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7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课件】(76张)
专题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 考点分析 考点 考情回顾 命题规律分析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1954 年宪法及新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 以主观题形式考查 [2015 · 10,T31(3)]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以时间顺序考查四个民族自治区的成立 (2017 · 11,T14)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考查内容 (2015 · 10,T12)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从开启改革开放新时代角度考查 (2018 · 4,T12) 5. 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 考查邓小平 《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的讲话 (2016 · 4,T13) 6.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 考查会议的内容 (2018 · 4,T13) (1) 现代中国政治的建设反映社会现实 , 往往与政治学科重复 , 学科价值得不到体现 , 相对较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的民主政治建设关注三大民主制度和 1954 年宪法 , 现代化建设时期关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八二年宪法 ,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祖国统一多次考查了香港问题 , 接下来可以多关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 外交问题有独特的价值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走向国际舞台、 70 年代外交和新时期的外交都是考查的热门 , 尤其关注与美国的关系变化 , 特别注意 《 中美联合公报 》 和 《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 的联系和区别 “ 一国两制 ” 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 香港回归 : 从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 的原则角度考查 (2016 · 4,T14) 2. 香港回归 : 考查意义 , 体现周年热点 (2017 · 4,T16)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 亚非会议 : “ 万隆精神 ” 含义 (2018 · 11,T17) 2. 亚非会议 : 考查背景及共同诉求 [2017 · 4,T32(1)] 3. 亚非会议 : 从周恩来的外交贡献角度考查 (2017 · 11,T15)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外交 1. 中美关系 : 考查尼克松访华的时间 (2015 · 10,T13) 2.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外交成就 : 以排序形式考查 (2016 · 4,T12) 3. 上海合作组织 : 以数据表格考查上合组织成立的历史意义 (2018 · 4,T14) 考点 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抓基础 1. 七届二中全会 (1) 召开 : 1949 年 3 月 , 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2) 主要内容 : 党的工作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 确定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 确定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3) 意义 : 这次会议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 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 , 为促进和迎接全国胜利的到来 , 为推动和发展新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 , 保证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 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准备 , 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1) 时间 : 1949 年 9 月。 (2) 内容 : 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关问题 ; 通过 《 共同纲领 》 等相关文件 ; 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 意义 : 为建立新中国作了各项准备。 《 共同纲领 》 后来成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 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而政协会议代行了全国人大的职能。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 标志 : 1949 年 10 月 1 日 , 开国大典。 (2) 意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者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 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 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4.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 时间 : 1954 年 9 月。 (2) 内容 : 大会通过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 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5. 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意义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954 年正式确立 , 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也是新中国各项政治制度的基础。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初步建立于 1949 年 , 正式确立于 1954 年 ,1956 年“长期共存 , 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 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依据 1949 年 《 共同纲领 》 规定 ,1954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正式确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 ,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上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 提能力 ★ 1949 年 《 共同纲领 》 与 1954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的不同 项目 《 共同纲领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背景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 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 制定主体不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不同 制定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 原则 用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和政体 性质不同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历史作用不同 对新中国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法律保障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中 , 把人民主权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符合中国国情 ,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 , 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议政是这一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有效解决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它的基本特点是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 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 依法行使自治权 , 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练考题 1. 有学者评价 :“ 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 , 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 , 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 ,“ 它”是指 ( ) A.《 双十协定 》 B.《 论联合政府 》 C.《 共同纲领 》 D.《 论十大关系 》 审题定位 : 考查 《 共同纲领 》 解题指导 :C 《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论联合政府》和《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作的报告,都不符合题干材料中 “ 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 ” 的限定,故A、B、D三项错误,C项符合学者的评价。 2.1953 年 6 月 24 日 《 人民日报 》 报道 : 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 , “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 , 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 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 , 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 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审题定位 : 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解题指导 :A 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 “ 1953年 ” 以及 “ 当选的代表 ”“ 旧社会妇女 …… 哪有妇女的选举权 ” 等信息可以推断出,当时中国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故本题选择A项;1954年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项不符合题意;C项在材料中没有提及;D项中的 “ 法制化 ” 不符合题意。 3.( 2017 · 浙江 11 月选考 ,14 )2017 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70 周年。新中国成立后 , 依据宪法规定 , 其它四个民族自治区相继建立。观察如图 , 指出其成立的先后顺序 ( )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审题定位 : 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题指导 :C 结合地理知识判断,①为宁夏回族自治区,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③为西藏自治区,④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到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C项正确。 