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9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一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课件(94张)
以通史为导向 本内容以通史为主线,从广度上拓展历史知识,从深度上挖掘历史联系,还原历史事件的完整系统性和具体客观性,在时代大背景下学历史,记得更快、想得更深、理得更明。 模块一 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 模块二 工业文明的近现代中国 模块三 走向整体的世界 模块四 选修部分 以专题为线索 历史按专题复习能有效规避 “ 历史学习螺旋式和循环式 ” 的弊端,能将零散而混乱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串成一条条珍珠链,做到知识线索更清晰、发展历程更完备。 串点成线 —— 古代中国纵向专题线索 串点成线 —— 中国近现代史纵向专题线索 串点成线 —— 世界史纵向专题线索 第 1 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 ——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 ( 远古 — 公元前 221 年 ) 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 政治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到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最高统治权力传承秩序逐步确立和完善;西周实行分封制,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经济 农业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出现;手工业和商业出现并发展。 思想文化 “ 百家争鸣 ” 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主题一 先秦国家治理体系的设计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这反映出 ( )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点睛: (1) 西周王位传承秩序比商朝稳定,这取决于西周什么制度影响?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B 对:由 “ 商朝产生了 17 代 30 位王,多为兄终弟及 ” 到 “ 西周产生了 11 代 12 位王 ” ,并结合所学知识,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可以得出由商朝多为兄终弟及到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A 错:夏朝时世袭制已经取代了禅让制,当时的王位继承注重父子、兄弟之间的传承,这是宗法世系观念加强的表现,不是受禅让制的影响。 C 错:不符合史实。 D 错:西周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不是弱化。 答案: B 2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 教 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点睛: (1) “ 孝 ”“ 悌 ”“ 乐 ”“ 礼 ” 均是强调家庭、家族内等级秩序的主张。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A 对:材料中强调的 “ 孝 ”“ 悌 ” 等思想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其产生的制度渊源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B 错: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族联盟首领产生的方式,和题干材料无关。 C 错:郡县制是对地方实行有效统治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中的 “ 孝 ”“ 悌 ” 等思想无关。 D 错:察举制是汉代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中 “ 孝 ”“ 悌 ” 等思想的产生无关。 答案: A 3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Ⅰ )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 ( 今河南淇县 )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 ( 今山东曲阜 )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 ( 今北京 ) 。分封 (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点睛: (1) “ 卫、鲁、燕 ” 均远离西周统治中心。镐京,属原夏、商政权统治区域。 (2)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王族子弟被分封于京畿之外的地区,既扩大了统治疆域,又奠定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基础,故 A 项正确;分封制下中央尚未实现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由此可排除 B 、 C 两项; D 项与材料并无直接联系,也可排除。 答案: A 4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Ⅲ )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 A.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 .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点睛: (1) 铭文从内容到形式均有统一传承与形式。 (2) 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解析: “ 沿用商代 → 格式化语句 → 追颂祖先功德 → 子孙保用 ” ,体现的是家族内价值观习俗的传承,由此可知 B 项符合题意;铭文商代就有,不是西周创造,追颂祖先是维护祖先宗法传承而非挑战,青铜器与商代功用一致,由此可排除 A 、 C 、 D 三项。 答案: B 5 . (2014· 高考全国卷 Ⅱ )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 “ 周礼 ” 行事,学说统一的 “ 雅言 ” ,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 “ 雅言 ” 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 A. 河南 B .河北 C .陕西 D .山东 点睛: (1) 雅言源于西周的起源地。 (2) 时空观念。 解析: A 项是商朝的政治中心,不可能形成 “ 周礼 ” 中的 “ 雅言 ” ; B 、 D 两项在当时属于诸侯国管理之地,错误;据材料中的 “ 周礼 ” 可知, “ 统一的 ‘ 雅言 ’” 应指周的官方语言,而周兴起于陕西,因此这种 “ 雅言 ” 最早应产生于陕西, C 项正确。 答案: C 1 . 分封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1) 通 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并逐步构织出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打破了夏商时期邦国林立的状态。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 通过分封,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 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的等级序列等。 (3) 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4) 分封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5) 分封制到了西周后期加剧了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不忠,形成了强大的地方武装割据。 2 . 多命题视角认识宗法制的影响 (1) 对 西周统治 ① 宗法制保证了西周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 强化王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2) 对封建政治 ① 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继承制原则。 ② 影响了古代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③ 形成了 “ 家国同治 ” 的统治理念。 (3) 对社会习俗 ① 影 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 ② 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以及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 (4) 对文化认同 ① 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 “ 忠 ”“ 孝 ” 观念深入民心。 ② 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美德。 ③ 宗法制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 “ 国 ” 与 “ 家 ” 不可分的意识,直接造就了一批批忠孝之士。 3 . 归纳总结 ——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 “ 家国一体 ” 的局面。 (2) 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 “ 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 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 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 稳定延续:夏、商、西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1 .历史解释 —— 分封制强化政治认同 商 代 “ 服国 ” 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 “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 的政治格局。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 “ 授民 ”“ 授疆土 ” ,周天子由夏、商时的 “ 诸侯之长 ” 变成名副其实的 “ 诸侯之君 ”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 ( ) A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 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 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不能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 “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 ‘ 授民 ’‘ 授疆土 ’ ,周天子 …… 变成名副其实的 ‘ 诸侯之君 ’” 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周天子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故 B 项正确;分封制确实有利于疆土的开拓,但材料未体现,故 C 项错误;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家国情怀 —— 宗法观念对基层治理影响 家 族文化的礼俗性是指家族共同体依照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来维持秩序。礼俗实际上外化了家族共同体的秩序,调节着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的关系,家族成员也根据礼俗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可见,家族礼俗 ( ) A .协调了宗族内部的矛盾 B .有助于基层社会的稳定 C .束缚了宗族成员的个性 D .具备了国家法律的权威 解析: “ 家族文化的礼俗性是指家族共同体依照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来维持秩序 ” 不能体现解决内部矛盾的属性,故 A 项错误; “ 外化了家族共同体的秩序,调节着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的关系 ” 能够把家族的秩序外化的社会,对于基层社会的稳定有意义,故 B 项正确; “ 调节着共同体中各个成员的关系,家族成员也根据礼俗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 与成员的个性不矛盾,故 C 项错误; “ 礼俗性是指家族共同体依照世代相传的习俗习惯来维持秩序 ” 可见不是法律,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3 .历史解释 —— 早期政治凸显文化自信 在 考古发掘中,商代晚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王都 “ 大都无城墙 ” 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 ) A .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 B .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 C .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 D .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原早期王朝自身的强大 ( 经济、政治、文化等 ) 才是不修建城墙的原因,故选 D 项; A 项错在 “ 皇权至上 ” ,皇权至上是秦帝国建立以后才出现的,排除 A 项; B 、 C 两项不符合基本的逻辑,都城都建立了怎么会修不起城墙,怎么会没有掌握城墙修建技术,排除。 答案: D 4 .历史解释 —— 分封制政治影响 周 王朝实行了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的分封制度。通过分封,周王同姓、母弟和异姓功臣于各要冲地区建立了封国。西周的分封制 ( ) A .授土授民强化了王室集权 B .加强了对广大地区的有效管理 C .使贵族政治影响边远民族 D .消除了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解析: 分封制导致地方势力过大,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A 项错误;据材料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并结合所学可知,广建封国有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从而达到巩固周王室的目的,故 B 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分封制的作用,而未涉及边远民族,故 C 项错误;依所学,分封制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5 .史料实证 —— 甲骨文与西周地方治理 宁 夏首次发现的大型西周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其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计 7 块,其中有文字的刻字卜甲 2 块,总计 34 字,大意为:有 2 个人分别率领了 30 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这说明 ( ) A .甲骨文是当时唯一文字资料 B .西周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体制完善 D .西北地区设郡县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题干未提及甲骨文的地位,且 “ 唯一 ” 两字不妥,而是记录了西周的内容,故 A 项错误;题干中 “ 有 2 个人分别率领了 30 个人到夜、宕、复等地巡查、巡视 ” 且发现地点是宁夏,故 B 项正确;题干中提及的是西周,当时的监察体系还不成熟,故 C 项错误;西周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且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主题二 小农经济的确立 —— 家族制度、家国结构演变之根 1 . (2019· 高考北京卷 ) 在 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 7— 前 5 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 A. 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 .