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天子有天下谓之天下,诸侯有国谓之国。然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故诸侯谓之邦国,天子谓之王国。”该材料主要说明 A. 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 B. 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等级森严 C. 分封制与宗法制内在联系加强 D. 宗法制下礼乐制度的直接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有国者不可以称天下,有天下者或可以称国”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强调天子与诸侯之间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A项是秦朝开始实行的,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宗法制和分封之间的关系,故C项排除; D项说法属于影响,不是本质,排除。‎ ‎2. 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A. 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 B. 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C. 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 D. 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诸侯王进行武力兼并的同时,对被兼并的地区进行文化渗透,从而传播了周王朝代表的中原文化,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的作用:①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通过分封制,周的文化形式因此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周文化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②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并逐步构织出全国的交通网络。‎ ‎【详解】‎ ‎3.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己经产生 B. 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 宗法制只存在于贵族阶层中 D. 关于宗法制的起源考证存在着争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可知丁山认为宗法制起源于宗庙制度;根据材料“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可知王国维认为宗法制起源嫡长子继承制,综上分析可知关于宗法制的起源考证存在着争议,D选项符合题意。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己经产生的结论与材料“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相冲突,A选项排除。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的说法与材料“宗法兴起宗庙制度”相矛盾,B选项排除。宗法制只存在贵族阶层中说法错误,宗法制对整个社会都产生较大的影响,C选项排除。‎ ‎4. “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 A. 破坏了宗法制的原则 B. 扩大了周王室统治基础 C. 丰富和发展了分封制 D. 有利于周王的集权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周的宗盟是周天子与诸侯的盟会,与会者有同姓与异姓,这使得周王室的统治基础得到扩大,因此B 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异姓同姓都会遵循,不会破坏宗法制原则;C选项错误,异姓纳入周的宗盟与丰富和发展分封制无关;D选项错误,西周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集权政治尚未建立。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5.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 维护社会的安定 B. 加强了周王的权力 C. 区分血缘的远近 D. 保证贵族特权地位 ‎【答案】A ‎【解析】‎ 联系史实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推行的目的就是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这里材料中的“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适孽无别则宗族乱”指的是不按照“先王之法”则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这里的“先王之法”即嫡长子继承制,即宗法制,故此题应选A项。 ‎ ‎6.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等级 乐队 乐舞 王 四面 八佾 诸侯 三面(缺北面)‎ 六佾 卿大夫 二面(缺北和东)‎ 四佾 士 一面(只有南面)‎ 二佾 A. 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B. 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 C. 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D. 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表格体现的是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等级秩序,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分封制与宗法体制的相互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不是重在反映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而是体现的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7.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 A. 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 B. 封国制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C. 中央集权制诞生是历史的必然 D. 战国时期中国政治的剧烈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材料提到,“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系列变化反映了西周到秦朝,从分封制到集权独断的变化,故A正确; B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特点;C中历史必然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主旨。‎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和皇帝制度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的重点之一。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藩王”等等。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制度。皇帝制度自秦始皇创立以来,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皇权至上,不可僭越;皇帝独尊,王权神化;皇位世袭,不可转移;总之,皇帝制度与封建专制是相辅相成的。‎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8.在《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 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B. 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 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 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说明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所述并非只是西周文化,排除D项。‎ ‎9.“(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D. “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通过分封制与诸侯共同管理国家,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项符合题意,故选A;先秦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地方分权体制”指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自主权,“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后三个说法与史实一致,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10. 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 … … 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 )‎ A. 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 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 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 D.