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 2019-2020 学年 高一 12 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 其长官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C. 地域管理取代了血缘关系 D.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答案】A 【解析】郡县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 地方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故两者最主要的不同就是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答 案为 A;B 是郡县制的特点,但是属于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的内容,排除;分封制并不都是 按照血缘关系建立的,故 C 错误;D 是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之处,但是包含在 A 中,所以 不是最主要不同,排除 D。 2.2002 年 6 月,湖南省龙山县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出土的器物具有秦文化因素,也 有强烈的楚文化特点,兵器中略见巴蜀文化的风格。这表明 A. 此现象出现于战国初期 B. 湖南在战国时已被秦国征服 C. 各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 D. 楚文化仍是湖南地区的主要文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器物具有秦文化因素,也有强烈的楚文化特点,兵器中略见巴蜀文化的 风格”可以看出秦文化中融合了楚、巴蜀的文化,表明秦文化吸收了多种民族文化,有相互 交融的特点,答案为 C;根据材料“湖南省龙山县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出土的器物” 可知是战国到秦代的现象,A 错误;材料是“战国——秦代”的出土器物,不能说战国时湖南 就被秦国征服了,B 错误;材料显示是多种文化的交融,D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3.以下关于皇帝的论述可取的是 A. 皇帝源于颂扬秦始皇的历史功绩,是对其历史功绩的客观评价 B. 皇帝不仅是君主的位号,也代表中国古代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的符号 C. 皇帝拥有专制皇权,拥有专制皇权的即为皇帝 D. 皇帝制度被中国历朝所延续,直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才废除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皇帝不仅成为我国历代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也代表中国古代高 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的符号,答案为 B;虽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但是秦始皇认为自己的 功绩盖过三皇五帝,这是过分夸大了其功绩,A 错误;乾隆帝退位当上了太上皇,仍然控制 着皇权,所以拥有专制皇权的即为皇帝是错误的,C 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制度,D 错 误。 4.以下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的是 A. 内朝的设立 B. 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 行省制的实施 D. 宦官参政 【答案】C 【解析】中央集权是解决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的,行省制度的实施就是通过对地方的 控制从而加强中央集权的,答案为 C;AB 都是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不是对加强地方 的中央集权,排除;宦官参政一般都是导致了政权的腐败,而不是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D。 5. 朱元璋综合历朝的统治经验,创立新制度。废中书省,朝政由六部尚书分任,废枢密院, 军卫分五府都督分统,皇帝一人总揽大权,不容有第二人偷窃权柄。这表明 A. 封建制度生机勃勃 B.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 明朝权力分配合理 D. 朱元璋雄才大略 【答案】B 【解析】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趋于衰弱,故 A 项错误; 正是因为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处于衰弱,所以君主实行措施加强君主专制,故 B 项正确;明朝 时期,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由皇帝直领六部,加重了皇帝的负担,其权力分配是不合理 的,故 C 项错误;题目中朱元璋的措施是为加强君主专制,后因皇帝不堪重负,才出现了内 阁,故 D 项错误。 6.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中的“府”指的是 A. 军机处 B. 内阁 C. 唐中书省 D. 宋提点刑狱司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雍乾后百八十年……”,故此项机构是清朝雍正时期设立的, 故 A 项正确;内阁是明朝时期设立,在雍正时期以后权力被架空,故 B 项错误;唐朝的中 书省在明朝时被裁撤,故 C 项错误;宋提点刑狱司是掌管刑狱之事,相当于现在的法官和检 察官,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7.距今年(2019 年)120 周年的历史事件是 A. 割香港岛给英国 B.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C.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距今年(2019 年)120 周年”用 2019 减去 120 得出答案为 1899 年,根据 所学可知 1899 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答案为 D;A 为 1842 年,B 为 1895 年,C 是 1900 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ABC。 8.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以下评价不正确的是 A.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B. 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俄、英侵略者肢解中国的阴谋,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 C. 黄海战役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D.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实现 【答案】D 【解析】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但是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实现,D 符合题意,故选 D;ABC 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 9.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为挽救民族危机,关内外 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1936 年 12 月 12 日西安事变爆发并和平解决 A. 体现了中日民族矛盾已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B. 反映了日本想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C. 显示了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 D. 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国内复杂问题上的智慧和意志 【答案】C 【解析】面对外敌的入侵,在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与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显示了民族凝聚力的影响,答案为 C;ABD 说 法均正确,但是相对于 C 项不是最佳答案,排除 ABD。 10.从下图得出的信息是 A. 徐州会战 B. 太原会战 C. 淞沪会战 D. 