考点 2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抓基础 1.“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制度的破坏 (1) 表现 ①红卫兵运动践踏公民基本人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 (2) 教训 :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 内容 ①思想路线 :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路线 : 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 :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④重大决策 : 实行改革开放。 (2) 意义 :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 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1980 年 , 邓小平发表 《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 的重要讲话 ,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2)1982 年 ,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 年 , 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 任务。 (4)1999 年 ,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 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 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提能力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发展的原因 1. 封建专制影响大 , 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此外还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 , 这一切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阻碍。 2. 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受公民文化素质不高的制约。 3. 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 建立时间不长 , 缺乏经验。 4. 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左”倾错误。 ★ 20 世纪上半期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四部法律文献 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 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在 1949 年到 1954 年起了临时宪法的 作用。 3.1954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4.1982 年宪法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练考题 1.1978 年 5 月 ,《 光明日报 》 刊发的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 , 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 , 转而安排“后事” :“ 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 , 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 A.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审题定位 : 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政治局面 ——“ 左”倾思想仍然存在 解题指导 :B 由作者 “ 安排 ‘ 后事 ’”“ 准备要坐牢 ” 可知,当时 “ 左 ” 的思想根深蒂固,并没有出现 “ 百花齐放 ” 之势, “ 两个凡是 ” 依然发挥作用,A、D两项错误,B项正确;该文发表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C项错误。 2.( 2018 · 浙江 4 月选考 ,12 ) 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 , 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 )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审题定位 : 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题指导 :B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1978 年 12 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 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 3.( 2018 · 浙江 4 月选考 ,13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999 年 3 月 ,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 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 ) A. 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 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 设立经济特区 ,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审题定位 : 考查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解题指导 :A 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写进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A项正确。B项为1982年修宪后强调的内容,C项指1980年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D项是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内容之一。 考点 3 “一国两制”的构想及其实践 抓基础 1.“ 一国两制”的构想 (1) 含义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 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 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 过程 ① 1979 年 ,《 告台湾同胞书 》: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 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 ② 1981 年 ,《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 , 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 建议合作 , 阐明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 政策。 ③ 80 年代初 ,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④确立 :1984 年 ,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构想并获得大会通过 , 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 特别提醒 】 “ 一国两制 ” 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 , “ 一国两制 ” 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 , 两种制度并存 , 国家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 一国两制 ” 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 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2. 香港、澳门的回归 (1) 回归过程 ①香港 : 中英会谈 (1982 年 )—— 联合声明 (1984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0 年 )—— 回归 (1997 年 7 月 1 日 ) 。 ②澳门 : 联合声明 (1987 年 )—— 回归 (1999 年 12 月 20 日 ) 。 (2) 回归意义 ①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 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为国际社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的范例。 3.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1979 年 , 发表 《 告台湾同胞书 》,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 两岸实现停火。 (2)1980 年后 , 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 (3)1992 年 : 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 史称“九二共识”。 (4)1994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 通过 , 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5)1995 年 , 江泽民发表 《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 的重要讲话 , 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6)2008 年 , 两岸实现了通航、通邮和通商。 4.“ 一国两制”理论创新的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 具有重大意义。 (1) 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国家的统一问题。 (2)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 体现了既坚持国家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 , 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 , 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4) 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 环境。 (5)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 特别提醒 】 台湾历史上与祖国的三次分离 第一次 : 明朝后期 , 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 直到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 :1895 年 ,《 马关条约 》 签署 , 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 直到 1945 年台湾光复。 第三次 :1949 年 , 国民党退守台湾。前两次分离是外来侵略所致 , 第三次分离是内战所致 , 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提能力 ★ 多角度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 1. 从基础上看是“一个中国” :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 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 从实行的制度上看实行“两种制度” : 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 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 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展。 3. 