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宁德市六校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据史料记载,在殷代前期继王者,弟为多数,兄为少数。而《史记•殷本纪》曾有这样记载,帝乙的长子叫微子启,因为他的母亲在宫中地位低下,而没有被立为嗣子。小儿子辛,因为他的母亲是正后,辛就被立为嗣子。帝乙驾崩,辛继位为王,就是帝辛,也就是历史上的殷纣王。与这一历史现象主要说明了(  )‎ A. 殷代王位继承混乱 B. 宗法观念开始形成 C. 血缘关系亲疏远近 D. 殷代宗法制度萌芽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辛,因为他的母亲是正后,辛就被立为嗣子。帝乙驾崩,辛继位 为王,就是帝辛,也就是历史上的殷纣王。”反映了嫡长子继承在商末开始出现,故选D。 殷代王位继承从早期的弟为多数,兄为少数,到后来逐渐实行嫡长子继承,排除A。 宗法观念始于原始社会氏族社会后期,排除B。 宗法制是依据血缘的亲疏划分的,但相对于D项,说法不够全面,排除C。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宗法制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于宗法制的准确把握。 ‎ 2. 杜维明认为,周公制礼作乐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从此,中国真正地成为礼仪之邦。这主要是指(  )‎ A. 社会从巫术走向礼治 B. 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 C. 国家从混乱走向统一 D. 国人从平等走向等级 ‎【答案】A ‎【解析】A西周礼乐制度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有利于社会从巫术走向礼治,正确。 BCD与西周史实不符,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礼乐制度,高考中西周礼乐制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西周礼乐制度的目的,②西周礼乐制度的含义,③西周礼乐制度的影响。 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西周的礼乐,也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 ‎ 3. 西周、春秋时期狱讼中有“代坐”制度,即贵族不亲自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这说明西周、春秋时期贵族(  )‎ A. 享有特权,免于诉讼 B. 享受保护,等级森严 C. 集权专制,无视法律 D. 地位高级,免于处罚 ‎【答案】B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贵族应该要受到处罚并不能免于诉讼,只是可以找别人代替受刑。 B.从材料可以看出贵族坐牢可以找人代替,享受了保护,体现了等级森严。 C.集权专制是秦朝的特征。 D.贵族并不是免于处罚,他们也要坐牢,只是可以找人代替。 ‎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先秦政治制度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搞清楚先秦政治制度的特点,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 1. 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的都城建制。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地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 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 C. 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D. 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天子都城十二里(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九里(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七里(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五里(边长1.7公里)”这说明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规格的待遇,等级越高规格越高,等级越低规格越低,这体现的是一种等级秩序,故C项符合; 西周实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各诸侯建成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不是经济实力的差异导致都城规模的差异,故A排除; 西周时期尚未实行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 材料中未体现D项的内容,故D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理解分封制按宗法制的原则进行分封,体现等级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掌握分封制的内容和宗法制的关系理解。 ‎ 2. 周灭商之后,在前商都地区,除了武王少弟所封的卫国外,还有周公两个儿子建立的凡国和胙国。这表明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 否定商朝的政治制度 B. 安抚灭商的有功之臣 C. 促进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 D. 加强对征服地区的控制 ‎【答案】D ‎【解析】“周灭商之后,在前商都地区,除了武王少弟所封的卫国外,还有周公两个儿子建立的凡国和胙国”表明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征服地区的控制,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分封制,解题的关键是“周灭商之后,在前商都地区,除了武王少弟所封的卫国外,还有周公两个儿子建立的凡国和胙国”。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分封制,周朝疆域广阔,为了巩固西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 3. 据古史记载,商代饮酒之风盛行。微子启曾指出殷人亡国的原因:“我用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天毒降实荒殷邦,方兴沉酗于酒。”由此可以推断(  )‎ A. 酗酒盛行是导致商亡的根源 B. 酿酒业的兴盛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 C. 商代谷物生产获得一定发展 D. 商代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缺乏 ‎【答案】C ‎【解析】材料“商代饮酒之风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酒是由谷物酿成的,商代饮酒之风盛行说明了商朝谷物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故C项正确。 ‎ 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商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故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商朝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故D项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商代饮酒之风盛行”“我用沉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天毒降实荒殷邦,方兴沉酗于酒”。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史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历史的“桥梁”。由于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史学方法也就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丰富多样。史学家在具体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时,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搜集史料、整理史料及进行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 ‎ 1. ‎《民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结论。这反映了古代农业具有(  )‎ A. 和谐统一的生态观 B. 因地制宜的生产观 C. 人定胜天的世界观 D. 精耕细作的发展观 ‎【答案】A ‎【解析】材料“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的意思是庄稼,播种它的是人,令它成活的是土地,滋养它的是上天;材料“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意思是农业发展离不开天、地、人的共同作用,由此可知,材料体现了天人关系的和谐统一的生态观,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因地制宜的生产观、人定胜天的世界观以及精耕细作的发展观,故BCD三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需要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意思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 ‎ 2. 战国《管子•海王》记载“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大锄),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车)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据此可以推知战国吋期(  )‎ A. 铁官掌控铁器生产使用 B. 自然经济成为生产常态 C.