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2分一个,共48分)‎ ‎1.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一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A. 阐发以柔克刚的方法论 B. 促进天人关系的体系形成 C. 希望利用道德改造自然 D. 将人际关系规范义理化 ‎【答案】D ‎【解析】孟子的这些话是对人际关系的说明,不是阐发以柔克刚的方法,故A项错误;也不是关于天人关系的说明,故B项错误;也不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故C项错误;这些话中有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字眼,说明处理的是人际关系,同时希望把人际关系处理的更加规范,用义理规范,故D项正确。‎ ‎2.有学者指出,董仲舒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儒家的政治理念和价值祈愿,此一方式能够相对有力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儒家所自任之道义对王权的规约。这主要在于董仲舒 A. 倡导“独尊儒术”‎ B. 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C. 主张兴办太学 D. 宣扬“三纲五常”理念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董仲舒的新儒学中能够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的是“天人感应”学说,要求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故B项正确。“独尊儒术”是指确立了儒家思想正统与主导地位,与材料强调“对王权的规约”不符,故A项错误。太学的兴办,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与材料强调“对王权的规约”不符,故C项错误。宣扬“三纲五常”理念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与材料强调“对王权的规约”不符,故D项错误。‎ ‎3.在朱熹等人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A. 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 B. 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D. 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些通俗教育读本都是理学思想世俗化的体现,通过理学思想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恪守本分的生活理念,故A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于汉朝,与材料强调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而是调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读书重学风尚的形成,而是调理学思想世俗化的趋势,排除D。‎ ‎4.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材料的主旨是 A. 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 B. 贞节旌表制度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 C. 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 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不是在说明贞节旌表制度的局限性,而在说明很多女性主动的选择,体现了其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理学纲常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是在宋朝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妇女的社会地位的提升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君主专制的强化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B。‎ ‎5.乾嘉学派是清代学术全盛时期的代表,其在治学的过程中形成了“求是”的学术风格,具体表现为追寻圣贤原意的“实事求是”精神。据此可知,乾嘉学派 A. 反对空谈义理之风 B. 具有早期人文精神 C. 符合市民文化追求 D. 推动近代学术转型 ‎【答案】A ‎【解析】宋明儒者改造儒学,讲求心性,学术研究中多以自己的主观臆断作为研究方向,难以探究事物本来面目。乾嘉学派“求是”的学术风格,特别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就是反对宋明以来儒者改造儒学后产生的问题,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6.历史上的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战乱的时代是做了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清代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雄”。这一现象说明这部小说 A. 为迎合读者修改了历史 B. 情节与人物是作者虚构的。‎ C. 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影响 D. 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等信心所学可知,在对历史人物曹操进行评价时候用了“奸雄”一词是受儒家伦理纲常思想的影响,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为迎合读者篡改了历史;B选项错误,《三国演义》人物是真实的,部分情节是虚构的;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这是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很多民间社团。“文有文社,诗有诗社”,不但读书人要立社,士女们也要结起诗酒文社。社团成员赋诗作文后,一般会把作品集收集并选编刻印。如复社的《国表集》,几社的《几社会议集》。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地 A. 儒学社会化趋势明显 B. 女性的地位迅速提升 C. 学术文化水平显著提尚 D. 崇尚文雅的社会氛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很多社团,既有读书人建立的也有女士们建立的,体现了当时崇尚文雅的社会风气,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诗社、文社以及诗酒社等民间社团的出现,不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要才产生的,体现的是社会风气,故A项错误;根据史实可知,明清时期妇女仍处于附属地位,没有得到迅速提升,故B项错误;民间社团的出现反应的是社会风气而不是学术水平,故C项错误。‎ ‎8.“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这说明戏曲 A. 最初在民间街坊兴起 B. 剧本多源于历史典故 C. 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 D. 具有社会教化功能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父诫其子,兄勉其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戏曲具有社会教化功能,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戏曲的起源;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戏曲剧本的来源;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戏曲对史学研究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9.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 A. 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 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 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 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这体现了以人为中心,是人文主义的发展,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是关于教育目标,并未体现反宗教神学的一面,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注重培养“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并非政治专有素养,故B项错误;14世纪的文艺复兴是假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故C项错误。故选D。‎ ‎10.