从行政区域管理角度看实行高度自治 :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 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 ,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地方自治。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 从实行的方式看是通过和平谈判 : 通过接触谈判 ,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 , 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 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 具有稳定性。 ★ 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比较 类别 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 异 设立区域 港澳台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沿海特定区域 指导原则 “ 一国两制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殊经济政策 自治程度 享有 “ 高度的自治权 ” 有 “ 一定的自治权 ” 谈不上自治 , 只是经济政策不同 社会制度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解决问题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解决民族问题 , 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 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同 三者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 , 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 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性质 练考题 1.( 2017 · 浙江 4 月选考 ,16 )1997 年 6 月 30 日午夜至 7 月 1 日凌晨 ,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 它的重要意义是 ( ) A. 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 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C. 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 D. 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审题定位 : 考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 香港的回归 解题指导 :B 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是澳门的回归,故A项错误;香港的回归是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故B项正确;为安全先行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范例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故C项错误;推动中国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的是 “ 南方谈话 ” 和中共十四大,故D项错误。 2. 中英 《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指出 : 香港主权回归后 , 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 , 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 , 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 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 50 年不变。这体现了 ( ) A. 三权分立原则 B. 地方自治原则 C. 主权平等原则 D.“ 一国两制”原则 审题定位 : 考查“一国两制” ——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解题指导 :D 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体现了 “ 一国两制 ” 的原则,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3.1987 年 2 月 , 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 , 发表了 《 自由返乡运动宣言 》 。 5 月 10 日母亲节 , 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 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 , 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 《 母亲您在何方 ?》, 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 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v 审题定位 : 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解题指导 :B 部分台湾同胞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B项正确。台湾岛内仍然存在主张分裂倾向的势力,A项不符合史实;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 “ 一个中国 ” 的共识,C项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20世纪90年代港澳回归,与题干时间不符合,D项错误。 考点 4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抓基础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 背景 ①国际 :1953 年朝鲜停战后 , 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②国内 : 即将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 (2) 过程 ①首次提出 :1953 年 , 中印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时。 ②再次提出 :1954 年 , 中印、中缅联合声明 ( 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 中。 ③最终定型 :1955 年亚非会议 ( 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 (3) 内容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互不侵犯 ; 互不干涉内政 ; 平等互利 ; 和平 共处。 (4) 意义 :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 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2.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 日内瓦会议 ①召开 :1954 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②影响 : 中国在会议上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 , 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 并最终达成 《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 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 , 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 万隆会议 ①召开 :1955 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 这也是首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②影响 : 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 促使会议圆满成功 , 会后出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 提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 革命性 (1) 新中国外交的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 , 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提出了“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基本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的主要问题看 , 这三项方针都表现出强烈的革命性。 2. 结盟性 :“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 与苏联等国结盟 , 目的是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 , 是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3. 平等性 : 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 , 提出了外交三大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练考题 1.1984 年 10 月 , 邓小平指出 :“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 , 如‘大家庭’方式 ,‘ 集团政治’方式 ,‘ 势力范围’方式 , 都会带来矛盾 , 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 , 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A. 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 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 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 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审题定位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题指导 :A 材料中指出的 “ 大家庭 ” 方式、 “ 集团政治 ” 方式、 “ 势力范围 ” 方式,都是带有强权政治色彩的大国外交,都容易导致国际局势紧张,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被认为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A项正确。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开始于1949年,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提出的,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国家之间和平相处,但是不能消除国家之间的矛盾分歧,C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2001年成立的,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 2.( 2017 · 浙江 11 月选考 ,15 ) 有记者报道某次会议时 , 写道 : 周恩来的演讲提出 , 大家应“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他的通情达理、心平气和 , 化解了演讲前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攻击。该次会议是 (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D. 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审题定位 : 考查万隆会议 解题指导 :B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期间,面对帝国主义国家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解和疑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 “ 求同存异 ” 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B项正确。