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朱文清 审题人:邹 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战国时期,庄子说“人勿胜天”,而荀子不仅明确提出“人定胜天”,而且还指出“国家存亡皆与天无关,而是取决于人的做法”。这说明 A.道家缺乏精神追求    B.儒家具有人文理念 C.儒道政治要求不同    D.道家主张天人和谐 ‎3.“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化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解放特征的是 A.文人多画山水寄托分裂动荡之痛 B.戏曲象征虚拟表意的传统开始形成 C.书法尚韵重在表现自我追求风骨 D.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 ‎4.明朝中后期,“钱贵谷贱百物贵”“钱贱谷贵百物贱”的传统逐渐为“银钱俱贱,粮食百物俱贵”的现实所取代。其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白银的大量涌入 C.生产方式的落后       D.世界市场的形成 ‎5.唐朝后期,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以牛党胜利结束。唐文宗曾说。“去河北贼(指播镇割据)非难,去此朋党实难”。唐代朋党之争 A.客观上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动 B.具有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 C.是中央与地方斗争的必然产物 D.推动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 ‎6.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北宋 北方人数(个) ‎ 北方所占比例 ‎ 南方人数(个) ‎ 南方所占比例 前期 ‎ 278 ‎ ‎ 84.5%‎ ‎ 51 ‎ ‎15.5%‎ 中期 ‎274‎ ‎ 63.9%‎ ‎155‎ ‎36.1%‎ 后期 ‎121 ‎ ‎ 40.3%‎ ‎179‎ ‎ 59.7%‎ A.地域是官员选拔决定性因素       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7.1757年,乾隆降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该政策 A.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B.养成了国民的妄自尊大心理 C.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 D.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 ‎8.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中说道:“本朝之为满洲,犹中国之有籍贯。舜为东夷之人,文王为西夷之人,曾何损于圣德乎!”材料可以反映 A.满洲文明源自先秦时的中原      B.清初依然存在文化冲突 C.儒家仁政思想惠及大江南北      D.民族认同成为朝野共识 ‎9.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贸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种状况表明中国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增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生产力水平出现质的飞跃        D.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 ‎10.王韬的《瞍园文录外编》中记载:“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这表明王韬 A.深受卢梭启蒙思想影响         B.认识到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C.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D.准确介绍了英国议会职权 ‎11.辛亥革命期间,许多省份是以宣布独立的形式实现了“和平光复”,如1911年11月5日,在张誊等人推动下,江苏巡抚程德全在苏州就以宣布“独立”的形式实现了“和平光复”。这反映了 A.暴力革命受到极力排斥      B.封建统治基础已瓦解 C.革命派的力量不断壮大      D.革命形势的发展迅速 ‎12.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说明 A.近代中国呈现复杂的发展趋势      B.有识之士有同质化目标选择 C.甲午战争触发了清朝多重危机      D.资产阶级尚未形成政治合力 ‎13.“1926年的时候,国民党突然变得强大起来,它不仅办起了军校,还打败陈炯明,‎ 基本上统一了两广地区。”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国民党凝聚了主要革命力量       B.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C.国民党得到了英美国家支持       D.军阀混战提供了发展契机 ‎14.1938年3月罗斯福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 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 A.高度评价了国民政府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积极防御作战 B.认为抗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意识方才真正觉醒 C.充分认可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的正确战略 D.支持国民政府调整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正面会战战略 ‎15.有学者说,1954年宪法“既不是一部《共同纲领》那样新民主主义类型的宪法,也不是一部‘完全’的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是因为此宪法 A.修正了《共同纲领》的基本原则     B.缺乏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C.坚持了对私营工商业经济的保护     D.体现了社会转型过渡性 ‎16.日内瓦会议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成功促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的签订。与此同时,中国还主动解散了周边国家华侨的共产党组织,劝说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这些做法 A.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创造了条件   B.是大国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尝试 C.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   D.打破了美国孤立和遏制中国政策 ‎17.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表现是 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18.《十二铜表法》规定,平民与贵族不得通婚,后来法律又规定,生来自由人与解放自由人不得通婚。这说明 A.法律存在一定的保守性        B.公民间存在严重不平等 C.平民权利缺乏法律保障        D.注重保护罗马的公民权 ‎19.1713 年英国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枢密院院长克蒙德里勋爵告诉女王说,枢密院需要一段时间讨论,并强调了枢密院决策权的独立性。安妮女王为此大发雷霆,克蒙德里也丢了官职。这件事反映了 A.英王权力仍在强化 B.内阁与国王共同进退 C.枢密院对内阁负责 D.君主立宪制尚不完善 ‎20.《全球通史》指出,“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B.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C.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D.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21.下表反映了意大利威尼斯不同时期在地中海东部沿岸港口香料进口数量的变化。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埃及亚历山大里亚 ‎ 黎巴嫩贝鲁特 ‎1496~1498年 ‎ 1060~1200吨 ‎ 270~420吨 ‎1501~1550年 ‎ ‎335吨 ‎ 45吨 A.威尼斯商贸地位的衰落        B.地中海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通往亚洲新航路的开辟        D.葡萄牙垄断贸易的形成 ‎22.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 文明成长的动力来源于挑战激起成功的应战,应战又反过来引发新的挑战。……“大多数文明之所以未能持续成长,是因为这些文明在许多重大关头未能连续应战,这种应战不仅要有效回应所应对的调整,还要能够激发出大量需要做出不同应对的新挑战。以下史实不能论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是 A.甲午战争激发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   B.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推动工业革命开展 C.工业革命推动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D.西葡新航路开辟加速国内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23.如果没有麦克斯韦在理论上证明无线电波的存在以及赫兹的实验验证,除了幻想家外,谁都不会想到不要导线就可以传递信号。