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 具备小农经济形成条件 ‎【答案】D ‎【解析】材料大意为“每一妇女必须有一根针和一把剪刀,然后才能够做她的事;每一耕者必须有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每一个修造各类车辆的,必须有一斧、一锯、一锥、一凿,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不具备上述工具而能做成上述事情的人,天底下是没有的。”材料提及的是铁器的使用,而未提及铁官掌控铁器生产使用的情况,故A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产品自己自足的特点,排除B; 材料未提及官营冶铁业,排除C; 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达到严重依赖的程度,这为小农经济的产生创造了条件,D项正确。 故选:D ‎。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主要考查小农经济出现的条件。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看出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是铁器的使用,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的解读能力。 ‎ 1. ‎《战国策》记载:“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通韩之上党于共、莫,使道已通,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这体现了当时(  )‎ A. 商业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 B. 关税收入对于诸侯国的重要性 C. 交通便利使韩魏间商业活动频繁 D. 长途贩运促使了商业获利丰厚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D在明清时期出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2. ‎《尚书•酒诰》说殷民 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这说明(  )‎ A. 商业开始出现 B. 长途贩运的经商风在商朝盛行 C. 商代已有职业化的商人 D.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答案】C ‎【解析】A.商业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选项表述是错误的。 B.只能说商朝出现了远途贸易的行为,不能说非常盛行。 C.从材料可以看出有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职业商人。 D.商业活动实际上是由政府控制,真正打破商业官府控制局面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先秦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来分析。 中国很早就出现了商业,夏商西周时期,商业发展并不受到限制,只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小农经济的发展,才使得商业发展受到制约。 ‎ 3.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中指出:“孟子对于农商一律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这主要是因为(  )‎ A. 孟子以前中国经济是商品经济 B. 孟子以前中国的商业活动对经济的整体影响微乎其微 C. 商鞅的时代,商业活动已经严重干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商鞅的时代,小农经济迅速成长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由农商一律平视到重农抑商政策,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促进小农经济发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的是维护小农经济,故D项正确。 中国古代一直是农耕文明,故A项错误。 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C项不是主要原因,应排除。 故选:D ‎。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需要掌握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状况分析其原因。 本题考查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西周时,封建领主把统治中心近郊的土地,分给同族的普通人耕种,称其为“国人”。他们不负担租税,只负担军赋和兵役。还可以接受军事训练和礼仪学习的教育。由此可知西周的“国人”指的是(  )‎ A. 奴隶 B. 平民 C. 农民 D. 贵族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人”是自食其力的生产者,即为平民,故B项正确。 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分封制的准确把握。 ‎ 2.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 A.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B.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 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D. 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答案】B ‎【解析】根据“五谷丰登”和“六畜兴旺”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故B正确。 ACD均不合题干主旨,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3.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书社”,“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也就是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书于“版图”的村社也就被称为“书社”。“书社”的出现(  )‎ A. 加重了农民负担 B. 便于政府征收赋税 C.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D.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授权让管仲主持一些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等。管仲改革的实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于是“齐国出现大量‘书社’组织,‘书社’中国家对人口和土地有着明确的统计和登记”,方便了政府税收的征收,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农民负担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 ‎ CD三项材料未体现,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1. 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 A.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 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 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答案】C ‎【解析】百家争鸣的根源是生产力的发展,所以A错误; 土地私有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与题干无关,所以排除B; “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表明士阶层崛起,他们希望提高自己的地位,所以要求社会变革,这就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所以C符合题意; D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解答的关键是从“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切入,结合百家争鸣相关知识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对百家争鸣的背景,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 A. 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B. 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 C. 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 D. 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 ‎【答案】D ‎【解析】A.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与材料无关,排除; B.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C.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D.从“兼儒墨,合名法”“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可知在思想界出现了融合统一各派学说的趋势,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战国末年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 本题以百家争鸣时各家学说的融合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 3. 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表明编者(  )‎ A. 