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命题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下列哪件物品不在自给自足的范围 A. 丝绸 B. 茶叶 C. 盐铁 D. 粮食 【答案】C 【解析】 自给自足主要指通过男耕女织满足衣食基本的生活需要,盐铁并非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实现的,故C符合题意。 【名师点睛】 小农经济下的自给自足应该指满足衣食基本的生活需要。 2.唐代后期,江东地区的劳动人民发明出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短曲辕犁的出现 A. 标志牛耕技术普及 B. 加速江南经济开发 C. 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D. 标志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B 【解析】 标志着牛耕技术普及的是汉代犁壁的问世而非曲辕犁的发明,故A项错误;这种轻便的短曲辕犁的发明,必然有利于促进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故B项正确;曲辕犁只是国内的一种农业生产工具而已,它与海外贸易的繁荣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于两宋之际而非唐代后期,故D项错误。 3.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刀耕火种 B. 石器锄耕 C. 铁犁牛耕 D. 耒耕耜耕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步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C项正确;AB项原始社会的耕作方式,排除;D项是商周时期的耕作方式,排除。 点睛:解题的时间点“春秋战国以来”。 4.作为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①玉米 ②水稻 ③小麦 ④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我国北方人最早栽培粟,南方人最早栽培水稻,都属于世界上栽培作物最早的国家,②④符合题意。玉米是明朝后期由美国传入中国,小麦最早种植地应属中东和南欧地区,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ABC项错误。 5.著名文学家余秋雨认为:中国历史上最让老百姓激动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都江堰 A. 修建的时间比长城早 B. 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C. 世界影响比长城大 D. 化害利,为人类服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中的观点是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突出了都江堰的使用价值,故D项正确;材料中并不是比较都江堰和长城的修建时间问题,A错误;两个工程都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B错误;材料不是说明都江堰比长城的世界影响大,C错误。 6.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 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B. 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 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D. 封建统治者重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这首民谚中可以看出古代重视农业轻视商业的思想,故选A。B项说的是小农经济的特点,材料并未体现;封建社会商业兴盛与题意主旨不符,C错误;统治者奉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思想,D项错误。 【点睛】在古代历朝统治者无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业征收重税,用来排挤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巩固农业的主导地位。这种政策带来的重要的影响在思想上体现的是重农抑商的思想,人们忽视商业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社会的发展。 7.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 商品经济 B. 小农经济 C. 市场经济 D. 计划经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反应的是男耕女织的简单性别分工,联系搜学知识可知,这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故此题应选B项 考点:小农经济 点评:小农经济主要特点: (1)生产方式: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2)生产目的: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3)经济形态: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8.某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往薄来”“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 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 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 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市舶司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唐玄宗开元间(713~741)﹐广州即设有市舶使﹐一般由宦官担任﹐是为市舶司前身。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货行、外洋行。相传其名起于明代,号为“十三行”,却非固定为13 家。清代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十三行业务十分发达。所以小论文研究的对象是A 考点:商业的发展•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9.电视剧《乔家大院》艺术的再现了晋商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精神。明清时期与晋商齐名的著名商帮是 A. 闽商 B. 徽商 C. 粤商 D. 鲁商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晋商,故B项正确;闽商、粤商和鲁商都不是与晋商齐名的商帮,A、C和D项错误。 10.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是 A. 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 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 避免了西方列强的侵略 D.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不利于中国原有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正确,D不正确;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在明清时期,B排除;“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殖民者的侵略,但不能说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后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也排除C。 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需要掌握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的识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 11.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提出过地圆说。15、16世纪时,地圆说被航海家的海上探险活动所证实。下列能够证明地圆说的是 A. 迪亚士船队 B. 哥伦布船队 C. 达·伽马船队 D. 麦哲伦船队 【答案】D 【解析】 【详解】迪亚士的船队只完成了欧洲到非洲好望角的航线,没有全球航行,A错误;哥伦布只完成了欧洲到美洲的航线,故B排除;达·伽马的航队只完成了欧洲到印度的航线,故C排除;麦哲伦团队完成了完整的环球航行,D正确。 1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是 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②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③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答案选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13.“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局势和历史发展的进程,这是因为新航路的开辟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 ②开始了欧洲同亚洲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 ③开通了欧洲与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通道 ④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增加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故①正确。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亚欧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②错误。新航路开辟之后,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开通了欧洲与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通道,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故③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排除ABD,所以选C。 