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 .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 .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点睛: (1) 公元前 7— 前 5 世纪为东周时期。 (2) 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由材料 “ 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 7— 前 5 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 ” 可知东周时期已掌握丝织技艺,产品传播范围广泛,故选 A 项;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的起点,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排除 B 项; “ 没有交往 ” 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 项; “ 生活方式趋同 ” 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 答案: A 2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如 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点睛: (1) 黄河中下游是当时中国经济繁荣区;春秋战国战乱与经济发展联系是解题关键。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地图展示了若干河湖、诸侯国与城池等地理要素,题干的文字材料提供了范蠡、子贡在其中部分地方经商致富的信息,要求学生结合二者作出合理推论。因为图文材料都没有涉及争霸战争、城市规模,故 B 、 D 两项可直接排除; C 项 “ 决定 ” 表述过于绝对,亦可排除;实际上,范蠡就是因为陶 “ 天下之中、诸侯四通 ” 的极佳区位,才去当地经商的。子贡亦基于类似原因,在以陶为中心的曹鲁之间经商致富,由此可见区域位置对商业贸易的重大影响,所以正确答案选 A 项。 答案: A 3 .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Ⅰ ) 《 吕 氏春秋 · 上农 》 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 A.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点睛: (1) 一夫耕作可养活一家人是题眼。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 C 项正确;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故 A 项错误;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 .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1) 夏 、商、西周:井田制。 ① 内容: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② 性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2) 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 原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 确立 a .公元前 594 年,鲁国 “ 初税亩 ” 承认土地私有。 b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③ 问题:土地兼并和集中。 2 . 战国时期小农经济的形成 (1) 含 义:指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在中国封建社会又称自然经济。 (2) 成因: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 生产力 )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生产关系 ) 。 (3)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精耕细作 ( 生产方式 )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生产结构 ) ;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生产目的 ) 。 (4) 评价 ① 积极: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始终居中国封建经济的主导地位,促进传统农业的发展,是中国 2 000 多年封建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政权的稳定。 ② 消极:明清时期,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3 . 从 “ 工商食官 ” 到 “ 重农抑商 ” (1) “ 工 商食官 ” 制度: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掌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属于垄断性经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了 “ 工商食官 ” 制的衰落。 (2) “ 重农抑商 ” 政策: “ 农本商末 ” 观念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主调,战国时形成 “ 重农抑商 ” ,是统治者加强和巩固自身统治在经济领域的表现;这些政策深深制约和影响中国历史。 1 .史料实证 —— 先 秦农业政策 先 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这反映出当时 ( ) A .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 B .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 C .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D .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解析: 题干中 “ 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 …… 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 ” ,可知先秦政府重视农业发展,故选 B 项;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是在启蒙运动前,且题干只是提及月令知识的规范,排除 A 项;争霸战争出现在春秋时期,而题干中的先秦范围还包括夏、商、西周,当时无争霸,排除 C 项;耕作技术也就是铁犁牛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且题干未提及,排除 D 项。 答案: B 2 .史料实证 —— 农 村、农业、农民生产状况 《 墨 子 · 非命 》 ( 下 ) 曰: “ 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 材料真实具体地记述了当时农民 ( ) A .为秦统一提供重要物质条件 B .简要总结生产经验和技术 C .为了吃饭而艰苦劳动的情景 D .成为重要的社会、政治势力 解析: 材料 “ 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 说明当时农民为了吃饭而艰苦劳动的情景,故选 C 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农业的发展对秦统一的影响,排除 A 项;材料体现出农民的艰苦劳动,没有反映出生产经验和技术的总结,排除 B 项;材料没有反映出农民的社会地位,排除 D 项。 答案: C 3 .历史解释 —— 春 秋商业与商人状况 商 人直到春秋晚期还只是封建领主的家臣;而市场、商品和货币都不普遍商用,以物物交换为基本形式。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 A .商业的需求很少 B .贵族们生活的自足 C .自然经济的影响 D .商品经济还没出现 解析: 题干提及商人是领主的家臣,没有专业化,商品交换为物物交换,信息反映商业不是很发达,故选 C 项;题干提及的是商业交换的媒介不是货币,而是物物交换,有一定的商业需求,排除 A 项;商业交换主体是贵族或者部落,排除 B 项;原始社会末期,商业就出现了,排除 D 项。 答案: C 4 .