日内瓦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A项错误;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是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而召开的,中国没有参加,C项错误;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周恩来没有参加,D项错误。 3.( 2017 · 浙江 4 月选考 ,32, 节选 )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材料一 1955 年 , 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 , 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 “ 万隆十项原则 ” , 主张 “ 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 ” 。决议 “ 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 ” , 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 , 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非各国人民 “ 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 ” 。当时舆论普遍认为 , 这次会议 “ 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 ” 。 —— 王绳祖 《 国际关系史 》 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 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在合作发展方面的诉求 , 简述上述诉求提出的时代背景。 审题定位 : 1955 年 , 万隆会议及其时代背景 解题指导 : 第 (1) 问第一小问 , 据材料一 “ 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 ” 得出共同反对殖民主义 , 维护民族独立 ; 据材料一 “ 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 ” 得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 据材料一 “ 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 ” 得出促进文化交流。第二小问 , 依据所学万隆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 , 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两极格局的逐渐形成及紧张与缓和交织的国际局势等角度分析。 答案 : (1) 诉求 : 共同反对殖民主义 , 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 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 促进文化交流。 时代背景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 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 国际局势紧张与缓和交织。 考点 5 外交关系的突破 抓基础 1.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 原因 ①中国政府的努力和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②亚非拉国家 ( 第三世界 ) 崛起与支持。 ③美国孤立政策逐渐破产。 (2) 时间 : 1971 年 10 月 25 日 , 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 2 758 号决议 ,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 意义 : 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 , 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此后 ,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中美关系正常化 (1) 原因 : 改善中美关系是双方的共同要求。 (2) 过程 ① 1971 年 4 月 ,“ 乒乓外交”的活动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② 1971 年 7 月 , 基辛格秘密访华 , 为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③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 , 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 《 中美联合公报 》, 美国承认一个中国。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 常化。 ④ 1978 年 12 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 《 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 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 为中美建交提供法律依据。 ⑤ 1979 年 1 月 1 日 ,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 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 特别提醒 】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标志 1972 年尼克松访华和 《 中美联合公报 》 的签署只是标志中美关系 “ 开始走向正常化 ” , 而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才标志着实现关系正常化 , 这个时间是在 1979 年。 (3) 影响 ①对世界 : 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 , 有利于缓和世界局势。 ②对日本 : 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对中国 :( 外交上 ) 打开外交困境 , 迎来建交高潮 ;( 经济建设上 ) 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 两岸关系上 ) 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 ;( 国际地位上 ) 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 中日邦交正常化 (1) 原因 :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 史实 : 1972 年 9 月 ,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 签署 《 中日联合声明 》, 宣告两国不正常状态结束 , 建立外交关系。 (3) 意义 : 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 , 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 , 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提能力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美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原因 阶段 特征 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60 年代末 对抗 (1) 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和冲突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霸权政策 (3) 中国 “ 一边倒 ” 外交方针 70 年代到 80 年代 走向缓和直至正常化 (1) 美国 : 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 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 陷入越南战争泥淖 ; 经济滞胀等 (2) 中国 : 国际地位提高 ; 中苏关系恶化 ; 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等 90 年代以来 时而紧张时而缓和 (1) 巨大的利益冲突、矛盾 : 争霸与反争霸 ; 西化与反西化 ; 台湾问题等 (2) 存在共同利益 : 经济上相互需要 , 政治上互有所求 ★ 中美关系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1. 促进经济建设 : 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 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 积极发展对西方国家的贸易 , 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2. 改善外交环境 : 中美关系改善 , 使追随美国的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改善关系 , 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 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3. 利于统一大业 : 美国从中国台湾地区撤军 , 断绝与台湾当局的关系 , 为祖国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中国逐渐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和平统一方针 , 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创造了条件。 4. 促进文化交流 : 随着中美关系改善 , 中国留学生目的地从苏联转向美国 , 促进了中美文化交流。美国的音乐、饮食、电影、体育等传入中国 , 直接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练考题 1. 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 , 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 :“ 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 —— 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 , 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由此可见 ( ) A. 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 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 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 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审题定位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题指导 :D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 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 ” 说明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希望中国发挥应有作用,故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有误。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B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针对 “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的问题,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与美国意见不同,但难以说明其在所有国际问题上都反对美国,C项对史实有所夸大。 2. 如图为 1972 ~ 1978 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 ) A. 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 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 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审题定位 : 中美关系正常化 解题指导 :A 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从图片信息看,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贸易额迅速增长。