点睛: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内容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14.近代殖民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怪胎”。近代早期殖民主义的方式主要有 ①门户开放 ②资本输出 ③贩卖黑奴 ④不平等贸易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早期殖民主义的方式主要由黑奴贸易和不平等的贸易,③④正确,故答案为A。门户开放和资本输出是19世纪末开始出现的,①②错误,故BCD错误。 15.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其根本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 B. 物质利益的驱动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美洲劳动力缺乏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欧洲主导的三角贸易迅猛发展,使大西洋地区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其根本原因在于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扩大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而促进三角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 此时期资本主义先进的政治制度只在少数欧洲国家确立,且为主要因素,排除A。B、D两项均为次要因素,不符合题意,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考查欧洲主导的三角贸易的根本原因,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题干信息即可。 16.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局,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座城市更能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 A. 意大利 B. 西班牙 C. 荷兰 D. 英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迁移运用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631年”可知,反映的是17世纪的欧洲状况,根据所学知识,17世纪荷兰攫取了海洋霸权,成为“海上马车夫”,成为世界各地物品的交流集散地,C项符合史实;此时,贸易中心已由地中海沿岸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已经衰落,西班牙已丧失了殖民优势地位,英国殖民帝国地位还未确立,所以A、B、D项排除;故选C项。 考点:走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荷兰、英国等国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 17.为近代工业城市的兴起奠定基础,被誉为“工业城市之母”的发明创造是 A. 珍妮纺纱机 B. 蒸汽机 C. 发电机 D. 电动机 【答案】B 【解析】 :由于蒸汽机 的发明创造,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所以选B项。 18.19世纪中期,机器纺织品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成品,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了茶叶、香料等生活用品的出口。可见19世纪中期前后国际贸易发展的特征是 A. 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 国际贸易增速放缓 C. 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对外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出口则以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这些反映商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故选C 。19世纪中叶是英国成为世界中心,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际贸易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排除B;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自由主义盛行,D错误。 19.1849年,英国议会废除了已实行几百年的《航海条例》,这表明英国 A. 开始争夺海上霸权 B. 正式成为工业国家 C. 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D. 奉行自由主义政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51年英国制定《航海条例》目的是打击荷兰,,争夺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宣布废除《航海条例》因为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增强,奉行自由贸易政策,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错误,18世纪60年代英国就开始了工业革命,排除;C项错误,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故选D。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两次工业革命·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0.在今天的中国市场上,“西门子”的家电和通讯产品到处可见。西门子是19世纪德意志的一位科学家,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果是 A. 研制成功发电机 B. 发明电动机 C. 发明炸药 D. 发明电报 【答案】A 【解析】 【详解】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果是研制成功发电机,使人类大规模地利用电能成为可能,A正确;发明电动机是格拉姆,B错误;炸药是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发明的,C错误;发明电报的是莫尔斯,D错误。 21.汽油价格上涨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石油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石油工业作为一种能源支柱工业开始崛起是在 A. 19世纪中期 B. 20世纪中期 C. 19世纪晚期 D. 20世纪晚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石油工业作为一种能源支柱工业开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C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60-70年代,A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于20世纪初,B和D项错误。 22.“交通运输愈发达,商品流通愈迅速、愈频繁,单个的、地方的和民族的市场结合的进程就愈快。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的发展也就愈迅速。”“整体的世界经济的生产机体”完全形成的时间是 A. 14~15世纪 B. 16~18世纪 C. 19世纪中期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一个整体的世界经济”是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这个体系完全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D正确;14~15世纪属于前资本主义时期,A错误;16~18世纪是殖民扩张时期,B错误;19世纪中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时期,C错误。 23.下列企业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初衷的是 A. 开平煤矿 B. 轮船招商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发昌机器厂 【答案】C 【解析】 洋务运动是洋务派打着“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旗号,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因此创办江南制造总局,发展军事工业,最能体现洋务运动的初衷。故答案为C项。 开平煤矿和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而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排除A、B项;发昌机器厂不是洋务企业,排除D项。 点睛: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开展“自强”、“求富”的运动,目的是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4.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 缺少必要的资金 B. 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C. 劳动力素质较低 D. 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民族企业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中,资金、投资方式、劳动力素质不是主要原因,资金可以积累,投资方式可以模仿,劳动力可以培训,但由于外国的严格限制,中国企业长期缺乏核心技术是难以改变的,这是出现不正常现象的主要原因。 25.据统计,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1936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 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 C. 