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综上可知,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题干的描述,排除;B项提及的是宗法制,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西周末年史实,排除。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11.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 A. 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 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 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D. 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符合材料“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的说法,D正确;秦朝时期赋税沉重,刑罚残酷,并不是改善民生,A错误;秦朝实行“焚书坑儒”,不是文化繁荣时期,B错误;秦朝时期疆域并不广阔,C错误。故选D。‎ ‎12.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这实质体现了 A. 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 历法为封建政府服务 C. 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 封建皇权的至髙无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由“政月”到“正月”再到“征月”的演变,皆与秦始皇有关.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的避讳制度.故D项正确。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材料不符.故A项排除;题干不能说明历法的政治意义,排除B项;君权神授意思是君主受命于天,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排除。‎ ‎1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 A. 满足皇帝私欲 B. 彰显皇帝的权威 C. 强化君主的权力 D. 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称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将六国旧贵族迁往秦地,材料中还指出秦朝实行移民政策,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贵族、富豪都是在六国旧地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果仍留其在原地控有隐患;因此将他们迁走的目的在于打破之前旧有的地方政治结构,有利于加强秦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到的做法出于国家统治的需要,而不是皇帝个人的私欲的满足。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加强中央集权,与皇帝的权威、君主权力的强化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ABC项。‎ ‎14.《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 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 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C. 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以得出皇权至上,大权独揽。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说法与皇权至上不符,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提炼信息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 ‎15.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 ‎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 ②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 ‎③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 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即可知这应为秦朝的郡县制和什伍连坐制。该制度将人民限定在土地上,加强了对人民的管理,故排除第④项;该制度下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行政权收归中央,故排除第②项;其他两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故本题应选项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郡县制和什伍连坐制 ‎16.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 消灭六国 B. 严刑峻法 C. 修筑长城 D. 制度创新 ‎【答案】D ‎【解析】‎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朝在政治上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基本格局,故D正确;A、B、C不是秦朝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以“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 B.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答案】A ‎【解析】‎ ‎【详解】秦朝时期,国家用奉常、郎中令、少府和宗正等九卿级别的高官,专门管理皇帝的宗庙、警卫、生活和家族亲戚等事务,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的本质特点,A项正确;职分细化是具体做法不是本质,B项错误;唯才是举与三公九卿的具体职务无关,C项错误;政务繁杂与诸卿管理皇帝的私人、家族事务不符,D项错误。‎ ‎18.据史书记载,官员口口口口“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文中口口口口处缺失的官员身份应是 A. 御史大夫 B. 刑部尚书 C. 平章政事 D. 军机大臣 ‎【答案】A ‎【解析】‎ 御史大夫的职权范围是丞相的助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与材料中“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相符合,故A项正确;刑部尚书是掌管全国司法和刑狱的大臣,不负责“肃正朝列”,同平章事是宋代商议国家大事的官员,军机大臣是清朝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官员,均与题意不符,故B、C、D三项错误。‎ ‎19.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 A. 由神权政治转向君权政治 B. 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 由城邦国家转向领土国家 D. 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政治的理解。根据题干中“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可知是分封制下世袭的贵族垄断政权,体现贵族政治的特点,而秦朝以后“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无世禄之臣”,可知是郡县制下皇帝任命的官员不世袭、无领地,完全听命于皇帝,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点,综合材料可知体现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故D项正确。题干没与体现神权政治、血缘政治,排除AB;中国古代不是城邦国家,排除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20.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 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 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封建政治”是指分封制度,而“郡县政治”是指郡县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郡县制不是;郡县制维护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分封制维护了奴隶制度;分封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1. 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 A. 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B. 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C. 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 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汉武帝加强皇权的措施。汉初丞相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相权,B项正确;A项错在“取代相权”;C项“掌控决策”不符合史实;D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考点: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加之运用基础进行解答。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频繁换相,建立中朝,决策中枢机构发生转移。‎ ‎22.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私人侧近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 B. 汉朝的“中朝”‎ C. 唐朝的三省六部 D. 