材料可用于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A.电报成为标志性成就        B.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C.技术推动了科学理论进步      D.电报发明具有偶然性 ‎24.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一主张 A.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     B.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 C.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     D.宣告了欧、美、日鼎力局面的形成 ‎25.冷战结束后,“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材料主要说明了 A.美国霸权地位已完全丧失         B.世界局势出现了动荡局面 C.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崛起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通商银行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通商银行名为商办,实系奉旨设立的官商性质,大权均由盛宣怀一人独揽。通商银行创立时,招商股500万两,先收丰数250万两,并商借度支部库银100万两。此时,中国无银行法令及成规可援,故一切组织管理及营业规则,皆参照外商银行成例办理。用人办事,以汇丰为准。并借重外才,征用客卿,聘任英人美德伦为洋大班,藉以融通中外金融。通商银行成立之初,国家即投予发行银元、银两两种钞票的特权,以为民用,使为整理币制之枢纽,至此国中始见本国纸币与外商银行之纸币分庭抗礼,金融大权不复为外商银行所把持。光绪二十六年(l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京行首遭焚毁,天津分行亦随之收束,业务渐告不振。 材料二: 劳埃德银行是英国著名的私营银行之一。19世纪后期,英国政府出台法律规范优化了金融市场,劳埃德银行率先根据新法律进行了改组,它也从单一家族组织变成事业部式的组织结构,分行开始在伦敦和全国各地设立,业务也进军保险、投资并开始直接参与海外殖民贸易领域。私人银行的成长带来了英国银行体系在19世纪后半期空前的银行业集中进程,经过并购浪潮的洗礼,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形成了劳埃德银行等“五大银行”主导英国银行体系的局面。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通商银行和劳埃德银行的特点及其反映的时代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两大银行发展趋势不同的因素。(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70年,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64.7%。而唯一的对手美国仅占23.3%,到1913年时,虽然美国已向前发展,达到了35.8%,但这一年欧洲工厂的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47.7%。到1914年时,欧洲除了在全球陆地上架设了庞大的电报和电话线路网外,还在海底铺设了516000多公里的电缆,已有总吨位为5000万吨的3万多艘船只装载货物往返于世界各地……欧洲已成世界的银行家,为建造横穿大陆的铁路、开凿沟通海洋的运河、开发矿山、建立种植园提供所需的资金,诸大陆这一经济上的一体化导致了全球生产率的惊人增长。这一期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贸易额增加了12倍,欧洲在这一经济腾飞中得益最多。1800年,欧洲宗主国的人均收入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收入的差距约是3:1,而到1914年时这一差距则增加到约7:1。‎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欧洲与世界经济发展关系的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1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李贽深刻揭露那些道貌岸然的道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打破了对封建时代最高的思想权威孔子的迷信,认为道学的一切祸害均源于孔子,因此决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他辛辣地嘲笑道学家对孔子的项礼膜拜,是一犬吠影,众犬吠声。李贽又对儒家经典进行批判。他指出:“六经、《语》《孟》”,“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                 ‎ ‎——摘编自孙开泰《李贽的反道学思想》‎ 材料二:陈独秀认为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从来没有民主与科学,所以应当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的先进分子、广大青年和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                   ——摘编自曾乐山《五四时期陈独秀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陈独秀有关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贽、陈独秀二人思想的影响。(8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1895年康有为率领千余举人开展公车上书。在上书中,一方面提出“迁都西安,整军再战”的“权宜应敌之谋;另一方面,提出了“立国自强之策”,希望光绪帝实行开矿、机器生产的富国之法,勤工、惠商的养民之法,立学堂、开报馆的教民之法,以及每十万户选一议郎,“上驳诏书,下达民词”的主张。‎ 材料二:1937年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宣言倡导“迅速准备与发动民族革命战争”,“实现民权政治,安定民生”,并重申中共中央“为三民主义的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的暴动政策、取消苏维埃政权、改编红军”的四项保证。‎ (1) 分析两则材料背景的相同之处,概括两则材料中的相似主张。(6分)‎ (2) 两则材料中,为了实现其目标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策?(4分) ‎ 南昌二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5 CBCBA 6-10 CCBAC 11-15 DBACD 16-20 CBADA 21-25 CDBAD ‎26.(1)特点:通商银行:官商合办;借鉴西方经营模式;拥有货币发行特权:(2分,一点1分)劳埃德银行:私人银行;采用现代经营方式;经营范围广(2分,一点1分) 时代背景: 通商银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西方文明的传入;清政府财政危机(3分) 劳埃德银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垄断组织出现;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法制较为健全。(3分) (2)因素:社会性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法制环境不同;政局是否稳定(4分)‎ ‎27.观点:近代欧洲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到了核心和引领作用。(3分)‎ 论述:新航路的开辟,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市场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贸易不断上升;随着欧洲的对外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开拓了广大的海外市场;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由英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由德国和美国引领,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生产力的发展,使欧洲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工业技术。欧洲在不断的殖民扩张中,掌握世界经济的主动权,在世界建立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殖民网络,从而引领着世界经济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9分)‎ ‎28.(1)背景:李贽,明末吏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工商业者实力增强;官方理学的僵化。陈独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北洋政府掀起尊孔复古逆流。(6分,言之成理即可)‎ ‎(2)影响:李贽,冲击了儒家道统,使中国思想界呈现生机;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民主启蒙价值。陈独秀,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民主科学思想传播,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8分,一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29.(1)背景:民族危机加重。主张:实行民主,改善民生,抵御侵略。(6分)‎ ‎(2)对策:材料一进行变法,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实现富国强兵。材料二通过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抗战。(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