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信息卷(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一中2020届高三模拟信息试卷(一)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王制》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这说明,周代 A. 践行了以民为本理念 B. 具备了储粮备荒意识 C. 加强了中央政府职能 D. 解决了平民百姓疾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周代社会救济。由材料信息“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可知,周代统治者已经认识到积蓄粮食的重要性,以应对“凶旱水溢”的自然灾害而能够使“民无菜色”,说明周代具备了储粮备荒的救荒意识,故B项正确;虽然周代的储粮备荒体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中央政府的职能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具有储粮备荒的意识,并不一定能实际上解决平民百姓的生活疾苦,故D项错误。 2.历史学家何兹全认为,“秦汉的帝国是统一的,只勉强可以说是集权的。我说勉强,因为公卿和地方长官都可以通过辟召、察举自选僚属,一郡之守,就是一郡之君。”其强调的是秦汉时期 A. 选官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B. 易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 C. 君主专制阻碍政治统一 D. 中央集权遭遇严重威胁 【答案】B - 13 - 【解析】 【详解】根据“公卿和地方长官都可以通过辟召、察举自选僚属,一郡之守,就是一郡之君”可知,材料强调秦汉时期可能通过辟召、察举等选官制度形成地方势力,影响中央集权,故B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选官制度的问题,而是整个制度的问题,排除A项;秦汉已经是统一的王朝,排除C项;严重威胁的说法过于夸大,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 3.珠算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对其记载最早见于汉代,但直到明代商人程大位编修《直指算法统宗》,才逐渐推广,并取代了传统的筹算法。珠算得以推广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府的大力推动 B. 商人文化素质的提高 C. 传统筹算法的衰落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汉代的珠算,经历了一千多年后,才在“明代商人”的努力下逐渐推广,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所以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作用;推广珠算不能得出商人 “文化”素质提高,AB项错误,C项是结果,而非原因。 【点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4.《农政全书》全书分12目: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 B. 是总结工农业科技进步的百科全书 C. 反映了农学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 D. 全面揭示了古代农学本质和规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农政全书》是对古代中国农业的总结,体现了我国农业的繁荣与发达,故A正确;《农政全书》是对古代中国农业成就的总结,不能得出工业发展情况,故B不正确;《农政全书》只是收录了古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就,没有形成独立的科学体系,故C不正确;也不能反映农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故D不正确。 - 13 - 5.如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部分直属机构和下属机构示意图,这说明当时清政府 A. 中央权力结构完善 B. 中枢决策过程变化 C. 中央机构趋于近代化 D. 中央权力下移的倾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总理衙门的架构体现了近代化的特征,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办理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的机构特征,A、B选项均未体现,排除;材料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权力格局的变化,D选项错误。故选C。 6.如图是民国十几年上海永和实业“月里嫦娥”品牌化妆品商标注册证,它可以用来佐证 A.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B. 市场经济法制化进程 C. 民族工业迎来“春天” D. 社会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答案】B 【解析】 - 13 - 【详解】商标注册证的出现以及注册商标的法律依据说明当时对于商业活动的管理更加制度化法制化,B正确;九一八事变发生于1931年,是民国二十年,题干是民国十几年,当时抗日救亡运动尚未兴起,排除A;民国初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题干时间是民国十几年,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春天已过,排除C;商标注册是实业发展环境的优化,不能直接体现社会生活的变化,排除D。 7.下面为1956~1962年中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变化数据统计表(单位:亿元),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当时中国 年份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财政收入 280.19 303.20 379.62 487.12 572.29 356.06 313.55 财政支出 29852 295.20 400.36 54387 643.68 356.09 294.88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 实行财政赤字政策 C. 基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D.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信息可知1958年、1959年、1960年三年间财政收入远远低于财政支出,这是因为当时国家实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发展和财政盲目投资所造成的经济现象。1961—1962年,从数据变化来看,财政收支基本持平,并开始收入大于支出,这是因为1960年冬国家着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缓解了经济发展的盲目性,故选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的确对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但是不能完全解释表格信息,排除A;B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完全符合,排除B;材料未体现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投资,故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建设,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8.