宋朝的枢密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此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内)朝”,此即“逐渐获得权力”,以削弱相权,此即“压倒了政府的大臣”,这与材料中的描述相符。故答案为B项。A项,秦朝的“三公九卿”本身就是手握重权的国之重臣,并不是皇帝“左右的微臣”,排除;C项,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是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以加强皇权,排除;D项,宋朝的枢密院主要负责军政,也是为了分割宰相职权,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23. “于杭州。二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从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①元朝行省的管理区域时有变动 ‎ ‎②路和府是元朝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 ‎ ‎③元朝在全国共分设了十个行省,江浙行省是其中之一 ‎ ‎④元朝的行省设置和调整由中央政府决定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用排除法来解,从材料无法得出元朝在全国共分设了多少个行省,材料无法反应出这一信息,排除③,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24.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省力之行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 A. 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 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 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 削弱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的用意“众建其官”,旨在分割官员权力;“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旨在牵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因此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拓宽选官渠道、没有涉及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5.“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A.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 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 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 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分析说明财政匮乏而枢密院所管辖的兵很多,人民困乏而管理财权的三司确有较多的财富,这体现了各个部门效率低下,但加强了皇权,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信息可知这与宋代“二府三司制”的特点相符,故A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加强,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加强,故B项错误。‎ 点睛:对材料“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6.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 )‎ A. 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D.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较为突出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A、B两项的表述均与唐宋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史实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之间的关系,故排除C项;由题目中的信息“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等问题,并做出决定”可知唐宋时期存在君主集权与相权较大威胁集权的矛盾,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较为突出,故本题应选D项。‎ ‎27.某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许多方面“大体接近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是 A. 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 C. 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D. 科举制可提高官员文化水平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近代社会的价值取向,从政治上追求民主,反对专制;从经济上,发展近代机器生产;从思想上,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科举制与近代社会价值取向相似的即有利于旧有特权阶层的专制统治,故答案选C。其他三项与近代社会价值取向不相符。‎ ‎28.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如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元朝这样划分行政区域主要是为了( )‎ A. 促进行政管理方便 B. 加强军事上的控制 C. 便于各地经济交流 D. 促进区域经济平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无险可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以加强军事上的控制,因此选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A选项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 ‎29.北宋时期,四川有个文人献诗成都知府说:“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成都知府赶紧上报朝廷。宋仁宗批复说:“老秀才要官耳,不足治也。给他个小官。”作为个案,它可以佐证当时 A. 地方割据的隐患较严重 B. 政治风气较为开明 C. 君主集权程度逊于前代 D. 儒家信仰得以重建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描述了北宋时期一个四川文人写诗提倡四川割据独立,而宋仁宗听到后却给他封了官,可见政治风气较为开明,故选B;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地方割据隐患是否严重以及君主集权程度如何,排除AC;儒家信仰也与题干所述无关,排除D。‎ ‎30.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以租赁或借居为主,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A. 官僚制度逐渐完善 B. 特权观念日益淡化 C.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 城市功能趋于丰富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封建社会的中国“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即生活场所与办公场所的分离,这一现象体现了官僚制度日渐完善的发展趋势,故答案为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不同时期特权观念、君主专制和城市功能的比较,故无法得出BCD三项的结论,排除。‎ ‎31. 明末冯元飙说:“(阁臣)夫中外之责,孰大于票拟,有汉唐宰相之名,而更代天言……柄用专者莫如今日。”这反映出明末内阁 A. 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B. 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 C. 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 D. 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柄用专者莫如今日”可知,明朝内阁的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但是国家决策权依然是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排除A,答案选C。内阁是皇帝位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更不可能专权超过汉唐宰相,所以BD说法有误,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 ‎【名师点睛】明朝内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内阁制度随着皇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权利的来源,由君主所授予,对君权的制约作用有限。在永乐朝以后,内阁权力加强。中晚明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内阁中人才济济,皇帝不能再胡来。‎ ‎ 明朝时,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 详解】‎ ‎32.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分析,明代内阁 A.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C.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D.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文字说明明代内阁的地位逐步提高,但职能并未改变,依旧是皇帝的秘书机构,D正确,A是科举制特点;内阁并不能领导六部,B错误。