史料实证 —— 战 国时商业、商人 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被称为 “ 素封 ” 的群体,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却富比封君, “ 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 ” 。这可以说明 ( ) A .分封制的瓦解 B .工商食官政策破坏 C .土地兼并严重 D .阶级关系发生变化 解析: 材料 “ 被称为 ‘ 素封 ’ 的群体 ” 指代无法通过做官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后通过经商或其他劳作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有了社会地位以后的称谓,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 “ 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 ” ,说明工商食官遭到破坏,私商兴起,故 B 项正确;土地兼并产生于土地私有制产生以后,故 C 项错误;私商的兴起,并未能形成新的阶级,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5 .史料实证 —— 耕 作方式演变 甲骨文卜辞: “ ( 王 ) 大令众人曰:协田。 ” 《 诗经 》 : “ 千耦其耘。 ” ( 宋代 ) 范成大 《 四时田园杂兴 》 :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材料反映了 ( ) A .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 .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 C .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D .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解析: 从甲骨文卜辞到 《 四时田园杂兴 》 反映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主题三 先秦思想文化与民族融合 1 . (2019· 高考浙江卷 ) 研 究公元前 11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 ① 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② 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 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④ 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点睛: (1) 前 11— 前 3 世纪正处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而农业技术成熟于唐代以后。 (2) 时空观念。 解析: 根据材料 “ 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 ,在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都有较为成熟的制度进行规范约束,故 ① 正确;根据材料 “ 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 ” ,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明显的宗法血缘色彩,故 ② 正确;根据材料 “ 孔子、孟子、荀子 ” ,儒家思想得以创立并发展,故 ③ 正确;根据材料 “ 井田制 ” ,使用耒耜生产,简单大规模协作,并且日益走向瓦解,故 ④ 错误;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Ⅲ ) 下 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 “ 书同文 ” 的推行 点睛: (1) 文字由繁至简。 (2) 广泛使用推动。 (3) 凸显唯物史观素养。 解析: 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只有少量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书写文字,而到了春秋战国,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 “ 学在官府 ” 发展到 “ 学在民间 ” ,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被更频繁地使用,而西周时期的文字比较烦琐,不适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3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古 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 “ 三代 ” 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 A. 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 .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 .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 .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点睛: (1) 批评现实君主、推崇先代圣王。 (2) 百家争鸣是对理想社会的不同追求。 (3) 凸显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解析: 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符合现实政治需要,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 B 项错误;从 “ 称颂夏、商、周 ‘ 三代 ’ 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 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 C 项正确;儒者称颂 “ 三代 ” 之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 . 春秋战国阶级关系变动与治国理念的冲突 (1) 孔 子提出 “ 克己复礼 ” ,主张社会有序,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希望通过 “ 仁爱 ”“ 德治 ” 等手段,维护旧的社会秩序的愿望。 (2) 老子主张统治者 “ 无为而治 ” ,反映了春秋晚期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面对社会动荡无能为力的消极情绪。 (3) 墨子主张 “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等,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社会安定,建立公平社会的愿望。 (4) 孟子和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孟子主张实行 “ 仁政 ” ,提出 “ 民贵君轻 ” 的民本思想;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 “ 仁义 ” 和 “ 王道 ” ,以德服人,并提出 “ 君舟民水 ” 等思想,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希望统治者争取民心、维护统治的愿望。 (5) 韩非子主张 “ 法治 ” ,要求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等,反映了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愿望。 2 . 社会转型与治国理念共识的不同表述 (1) 关 于犯罪与经济的关系:早期儒、墨、道、法四家都看到了犯罪与经济的密切联系,并指出发展经济以富足百姓是使人守法的物质基础。 (2) “ 爱民 ” 思想:各家思想出发点不同,但都有一定的 “ 爱民 ” 思想,客观上会给人民带来好处。法家的 “ 爱民 ” 是从法律与民众的关系着眼,儒家的 “ 爱民 ” 是从仁政入手,墨家的 “ 爱民 ” 源于 “ 兼爱 ” ,道家则立足于无为。 (3) “ 限制君权 ” 思想:孟子强调只有取得老百姓信任的,方可以作为天子,天子不能为所欲为;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头守法;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墨子主张 “ 尚贤 ” ,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约君权的作用。 (4) 要求统一的观念: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各家在自己的思想中都提出了统一的观念,都在为统一献策,只不过方法不同。 