马丁路德曾指出:“所有节日都应当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它们并人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的时间。”这一观点 A. 有利于促进工商业发展 B. 将矛头指向“因信称义”‎ C. 强调市民要禁欲和节制 D. 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答案】A ‎【解析】材料内容说明马丁·路德主张将宗教节日与宗教仪式简约化,以便节省时间与金钱发展工商业,故A项正确;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因而不会将矛头指向“因信称义”,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与禁欲和节制无关,故C项错误;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但这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11.洛克的著作在光荣革命发生后不久出版,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直到18世纪中后期,美国革命者利用洛克的理论为反英运动辩护,英国国内也借助他的理论来阐述改革的主张,使它成为了一股社会思潮。洛克的理论成为一股社会思潮,是因为 A. 洛克理论内容的不断丰富完善 B. 思想理论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C. 洛克理论对英国革命影响巨大 D. 革命性质影响理论选择标准 ‎【答案】B ‎【解析】“洛克观点”在17世纪 “光荣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取得胜利时出版,没有引起广泛关注;而在18世纪中后期,“美国独立战争和启蒙运动”中,被当做革命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并形成了一股社会思潮,可知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洛克理论的影响而不是具体内容的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题目中是说的革命和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D项不符合题意。‎ ‎12.下图漫画反映了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射向国王盾牌的“利剑”应该是 A. “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B. “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C.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D. “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权力借自教皇”‎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王的神圣权力受到严重的冲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专制,追求自由、民主、法治等;其中C项是启蒙思想家洛克的观点,主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由,C项正确。A项属于君权至上的体现,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B项强调的是上帝的权威和地位,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D是指教皇的权威凌驾于王权之上,与材料批判君主专制不符,排除。‎ ‎13.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认为,人们为了摆脱痛苦而悲惨的自然状态,寻求和平并使和平得到保障,就互相订立了一种社会契约,将原有的所有自然权利交给主权者。而这种授权一经做出,主权者的权威是至上的,一切法律来自主权者的认可和宜布。这反映出,霍布斯的思想 A. 背弃了主权在民说 B. 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C. 符合共和主义理念 D. 完善了社会契约论 ‎【答案】B ‎【解析】“这种授权一经做出,主权者的权威是至上的,一切法律来自主权者的认可和宣布。”的信息强调了君主地位至高无上,实质上是具有专制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A中背离说法错误;C中共和主义与专制主义相违背;D与社会契约理论不符。‎ ‎14.1883年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所写《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一书中对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加以批判以及对惯性的理解,对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起过积极的作用。这说明 A. 马赫思想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B. 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C. 马赫思想是对经典力学的彻底否定 D. 牛顿的力学体系缺乏科学性 ‎【答案】A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马赫所写《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一书对爱因斯坦相对论有促进作用,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故A项正确。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马赫批判的继承了牛顿的经典理学而不是彻底否定经典力学。‎ ‎15.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这说明 A. 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 B. 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 C. 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 D. 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 ‎【答案】C ‎【解析】“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说明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故C正确;材料主要说明科技的应用,而不是科学研究,排除A;B、D不符合材料主旨。‎ ‎16.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各种穿越剧、抗日神剧和历史偶像剧轮番上演,一些影视作品中的雷人情节严重干扰了广大观众的正确历史观的形成,请你从历史的角度看看,下面哪些影视剧中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 ‎①女主角欢天喜地的向康熙皇帝展示自己的无袖旗袍 ‎②中共地下党员在地铁站里向同伴传递日军情报 ‎③一对年轻人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唱着欢快的苏联歌曲去剧院观看“样板戏”‎ ‎④一位刚来深圳打工的年轻人从广播里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毅然辞掉工作回家复习,准备圆自己的大学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①不可能,清朝前期等级森严,而且改良旗袍是在近代中国才出现;②不可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还没有地铁;③不可能,“样板戏”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此时中苏关系紧张,不可能身穿列宁装和布拉吉(连衣裙);④不可能,深圳是在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而恢复高考是在1977年,故A. ①②③④正确,排除BCD。‎ ‎17.19世纪末部分书院教学内容简表    ‎ 书院 ‎ 正蒙书院 ‎ 格致务实书院 ‎ 求是书院 ‎ 两湖书院和经心书院 ‎ 教学内容 ‎ 国文、舆地、经史、时务、格致、数学、诗歌 ‎ 天文、地舆,吏治、兵法、格致、制造 ‎ 各种西学、算学、外语 ‎ 经学、史学,地舆、算学、外政、天文、格致、制造 ‎ 上表中体现出中国近代教育有什么特点 ‎ ‎①特别注重经学  ②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③中西结合  ④传统与现代并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末部分书院教学内容简表”中体现的教学内容可以看出,学习内容有经学也有西学,特别注重经学说法错误,故①表述错误,排除A、B、C三个选项;从材料可以看出,有国文、舆地、经史等,也有西学、算学、外语等,说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并存,故②③④表述正确,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8.19世纪末,湖南维新派一方面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祟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该现象表明 A. 