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C错误。‎ ‎33.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 )‎ A. “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B. “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C.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 D.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指出:秦朝设立丞相,短命而亡。汉朝至宋朝期间的丞相也多为奸佞小人。可见,材料认为宰相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故C项与材料主张一致。其他均不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详解】‎ ‎34.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科道监察官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来看,这一做法 A. 整顿了吏治,维护纲纪 B. 削弱了官员权力,加强皇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皇权 D. 侵犯了皇权,侵犯六部权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明太祖确立的是六部向皇帝负责,而材料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这与整顿吏治,维护纲纪无关,故A项错误;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主要废除丞相,达到高度集权目的,“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反映的是内阁地位提高,权力有所增加,皇权相对削弱,故B、C项错误;明太祖废除丞相,使六部直接隶属皇帝,而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并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来看,窃取皇权,侵犯六部权力,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的监察制度 ‎35.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这反映出明代内阁 A. 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 B. 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 C. 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 D. 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可知内阁大臣并没有实权,决策权属于皇帝,故选C项,不选A、D两项。结合所学可知,内阁始终没有成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始终不是法定机构,始终不能统领六部,不选B项。‎ ‎36. 雍正八年因西北用兵,特设军机处,经制规划,多为其(张廷玉)手定……军机处地处隆宗门内,严禁外人进入,且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有几间值班用的平房。此设置 ‎①强化了君主专制 ‎ ‎②提高了行政效率 ‎③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 ‎④保障了决策机密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具有“简、速、密”等特点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行政运行成本,保障了决策机密性,故②③④三项正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①正确,因此答案为D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 ‎37.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 A. 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 B. 因满人官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 C. 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 D. 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张廷玉作为军机大臣能够得到雍正帝的极高评价,而且得皇帝遗诏允其配享太庙,就是因为他作为军机大臣恪尽职守,而作为军机大臣的职责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故A 项正确;军机大臣的职权决定了他不可能参与决策和掌握大权,只有遵守皇帝旨意,故排除BD;军机大臣没有监察职权,故C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材料“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是解题关键。‎ ‎38.清朝有这样一个机构,既无官署,又无专官,更不许设书吏和办事人员。其成员都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均为兼职。该机构是 A. 军机处 B. 内阁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D. 南书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既无官署,又无专官”“成员都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均为兼职”两项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清朝军机处无官署,无定员、无长官、无属吏。军机大臣都由皇帝钦定,跪受笔录,直接将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去执行。可知该机构是军机处。故答案为A。内阁出现在明朝,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组成,南书房入值者主要陪伴皇帝赋诗撰文,写字作画,有时还秉承皇帝的意旨起草诏令,都与题干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39. 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项正确,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辅佐皇帝处理国政的,虽然无实权;②项错误,内阁和军机处成员无实权,皇帝统帅六部;从军机处导致“有庸臣”、“不至有权臣”来看,③是符合题意的。至于扩大统治基础,不仅史料尚未提及,而且不符合史实,因此带④的选项都应排除。故选C。‎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与清军机处 ‎40.‎ ‎ 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 A. 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 B. 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 C. 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 D. 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缤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可以看出明太祖在抑制外戚干政,符合题意的是C项;明初废除丞相,排除A项,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二、材料题(共2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 ‎——唐·房玄龄等《晋书·卫瓘传》‎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唐·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 ‎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是什么制度?依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的变化,依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答案】(1)制度:察举制。说明: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 ‎(2)变化:由注重才德到注重门第。弊端:中正官徇私舞弊;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扼杀人才;败坏社会风气。(任选两点 ‎ ‎(3)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权;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任选2点 ‎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乡举里选”指的察举制度,因为察举制度的特征就是“乡举里选”,由于察举制度重视孝和廉,所以察举制度也就能够起到社会教化作用。‎ ‎(2)材料二是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变为了注重门第,名门士族垄断官场。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主要突出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中正官往往会徇私舞弊之类的答案均可。‎ ‎(3)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就是回答出科举制度的作用,以积极作用为主,例如,科举制度扩大官吏的人才来源、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度让社会形成一个读书学习的风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