群众性反帝运动的推动 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较高,这得益于当时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工业建设的发展,故D正确;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1927年到1936年处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不是南京临时政府,故B 错误;群众性反帝运动的推动,属于一战时期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南京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和史实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故C项正确;新中国建立时期,中国属于新民主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故A项错误;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制度也尚未建立,故B项错误;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含义,学生应该认识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确立是从经济基础的角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据此再结合三大改造的史实即可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 27.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的三个步骤依次是 ①人民公社 ②农业生产合作社 ③家庭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①③ D. ③①② 【答案】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1958年出现;②是1953-1956年;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以答案选C。 点睛:材料“1949年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28.1984年,是中国改革的小高潮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级合作社在全国推行开来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上海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 【答案】C 【解析】 A是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时期,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1990年至1991年上海和深圳相继设立证券交易所,A、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正确。 29.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 A. 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 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C. 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 建立环渤海经济区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一九七九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故B项正确;A项是1988年设立的,排除;C项是1984年开放的,排除;环渤海经济区是指环绕着渤海全部及黄海的部分沿岸地区所组成的广大经济区域,是1985年后提出的,故D项排除。 点睛:“一九七九年”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 30.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 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B.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 开放内地各省会城市 【答案】B 【解析】 【详解】1990年,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B正确;设置海南经济特区是1988年,A错误;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1991年,不属于“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C错误;开放内地各省会城市时间是1998年,D错误。 31.近代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下表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它被定名为 A. 长袍马褂 B. 西装 C. 中山装 D. 列宁装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五权分立和五族共和”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是中山装,中山装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故C项正确;A项是清代传统的服饰,与材料中“五权分立和五族共和”不符,排除A项;B项是西式的服装,与“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不符,排除B项;列宁装是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后传入新中国而流行的,排除D项。 32.罗斯福政府在实行“以工代赈”时规定,所招募的青年工人必须保证将每天工薪的一半寄给家中。此规定意在 A. 培养青年人勤俭节约精神 B. 增强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 C. 大幅减少政府的福利支出 D. 扩大社会消费群体的数量 【答案】B 【解析】 罗斯福政府在实行“以工代赈”时正是美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时期,故青年工人必须保证将每天工薪的一半寄给家中是为了满足家人解决生活过程中消费的需要,这对于缓解危机非常有用,故选D;AB不是当时的主要意图而是长远目标,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BC。 33.某班同学做了一个经济史学习网页。如果在“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栏目下再增加一个链接,则链接项①应该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 C.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主要变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故A项正确。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不是新变化的体现,排除B。战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取代,排除C。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排除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符合材料要求。 34.苏俄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但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但鱼却属于你们。”农民的不满主要针对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土地私有化 【答案】A 【解析】 苏俄农民不满的地方是因为“面包”、“木材”、“鱼”等农业产品被国家和政府给收走了,自己辛勤劳动却得不到相关的回报,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争结束之后继续实行而表达的强烈不满,故选A;新经济政策巩固了工农联盟,不会引发农民的不满,故排除B;农业集体化政策实施的时候,苏联已经建立了,不再称苏俄了,故排除C;D本身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点睛:20世纪初苏俄(苏联)四次经济政策的调整分别是:①1917年,苏俄十月革命胜利之初,把私有银行、铁路、大企业收归国有。垄断对外贸易。②1918-1921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③1921~1927年,实行新经济政策。④从1927年起,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政策。 35.苏俄的某一政策“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这一政策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 D. 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新经济政策通过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以过渡到社会主义阶段,对于国家无法经营的企业采取租赁和租让的方式给资本家经营,故答案为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企业国有化管理,排除A项;C、D项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该时期排斥资本主义经济,均排除。 【点睛】新经济政策“新”的表现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经济模式,而是一个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略政策,其初衷是要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模式都排斥商品市场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6.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 B.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 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故B正确;斯大林模式不实行市场经济,故A错误;斯大林模式不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故C错误;斯大林模式时期国营企业没有自主权,故D错误. 【点睛】 从经济上来看,苏联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者,以各级党组织为执行者,以国家工业发展为唯一目的,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总之,这是一个有鲜明特点的经济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改善生活的手段,达到高积累多投资的目的. 