有序,排除B;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韩非子是法家学派集大成者,主张严刑峻法,改革变法,排除D。‎ ‎4. 历史上有一群儒者,他们讲学的内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内圣外王。这群儒者所处的朝代是 A. 汉朝 B. 南北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对儒者是这样的描述:“他们讲学的内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内圣外王”。义理是在北宋朱熹提出的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命、天理等问题也是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5.下列有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内容及影响,说法不准确的是 A. 挑战正统,提倡个性 B. 批判专制,否定帝权 C. 批判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D. 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答案】D ‎【解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的内容实际上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文化的主导地位。故选D。ABC项都是明末清初批判思潮的主要内容,都是正确的。‎ ‎6.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为了界限权力,确保人们的民主和自由,孟德斯鸠提出了 A. 天赋人权说 B. 主权在民说 C. 社会契约论 D. 三权分立学说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启蒙思想。根据材料我们可知材料所说的是权利的制衡问题。再根据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我们不难发现材料体现出的思想是三权分立原则。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社会契约论是卢梭和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7.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哥拉——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③卢梭——社会契约 ④伏尔泰——三权分立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属于苏格拉底的思想,①错误;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思想,②正确;社会契约属于卢梭的思想,③正确;三权分立是孟德斯鸠的思想,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故C正确;A、B和D项错误。‎ ‎8.恩格斯说:“值得注意的是,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塞尔维特正要发现血液循环过程的时候,加尔文便烧死了他,而且还活活地把他烤了两个钟头。”由此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新教在文化政策上比天主教会更反动 B. 宗教和自然科学两者对立统一 C. 宗教改革是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的元凶 D. 应理性地看待宗教改革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宗教改革。材料“新教徒在迫害自然科学家的自由研究上超过了天主教徒”反映了宗教改革当中新教徒对科学研究者的迫害,这说明宗教改革也有其局限性,应理性地看待宗教改革的影响,故D正确;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新教在文化政策上比天主教会更反动,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宗教和自然科学两者对立统一,而是强调宗教改革对自然科学的不利影响,故B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宗教改革对自然科学发展的不利影响,并不能体现宗教改革是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的元凶,故C排除。‎ ‎9.研究资料表明,宋代船舶通行于南洋和“西洋”(今印度洋),而阿拉伯商船从波斯湾出发东来时,需在锡兰湾(今斯里兰卡)改换成宋舶。据此可知,宋代 A. 中外交通贸易兴盛 B. 海外贸易规范有序 C. 造船及航海技术先进 D. 对域外文化接纳有限 ‎【答案】C ‎【解析】根据“阿拉伯商船从波斯湾出发东来时,需在锡兰湾(今斯里兰卡)改换成宋舶”,结合所学知识,宋朝指南针应用到航海上,材料表明我国造船及航海技术先进,C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0.中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汉书·艺文志》罗列了当时著作有14994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部目录》载书有64582卷,与《汉书·艺文志》相较,书籍卷数增加4.3倍。与这一变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 D. 转轮排字盘 ‎【答案】A ‎【解析】西汉我国就有了植物纤维纸,而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满足了更多的纸张需求,故选A;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活字印刷术发明于北宋毕昇,转轮排字盘发明于元代王祯,时间不符,排除BCD。‎ ‎11.但丁被称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在《神曲》讲述了他游历地狱、炼狱、天堂最后见到上帝的故事。这反映出 A. 人文主义者受到教会积极推崇 B. 近代人文思想还带有神学印记 C. 文艺复兴推动了基督教神学发展 D. 人文主义者仍坚持以神中心 ‎【答案】B ‎【解析】《神曲》通过宗教内容表达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可见近代人文思想还带有神学印记,故B符合题意;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反对天主教神学束缚,不可能受到教会的推崇,也无意推动基督教神学发展,故AC不符合题意;人文主义者坚持以人为中心,故D不符合题意。‎ ‎12.“笔墨当随时代”。下列选项中,画面融合诗、书、画和印等元素,寄托知识分子思想追求的是 A. 彩陶画 B. 宫廷画 C. 风俗画 D. 文人画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文人画融合了诗、书、画和印等元素,通过对身边事物的描绘,抒发文人内心的思想追求,D正确。彩陶画出现在原始社会,与材料所涉及的要素无关,A错误。宫廷画的主题是宫廷事物,与文人关系不大,B错误。风俗画是对市民生活的描绘,不涉及文人内心感受,C错误。‎ 卷II非选择题部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大发明”的原型最早出现于培根的《新工具》。他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马克思基本承袭了培根的说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 材料二 最早在教科书中提出“四大发明”的是陈登原,他在1933年编著的《陈氏高中本国史》中设有“四大发明”一目,并指出:“在近代中华民族不曾对世界有所贡献然而在过去,确曾建立不少的丰功伟业,即以“四大发明”而论,中国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全人类的忙!纸与印刷,固为近代文明所必需的物件,即军事上用的火药,航海时用的罗针,何尝效力稀少?然而这四者,都是在中国史上发现的最早呢!”‎ 受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开始对中国科技史感兴趣,李约瑟开始萌生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意愿。1943年2月,李约瑟应邀抵达中国,其领导下的“中英科学合作馆”使战时的中国科学界获益良多。1946年李约瑟回国时收获了大量中国科技史的珍贵文献资料,不久其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说并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此后,“四大发明”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最高成就的概念被世界所接受。 ‎ ‎1954年初,包含着李约瑟对中国古代科技最大热忱的千秋巨著一一《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由剑桥大学隆重出版。该书特别阐述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等中国的发明创造。这部巨著打破了西方人长期坚持的中国历史上无科学的观点,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有着独特地位,使中国辉煌的古文明广为西方人所知。 ‎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及成因,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四大发明”在近现代中国被广泛宣传的现实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知识,指出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及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案】(1)特点:重视经验总结,强调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成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意义:重塑国人历史记忆,增强民族自信心,抵御外来侵略;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交流,有助于打破列强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2)地位:说明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影响: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条件,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奠定了基础。总之,“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面貌。‎ ‎【解析】‎ ‎(1)特点:依据所学古代科技内容从经验总结、实用技术、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等回答。成因:依据所学从古代经济形式、政治制度以及思想文化等回答。意义:依据材料““四大发明”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最高成就的概念被世界所接受”的信息和所学从国人历史记忆、中国国际影响力以及打破列强对中国的孤立封锁等回答。‎ ‎(2)地位:依据材料二“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有着独特地位,使中国辉煌的古文明广为西方人所知。”和所学从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及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回答。影响:依据材料二“即军事上用的火药,航海时用的罗针”和所学从新航路开辟提供技术条件、世界市场的形成、文化传播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以及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面貌等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年 薄伽丘 ‎《十日谈》‎ ‎1353年 李贽 ‎《焚书》‎ ‎1590年 伊拉斯漠 ‎《愚人颂》‎ ‎15世纪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37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年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602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年 塞万提斯 ‎《堂古诃德》‎ ‎1615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年 伽利略 ‎《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2年 王夫之 ‎《读通鉴论》‎ ‎1692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 明末清初,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著书立说,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法治、民权、工商皆本等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不断发展,儒家思想更加务实。与此同时,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得到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以薄伽丘、莎士比亚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学者,通过文学作品批判基督教神学,揭露教会腐败,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歌颂人性。‎ 由此可见,在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的产生。‎ 示例二: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但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理学统治文化上实行专制,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使得中国的科技仍在传统的道路上徘徊。而同时期的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并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开展,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产生了牛顿经典力学等近代科技果。‎ 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欧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了科技发展的巨大差距,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欧。‎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首先要在通读材料之后,对14-17世纪文化成就进行对比整合,从中分析在此期间中西方历史发展 相似与不同之处。然后根据个人所学知识,酌情选取一个角度,将个人观点当作命论题表出来,如“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或者“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接着汇总与所选观点相关的这一时期中外史实,从观点表现到相关依据和影响进行分析论证。论题须简明准确,论证科学严谨,表述条理清晰。‎ ‎15.材料 苏颂(1020~1101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他出生于望族,自幼勤奋。苏氏有诗礼传家的传统,其祖父苏仲昌对他要求甚严。苏颂叔父苏缄及家人为国捐躯的壮烈之举,也深刻影响了少年苏颂。‎ 苏颂出任江宁知县时,核实丁产,造册课税,严惩逃税劣绅,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在颍州知州任上,上书为民请命,减轻百姓负担。曾负责修撰仁宗、英宗两朝正史,编写外交史料《华戎鲁卫信录》29卷,书目5卷共200册。苏颂的科学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主持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他主持编著的《本草图经》是我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苏颂注重用家风家训规范子孙,要求家人“广读博学”“学貴于勤”;既要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更注重道德操守的培养,身教重于言教,以孝为本;还训示子孙“处事必公″“为官必廉”。苏颂的廉政思想亦是流传后世的一份精神财富。‎ ‎——摘编自张沧海《苏颂:博学爱民清白传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颂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颂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 ‎【答案】(1)历史贡献:为政清廉,勤政爱民;负责修史,贡献颇丰;主持科学研究创制天文钟并主持编写《本草图经》;良好的家风家训成为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 ‎(2)原因:宋代重文轻武的政治环境;理学的兴起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深厚的家学渊源;个人的勤奋进取精神;长辈的严格要求;叔父一家的深远影响。‎ ‎【解析】‎ ‎(1)贡献:根据材料“严惩逃税劣绅,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编写外交史料《华戎鲁卫信录》29卷”,“主持编著的《本草图经》是我国古代的药物学巨著”,“苏颂注重用家风家训规范子孙”等,结合所学知识,从为官、修史、科研和家风作风等方面概括苏颂的历史贡献。‎ ‎(2)原因:根据材料“苏氏有诗礼传家的传统,其祖父苏仲昌对他要求甚严。苏颂叔父苏缄及家人为国捐躯的壮烈之举,也深刻影响了少年苏颂”及其为官治学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的、家庭的、教育的和个人性格等方面说明苏颂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