维新派思想与实践的错位 B. 大众传媒固守传统文化 C. 中体西用仍是维新派宗旨 D. 中国近代化的艰巨性 ‎【答案】D ‎【解析】根据“19世纪末,湖南维新派一方面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祟孔教”可知,材料反映了维新派在思想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在实践上极力推祟孔教,说明维新派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反映出中国近代化的艰巨性,故D正确;A是材料反映的现象,排除;B项不符合“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排除;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宗旨,C错误。‎ ‎19.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 是新文化运动思想斗争的延续 B. 体现出国人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 C. 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 使国人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答案】B ‎【解析】根据“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可知,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B正确;20世纪20年代中期,新文化运动已经结束,排除A;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就已经开始在中国传播,排除C;材料与认识资本主义弊端无关,排除D。‎ ‎20.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77年,我国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科教兴国战略正式实施 B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C 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标志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故D正确;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提出,故A排除;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中国1997年恢复对香港、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提供理论依据,故B排除;九五计划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C错误。‎ ‎21.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的农村封建阶级,乃其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便万万不能动摇这个基础的上层建筑物。中国的军阀只是这些乡村封建阶级的首领,说要打倒军阀而不要打倒乡村的封建阶级,岂非不知道轻重本末?材料 A. 主张全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 说明国民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C. 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D. 找到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 ‎【答案】C ‎【解析】材料内容表明作者认识到了中国农村的封建阶级是中国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所以是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C项正确。A项材料中并未体现;题干强调的是打倒乡村的封建阶级,B项与材料意思不符;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项材料没有体现。‎ ‎22.1940年,毛泽东说:“但是我们现在要的民主政治……是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它不是旧的、过了时的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所谓民主政治;同时,也还不是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政治。”影响当时中国民主政治类型的主要因素是 A. 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的政治目标 B.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现状 C.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不断斗争 D. 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独立自主的革命道路 ‎【答案】B ‎【解析】社会性质、国情决定了中国民主政治的类型,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现状是影响当时中国民主政治类型的主要因素,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是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D只是因素之一,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3.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后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这说明 A. 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 B. 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 C. 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 D. 辨析《兰亭序》真伪没有价值 ‎【答案】B ‎【解析】关于《兰亭序》是否为赝品的辩论属于学术问题百家争鸣,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故C错误;辨析《兰亭序》真伪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故D错误。故选B。‎ ‎24.根据下图中的数据信息,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 ‎1978—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和毛入学率的统计图 A. 我国已实现普及高等教育 B. 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C. 高等教育类型呈现多样化 D.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答案】B ‎【解析】从题干统计图中可以得出,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到21世纪初,我国高等 教育事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故B项符合题意;统计图中不能反映我国是否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排除A项;材料反映不出高等教育类型呈现自学、函授、全日制等形式的多样化,排除C项;在学总规模或毛入学率不能体现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排除D项。故选B。‎ 二、材料题 ‎25.道德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时代,思想家们对其有不同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孔子极为倡导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摘编自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 ‎ 材料二 王阳明认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反对宋儒把知与行看作两事,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阳明学的学术大旨以注重自我,不受传统之藩篱为特色。 ‎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 材料三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 ‎——顾炎武《日知录》‎ 完成下列要求: ‎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应具备的品德。这样的道德观集中体现了孔子哪一思想主张? ‎ ‎(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 ‎(3)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倡导的道德观。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道德观的认识。