枣宜会战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37 年八一三事变后”,“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结合所学可 知为淞沪会战,答案为 C;徐州会战是 1938 年春,排除 A;太原会战是与淞沪会战同时期, 但是没有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排除 B;枣宜会战是 1940 年,排除 D。 11.正确评价太平天国运动作用的是 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②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③承担起了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④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1851 年—1864 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 者,由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 命的重任,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综上所述可 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答案为 A;BCD 不符合题意,排除。 12.《五口通商章程》中: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 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这表明 A. 中国贸易主权遭破坏 B. 中国司法主权遭破坏 C. 中国的法律体系没有英国完善 D. 中国司法不能有效的维护外商的正当权益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可知英国人在 通商口岸犯罪时,英国人与中国人发生官司,按照英国法律来处理,表明英国获得了在华的 领事裁判权,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答案为 B;材料不是反映贸易主权,A 错误;材 料是中国司法权遭到破坏而不是中国的法律体系没有英国完善、也不是中国司法不能有效的 维护外商的正当权益,CD 错误。 13.孙中山在任临时大总统期间,有一位老人专程去看他。一见面,老人就要下跪,孙中山 急忙将他扶起说:“总统在职一天,就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国人民服务的。”老人问:“那 总统离职后呢?”孙中山答道:“总统离职后,就和老百姓一样。”老人高兴地说:“今天我总 算见到民主了。”这反映了 A.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C. 封建等级思想仍然存在 D.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中老人见到孙中山就要下跪的行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符合题意, 故 A 项错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体现在资产阶级依附封建主义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 与题意不符,故 B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老人的话“总算见到民主了”,封建等级思想存在与题 意不符,故 C 项错误;根据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主张建立的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故 D 项正确。 14.1942-1945 年间,日本陆军近一半深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中国抗战支持了英美“先欧后 亚”的军事战略,至 1945 年,57 个师团的日军主力,只能在中国放下武器,这反映了 A. 中国抗战本质上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为之做出了巨大贡献 B. 中国是日本法西斯最终走向投降的主要因素 C. 中国人民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 D. 中国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42-1945 年间,日本陆军近一半深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57 个师团 的日军主力,只能在中国放下武器”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 力量,答案为 C;AB 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中国抗战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威望,D 错误。 15.以下各项中,与下图直接有关的是 A.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结束 C. 渡江战役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C 【解析】1949 年 1—4 月国民党为了给撤军拖延时间,与中共在北平进行谈判,“1949 年 4 月从南京撤退的最后三架‘CAT’飞机”就是在这个背景出现的,4 月 20 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 平协定上签字。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被彻底揭穿,4 月 21 日中共发动渡江战役,答案为 C; A 是 1947 年,B 是 1948 年 9 月,D 是 1949 年 10 月,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ABD。 16.1950 年 6 月 28 日,经蒋介石授权,国民党“外长”叶公超发表声明,明确表示:国民党接 受美国防务计划,但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之立场。他特意在声明中表示:“台湾 属于中国领土一部分”,“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毛泽东看到叶公超这个声明后说,“台湾还 是蒋介石当总统好”。这表明毛泽东 A. 支持蒋介石当总统 B. 称赞蒋介石一个中国的立场 C. 同意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 D. 认为新中国的建设急需一个安定的环境 【答案】B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但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之立 场”“台湾属于中国领土一部分”“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可见毛泽东对蒋介石的评价是出于 认同蒋介石一个中国的立场,故选 A。ACD 都与题干不符。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7.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 A. 公平公正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 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C. 人民代表大会原则和民主集中原则 D. 社会主义原则和民主集中原则 【答案】B 【解析】1954 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 大原则。故答案为 B 项。其他三项不是 1954 年新中国宪法体现的原则,排除 ACD 项。 18.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说:“亚洲这两个迫切问题如果能获得解决,将有利于保障亚洲 的和平,并进一步缓和国际的紧张局势。”亚洲的这两个迫切问题是 A. 中国和印度问题 B.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C. 印度和缅甸问题 D. 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 【答案】B 【解析】1954 年的日内瓦会议,由苏、美、中、英、法五国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主要讨论 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考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日内瓦会议 19.“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 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尼克松总统、尼克松夫人及美方一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和人民给予他们有礼貌的款待,表示感谢。”这说明 A. 在 20 世纪 70 年代,苏联对中美两国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 B. 