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堂同步训练卷(一)

2019-2020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历 史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 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 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 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 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D.神权与王权结合 【解析】在古代,统治者崇尚迷信,一切行事都要由史官占卜(卜筮),占卜的 官员是神权的代言者。统治者正是这样凭借神权实现其政治目的,故选 D 项。A 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和分封的内容;C 选项错在 材料没有涉及到血缘关系。 【答案】D 2.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更不知“天 子”。这表明分封制 A.巩固了西周统治 B.强化了宗法体制 C.促成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D.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割据 【解析】材料中“只知效忠于‘家’”“不知效忠于‘国’,更不知“天子”” 的信息说明家相对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士和庶民不忠于国,只忠于家的局面,因而 分封制隐含国家分裂的因素,故 D 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信息是易导致国家分裂, 不是巩固西周的统治,A 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分封制,不是宗法制,B 项错误; 材料中说明分封制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割据,显然不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C 错误。 【答案】D 3.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 既讲“亲亲”,也讲“尊尊”……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 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宗法制 A.成为法律制度规范的源头 B.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 C.加强中央地方的政治联系 D.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解析】从材料看出中法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这种关系讲就是君臣关系, 从家的角度来讲就是长幼辈分的关系,因此,宗法制对后世维护国家统治和家族稳 定有极强的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谱牒学,就是要巩固家族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 和作用,明清时期族规乡约得到官方认可,也可以看出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征,B 正确;A 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排除;C、D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B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 封 班 级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考 场 号 座 位 号 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 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这实质上说明 A.商周的政治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B.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C.宗法制与礼制之间是因果关系 D.周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解析】A 项说的是表面现象,不是实质差异;C 项礼乐制度材料未体现出来; D 项说法错误,西周文化在后代王朝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 A、C、D 三项均错。 从材料“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 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可以看出,宗法制和分封制二者是相互联系,互为表里的,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政治表现,故 B 项正确。 【答案】B 5.辟雍是周天子祭祀祖先、布政、施教等活动的综合性场所。周天子在开放空间 通过礼乐仪式将传统风俗习惯和国家治理规范传递给无数受众。由此可见,辟 雍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聚集宗室功臣,巩固集权政治 B.和谐贵族关系,促进社会和睦 C.区分血缘亲疏,维护等级秩序 D.传递知识信仰,增强文化认同 【解析】从材料中的“周天子在开放空间通过礼乐仪式将传统风俗习惯和国家治 理规范传递给无数受众”来看,辟雍在当时的主要社会功能是通过传递知识信仰, 来增强文化上的认同感。故答案为 D 项。西周时期还没有建立起集权政治,排除 A 项;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血缘亲疏,排除 C 项。 【答案】D 6.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创制“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 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 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直,行玺 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这反映出当时 ①实行三公九卿制 ②有较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 ③实行皇位世袭制 ④设置了多种系统处理国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从材料可知,秦始皇时期针对不同的国家事务使用不同的御玺,说明 有较缜密的权力运作机制,故②正确;材料信息与三公九卿制、皇位世袭制无关, 排除①③;材料中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 “天子之玺”,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说明设置了多种系统处理国事,故④ 正确,故选 D 项。 【答案】D 7.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于是采纳李斯建议,“不立尺土 之封,分天下为郡县”,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立的 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下列关于郡县制度的 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创新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创新 ④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的实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郡县 制的实行,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故①④正确;结 合所学,郡县制的实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分封制不是大众政治,② 错误;郡县制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③错误;故选 D。 【答案】D 8.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徒蜀自杀;汉武帝执政 53 年,先后更换 12 位 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 4 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A.秦汉丞相位高权重 B.秦汉相权无足轻重 C.相权不能制约皇权 D.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解析】结合所学,秦汉时期,丞相统领百官,相权极重,能够与皇帝的君权 相争,因此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对重要的矛盾,材料表明 丞相大多不能善终,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D 正确;材料表明丞相大多不能善终, 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并非丞相位高权重,排除 A;秦和西汉前期,丞相统领百 官,位高权重,B 错误;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C 错误。 【答案】D 9.《全球通史》中指出:“从后来的历史看,秦帝国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 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由于这种文字 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这说明秦帝国 统一文字 A.