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 B. 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 C. 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 D. 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 ‎【答案】C ‎【解析】“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表明编者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 本题考查历史与历史学,解题的关键是“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历史与历史学,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1.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两者的共通之处是(  )‎ A. 主张克己复礼 B. 通过教化使人从善 C. 批判无道君主 D. 认为“人性本善”‎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可以为禹”可知,孟子、荀子虽然关于人性论的观点相反,但都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的主张,也就是都认为通过儒学的教化功能可以使人从善、成为圣人,故B项正确。 A项是孔子的思想,排除。 C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D项是孟子的人性论观点,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需要掌握孟子和荀子思想的相同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对孟子和荀子思想的相同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2. ‎2013年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媒体时说,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强调领导者治国要有的态度。原话出自“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引文体现的思想是(  )‎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B ‎【解析】“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出自《道德经》是道家思想,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解题的关键是“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百家争鸣,老子的哲学里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两方可以互相转化,转化的途径是“守静”。 ‎ 3. 韩非子指出:“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这一观点的实质是(  )‎ A. 加大统一战争力度 B. 要求君主重视国政 C. 提醒注意权臣乱政 D. 加强君权提升主威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可以看出韩非主张加强君主权威,故D项正确。 AB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C项不是实质,排除。 故选:D ‎。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法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意思,抓住关键信息“以徙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对法家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种土地制度,如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其影响是(  )‎ A. 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 B. 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 C. 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D. 调整了农业生产关系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魏的屯田制、南朝宋颁布的占山令、北魏的均田制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土地的要求,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故B正确。 A说法夸大其词。故排除。 题干涉及的土地制度与经济重心难移关系不大。故排除C。 生产关系并未发生变化。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的相关知识,对土地制度相关知识的准确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依据材料结合选项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2. ‎1898年,康有为主张废除科举制,引起了读书人的强烈反对,而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新式教育逐步得到认可 B.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 出国留学影响不断扩大 D. 清政府的强力推行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的决策者们比康有为那些维新派要老练成熟许多。他们在废除科举的同时,也及时采取了逐步替代的补救措施,那就是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来解决教育内容的变革和读书人的出路问题。清廷在1904年推出了以日本为模式的新教育体制,即所谓的“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把全国学堂分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块,其中基础教育分为三等七级。等等。这些新式教育在1905年时期,已经逐步得到认可。故A正确。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暂告一段落。故排除B。 C与题干故选不大。故排除。 依据材料“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可知D说法错误。故排除D。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却未引起太大的反响。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 3. ‎“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材料主要表明(  )‎ A. 政府改变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作用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挤体制改革顺利完成 ‎ C. 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社会生产的积极性 D. 改革开放解决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答案】C ‎【解析】“邓小平把人们想疯了的财富定义为人民的合法追求目标。政府给政策、给条件、给机会,于是财富以及财富所能够实现的‘幸福生活’,变成了近在眼前的甘泉,而不再是远在天边的海市蜃楼。”表明改革开放调动了人民社会生产的积极性,故C正确; 中国依然是公有制处于主导的,故A错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材料未体现,故B错误; 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材料未体现,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 1. ‎1980年6月18日,四川广汉向阳农民路过公社大门时,发现“向阳人民公社”的牌子摘掉了,已经换成了“向阳乡人民政府”的新牌子。但换牌很低调,广汉县委规定“不准登报、不准广播、不准宣传”。它反映出当时(  )‎ A. 人们对“人民公社”运动有了客观认识 B. “拨乱反正”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C. 人们对改革开放依然心存顾虑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试点 ‎ ‎【答案】C ‎【解析】由“1980年6月18日”可知,当时人们对人民公社运动还缺乏全面认识,故A排除;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标志着“拨乱反正”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故B排除; 由“1980年6月18日”可知,材料反映的时间是改革开放之初,材料中的摘牌说明人民公社体制已经被打破,但是却“不准宣传,不准广播,不准登报”,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改革开放依然心存顾虑,故C正确;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试点是在1978年,故D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解题的关键是“1980年6月18日”“不准宣传,不准广播,不准登报”。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 2. 如图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②应分别填上(  ) ‎ ‎ A. 独立战争、南北战争 B. 南北战争、彼得一世改革 C. 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 D. 