37.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其共同点在于 A.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 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C. 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D. 力图解决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问题,故D项正确;A项只符合赫鲁晓夫改革,应排除;BC两项符合勃列日涅夫改革,应排除。 【点睛】1917年十月革命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一直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曲折反复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列宁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二是斯大林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三是二战之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历程及结果。 38.“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也被称为“美金”,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 B. 美元与马克挂钩,马克与其他货币挂钩 C.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D. 美元与白银挂钩,各国货币与白银挂钩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制度内容是“双挂钩一固定”的世界货币制度,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即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建立了固定的比价关系。故C项正确;各国货币与美元建立了固定的比价关系,不是直接与黄金挂钩,A错误;美元是与黄金挂钩,不是与马克和白银挂钩,B和D错误。 【点睛】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获得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殊地位,美元从此有了“美金”的说法;与美元比起来,其他国家的货币处于从属地位,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主导地位。正如当时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所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这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39.胡锦涛同志高度评价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称其“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C.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开始步入正轨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增强的趋势,使中国在更大范围、以更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故选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属于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对外开放的范畴,故B错误;C与题意不符要求,故排除;题干提及的经济领域,D项反映的是政治领域,排除。 40.古代中国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至今不失其时代意义。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家的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C. 兼相爱,交相利 D.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答案】B 【解析】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反映的是随着社会状况的变化,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韩非子的这种与时俱进的思想是法家主张变法的理论基础。故答案为B项。A项是孔子的主张,C项是墨子的主张,D项是老子的主张,均排除。 41.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说教,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思想家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答案】A 【解析】 李贽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A正确;黄宗羲猛烈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气在理先的唯物思想,排除BCD。 42.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由此可知其治学思想是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主张工商皆本 C. 主张格物致知 D. 强调经世致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批评空谈心性,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可知顾炎武主张实学,提倡经世致用,D正确;反对君主专制不符合材料中提倡经世致用的思想,A错误;工商皆本属于经济方面主张,与材料中学术主张不符,B错误;格物致知属于朱熹的求理主张,C错误。 43.古希腊某思想家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感觉,感觉就是知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只能是个人的感觉和利害。下列体现该思想的名言 A. “万物皆有水而生成” B. “美德即知识” C.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人的知识来源于感觉,感觉就是知识”强调人的感觉的作用,符合古希腊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D 正确;“万物皆有水而生成”是泰勒斯的思想主张,不符合题意,A错误;“美德即知识”强调美德的作用,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B错误;“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强调真理的作用,C错误。 44.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之上 C. “美德即知识”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题眼是“德行”“求知,智慧,向善”。由本题题眼,可知诗人强调美德即知识,故C项正确;题干中的诗句均无法体现A、B、D三项。 4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的价值,号召人们追求现实的幸福,反对神学迷信,根本原因是 A.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之说 B. 宗教改革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C.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D.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以来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生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故D项正确;新航路的开辟是从15世纪开始、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时间都不符合,故AB项排除;哥白尼的研究是受文艺复兴思潮影响的产物,因果关系不对,故C项错误。 46.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认为人“说话的权利”源于 A. 自然 B. 教皇 C. 契约 D. 君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伏尔泰强调人们要有言论的自由(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体现出天赋人权的思想,显然这里的权利来源于自然,A正确;伏尔泰批判教皇和君主专制,B和D错误;契约的思想属于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C错误。 47.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宣称“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卢梭以“镣铐”喻指 A. 封建专制制度 B. “君权神授”思想 C. 罗马天主教会 D. 基督教神学 【答案】A 【解析】 “人生而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戴着镣铐”指人生应该是自由的,可是却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故A正确;启蒙运动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主要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 48.强调“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但同时坚持人要自律”的德意志哲学家是 A. 卢梭 B. 康德 C. 伏尔泰 D. 孟德斯鸠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哲学家康德提出思想自由的同时,要学会自律和理性判断,B正确;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A错误;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思想,C错误;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的思想,D错误。 