3 . 春秋战国社会转型 (1) 经 济转型:由于铁犁牛耕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纺织业、冶铁业等成为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私商成为社会的一大群体,商业兴盛,但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2) 政治转型:出现了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郡县制出现,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走向封建的官僚政治。 (3) 思想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 2 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学说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 文化转型:天文学发达,战国时出现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 《 石氏星表 》 。文学上以 《 诗经 》 和 《 离骚 》 为代表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 1 .家国认同 —— 春 秋战国民族融合、文化认同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 ) A .加速了社会转型 B .冲击了贵族政治 C .促进了民族认同 D .推动了战国变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材料 “ 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 ” ,促进了民族认同,故选 C 项;材料强调民族融合, A 、 B 、 D 三项与此无关,均排除。 答案: C 2 .历史解释 —— 百 家社会治理设想 《 礼记 》 说: “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 《 孟子 》 说: “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 道德经 》 说: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 韩非子 》 说: “ 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 这反映当时学者 ( ) A .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 .强调变革和法律 C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 .重视规则和秩序 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在某些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见解,并不是相互竞争百家争鸣,故 A 项错误;强调变革和法律是法家的基本主张,题干中不是只有法家,故 B 项错误;君主专制统治秦朝才建立,故 C 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学者重视规则和秩序,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 .立德树人 —— 百 家人生态度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主张 “ 致虚 ”“ 守静 ” ,韩非子主张 “ 孔窍虚 ” ,曾子提倡 “ 吾日三省吾身 ” ,孟子提倡 “ 浩然之气 ”“ 反身而诚 ” 。这说明诸子学派 ( ) A .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 B .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 C .认同各不相同的修养方式 D .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 解析: 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但没有涉及具体的道德偶像,故 A 项错误;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故 B 项正确;材料中诸子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方式,但没有反映出对各不相同修养方式的认同,故 C 项错误;传统礼制只符合儒家道德要求,材料中老子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代表的法家没有突破传统礼制束缚的要求,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4 .唯物史观 —— 社 会转型与学术主张关联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 “ 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 。各家都以 “ 以其学易天下 ” 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 “ 兼而礼之 ” 。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 ) A .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C .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 .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解析: 材料很明显并不仅仅是对单纯的学术氛围的提及,故 A 项错误;百家争鸣同样是表面而非本质现象,故 B 项错误;士的崛起以及养士风气虽然在材料中也有所涉及,但并不是材料的重点,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 “ 各家都以 ‘ 以其学易天下 ’ 为宗旨 ” 可知,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诸子百家都在试图运用自己的学术主张来服务于现实政治,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5 .史料实证 —— 人 才流动与学术群体转移 钱穆在 《 中国文化导论 》 中提出:大体在孔子以前,那时的书籍,后世称之为 “ 经书 ” ;在孔子以后的书籍,后世称之为 “ 子书 ” 。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 .传统礼乐制度逐渐没落 B .新兴儒学对经学的冲击 C .学术向平民阶层转移 D .城市商品经济的兴起 解析: 材料中书籍称呼的变化与礼乐制度无关,故 A 项错误;经书本身就是儒家经典,故 B 项错误;孔子后称 “ 子书 ” ,反映出经书经过了孔子创办的私学的传播,体现了春秋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转变,故 C 项正确;材料中书籍的称呼变化与商品经济兴起无直接关联,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 命题聚焦 ] 日 前,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 “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 ” 活动的通知,落实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本题选取了三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及其活动与主张,结合其时代背景,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在诸多实例中有所感悟。自觉承担起历史责任,为国家建设与改革事业的发展学习知识、贡献力量。 [ 典例 ] 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时期 人物活动或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奔走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清之际 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巨著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王夫之: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 晚清时期 林则徐主持编译 《 四洲志 》 , “ 开眼看世界 ” 康有为: “ 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 ”“ 宪法乃维新之路 ”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 “ 时代与知识分子 ” ,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 ( 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12 分 ) 析题 —— 从 哪些角度入题 本题是自拟论题类题目,答题要遵循以下三个环节:第一要精析材料,提炼观点,找准适合自己的论证角度;第二要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检索所需史实;第三要亮明观点,规范作答。