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每小题2分,共60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圣人之性”是天生“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教化无用,只能用刑罚手段处置他们。“中民之性”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教化才能成善。由此说明董仲舒 A. 从教育的角度强调“礼乐教化” B. 从统治的角度强调“赏罚分明” C. 从人性的角度强调“礼法并用” D. 从伦理的角度强调“三纲五常”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将人性分为三类,认为“斗筲之性”只能通过刑罚手段处置,而“中民之性”则通过教化达到善,可见其从人性角度强调了礼法并用,选项C正确;材料除了强调礼乐教化,还主张刑罚,而+++-且董仲舒的切入角度是人性,而非教育,因此选项A排除;赏罚分明与题无关,排除B;材料并未强调三纲五常,排除D。 2.《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佛陀弟子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孟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这一衍变表明 A. 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 B. 故事主题契合传统伦理 C. 世俗节日与佛教节日趋同 D. 佛教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佛说盂兰盆经》讲述了佛陀弟子目连救母的故事。东晋以后,汉传佛寺中出现了讲诵《孟兰盆经》的斋会,并逐渐形成盂兰盆斋节。之后,这一节日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并结合所学可知,佛陀弟子目连救母符合儒家的“孝”,且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因此盂兰盆斋节能够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外来文化冲击主流观念,而应是外来文化契合传统伦理,A错误;C选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盂兰盆斋节能够进入宫廷,传布民间,近千年而不衰,而不是强调佛教的传播,D错误。 3.宋代文献中妇女再嫁的事例颇多。《宋史,向敏中传》记载:北宋初年嫠妇(寡妇)柴氏欲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争相求娶,闹得不可开交。材料主要反映 A. 理学正统地位动摇 B. 门阀士族世风日下 C. 士大夫思想开明 D. 社会观念世俗化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妇女再嫁的事例颇多”、“柴氏欲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争相求娶,闹得不可开交”可知商品经济发展,理学思想世俗化,故D正确。宋代理学是作为正统思想,故A错。门阀士族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衰弱于南北朝。材料宋代时期门阀士族的影响已经不大了,故B错。开明一词通达事理,思想不守旧,宋代理学思想作为正统思想,士大夫们受其影响,士大夫思想开明这一说法不恰当,故C错。 4.教育与人才选拔体制的改革关乎国运兴衰。古代科举制度是传统士人进身之途,但在清末有了重大变化,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中提出:改变考试的内容、减少中式的名额、废除文科科考。据此说明科举改革意在 A. 鼓励经世实学 B. 废除中式科考 C. 改变考试内容 D 学习西方文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近代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很多人认为“兴学育才”是变革政治的先决条件,而兴学育才又须变革科举,即通过改变考试内容和减少中式的名额,逐步废除文科科考,在增加大量西学知识的同时,使原来占主导地位的经书的重要性大大下降,而逐步减少科举取士名额,相应增加学堂出身的名额,最终实现用近代学校教育取代科举制度的目的,因此这时期科举改革意在鼓励经世实学,故A 选项正确;这时期科举改革的目的是鼓励经世实学,废除中式科考不是主要的目的,故B选项错误;改变考试内容是这时期科举改革的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故C选项错误;这时期通过改变考试内容和减少中式的名额,增加大量西学知识,最终实现用近代学校教育取代科举制度的目的,因此学习西方文化不是科举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而是手段,故D选项错误。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 天人合一 B. 情景合一 C. 诗画合一 D. 知行合一 【答案】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将景物和人物的描写与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相结合,体现了情景合一的艺术特点,故本题选B。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思想,与材料所强调的写意传神艺术手法是不相符的,故可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画中有诗的情形,故可排除C;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不是中国绘画的艺术手法,故可排除D。 6. 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A. 《诗经》 B. 《老子》 C. 《庄子》 D. 《离骚》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D项正确。《诗经》富有现实主义色彩,A项错误;《老子》 、《庄子》都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不能反映南方的楚文化,BC错误。 7.如今国家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有学者在对中国传统社会思想进行总结时提出“要想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读小说比读古书更直截了当……读小说,不仅当文学读,还当思想读。”这是因为明清小说 A. 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B. 反映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 C.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俗易懂 D. 符合统治者的政治文化需求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说的出现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有直接的关系,小说的通俗易懂的特点适合市民阶层的需求,通过小说更能够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且“读小说比读古书更直截了当……读小说,不仅当文学读,还当思想读”说明小说反映市民阶层的精神需求,故B选项正确;“要想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读小说比读古书更直截了当……读小说,不仅当文学读,还当思想读”说明小说能够更具体的体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没有体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需求,故A选项错误;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通俗易懂是小说的特点,不能体现材料强调的“要想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读小说比读古书更直截了当……读小说”问题,故C选项错误;小说是适应当时市民阶层的文学形式,而不是符合统治者的政治文化需求,故D选项错误。 8.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明代科技水平全面提高 B 康熙帝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知识 清初全社会关注西方自然科学 C 1905年京剧《定军山》被拍摄为电影 近代科技使传统戏剧获得新的传播形式 D 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 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表格可以知道,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只能体现明代医学成就,不能说明科技水平全面提高,故A项错误。康熙帝向西方传教士学习数学、天文知识只能体现康熙帝关注西方自然科学,不能说明清初全社会关注西方自然科学,故B项错误。1905年京剧《定军山》被拍摄为电影说明近代科技使传统戏剧获得新的传播形式,故C项正确。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缓解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不能说明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故D项错误。 9.据统计,1819-1840年,西人传人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约13种;1840-1860年,新增加了12种,这些新著对世界的描绘比较具体、详细。材料现象 A. 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 B. 为洋务运动开展奠定基础 C. 利于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D. 