南北战争、俄 1861 年改革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废除黑奴制度是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废除农奴制主要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南北战争,要求学生结合南北战争的特征和俄罗斯农奴制改革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美国南北战争和俄罗斯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4.0分)‎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手段中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了王安石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一中商鞅认为造成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农业和商业方面的具体做法。‎ 根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变法手段的突出特点。符合这一特点的措施,既有成功之处,也潜伏着失败的隐患,请列举一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答案】【小题1】(1)根据材料信息“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回答。 (2)比较两段材料,材料一“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材料二“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等信息回答。 (3)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信息“更多的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第二小问结合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回答。 ‎ 故答案为: (1)粮食价格过低。 (2)商鞅:在农业方面主张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在商业方面主张抑制商业发展。 王安石:在农业方面主张减轻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在商业方面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以增加政府收入,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3)特点: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 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但强制农民借贷,地方官吏又趁机勒索,加重了农民负担。 募役法: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限制了官僚地主特权,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农民负担依然沉重,且这一措施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激烈反对。‎ ‎【小题2】‎ ‎【小题3】‎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本题围绕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选取材料。要求概括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体现了关注社会热点的命题趋势。 ‎ 1. 日本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不仅是促成明治维新成功的重要因素,而且也影响到近代日本国家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对领土狭小且海岸线漫长的日本来说,外国人以及他们船队的出现很容易被大多数民众发现。在 19世纪,日本的舆论一直是从对外来威胁的感知走向对国家认同的认识。日本在文化选择方面相对自由,它早已引入了中国文化的元素,接受西方方式并不会带来多大的震动。维新武士们在摧毁幕府,重建天皇权威,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的过程中,能够在政治上转向西方民族主义的理念,这个理念还能够被抹上神道的色彩。日本在一个军事统治阶级的领导下,士兵更倾向于保卫一国的领土而非保卫一套思想观念,这一点与民族主义也有关联。因此,日本人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形成了民族主义,找到了一个协调文化传统与当下冲突的途径,即通过维新追求“富强”的道路。这一新发现的民族主义也深深影响了“自由主义”的宪法运动。 --摘编自【英】威廉•G.比斯利《明治维新》完成下列要求:‎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因素。‎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 ‎【小题1】(1)结合所学知识,民族危机的刺激;文化选择相对自由;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中下级武士领导维新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推动日本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崛起为东方强国;日本教育和军队强调效忠天皇;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保留大量封建专制残余;推动日本踏上军国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 故答案为: (1)主要因素:民族危机的刺激;文化选择相对自由;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中下级武士领导维新运动。 (2)影响:推动日本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崛起为东方强国;日本教育和军队强调效忠天皇;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保留大量封建专制残余;推动日本踏上军国主义道路,对外侵略扩张。‎ ‎【小题2】‎ ‎【解析】‎ 本题考查推动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影响,需结合明治维新来解答。 本题偏难,考查明治维新,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1. 材料隋以前,地方官制重叠,滥立名目……形成了“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 583年,隋文帝废除郡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些冗官。 汉、魏时,州、县两级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择僚佐……隋朝确立制度,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还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属僚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报告工作),中央还常常派使臣出巡各地,考察州县官员政绩好坏。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根据材料,指出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简要分析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答案】‎ ‎【小题1】(1)第一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隋以前,地方官制重叠,滥立名目…形成了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可以得出地方机构混乱、官制重叠、官员人浮于事,导致财政困难;地方长官权力很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废除郡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些冗官”可以得出撤并地方机构,裁汰冗官;“隋朝确立制度,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还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属僚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可以得出将地方属官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规定官员异地任职;要求地方长官定期到中央报告工作;“中央还常常派使臣出巡各地,考察州县官员政绩好坏”可以得出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察。 (2)本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问的措施和所学可知,作用是使地方机构得以精简,工作效能得到提高;限制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有效抑制了官场的腐败,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 (1)背景:地方机构混乱、官制重叠、官员人浮于事(民少官多),导致财政困难;地方长官权力很大,不利于中央集权。 措施:撤并地方机构,裁汰冗官;将地方属官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规定官员异地任职;要求地方长官定期到中央报告工作;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察。 (2)作用:使地方机构得以精简,工作效能得到提高;限制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有效抑制了官场的腐败,加强了中央集权。‎ ‎【小题2】‎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背景、主要措施以及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对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