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构建知识体系】 【细化考纲预测】 考纲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考查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重点考查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发展地、辩证地看待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突出考查中央官制(内外朝、三省六部制等)、监察制度(刺史、御史台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地方行政制度(路府州县、行省制)等。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注意了解内阁设立的背景、军机处设置的实质。 1、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古代分封制概念的理解、三省六部制的概念内涵、军机处的基本特征、科举制的内涵 2、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宗法制的影响、古代专制政治的发展趋势、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趋势 3、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归纳历代官员选拔“德”“才”观的变化、唐宋与宋代君主专制程度比较 4、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启示 【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 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01.(2018年全国新课标1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主干知识——周朝分封制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关于分封制,相信考生平时做过不少的训练题,而本题通过设置新情境,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考生能够拓展分封制的认识,考查细致入微,特别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A 【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 ;题干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 两个“联系”:一是联系明清时期经济、思想状况,说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二是联系同一时期西方代议制的确立,说明中国政治制度的落伍。 三个“核心”: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有三大核心内容,即丞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形成、军机处的设立。 附: 1.易混易错 (1)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之后就设置内阁。 错误。废除丞相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置内阁的是明成祖朱棣。 (2)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本质上是一样的。 错误。明朝的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封建皇权专制的产物;英国内阁是国家的重要权力机构和政府部门,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3)明朝内阁首辅、清朝军机大臣等同于“宰相”。 错误。明朝内阁首辅、清朝军机大臣,形式上和宰相制度下的“相”相似,但在实际权力上却不能同日而语,宰相拥有实际的行政权力,对皇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但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只能秉承君意办事,相当于皇帝的秘书班子,并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 2.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制度区别。 明朝 西方 产生背景 丞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量巨大,皇帝精力、才能有限而设立的。 始于英国,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 产生方式 首辅及成员由皇帝任命。 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 权力大小 虽是国家中枢机构,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无决策权。 中央立法、决策机构,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 性质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的设置突出体现的是皇权进一步加强。 资产阶级专政的行政机关,体现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联系: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不同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相同 地位 法定,制度赋权 非法定,咨询机构 职权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对皇权作用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专题小结】 1.学法指引 (1)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从以王位世袭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为特点的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到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贯穿于专题知识的始终。 (2)要抓住两对基本矛盾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属于中央集权制度范畴,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属于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上述矛盾典型地体现在秦汉、唐朝、北宋、元朝、明朝时期 (3)要注意对重要概念的讲解和训练。如宗法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内阁、军机处等。并能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加以评价和分析 (4)对本专题的重点概念加以纵横比较。如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隋唐与明科举制的比较、唐朝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制衡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比较等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两个继承与发展:汉继承与发展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唐继承与发展了隋朝的政治制度。 三大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度。 四种方式:加强君主权力、分化宰相权力、注重选拔和任免官吏、加强监察机制。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两对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明朝)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宋朝)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四大趋势: (1)皇权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相权与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4)对边疆的统治不断加强 图表演示: 5.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6.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中国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比较点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不 同 点 盛行的时代 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 几乎盛行于 整个封建时代 确立并盛行于元朝,行至今天 维系的纽带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和中央政府关系 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爵位世袭,并拥有封地,是贵族政治。 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郡县、行省是中央政府的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其长官由皇帝任免,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没有封地,是官僚政治。 作用和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同: 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诸侯拥有很强的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破坏国家和社会安定; 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 同 点 (1)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2)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3)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认识: ①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世袭到皇帝任免,这是历史的进步; ②由郡县制到行省的变化,主要反映行政区划的发展,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典型例题】 随着内阁制度的形成,诸司在上疏之前,对重大问题的处理一般得与内阁商议,以达成谅解。同时,内阁与拥有执行权的六部相互配合、制衡,提高了行政质量与效率。这反映了明朝 A. 内阁拥有一定议政权 B. 削弱六部加强君权 C. 创设了集体议事制度 D. 分割事权相互牵制 【答案】A 【巩固微练习】——查漏补缺、检验复习效果 1.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变革围绕“国君通过对官员的任免和监督以加强权力的统一和集中”“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君掌握兵权和军权以保障国君的权力和地位”等方面进行。这说明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A.使君主专制集权制度在全国建立起来 B.为建立专制集权体制进行了多方准备 C.以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体制 D.导致贵族分封体制开始走向崩溃 【答案】B 【解析】 【详解】 2.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 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 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秦朝集权统治开启了郡县制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是国家统一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故A选项正确;材料主旨是说明郡县制的必然性,不是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故B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秦始皇决定要实行郡县制的时间问题,故C选项错误;郡县制再秦朝集权统治之前已有,故D选项错误。故选A。 6.(2018年全国新课标1卷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答案】(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第(3)问,“意义”,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等角度分析。 点睛:本题通过中国古代乡约制度、清末的地方自治及今天的基层村民自治历史线索脉络,使考生加深了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解,契合了当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热点,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农村稳定与发展问题的重视。本题考查古今贯通,时间跨度较大,涵盖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