强化了西方对中国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1819-1860年世界史地著作不断被西人译介和传入,这必然有益于国人对世界历史、地理认识的深入。故答案为C项。A项,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的说法夸大了世界史地传入中国的影响,排除;B项,为洋务运动奠定基础的不是西方世界史地著作,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到1860年西方并没有“控制”住中国,排除。 10.康有为曾说,在此沉族破家、肝脑原野的危难关头,“与其分灭于外,惨为亡国之戮囚,孰若付权于民,犹得守府而安荣”。这反映出康有为 A. 积极策划限制君权以挽救民族危亡 B. 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 C. 未能摆脱君上民下的传统思维束缚 D. 倡导以分权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康有为维新思想,材料“孰若付权于民,犹得守府而安荣”反映了康有为主张通过付权于民来巩固清朝统治,说明他未能摆脱君上民下的传统思维束缚,故C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限制君权以挽救民族危亡,而是强调巩固清朝统治,故A排除;材料没有将其它制度与君主立宪制作比较,不能说明康有为认为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故B排除;“付权于民”并不等于分权政治体制,故D排除。 11.陈独秀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国民“最后之觉悟”,又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在陈独秀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 A. 倡导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 B. 呼吁民主革命以反抗君主专制 C. 提升国民素质以改变中国习俗 D. 宣传社会主义以推动政治变革 【答案】A 【解析】材料中陈独秀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国民“最后”(最重要)的觉悟,又强调“国民性质行为”的改善是“根本之救亡”,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及特征,可知这是作为激进民主主义者的陈独秀在宣扬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而这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主题,A项正确;君主专制已被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B项时间不符,排除;陈独秀并非呼吁改革社会习俗,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宣传社会主义”,排除D项。 12.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各种进步刊物中,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社会》、《新生活》、《新江西》等。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 催动知识分子主体意识觉醒 B. 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 C. 引发了许多救国思潮的涌现 D. 对新闻出版业影响尤为突出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新的概念大量出现,这反映出了知识分子创造新词,创造生活的主体意识的增强。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格局的改变;C选项错误,“实业救国”等许多救国思潮在新文化运动之前已经出现;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新文化运动对新闻出版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3.孙中山在《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一文中指出,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困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无知的人夹杂在内。材料表明,孙中山 A. 使三民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B. 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C. 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醒认识 D. 意欲放弃走英美式代议制的道路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孙中山主要表达的是英国财富的贫富分化以及美国官员的选拔存在很多流弊,据此孙中山是在强调在进行了民族和民主革命之后,需要借鉴欧美国家的弊端,对西方社会的弊端有较清新认识,故选C项;孙中山对“三民主义”有了新的认识是在其晚年的时候实现转变的,故排除A项;同样孙中山开始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指的是孙中山在晚年实现“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政策,故排除B项;从材料提供的关键信息来看,孙中山并没有放弃走英美式道路的念头,故排除D项。 14.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 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 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 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 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中国革命要联合资产阶级以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意在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故选择C;材料中毛泽东认为中国与俄国存在不同之处,可见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排除A;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联合资产阶级,是出于完成革命的需要并非为了扩大阶级基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对右倾错误的批判,且此时党内也并不存在严重的右倾,排除D。 15.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毛泽东强调“没有一个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旨在 A. 重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 C. 阐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性 D. 强调应首先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废墟上不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意在强调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重要性,故D选项正确;《论联合政府》是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无关,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毛泽东强调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重要性,材料内容没有批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与否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推翻后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C选项错误。 16.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这说明五四运动之前 A. 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影响甚微 B. 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 C. 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 D. 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知识分子对于暴力的本能反感,即强调了知识分子是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实在巨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对十月革命的认识而非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了社会主义尚未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7.邓小平认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对邓小平的这一论断分析正确的是 A. “南北问题”即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题 B. 邓小平是针对苏联解体后的国际形势提出的 C. 抓住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的最主要矛盾 D. 