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0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0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

‎【构建知识体系】‎ ‎【细化考纲预测】‎ 考纲 细化 高考命题预测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治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发展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着重考查新中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认识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突出依法治国方略对中国改革开放大业的重要作用。‎ ‎(4)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突出考查邓小平对“一国两制”理论的贡献;“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 ‎1、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的历史特征 ‎2、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一届人大召开的历史条件、澳门回归的历史条件 ‎ ‎3、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归纳论证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比较 ‎4、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 ‎ ‎【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8年高考没有涉及 ‎01.(2018届重庆市高三5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A. 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B. 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 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 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意在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选A;材料的主旨不是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排除BD;材料没有体现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力,排除C。 ‎ ‎(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第(3)问,“意义”,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等角度分析。‎ 点睛:本题通过中国古代乡约制度、清末的地方自治及今天的基层村民自治历史线索脉络,使考生加深了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解,契合了当今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热点,反映出党和国家对农村稳定与发展问题的重视。本题考查古今贯通,时间跨度较大,涵盖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凸显考试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内在联系。试题难度不大,大多模拟试题应该都能扣住此类题目,这体现了高考不避讳热点的思路。本题中“变化”的解答,需要紧扣材料,概括信息;“积极作用”,需要紧扣材料结合所学回答;“历史背景”,需要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 ‎【突破核心考点】——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新中国成立 ‎【归纳总结】‎ ‎1、政协第一次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2、时间:1949年10月1日。‎ ‎3、政治特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4、历史意义:‎ ‎(1)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方法技巧】‎ ‎(一)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宪法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孙中山在1912年颁布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临时宪法的职能终止于1954年宪法的颁布。 ‎ ‎(三)遭受挫折阶段(1957年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 ‎1、1957年,反右派斗争狂大化 ‎2、1966年-1976年十年文革,法律、民主制度、被严重破坏 ‎(1)产生根源:受左倾思想的影响,过分夸大阶级矛盾 ‎(2)结果:全国处于无政府状态,人民的生命、财产没保障,社会秩序混乱 ‎(3)启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民主一法制的建设,必须加强民主法制的建设 ‎3、“文革”发生的原因 ‎“文革”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中国要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四)重建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首要环节:平返冤假错案 ‎2、法制建设:‎ ‎(1)颁布1982年宪法 ‎(2)颁布《选举法》、《刑法》、《形式诉讼法》等,逐步建成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3)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99年《行政复议法》,这两步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 ‎(4)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5)1999年,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3、民主建设 ‎(1)完善三大政治制度 ‎(2)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方法技巧】‎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可归纳为“一、二、三、三”‎ 一个目标:实现国家政治现代化。‎ 两个纲领性文件:《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共八大。‎ 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归纳为“一、一、三、四”‎ 一个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一种代表产生方式:普选。‎ 三大特点:高度集中、权利广泛、人民主权。‎ 四大职能: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 ‎(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可归纳为“探索、挫折、转折、完善”‎ 一个探索:中共八大。‎ 巨大挫折:十年“文革”。‎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平反冤假错案和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完善: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加强基层民主选举。‎ ‎(四)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2、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 考点三、一国两制 ‎【归纳总结】‎ ‎(一)含义: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二)形成与发展 ‎1、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 ‎2、酝酿:“九条方针”及统一后对台湾政策;‎ ‎3、形成: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 ‎4、1982年宪法的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5、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全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三)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 ‎1、条件:‎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日渐完善;‎ ‎(3)英国政府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态度和立场。‎ ‎2、过程:‎ ‎(1)香港回归:‎ ‎①1984年12月,中英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的主权 ‎②意义:洗刷了民族耻辱,翻开香港历史新的一页,统一大业迈出坚实的一步。‎ ‎⑵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门主权。‎ ‎(四)未来(解决台湾问题)‎ ‎1、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中国共产党解放大陆,国民党割据台湾,造成两岸分裂状态 ‎2、关系演变 ‎(1)1979年元旦,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停火 ‎(2)80年代以来,两岸民间交流活动增加;‎ ‎(3)1992年在“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上达成共识;‎ ‎(4)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5)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6)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3、影响因素 ‎(1)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 ‎(2)外国干涉势力,如美、日 ‎(五)评价 ‎1、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的问题。‎ ‎2、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 ‎ ‎②‎ 紧迫性:国际上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还存在,破坏分子还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导致两岸关系紧张。‎ ‎(二)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区别 ‎(1)港澳问题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谈判,而解决台湾问题是在“一国两制”的架构下,两岸平等协商,属国家内部事务问题。‎ ‎(2)国家在港澳驻军,表明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具有象征意义。