‎ ‎【答案】(1) 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克已复礼为仁的思想主张。‎ ‎(2)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 ‎(3)区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张“经世致用”。‎ 认识:儒学中的勤政爱民、任人唯贤、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合理的教育方法,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提倡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品德,据材料一“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等,得出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应具备个人修养和济世情怀等品德。第二小问思想主张,孔子的美德集中体现了孔子的“仁”、“礼”等思想。‎ ‎(2)据材料二“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和“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得出王阳明的思想主要有“致良知”、“知行合一”等。‎ ‎(3)第一小问道德观,据材料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和“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得出顾炎武倡导的是务实和经世致用的道德观。第二小问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本质、发展和影响等方面辩证地谈论对顾炎武倡导的道德观的相关认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蒋廷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就成了这个阶段的主题。他提出回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懇途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第人领子的变法运动为第二个近代化方案,以义和团逝动或日辱逝动为第三个近代化方蒙。这些方案最后都失敗了。于是他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教育、经济,而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细是不中用的。换句语说,我国到了近代要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 ‎——摘编自蒋廷《中国近代史》‎ 国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闸述。(要求:明确写出论恩,解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论题:学习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论述: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纷纷尝试进行中国的近代化。从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至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希望全盘西化的方式实现中国的近代化,但仍然没有成功。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结合中国具体国情,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最终建立了新中国,成功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 综上所述,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在全面学习西方的同时必须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示例二:论题:中国的近代化是全面学习西方的过程论述: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纷纷尝试进行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技,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展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开展辛亥革命,两场运动共同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促进思想上深入的反封建。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结合中国具体国情,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最终建立了新中国,成功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全面和逐步深入学习的过程。‎ ‎【解析】根据材料“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第二个近代化方案…第三个近代化方案…这些方案最后都失败了…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外交、教育、经济,而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以“学习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立论,结合所学从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中国共产党的救国道路的历程及评价进行阐述即可;亦可以“中国的近代化是全面学习西方的过程”结合所学从学习西方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阐述认证。‎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追求爱情与物质享受是人的天性。彼特拉克呼吁人们要热爱尘世生活,认为人的任务就是要在大地上建立起城市和社会。他在《歌集》中,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爱情的美好。……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现了现世生活的幸福美好。‎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新文化倡导者不仅再启人的解放运动,而且将之作为民族复兴的首要问题加以讨论,以致个性解放之声一时响彻云霄。李大钊说,只有个性解放,人人“背黑暗而向光明”,才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出于这一认识,新派人士对压抑个性的封建文化施以异常猛烈的攻击,陈独秀那尽人皆知的名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最能体现新派人士对个性解放的激烈态度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摘编自陈廷湘《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创新的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与艺复兴运动在思想主张方面的不同点,并简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 ‎【答案】(1)特点:追求在现世生活的幸福;肯定人的价值。‎ 原因:教会禁欲主义压抑了人性;资本主义发展突出了人在现世的作用;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2)不同点:新文化运动反对的是儒家思想伦理道德,而文艺复兴反对的是教会的禁欲主义;新文化运动注重人的个体独立性,而文艺复兴则强调人对世俗生活的追求;新文化运动将人的解放与民族复兴相结合,而文艺复兴则将人的解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影响: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格独立和思想的觉醒;有利于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但因主张全盘西化而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得出:追求在现世生活的幸福;根据材料“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得出:肯定人的价值。第二小问“原因”,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等方面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第一小问“不同点”,根据材料“民族复兴”“个性解放”“封建文化”和材料“反对禁欲主义”“热爱尘世生活”“建立起城市”等从对象、侧重点以及深远影响方面概括出思想主张上的不同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从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民主革命深入发展和不利于传统文化延伸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