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春 秋战国、明清之际、晚清时期均是历史变革之际,三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知识分子为救世提出了不同的主张。结合这些表象信息,可知不同时期儒家思想所形成的心怀天下的情怀,从而得出论题 “ 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 。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时 势造英雄。从材料中的人物活动和主张,可知不同时期的知识分子具有时代的鲜明特色,从而概括得出观点 “ 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 。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在时代变革中,知识分子往往走在时代的最前列。在此新思维指导下,可结合材料信息 “ 孔子奔走列国 ”“ 顾炎武实地考察 ”“ 林则徐主持编译 ” 得出论题 “ 经世致用思想与社会转型 ” 。 答题 —— 如 何组织史实论证 一、主流观点角度 —— 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 论题 ] 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2 分 ) [ 阐述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矛盾丛生。孔子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 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 (8 分 ) [ 总结 ] 时 代巨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鼓与呼,显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 (2 分 ) [ 点评 ] 中国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具体表现为古代知识分子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道德担当,近代知识分子上下求索、救亡图存的民族担当,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报效祖国的时代担当。 二、唯物史观角度 —— 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 论题 ] 知 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 (2 分 ) [ 阐述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 士 ” 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政、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 “ 克己复礼 ” 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 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 “ 千年未有之变局 ” ,林则徐主持编译 《 四洲志 》 ,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 《 海国图志 》 ,提出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 (8 分 ) [ 总结 ] 在 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 (2 分 ) [ 点评 ] 中国古代和近代知识分子,都会密切地关注社会的进步,积极地参与社会政治实践。尽管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但是这种优良的传统,却一直在为历代知识分子所不断地继承和发扬,对人类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三、求异思维角度 —— 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 论题 ] 经 世致用思想与社会转型。 (2 分 ) [ 阐述 ] 春秋时代,孔子周游列国,主张仁政、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明清之际,顾炎武等早期启蒙思想家主张经世致用,表达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强烈不满和批判,要求限制君权的强烈愿望,主张工商皆本和学以致用,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工商业阶层壮大的需求。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8 分 ) [ 总结 ] 先 进的知识分子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在 “ 经世致用 ” 的思想指导下,设计和宣传了各种社会改革方案,推动了社会转型。 (2 分 ) [ 点评 ] 作为中国文化价值核心的 “ 经世致用 ”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发展时期中都表现出持久的生命力,并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发扬 “ 经世致用 ” 传统,继续在今天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不少学者指出 “ 封建专制 ” 这一词的荒谬。刘北成指出: “ 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这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凡是典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然是 ‘ 等级的所有制 ’ ,其统治权是分裂和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 ” 何怀宏也指出, “ 封建专制 ”“ 从其本义来说,其实是自相矛盾的 ”“‘ 封建 ’ 就意味着分封,意味着权力分散。因而,如果是 ‘ 封建 ’ 就不可能是中央集权,不可能是君主一人 ‘ 专制 ’” 。 —— 摘编自黄敏兰 《 从四种 “ 封建 ” 概念 的演变看三种 “ 封建社会 ” 的形成 》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评论材料中两位学者关于 “ 封建专制 ” 一词的观点。 (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概念清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2 分 ) 解析: 首先结合材料明确两位学者的观点,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其次进行充分论证,从封建的含义,介绍发展历程,同时也可以从不同朝代,论证说明 “ 封建专制 ” 这一词是荒谬的。 答案: 我 同意 “ 封建 ” 与 “ 专制 ” 两个概念是不相兼容的观点。第一, “ 封建 ” 的本义是分封,即统治权的分散, “ 专制 ” 的本意是权力高度集中,一人独断。 第二,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天子分封的诸侯王的职位是世袭的,在自己的领地内完全独立自主。贵族享有的种种世袭特权,周王不能随意取消。这也是数百年后周朝统治瓦解的重要原因。 第三,秦至清,皇帝一人独揽大权,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皇帝 ( 或朝廷、中央 ) 任命的职业官僚取代了以前的世袭官僚,中央牢牢控制各部门和地方。为维系专制统治,中央政府不断分散和削弱地方权力,使地方越来越缺乏自主性。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周朝时周天子与地方诸侯王的关系。所以, “ 封建专制 ” 这一词是荒谬的。 精准押题 · 巩固提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