台湾和祖国大陆同属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三)两岸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 ‎(1)两岸关系紧张对峙期(1949~1979年):两岸关系是一种隔绝、敌对、对抗的关系,两岸隔海对峙,人为地将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 ‎(2)两岸关系民间接触期(1979~1992年):1979年元旦,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为标志,两岸关系进入了“冷和”阶段。随后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回家探亲,大陆方面积极推动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使得两岸关系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学术、体育等方面得到发展。‎ ‎(3)两岸关系和平交流期(1992年至今):1992年“两会”达成了“九二共识”,1993年实现“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交流从民间升格为政府授权机构层面;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大陆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有力地遏制了台独的嚣张气焰;2008年两岸“三通”实现,使两岸关系揭开了和平发展的新篇章。‎ ‎(四)比较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区和经济特区的异同 类别 特别行政区 民族区域自治区 经济特区 区别 设立区域 港澳台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沿海特定区域 指导原则 ‎“一国两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殊经济政策 自治程度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有“一定的自治权”‎ 谈不上自治,只是经济体制不同 社会制度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解决问题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 率先发展起来,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联系 三者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性质 ‎(五)解决台湾问题的五大有利因素与三大不利因素 ‎(1)五大有利因素 ‎①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②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③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 ‎④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⑤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2)三大不利因素 ‎①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益嚣张,给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 ‎②国际反华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政策,是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巨大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③海峡两岸的民间沟通还不充分等。‎ ‎【典题探究】‎ ‎01.下表反映了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 年份 企业(个)‎ 年增长率(%)‎ 合同金额(亿美元)‎ 年增长率(%)‎ ‎1991‎ ‎1735‎ ‎57.3‎ ‎13.90‎ ‎54.6‎ ‎1992‎ ‎6430‎ ‎270.6‎ ‎55.43‎ ‎298.7‎ ‎1993‎ ‎10945‎ ‎70.2‎ ‎99.03‎ ‎79.9‎ A. “一国两制”方针指引 B. “一个中国”共识达成 C. 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 D. 海峡两岸“三通”实现 ‎【答案】B ‎02.《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年9月18日,台湾岛内蓝背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 A. 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B. 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 C. 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D. “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台湾岛内蓝背与无党籍8县市“首长”希望两岸交流保持正常态势,说明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C符合题意;一个中国的共识在“九二共识”中已经出现,A不正确;材料所述为地方行为,不代表政府行为,B不正确;D说法不准确。 ‎ ‎【点睛】‎ ‎80年代后,邓小平多次发表谈话,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1954年6月,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完成参加选举的选民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6%。6月至8月,逐级召开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出出席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最后选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226人。这说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建立在直接民主基础之上 B.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 C.标志着中国迈入社会主义 D.发扬了政治协商的优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 ‎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当时专门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组织8000多人讨论、修改的基础上,又有1.5亿人参与建言,征集到各方面意见118万多条。宪法起草委员会对这些意见认真研究,采纳吸收100多条。这一过程 A.奠定了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石 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D.确立了“依法治国”方略 ‎【答案】C ‎【解析】‎ ‎【详解】‎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 ‎6.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都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A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宪法则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没有改变基本的法律架构,故排除B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建设的目标,这两部宪法都没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立,故排除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1954年宪法,还是修订后的1982年宪法,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 ‎【点睛】‎ 对宪法的修订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1982年宪法适应了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7.1980年,台湾地区当时的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表明蒋经国 A.坚持“台独”立场 B.希望美国保护中国人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接受了“一国两制”方针 ‎【答案】C ‎【解析】‎ ‎【详解】‎ ‎8.与五四宪法相比,八二宪法扩大了立法权的主体范围,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职权,基本构建起多元立法体制框架。新的立法体制 A.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B.正视了区域发展的差异 C.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扩大了立法机关的职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材料强调八二宪法“赋予地方一定的立法职权”,这就表明要照顾地方实际的差异性,突出统一下的地方自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立法的方面和内容,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立法机构的职权扩大,故D项排除。‎ ‎9.1961年6月,毛泽东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对此谈话理解正确的是 A.祖国统一是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前提 B.蕴含了“一国两制”构想的雏形 C.淡化了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 D.旨在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扫除障碍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材料的含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这实际上是“一国两制”构想,故选B;台湾不可能支持新中国回归联合国,排除A;当时国际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强烈,排除C;我国是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排除D。 ‎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我们应坚持不懈地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国力;海峡两岸同胞应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巩固政治互信,反对“台独”,循序渐进处理历史遗留的政治分歧;通过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民间往来,不断扩大互利,共同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解析】‎ ‎【详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