对后来民族统一影响深远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有利于秦中央集权的建立 D.是君主专制的体现 【解析】根据材料“这种文字所共有的性质,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 的粘合剂”可知,秦帝国统一文字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A 正确;秦帝国统一文字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但是与材料强调的作用“非常有 效且持久的统一的粘合剂”不符,排除 B;C 不符合“统一的粘合剂”,排除 A;材料 信息无法体现君主专制,排除 D。 【答案】A 10.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叙述:“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 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 侯间,犬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这段话 反映了司马迁 A.否定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B.对西汉的“推恩令”持肯定态度 C.赞扬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D.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 【解析】材料中“而今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说明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犬 牙相邻……强本干,弱枝叶之势”表明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地方权力削弱,联系所 学知识,这体现了推恩令的实施;“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说明作者对推恩令持肯 定态度,故 B 正确;作者对郡国并行制的态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AC;“否定了西汉的‘推恩令’”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相反,排除 D。 【答案】B 11.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 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 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解析】材料涉及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 A 错误;依据材料“汉武帝时‘尚 书’ 一职日益重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等结合所学可知,目的在 于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B 正确;C、D 材料均不能体现,故排除。 【答案】B 12.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以“孝廉”作为选才的重要标准, 非孝廉者不能为官。孝与廉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两种德行,尤其是孝更被作为天 下之本,所以孝廉首先成为察举的常科。也是汉代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这表 明,察举制的实施 A.开士人入仕之先河 B.加速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C.保证了官员的品学兼优 D.杜绝了不良社会风尚的出现 【解析】从察举制考查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孝和廉是当时社会最推崇的, 这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故体现出儒家思想政治化的特点,因此本题选择 B 选 项。A 选项错误,士人入仕在先秦就已经存在,孔子说“学而优则仕”;C 选项错误, 孝廉并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无法保证品学兼优;D 选项错误,这一选官 制度不能杜绝不良风尚,只能说是对社会风尚起到积极影响。 【答案】B 13.马克斯·韦伯在论述某一制度时说:“…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 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 合格者,都能济身俸禄补缺等级。”下列表述,与此制度相吻合的是 A.“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B.“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D.“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 【解析】根据材料“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济身俸 禄补缺等级。”可知,材料指的是科举制,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对于扩大统 治基础,打破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具有重大作用,B 选项符合 题意。“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体现的世袭制,与材料无关,A 选项排除。“上 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体现的是九品中正制,C 选项排除。“举秀才,不识书,察 孝廉,父别居”是察举制,D 选项排除。 【答案】B 14.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 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 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 D 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 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 A 项错 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 B 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 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 C 项错误。 【答案】D 15.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 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其主要依据是 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 B.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 C.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 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 【解析】三公和三省六部制度都是针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而三公九卿中有六 卿专门处理皇室事务,此时皇室事务尚未从政府部门剥离,到三省六部制度阶段, 则完全与皇室事务无关,故 B 正确;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只是表面现象, 不能说明古代政治具有现代属性,故 A 错误;三公九卿制中的“朝议”制度,已经可 以集思广益,故 C 错误;明朝废宰相后六部才直接隶属于皇帝,与题干时代不符, 故 D 错误。 【答案】B 16.羁縻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秦灭巴之后,“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 世尚秦女,其巴氏爵比不更。”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 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 羁縻政策的实施 A.有利于扩大中华民族的统治区域 B.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有效管辖 C.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D.激化了边远少数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解析】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封王、赐爵、经济扶助、联亲等手段 使其归附的政治手段,根据“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 宋朝进一步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可知,羁縻政策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有利于维护 了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故 C 正确,D 错误;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 的政策,和扩大统治区域无关,排除 A;羁縻政策指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的民族政 策,并非中央对地方的关系,排除 B。 【答案】C 17.