使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最终确立 【答案】C 【解析】当今世界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发展问题;二是和平问题。题干显示了邓小平对当今世界形势准确把握,故选C。“南北问题”主要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问题,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苏联解体的信息,排除B;当今世界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尚未最终确立,排除D。 18.1956年5月,陆定一在中国科学院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发言说:“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据此可知,这次“发言” A.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 开始明确科技文艺发展方向 C. 清除了文艺上“左”倾思想 D. 反映了科技文艺的空前繁荣 【答案】A 【解析】从材料“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可知在学术上要强调自由讨论,百家争鸣,体现了中共中央提出的“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思想,答案为A。材料不是开始科技文艺的发展方向,排除B。清除了文艺上“左”倾思想是在195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双百”方针的理念而不是反映了科技文艺的空前繁荣,D错误。 19.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改革和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达到3699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这说明我国 A 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 B. 建立了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 C. 践行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D. 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教育事业。据材料“201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达到3699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可以得出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故A项正确;建立了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是1965年,B错误;“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与材料中教育成果信息不符合,C错误;培养了大批现代化的建设人才与题意不符,排除D。 20.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集中建立了第一批八所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分别是北京航空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矿业学院、北京林学院、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石油学院、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医学院,这就是“八大学院”的由来。中央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 B.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D. 全面借鉴苏联教育经验 【答案】B 【解析】材料“专科性高等学院……航空……地质……矿业……钢铁……石油……农业机械化”反映了工业经济建设的特点,1952 年我国处于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前夕,集中建立单一的专科性高等学院是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的需要,故B项正确;专科性高等学院的教育对象并不是全体国民,这与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无关,故A项错误;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故C项错误;借鉴苏联教育经验,是外部因素,不属于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21.有学者描述说: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此描述旨在强调 A. 牛顿科学精神影响社会科学进步 B. 宗教改革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C. 进化论与“神创论”有巨大冲突 D. 法国启蒙运动带来了思想大解放 【答案】A 【解析】根据“18世纪后半期”、“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个统一的规律指的是牛顿的力学体系,根据“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可知此描述旨在强调牛顿科学精神对社会科学进步的影响,故选A项;宗教改革发生于16、17世纪,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B项;进化论出现于19世纪,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启蒙运动的影响和作用,排除D项。 22.自达尔文进化论揭示了生命进化历史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后,物理学和化学也接受了进化(演化)概念,认为自然界的基本过程是不可逆的、随机的,非生命系统也有类似生物进化的、从混沌到有序的演化行为。这表明 A.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具有普适性 B. 良好秩序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归宿 C. 理性精神与人文情怀可以相互交融 D. 自然科学不同领域间有一定共性 【答案】D 【解析】由题干可知,达尔文进化论揭示了生命进化的规律后,物理学和化学也接受了进化(演化)概念,这说明自然科学不同领域间有一定共性。故答案为D项。仅凭题干信息不足以说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具有普适性,排除A项;“良好秩序”的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人文情怀”的信息,排除C项。 23.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 A.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 理论转化为生产应用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 科学理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 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可知,电力技术的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故选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会越来越短,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的的科学技术的具体应用,而非科学理论的发展,排除C;材料并未强调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而是强调其为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原因,排除D。 24.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B.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C. 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D. 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表格主要列举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一些重要发明成果的研究年限、生产推广年限,反映了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故B项正确;AC项说法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 25.普罗泰戈拉认为,他要传授的不是“什么算术以及天文、几何、音乐”之类的技艺,而是“持家方面的善谋,亦即自己如何最好地齐家,以及治邦者方面的善谋,亦即如何在治邦者方面最有效地行事和说话”。由此可知,他所生活的时代 A. 民主政治助推自我意识的觉醒 B. 科学知识并未受到民众的重视 C. 宗教神权严重束缚人性的发展 D. 哲学研究从社会向自然的转变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他要传授的不是‘什么算术以及天文、几何、音乐’之类的技艺,而是‘持家方面的善谋……以及治邦者方面的善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为普罗泰戈拉等智者思考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政治保障,因此他对自己的思维和知识体系等均作出了新的认识,这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故选A。