但是,1975年之后,中美贸易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1978年中美建交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国贸易额又迅速增长。因此,A项正确、D项错误。1975~1977年中美贸易额的下降说明B项错误。 “ 文化大革命 ” 结束后的1977年,中美贸易额下降,说明C项错误。 3. 如图所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 , 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 A. 中美关系正常化 B.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中日建交 审题定位 : 70 年代外交突破 解题指导 :A 观察题图可知第三次建交高潮出现在1979年。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缓和,1979年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结束了美国长期对中国的外交遏制,打破了外交的僵局,引发新中国第三次建交高潮,故A项正确;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引发第二次建交热潮,故B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中日建交是推动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考点 6 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 抓基础 1.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1) 调整背景 ①国际形势发展 ( 政治 : 多极化趋势发展 ; 经济 : 全球化趋势加强 ) 。 ②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2) 调整依据 : 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新的科学判断。 (3) 具体表现 : 实行不结盟政策。 2. 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 成立 : 2001 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其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 (2) 性质 : 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3) 特点 : 结伴而不结盟。 (4) 合作模式 : 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5) 意义 : 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 , 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 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改革开放后中国重大外交举措的作用及其意义 (1) 重大外交举措 ①调整外交政策 :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 ②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 首倡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会议。 ③推动新型区域合作 : 参加和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2) 作用及其意义 ①对中国 : 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了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 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并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②对世界 : 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 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能力 ★ 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 1.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 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 不搞军事集团 , 不参加军备竞赛 , 不进行军事扩张。 2.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 维护世界和平。中国认为 , 国与国之间应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彼此间的纠纷和争端 , 不应付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 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 3.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 它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 成为我国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4.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 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国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 , 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5. 坚持对外开放 , 加强国际交往 , 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 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 , 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 , 促进共同繁荣。 6. 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 , 是维护世界和平、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练考题 1.1998 年初 , 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 , 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 , 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 ) ①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审题定位 : 新时期中国外交活动 解题指导 :C 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中的立场体现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说明了中国是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中坚力量,也说明中国在新时期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①②④正确。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指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使用非武力方式帮助冲突各方维持和平,恢复和平并最终实现和平的一种行动,故③不符合题意。 2. 它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 , 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 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是指 (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上海合作组织 C. 华沙条约组织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审题定位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 解题指导 :B 亚太经合组织属于经济组织,与材料 “ 中俄两国始创 ”“ 安全先行 ” 不符,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以中俄两国为核心,旨在推进地区安全、经济发展水平,故B项正确;华沙条约组织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而成立的政治军事同盟,与材料 “ 中俄两国始创 ” 不符,故C项错误;东盟是东南亚区域组织,与中俄无关,故D项错误。 3.( 2018 · 浙江 4 月选考 ,14 ) 下表所示为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 》( 略表 ), 它反映了 ( ) 2000 2006 2010 2011 2012 2013 中国对中亚出口额 ( 亿美元 ) 7.7 52.3 165.3 185.8 213 232.3 中国对中亚进口额 ( 亿美元 ) 10.5 35 135.8 210.2 246.4 270.3 ① 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进出口额呈上升趋势 ②世界银行主导下的金融合作产生积极效果 ③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 ④中国与中亚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贸易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审题定位 : 考查上海合作组织 解题指导 :C 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通过表中中国对中亚国家进出口额的增长趋势,可以看出结伴而不结盟关系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了活力,①③正确。② “ 世界银行主导下 ” ,④ “ 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 均无从体现,故排除。 专题总结 一、新中国政治建设的历程 1. 历程 时期 特征 史实 1949 ~ 1966 年 良好开端 制定了 , 确立了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1966 ~ 1976 年 重大挫折 和 . 遭到破坏 1978 年以后 发展完善 逐渐形成了一个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 宪法 2. 认识 (1)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3) 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4)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新中国外交的特点、原因及目的 时期 特点 原因 目的 20 世纪 50 年代 初期 “ 一边倒 ”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对峙 ②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华采取孤立、封锁政策 ③中国需要和平的建设环境 维护国家独立 , 巩固新生的民主政权 ; 打破封锁与孤立 , 恢复发展经济 ; 加强国防安全等 20 世纪 50 年代 中期至 60 年 代末 “ 一大片 ” , 反对 争霸 ①美国利用台湾和侵越战争威胁中国 , 中苏关系恶化 , 中国的外交环境恶化 ②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 又有更多国家脱离殖民枷锁而 独立 改善中国在国际上的处 境 , 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 ; 积极创造经济发展的有利国际环境 美苏两极格局 美苏 20 世纪 70 年代 改善与 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①美苏争霸 , 美国处于守势 ②苏联陈兵中苏边境 , 给中国造成巨大压力 ③中美双方都有改善关系的要求 进一步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 ; 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的需要等 1978 年以来 ________ ①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 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维护世界和平 , 保障国内建设 美国 不结盟 点击进入 专题训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