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C. 美国继续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 D. 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尼克松总统、尼克松夫人及美方一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人民给予 他们有礼貌的款待,表示感谢”可知所述历史事件是 1972 年尼克松访华,尼克松访华的背景 是苏联对中美两国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A 选项符合题意。中美正式建交是在 1979 年,B 选项排除。材料反映的中美关系缓和,美国继续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说法错误,C 选项排除。材料未反映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D 选项排除。 20. 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是 A. 多边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D. 不结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表现是“不结盟”,以此 为基础,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考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不结盟外交 21.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对这一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A. 希腊人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B. 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C. 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 D. 海洋是希腊人联系外部世界的大通道 【答案】B 【解析】题目中名言的意思是:人区别与一般动物即是因为其是城邦的,而雅典城邦的最大 特点即是由公民组成,故 A 项错误,B 选项符合题意;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 级的民主,成年男子是雅典社会民主政治的主体,而妇女、奴隶、外邦人是被排除在民主之 外的,故 C 项错误;题目中名言的含义与海洋无关,故 D 项错误。 22. 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主要表现在: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据此可以推知 A. 众多的奴隶仍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殿堂之外 B. 雅典所有公民都开始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C. 雅典民主的范围很宽广 D. 能有效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提到,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是公民的民主,众多的奴隶仍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殿堂之外,故 A 正确。雅典所有公民都开始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在伯里克利时代之前已有,故 B 排除。 雅典民主的范围不宽广,奴隶、外邦人,妇女等被排除在外,故 C 排除。直接民主往往导致 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 D 排除。 23.《十二铜表法》规定橡树的果实落入邻地时,得入邻地取拾。”“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 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超过自己土地的界限。”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A. 注重保护平民利益 B. 注重维护私有财产 C. 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D.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反映的橡树所有人可以去邻地取拾橡树的果实,以及“不得超过自己土地的 界限”所反映的对邻地所有权人财产权利的保护来看,说明罗马法注重维护私有财产。故答 案为 B 项。这种规定并非只是针对平民,不能说明注重保护平民利益,排除 A 项;《十二铜 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C 项;这种规定不能起到缓和贵 族与平民之间矛盾的效果,排除 D 项。 24.下图所示的版图上,运用的法律应该是 A. 自然法 B. 万民法 C. 公民法 D. 习惯法 【答案】B 【解析】根据地图的时间“公元 117 年图拉真去世时的罗马帝国图”可知此时是罗马帝国时 期,为了处理罗马人和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形成了万民法体系,此时适用的是万民法, 故答案为 B;A 自然法是一种法律理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排除;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 时适用的法律,C 错误;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前的罗马人使用的法律,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建立了一套地方监察 制度:监御史制度。“监”还可称“监公”,或称为监御史、监郡御史、郡监等。监御史的地位 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文帝十 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使之监察太守和监御史。 材料二《史记·平准书》载:“元鼎四年,天子始巡郡国,东渡河,河东守不意行至,不办自 杀;行西逾陇,……陇西守自杀;……新秦中或千里无亭徼,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而令民得 畜牧边县。”武帝巡视地方,地很多方吏治腐败情况十分严重,贪官畏罪自杀,但丞相史(监 御史制度之外设置了一套新的地方监察制度——丞相史出刺制度)和监御史都没有向皇帝报 告,可见他们的失职以及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完善,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地方 检查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我国设立了哪些对地方的监察制度?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对地方监察制度不断调整的原因? 【答案】(1) 制度:监御史制度;丞相史出刺制度;刺史制度 (2) 原因:地方吏治腐败情况十分严重,监察官失职和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完善;规范执政, 防止贪腐; 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1)根据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套地方监察制度:监御史制度”可 知建立了监御史制度;根据材料“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 可知有丞相史出刺制度;根据材料“可见他们的失职以及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完善,这促使汉 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地方检查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结合所学可总结出刺 史制度。 (2)原因:根据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置守、尉、监,建立了一套地方监察制度: 监御史制度”“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使之监察太守和监 御史”“可见他们的失职以及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完善,这促使汉武帝寻求建立一种更完备的地 方检查制度来加强对地方郡国的控制。”可以总结出地方吏治腐败情况十分严重,监察官失 职和地方监察制度的不完善,从而不断的调整政策以达到规范执政,防止贪腐。根据所学内 容可知专制制度的本质也决定了必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6.