普罗泰戈拉是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作出了新的定义和思考,而非否定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故无法得出科学知识不受到民众的重视的结论,且我们无法仅从一人得知普通民众的态度,故排除B项;材料并未出现宗教神权的相关描述,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表明普罗泰戈拉研究的领域仍集中于社会领域,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26.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和艺术家大多数出身于城市贵族或商贾之家,受其作品影响的大多数是城市富人和文化人等社会上层群体,这反映出文艺复兴运动 A. 脱离社会现实需求 B.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C. 适应宗教神权统治需要 D. 批判封建贵族特权 【答案】B 【解析】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和艺术家大多数出身于城市贵族或商贾之家,受其作品影响的大多数是城市富人和文化人等社会上层群体”并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局限性,局限于上流社会,说明它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B正确;据材料不能体现文艺复兴运动脱离社会现实需求,A错误;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了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故适应宗教神权统治需要的说法错误,C错误;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批判了封建贵族特权,D错误。 27.宗教改革的直接和决定性的遗产是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不管教会是坚持天主教教义,还是拥护新教信仰,世俗当局都控制着教会财产和神职人员的任命。材料表明宗教改革 A. 否定了教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 B. 实现了西欧各国宗教信仰的自由 C.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 促进了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世俗当局都控制着教会财产和神职人员的任命”,体现了世俗政权地位的上升,这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选项C正确;世俗政权任命神职人员,说明依然存在教会组织,排除A;选项B不符合史实,而且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世俗政权和教权的关系,而非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排除D。 28.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他主张立法机关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世袭的贵族组成,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两院同时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见解 A. 反映了三权分立的思想 B. 体现了近代代议制的特征 C. 影响了西方议会制度的建立 D. 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 【答案】B 【解析】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机关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世袭的贵族组成,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近代代议制的特征,故B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三权分立的思想,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分权学说,与英国的议会制度建立无关,故C错误;D项错在“有效防止了”,说法绝对,故错误。 29.“在他们笔下,充满了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往往对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卑下的描述,只是为了衬托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由此可知,“他们”的作品 A. 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 B. 如实地揭露社会黑暗 C. 宣扬了理性主义精神 D. 体现了对完美的追求 【答案】A 【解析】材料中“自然的美”“自由的理想”体现了“他们”的作品充满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答案为A项。B项,如实揭露社会黑暗的是现实主义文学,而材料信息没有强调“如实”性,排除;C项,浪漫主义是对理性的反叛,材料中的“自由的理想”说明并非理性,排除;D项,对完美追求的是古典主义,排除。 30.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如图漫画反映了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它反映出 A 互联网将人们从黑暗引向光明 B. 互联网大大密切了人们之间的关系 C. 人类过度依赖互联网技术现象 D. 人类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人蒙着眼睛,被“搜索引擎”牵引、操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漫画反映出了互联网时代人类对互联网技术的过度依赖现象,C项说法符合题意;人们的“盲目”和“搜索引擎”的无形牵引,不能说这是将人们引向了光明,这种关系是被动和不理性,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实践,但不能剥夺人们的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ABD三项分析是错误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认为从唐到宋还是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现在拿唐的750年与宋的1050年做一个比较。我们会发现:从外交关系上,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另外,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却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地方,有多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多种语言;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adminitrative city,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方面,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宋朝9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45万人,但只有500人得到进士。 ——包弼德《唐宋巨大历史变迁的现代意义:对nation观念的重新思考》 材料二 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1500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就把自己的疆城封闭起来,使它与外界隔离,致力于自身的发展,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他地区则相对落后。因此,可以说,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历史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历史变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向现代化转型所做的准备。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历史变迁和西方社会变迁的实质差异。 【答案】(1)表现:外交多元化;经济重心南移;商品(市场)经济发达;科技(文化)先进;士人政治。 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士族衰弱(庶族崛起);选官、赋税等制度改革;汉学衰弱(理学兴起或新儒学出现);市民阶层崛起。 (2)准备:解放农奴;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体);民族国家出现;制度变革。 (3)唐宋:封建社会阶段性发展;西方: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解析】 (1)第一小问表现,据材料“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得出外交多元化;据材料“唐时有1/8—1/4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1/2的人口在南方”结合所学得出经济重心南移;据材料“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administrativecity,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得出城市(市场)经济发达;据材料“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所学得出科技(文化)先进;据材料“宋朝9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13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45万人,但只有500人得到进士”结合所学得出士人政治。