【点睛】本题还可以直接从德意志突破,只有康德是德意志启蒙思想家,其他三人均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49.率先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是 A. 陈独秀 B. 蔡元培 C. 鲁迅 D. 李大钊 【答案】A 【解析】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是率先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故BCD三项排除,A项正确。 50.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 《庶民的胜利》 C.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故D项正确;《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是革命党人朱执信于1906年在《民报》上发表的,故A项错误;《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介绍十月革命的文章,故BC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共70分) 51.阅读下列材料: 当今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1995年) 材料三 2009年末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正演变为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目前,欧元区各国正希望通过多方面合作和共同努力来摆脱困境,但步履蹒跚。 ——摘编自《影响全世界的欧洲债务危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共同体由哪三大重要机构组成?材料二反映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哪两大趋势?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一体化前景的看法。 【答案】(1)原因:拥有共同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 (2)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迈进。 (3)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可知拥有共同文化遗产;依据材料一“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可知吸取战争教训;依据材料一“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可知应对苏联“势力扩张”。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可知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可知由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迈进。 (3)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欧元区各国正希望通过多方面合作和共同努力来摆脱困境,但步履蹒跚”可知答案。 52.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激烈变革的时代为背景,以崛起的士阶层为骨干,以兴旺的私学为基地,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相互驳难的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揭开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材料四 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五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了理学阶段。下表为理学不同学派的核心主张。 代表学派 核心主张 ① “理”是万物的本原,强调格物致知 ② “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内心的修养” (1)材料一中“空前繁荣的文化气象”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董仲舒的主张,并说明其提出该主张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董仲舒提出的道德标准。董仲舒的上述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学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4)材料五表中①②分别是哪一学派?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1)百家争鸣;孔子主张“仁”、“礼”和德政;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等。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治,实现政治大一统。 (3)三纲五常。影响:儒家思想成为此后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4)理学和心学。万物的本源认识和求理途径的不同。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战国时代,学术思想界出现了诸子并起,学派林立”可知是百家争鸣;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孔子主张“仁”、“礼”和德政、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以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君舟民水”等回答。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是加强思想统治,实现政治大一统。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和材料四“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可知是三纲五常。影响:依据所学从儒家思想成为此后封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回答。 (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表格中““理”是万物的本原”可知①是理学;依据表格中“心是万物的本原”可知是心学。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五表格内容从万物的本源认识和求理途径的不同回答。 5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启蒙运动就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该学派特别强调什么?莎士比亚的名言体现了什么思想?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改革? (2)孟德斯鸠和卢梭都是当时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分别为新的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怎样的设想? (3)材料三康德的名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1)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觉作用;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宗教改革。 (2)孟德斯提出了三权分立的主张;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主张建立共和国。 (3)理性主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普罗塔哥拉属于智者学派;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提出的主张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可知强调人的感觉作用;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一“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的信息体现出人的价值和尊严;第四小问依据材料二“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和所学可知是宗教改革。 (2)依据所学可知孟德斯提出了三权分立主张,依据材料三可知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主张建立共和国。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可知是理性主义思想;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 5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 材料二 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张,并指出其相应的实践活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简析近代前期中国思想发展的特点。 【答案】(1)中体西用的思想;洋务运动。 (2)提倡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3)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4)近代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变化,学习的特点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可知是中体西用的思想;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由此引发的运动是洋务运动。 (2)依据材料二“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可知维新派主张是提倡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3)依据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和所学从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以及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回答。 (4)依据材料中近代国人学习西方的内容可知经历了器物—制度—思想的变化,学习的特点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