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 在那头。” (1)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史实,其原因各是什么? 材料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和有关政策。 (2)2019 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多少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 湾同胞书》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 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济文化 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 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政府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具体方针,指出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哪 些突出成就。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1)第一次: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直接原因是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被 迫签订《马关条约》。第二次:1946~1949 年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美国的干涉。 (2)40 周年。目的: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3)具体方针:“一国两制”。 成就: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成功开启了政党交流的局面;实现了全面直接双向“三 通”;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斗争取得重要成果,海峡两岸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局面。阻碍两 岸统一的因素:外国反华势力;台独分子。 【解析】(1)第一次:根据材料“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可知是 1895 年日本 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原因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第二次:根据“乡愁是一湾浅 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结合所学可知是因为 1946~1949 年国共内战,国民党 败退台湾以及美国的干涉导致台湾从大陆分离。 (2)根据所学可知 1979 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到 2019 年是 40 周年。目的:根据 所学可知是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3)具体方针:根据材料“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 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执行”可知具体方针是“一国两制”。成就:根据材料“祖国大陆同台湾 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 出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可以总结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成功开启了政党交流的局面;实现了全面直接双向 “三通”;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斗争取得重要成果,海峡两岸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局面。因素: 根据所学可知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外国反华势力和台独分子。 27.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民主政治在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楷模,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 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我们雅典人自己 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 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们的制度”是什么?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制度的创立者是谁?结 合所学知识,简要认识这个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积极影响。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2)相对封建专制来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的进步性有哪些体现?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 主义法制等思想,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拥护…… ——人民版高中课标《历史》必修一 (3)邓小平的讲话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于何时?依据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答案】(1)制度:民主政治。 特点: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 创立:雅典人。 历史地位: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积极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进步体现: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 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 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一座丰碑。 (3)何时:1978 年底。 成就: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 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 年,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 的形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解析】(1)制度:根据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 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知是民主制度。特点:根据材料“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 的手中”内容可知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创立:根据所学可知民主制度的创立者是雅典人。 历史地位:根据所学可从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方面回答。影响:根据所 学内容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进步体现:根据材料二内容可以找出进步性的表现为: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 权。历史意义:根据所学从《临时约法》的地位、确立民主制度等方面分析历史意义。《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 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一座丰碑。 (3)何时: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师 1978 年底召开。成就:本问的主要成就主要从 1982 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 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1999 年 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等方面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