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结合所学得出少数民族的崛起(封建化);据材料“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得出封建经济繁荣;据材料“唐朝人的社会地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结合所学得出士族衰弱(庶族崛起);科举制的发展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赋税制度改革。 (2)据材料“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结合所学得出解放农奴;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体);据材料“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结合所学得出民族国家出现。 (3)差异从社会性质角度思考,唐宋都是封建社会,而西方完成社会转型,唐宋:封建社会阶段性发展;西方: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雅思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的李大钊,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孔子,他反对的是被历代封建帝王塑造成“专制政治之灵魂”。李大钊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在他看来,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会注重物质的西方文明,“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表现出极大的自信。 ——摘自《李大钊全集》第1、2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格拉底和孔子所塑造的文化传统,并分别概述其思想发展历程和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的认识。 【答案】(1)文化传统:孔子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儒家思想;苏格拉底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政治影响: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的改造,日益成熟,到西汉时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苏格拉底的思想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继承和发扬下,彰显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2)原因: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说教;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思想汲取营养。 (3)态度:辩证地看待东西方文化;提倡东西方文明能够相融合;对中华文化前途充满信心。 (4)认识:文明没有优劣之分,东西方文明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发展;文明发展应该体现出继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等。 【解析】 (1)文化传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儒家思想,而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发展历程和政治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过孟子、荀子、董仲舒等人的改造,日益成熟,到西汉时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而苏格拉底的思想则是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继承和发扬下,彰显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源头。 (2)原因:由材料“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可归纳为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由材料“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可归纳为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说教;由材料“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可归纳为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思想汲取营养。 (3)态度:由材料“主张‘打倒孔家店’,但他并不是全盘否定孔子”可知,李大钊主张辩证地看待东西方文化;由材料“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能够融会注重物质的西方文明,‘以创造新生命而演进于无疆’,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表现出极大的自信”可知,李大钊提倡东西方文明能够相融合,并且对中华文化前途充满信心。 (4 )认识:从材料一中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评价可知,文明没有优劣之分,东西方文明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从材料二中伏尔泰对儒家文化的推崇可知,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有利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从材料三中李大钊对东西方文明的态度可知,文明发展应该体现出继承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等。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唯物史观下,恩格斯提出了历史“合力论”。他认为虽然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历史合力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历史合力即是说历史是所有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其作为一个整体的产物。这些因素既包含了政治、经济、社会意识、文化思想等上层建筑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也包含影响历史进程的各个主体之间不同意识相互角力的作用,正是它们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动历史的发展。 请运用上述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总体或者某一方面)的认识。(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是中外诸多主客观因素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 论述: 外部因素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后入侵,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等方面影响中国,迫使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也传播了资本主义,中国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内部原因方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先后兴起,中国开始从传统小农经济向近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日益衰落,开始向近代民主化、法制化发展,先后出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传入,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从思想上促成中国共产党成立并成为其指导思想,推进了中国思想近代化;外交、教育、军事、社会生活和习俗也逐渐近代化。 结论:中国的近代化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由列强入侵必然引发的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历史过程,是内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从多要素多方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可以有力实证恩格斯历史“合力论”) 示例论题: 论题1: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由中国自身因素主导而主动开启的。 论题2:中国近代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转型是中外因素角力开启和推动的。 论题3:中国近代社会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是中外因素合力开启和推动的。 论题4:中国近代社会思想的转型是西学东渐和中国传统思想碰撞后,多种因素曲折、复杂、长期变化的结果。 【解析】 材料概述题,主要分析清楚题意,精准把握材料,找出合适论点;并结合实际与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