宋朝建立后,为反唐朝之弊而加强了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设立了“知州”“通 判”等一批新的官职,其中“知州”的“知”是兼任、代理的意思,名义上是 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解析】知州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表明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故答案为 A 项。北宋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改 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排除 B 项;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受 到削弱,而不是互相制衡,排除 C 项;D 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答案】A 18.“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 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 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宋朝“二府三司”的叙述属于“史识” 的是 A.“二府三司”指的是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 B.“二府三司”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有效手段,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出现。 C.“二府三司”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 率。 D.“二府三司”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创造,有效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解析】由材料可知“史实”指历史事实,史论就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 史识是分析史实得出科学结论。A 项表述了二府三司制的历史事实,因此该项不是 “史识”。故 A 项错误。B 项属于二府三司制的评价,是“史论”。故 B 项错误。根据 所学可知,宋朝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使行政、军事和财政无法协调,政出多门,以 致行政效率偏低。故 C 项错误。D 项是综合整个中国古代史分析,得出二府三司制 对中国古代政治以及中国历史的影响,属于“史识”。故 D 项正确。 【答案】D 1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元朝的行省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 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 权只在中央。”钱穆把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 确的是 A.行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D.行省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元朝全国最高的行政机关是中书省,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地方行政机 构。“流动的中央政府”说明行省受到中央的严格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答 案为 A 项。行省是地方管理机构,排除 B 项;C 项不能体现“流动的中央政府”的 特点,不是“最准确”的理解,排除;行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D 项。 【答案】A 20.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御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腐。言 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 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 A.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 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 C.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方向 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专制制度随朝代推移总体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材料“言 谏机构……衰减于宋,终结于明”表明言谏制度总体呈现不断衰落趋势,故二者轨 迹基本相反,C 正确;言谏制度的存废取决于皇帝的意志,不能有效制约皇权,故 A错误;言谏制度是随着专制皇权的强化而走向衰亡的,并非西方影响的结果,故 B错误;D 中监察百官属于御史职责,故D错误。 【答案】C 21.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 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有明之无 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其含义是指宰相制度下 A.容易形成极端专制 B.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C.不易产生明君贤臣 D.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 【解析】黄宗羲是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思想上是反对君主专制“有明之无善 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君权与相权是其基本矛盾之一。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了君权因此黄宗羲这一言论是指宰相制度下对皇权有 一定制约作用,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与材料含义相悖;C 选项无法得出这 一结论;D 选项错在材料与政治腐败无关。 【答案】B 22.钱穆先生指出,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因而“其 官仍以尚书(正一品)为重”,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 这是因为 A.朝野普遍认为阁臣头衔无足轻重 B.六部尚书掌握朝廷的最高决策权 C.明内阁不是法定的权力中枢机构 D.明朝政治腐败官僚体系混乱不堪 【解析】结合所学,明朝设立内阁,实质是皇帝的顾问侍从机构,不是法定的 权力中枢机构,所以署衙必然挂上某部尚书的名号,故 C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朝 野普遍认为”,排除 A;明朝皇帝掌握朝廷的最高决策权,B 错误;材料信息无法 体现明朝政治腐败,排除 D。 【答案】C 23.雍正时期重臣张廷玉拟定了军机处的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 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 这反映了 A.军机大臣具有参与重要事务的职权 B.清政府开始有章可循地处理行政事务 C.皇帝只处理军机处上达的紧急奏折 D.内阁被军机处取代不再处理任何政务 【解析】从材料中的“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来看,反映出军 机大臣具有参与重要事务的职权。故答案为 A 项。张廷玉只是拟定了军机处的规 制,B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要事用折”并非“紧急奏折”,排除 C 项;从“常事 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来看,内阁处理日常政务,排除 D 项。 【答案】A 24.1728 年雍正帝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张广泗带兵 深入黎平府古州、都匀府丹江苗、侗等族村寨,设厅,置同知,理民事。湖南、 湖北,四川等省的土司,也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中央,改设村县。 对改土归流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A.废除土司制度是历史的退步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C.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D.增加了叛乱因素 【解析】改上归流政策打击了土司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地区的统 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B 正确,D 错误;改上归流政策稳定当 地社会秩序,促进了西南地区封建经济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AC 错误。 【答案】B 第 II 卷 本卷包括两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君臣、上下、 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 君为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故,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 必先齐其家”(《礼记·杂记》)的说法。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就开始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其政治领袖就是皇帝,皇位 是世袭的。