中华人民共和同成立初期,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文人画因其贵族性、封建性而受到完全的排斥;但在1956年后中国传统绘画包括文人画也因其“民族性”而获得了更大意义上的生存空间。这反映了 - 13 - A. 社会制度转型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B. 文学艺术亊业发展受政策因素影响 C. 盲目学习苏联影响民族文化保护 D. 邓小平主持科教工作推动拨乱反正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不同时期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态度的变化上看,文学艺术的发展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主要体现在政治因素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在“社会转型”上;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苏联的影响;D选项时期不对,故排除。 9.迈尔斯教授说:“伯里克利向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薪水,以及大规模的向公民发放赠品和赏金制度……这些恶习使劳动变成一种不体面的行为。破坏了节俭,助长了懒惰”材料表明伯里克利的此项改革 A. 扩大了雅典公民参政机遇 B. 助长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狭隘性 C. 影响了雅典城邦财富的积累 D. 削弱了雅典民主的美徳和力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是对伯里克利的公职津贴制的批判,认为这种行为会主张懒惰,削弱了雅典民主的美德和力量,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 10.启蒙思想家卢梭主张,当专制被暴力推翻后,人们需要在社会中达到新的平等。对此。他进一步指出,鉴于历史上的契约是以牺牲人的自由平等为代价的,所以要创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契约来取代它。卢梭所提倡的“契约” A. 是资产阶级法律学说的基石 B. 背离了天赋人权的精神 C. 反映了追求平等的政治诉求 D. 揭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们需要在社会中达到新的平等”“鉴于历史上的契约是以牺牲人的自由平等为代价的,所以要创立一种真正合法的契约来取代它”表明卢梭所提倡的“契约”,反映了追求平等的政治诉求,故C正确;不能说卢梭的“契约”精神是资产阶级法律学说的基石,排除A;卢梭思想符合天赋人权的精神,B错误;题中卢梭思想没有揭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D错误。 - 13 - 11.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分别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主要是为了 A. 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 B. 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 C. 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 D. 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时间及内容来看,这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的实行是为了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A正确;工业化建设开始于1926年,时间不符,B排除;此时苏俄国内外战争尚未结束,还不能满足民众改善生活状况的要求,C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张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不是逐步实现,D排除。故选A。 12.1958~1979年,世界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的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分别由19.9%和5.5%增加到27%和7.9%。同期,在初级产品出口中原料的比重降幅最大,其次是食品,它们分别由14.8%和19.9%下降到7.2%和10.4%。这表明,20世纪六七十年代 A.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 B. 世界各地区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C. 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日益严重 D.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受益最大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世界机器设备和化工产品的出口占出口贸易的比重分别由19.9%和5.5%增加到27%和7.9%”“在初级产品出口中原料的比重降幅最大,其次是食品,它们分别由14.8%和19.9%下降到7.2%和10.4%”和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促使工业产品出口增加,而初级产品出口下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各地区之间的工业发展情况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世界各地区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B项错误。不能通过发展中国家减少食品出口,推断出世界性的粮食危机日益严重,C项错误。材料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没有涉及全球化的影响,D项错误。 第II卷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13 - 民国时期上海各种传染病的流行曾给上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究其缘由与上海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变动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一时期租界当局按照西方应对传染病的策略,通过一系列措施对传染病流行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华界政府效仿租界的做法,开始构建传染病防治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民间社团也倾注心力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治活动,补充了政府行为能力的不足,促使传染病防治良好社会环境的初现,反映了上海城市公共领域的形成与民众公共意识的提高。 ——摘编自刘岸冰《民国时期上海传染病的流行与防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湖北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防疫体系,在省级建立了省防疫委员会、卫生防疫站和卫生防疫队等;在市级建立了市防疫委员会、防疫队、防疫站和交通检疫所等;在县级建立了县防疫委员会、防疫队、防疫站和实验卫生院等。湖北政府企图通过建立快速有效的疫区处理制度、建立完善疫情报告制度、积极开展免疫工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防疫宣传工作、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和防止疫病流行等措施来改变人民疫病丛生的问题。 ——摘编自曾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湖北省防疫政策与措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上海传染病流行的原因及防治工作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年代湖北省采取的防疫措施并简析其重要意义。 【答案】(1)原因:地理因素的影响;移民众多和人口稠密;政局动荡和战争频繁;政府管理职能和防疫机制的缺失;公共卫生和防治意识的不足。特点:借鉴西方传染病防治经验;政府与民间参与相结合。 (2)措施:建立完整的防疫体系;建立完备的应对机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展防疫宣传工作。意义:加强了民众卫生观念;提高了民众防疫意识;改善了民众生活环境;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有利于“一五”计划的开展。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疾疫防治。本题隐性切入2020年肺炎疫情的时政热点,从近现代疾病防治的措施中吸取经验教训。 (1)“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究其缘由与上海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变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并结合所学概括总结;而“主要特点”根据信息“华界政府效仿租界的做法,开始构建传染病防治体系”“一些民间社团也倾注心力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治活动”概括即可。 - 13 - (2)“措施”根据材料二信息“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防疫体系”“在省级建立了…在市级建立了…在县级建立了”“建立快速有效的疫区处理制度、建立完善疫情报告制度、积极开展免疫工作、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防疫宣传工作、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和防止疫病流行等措施”概括归纳。而“重要意义”根据信息“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防疫宣传工作”“改变人民疫病丛生的问题”并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背景总结分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如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注:甲指劳动力,乙指土地,丙指资本或资金,丁指科学技术。 从上图所示的人类社会四个文明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经济增长主导要素变化的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说明有理。) 【答案】示例一:主题:农业文明时代影响经济增长主导要素土地和劳动力。 说明:在农业文明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征服能力增强,如利用畜力、水力等;铁器农具使人类劳动产品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索取,经济活动开始主动转向生产力发展的领域,开始探索获取最大劳动成果的途径和方法;人类对自然进行了初步开发,使土地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农耕和畜牧成为主要生产活动;土地是决定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下降。 结论:在农业文明时代土地成为影响经济增长主导要素。 示例二:主题:工业文明时代影响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是资本和科学技术。 - 13 - 说明:在工业文明时代的早期,即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到了工业时代的中后期,资本的影响力不断下降,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并成为主导要素;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进一步下降;劳动力在数量方面的要求下降,但对劳动力素质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由于工业文明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时代,生态、资源、人口等问题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结论:在工业文明时代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比重不断下降,科技的比重不断上升。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类文明进程。本题兼顾新教材人类文明的起源,融合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既体现了跨学科的渗透与综合,又凸显了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及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其解题步骤如下:首先,根据备注明确甲乙丙丁的具体含义,即甲指的是劳动力,乙指的是土地,丙指的是资本(资金),丁指的是科学技术;其次,仔细阅读图例,了解四个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情况;第三,紧扣“变化”的关键词,明确四个发展阶段中有关劳动力、土地、资本(资金)及科学技术的柱状比例变化情况;最后,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最有把握的发展阶段进行说明,所谓“说明”就是分析“变化”的原因。 请考生在以下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15.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考核制度逐渐形成定期、有内容、有奖惩、梯次分明、分工明确的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魏晋南北朝在尚书台设考公郎为专职的中央考核官员。魏晋时,由于战争纷纷,正常的考核无法进行,于是改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考百司。东晋南朝,官员的考核与任期相结合,以三年为“小满”,六年为“秩满”。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实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并与官员任用相结合,按年月暂定任用后,年资成为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魏晋南北朝还形成了与门阀制度相适应的考核制度,并将中央朝官纳入考核体系,并制定考课法,改变了过去偏重地方考课的倾向。 ——摘编自刘承《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晋官员考核制度的作用。 【答案】(1)特点:形成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有专职考核官员:官员的考核与任期相结合,年资成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与门阀制度相适应的考核制度,并将中央朝官纳入考核体系;制定考课法。 (2)作用:为维护社会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后世的相关制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对国家行政效率、吏治清明、民心同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解析】 - 13 - 【详解】(1)根据“逐渐形成定期、有内容、有奖惩、梯次分明、分工明确的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得出形成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根据“在尚书台设考公郎为专职的中央考核官员”得出设有专职的考核官员;根据“官员的考核与任期相结合,以三年为‘小满’,六年为‘秩满’”得出官员的考核与任期相结合,年资成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根据“还形成了与门阀制度相适应的考核制度,并将中央朝官纳入考核体系,并制定考课法,改变了过去偏重地方考课的倾向”得出形成与门阀制度相适应的考核制度,并将中央朝官纳入考核体系;制定考课法。 (2)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官员考核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为后世提供借鉴,对国家行政效率、民心向背和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3年,因为一战赔款纠纷引发的“鲁尔危机”使法德付出了沉重代价。巨额的财政开支造成德国通货膨胀严重,而高达10亿法郎的占领费用导致法国财政困难。 1923年,英国政府建议由美国来充当赔款问题仲裁人。1924年,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提出了“道威斯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一是规定德国赔款的年度限额,从10亿马克开始到第五年25亿马克。二是向德国提供巨额贷款,贷款大部分由美国提供。三是一切赔款纠纷由美国任主席的仲裁委员会解决。四是由私人银行向德国输入资本,帮助德国复兴。道威斯计划提出后获得通过,德国接受了该计划,法国宣布一年之内从鲁尔撤军。 道威斯计划实行意味着巴黎和会赋予法国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宰地位被英美取代。美元自此开始大量流入德国,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越英法,成为欧洲第二。随着美元的大量涌入德国,美国在整个欧洲事务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威斯计划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道威斯计划的影响。 【答案】(1)背景:巴黎和会上巨额赔偿引发德国不满;“鲁尔危机”使法德两败俱伤;英法关系矛盾加深,为美国插手赔款问题创造条件;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崛起,实力提升。 (2)打击了法国欧洲霸权计划,削弱了法国的影响力;大量资本流入德国,为德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和重整军备提供了条件;加强了欧美经济联系,强化了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冲击了英法领导下的国际联盟,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 【解析】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高达10亿法郎的占领费用导致法国财政困难” - 13 - 可知“巴黎和会上巨额赔偿引发德国不满;根据材料“鲁尔危机”使法德付出了沉重代价……”得出“鲁尔危机”使法德两败俱伤;根据材料“建议由美国来充当赔款问题仲裁人……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提出了“道威斯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从美国插手欧洲事务及美国国际地位提高进行分析。 (2)根据材料“巴黎和会赋予法国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宰地位被英美取代……美元自此开始大量流入德国……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越英法……美国在整个欧洲事务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从打击法国欧洲霸权、推动德国经济复兴、强化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进行概括阐述。 17.材料 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年生于巴黎,从小对体育具有广泛的兴趣,并积极涉猎古希腊文化。1875年至1881年,古代奥运会遗址不断被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他关注于此,并希望奥运会“神圣休战”传统能得到传承。留学英国期间,顾拜旦对当地的教育和体育事业十分赞赏,认为要让笼罩在战败阴影下的法国复兴,就应该“用体育唤醒法国”。19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体操联合会等一批国际性单项体育组织相继成立。 顾拜旦敏锐地察觉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走向国际化,但同时各体育组织之间也充满了矛盾和混乱。1892年11月,他发表题为《复兴奥林匹克》的演说,第一次正式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复原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大会”于1894年6月召开。会议确定了现代奥运会的宗旨,宣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1896年至1925年,顾拜旦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任职期间,国际奥委会成员也由14个发展到40个。1913年,顾拜旦设计了国际奥委会会旗,它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摘编自宋凤英《“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拜旦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顾拜旦对于现代体育事业的贡献。 【答案】(1)原因:对体育与古希腊文化具有浓厚兴趣,希望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实现法国复兴,传承古代奥运的“休战传统”以壮大和平力量,协调各国际体育组织,推进体育国际化。 (2)贡献:推动了现代奥运会的创办:长期领导国际奥委会并亲自设计了国际奥委会会旗;致力于消除体育领域的不良倾向;极大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国际化;弘扬了公平竞赛和“团结、友好、和平”的体育精神。 【解析】 - 13 - 【详解】(1)原因:据材料“从小对体育具有广泛的兴趣,并积极涉猎古希腊文化”可知,其对体育与古希腊文化具有浓厚兴趣;据材料“认为要让笼罩在战败阴影下的法国复兴,就应该‘用体育唤醒法国’”可知,希望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实现法国复兴;据材料“并希望奥运会‘神圣休战’传统能得到传承”可知,传承古代奥运的“休战传统”以壮大和平力量;据材料“顾拜旦敏锐地察觉到近代体育的发展正走向国际化,但同时各体育组织之间也充满了矛盾和混乱。”并结合所学可知,其要协调各国际体育组织,推进体育国际化。 (2)贡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推动了现代奥运会的创办、长期领导国际奥委会并亲自设计了国际奥委会会旗、致力于消除体育领域的不良倾向、极大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国际化、弘扬了公平竞赛和“团结、友好、和平”的体育精神等方面回答。 - 13 - - 1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