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推翻。但只皇帝一家是世袭的,这已是中 国政治上一项绝大进步。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 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元首,象征国家统一;宰相是政府领 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 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佐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 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呜呼!秦以 私天下之心而罢侯置守,而天假其私以行其大公,贤而秀者,皆可以奖之以君子之 位而长民。若夫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 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1)根据材料一,“礼”在古代中国社会起到了哪些作用?(4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政治制度上一项绝大进步”指的 是什么。这是否意味着“家天下”制度的结束?说明理由。(10 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概括王夫之评价秦制的观点。(6 分) 【解析】 依据材料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家国同构可以看作父亲为一家之君,君为 国父,君与父互为表里,国与家是彼此沟通的”的说法。信息归纳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封建(指封邦建国)制度早已被推翻。单只皇室一家是 世袭的”的信息分析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 是一个一个家。皇帝和政府是分开的,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是国家的元首”分 析回答。第三小问从否定角度回答,说明理由从皇帝制度特点回答。 依据材料从郡县制和分封制角度比较回答,并说明评价标准的变化。 【答案】 (1)作用: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2)进步:推翻封建制(分封制);结束世卿世禄制度;宗法制不再是新制度的核 心。 肯定:是。理由如下:部落、家族以宗法为核心,以分封为形式控制全国的制 度结束。皇帝一人统领全国,官员由皇帝任免的官僚体制建立起来。 否定:不是。理由如下:皇位世袭,皇帝一家世世代代统治全国,仍是最基本 的制度。由皇帝任免的官员实际上是皇帝的奴才,这仍然是皇帝一家的家天下。 (3)王夫之观点:废分封行郡县,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郡 县制任用有才能者管理百姓,不以血缘分封,体现了天下之公义。郡县制使王朝国 祚缩短,非天子之利;避免分封导致战乱,为百姓之福。评价秦制的标准应该是天 下之公义而非一姓国祚之长短。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元史》记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 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 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 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 ——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并分析其影响。(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8 分) 【解析】 (1)汉初:根据“西汉郡国交叉”可知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影响:结合 所学可知,郡国并行制下,造成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唐中后期:根据“藩镇的割据性”“节度使”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唐中后 期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影响:唐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威胁中央 集权。 (2)特点:根据“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得出行 省权力较大;根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得出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 的原则。 影响:结合所学,可从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 省制的开端等方面总结回答。 【答案】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唐中后期: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节度使权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特点:行省权力较大;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 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2 点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 唐代考试规则还不太严密,考试前,考生往往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有 影响力的高官,称为“投卷”或“行卷”,希望博得赞赏,以便先声夺人,影响考试结 果,官员争取公荐、行卷,都不算邪门歪道。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 过程中严加控制。考官在考试前全部进入贡院(专门的考试场地),考试期间不得 外出。考官的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 要搜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还要誊录, 考试密封编号之后发送誊录院,由手书在官员监督下抄写副本,将副本送考官评定, 防止以字识人。考试程序的严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使科举的功能不仅限于选 拔官吏,而是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摘编自任世江《宋朝的特点及完善科举制》 材料二 康熙帝即位后,朝廷深感八股文考试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于是 在康熙二年(1663 年)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但作为一 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 300 年,人们早已习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因此举 遭到了很大阻力。考虑到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 观评卷,在各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此次八股 文仅被停止过两科。 ——摘编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与唐朝相比宋朝科举制逐步完善的表现并分析其社会意义。 (8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对八股文取士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 变化的原因。(8 分) 【解析】 第(1)小问的第一问,材料“宋朝严禁‘行卷’‘公荐’,对整个考试过程 中严加控制”严禁“行卷”“公荐”说明宋朝时期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考官的 亲属如果参加考试另行组织,叫‘别头试’”“为防止考生作弊,进考场要搜 身”“为防止考官在判卷环节徇私情,考卷要‘糊名’,密封考试试卷”等说明考 试的操作程序更严密。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科举制的逐渐完善有利于 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2)小问的第一问,材料“规定乡、会试停止八文,改用策、论、表、判” 至“熙七年(1668)又‘命乡会试复以八股文取士’”可得出从停止八股到恢复八 股。第二问,材料“但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八股文已沿用了近 300 年,人们早已习 惯了八股取士和应试”可得出八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有利于用同一标准客 观评卷”可得出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的客观性.体现了选拔性考试的程序公 正;“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可得出推行文化专制,抑制土人的异端 思想。 【答案】 (1)表现:对考试过程严加控制(答严禁“行卷”“公荐”也可酌情给分); 考试的操作程序更严密(答“别头试”“糊名”“誊录”也可酌情给分)。 社会意义: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造就了庞大的读书人阶层;推动了文化教 育的发展: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等。 (2)态度变化:从停止八股到恢复八股。 原因:八股取士制度的传统影响力;八股取士具有标准化评卷的客观性.体现 了选拔性考试的程序公正:推行文化专制,抑制土人的异端思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