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遂川中学2021高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A)‎ 命题人:李遥启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武王伐纣后,曾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并封霍叔、管叔、蔡叔(均为武王之弟)于其地附近以为监视,是为西周第一次分封;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三监与武庚联合叛乱)后实行第二次分封,如封武王之弟康叔于卫,封王室贵族召公奭于燕,封功臣姜尚于齐。西周的两次分封均 A. 加速了民族交融和华夏族形成 B. 确保了贵族权力的有效承袭 C. 促进了边远地区开发与建设 D. 有效防止了殷商旧贵族的叛乱 ‎【答案】A ‎【解析】‎ 西周分封制下分封殷商后裔为诸侯,同时封同姓亲族为诸侯,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这些措施有利于将中原文化带到各地,推动民族交融和华夏族的形成。故答案为A项。确保贵族权力有效承袭的是宗法制,排除B项;第一次分封没有推动边远地区的开发与建设,排除C项;三监之乱表明第一次分封未能防止叛乱的发生,排除D项。‎ ‎2.北宋进入《宋史》的官员46%来自寒族。南宋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1148年为56.3%,1256年为57.9%。这表明 A.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B. 科举制日臻完善 C. 宋代官僚体制日益完善 D. 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 ‎【答案】C ‎【解析】‎ 材料显示非官僚家庭出身的进士的比例逐渐增多,体现出宋代官僚组成成分比较完备。C正确;材料说明的是科举制度影响,不是经济重心问题,A错误;科举考试制度完备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只是说明科举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并不是说世卿世禄制遭到破坏,D错误。‎ ‎3.西汉成帝时的东海郡有精确数字的吏民比例为1:633,而同一时期的罗马帝国官员占公民人数仅约为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导致这一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罗马 A. 法制完备,规范人们的行为 B. 城邦自治,人们独立性较强 C. 军力强大,保障社会安稳 D. 疆域狭小,政府事务较少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古罗马法律完备,公民只要遵守罗马法的行为准则,即可保持帝国的正常运转,A正确;罗马不是城邦制度,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罗马帝国时期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D错误。‎ ‎4.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秦勒曾经这样评价一个国家:“他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他们什么都经历过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温和的人生。他们曾经征服了欧洲,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到人奴役的无助的受害者: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然而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和压迫。他们向人类贡献了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最具思想性的音乐家,然而也滋生了最无赖和最残暴的政治家。”这个国家应该是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美国 ‎【答案】B ‎【解析】‎ ‎“他们曾经征服了欧洲,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到人奴役的无助的受害者: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然而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和压迫”说明是德国,B正确;其他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 ‎5.1790年法国国民公会将所有教会财产没收,1792年法国关闭一切教堂,开展反天主教化运动。而1804年12月2日在教皇的出席下,拿破仑于巴黎圣母院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这说明1804年的法国 A. 天主教会的影响力减弱 B. 大革命取得了成功 C. 宗教仇恨分裂得以终止 D. 旧制度基本被废除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世俗政权和教权的纷争来看,教皇参加了拿破仑加冕的仪式,所以可以得出C选项。A选项错误,在教皇的出席下,拿破仑于巴黎圣母院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表明天主教会在法国依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B选项无法从材料体现;D选项无法从材料得出。‎ ‎6.至1906年,中国自产鸦片584800担,产量达同年外国进口鸦片的11倍,种植鸦片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2%。1928年甘肃部分地区鸦片种植竟占农田面积的75%,产值占农作物的90%。这一现象造成的最主要影响是 A. 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B.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加剧 C. 清政府禁烟政策的失败 D. 西方列强的鸦片在中国滞销 ‎【答案】B ‎【解析】‎ 材料表明中国鸦片种植面积大,产值高,结合所学,农业是中国的立国之基, 鸦片的广泛种植严重地浪费大批农村劳动力, 挤占了本已十分紧张的耕地, 加剧了近代中国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危机,B正确;A、D也是大面积种植鸦片的影响,但不是最主要影响,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已经合法化,表明清政府禁烟政策已经失败,种植鸦片也无法体现清政府不推行禁烟政策,故C错误。‎ ‎7.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观点,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A. 发昌机器厂——农工商总局——《新青年》——中国共产党建立 B. 京师同文馆——轮船招商周——《新学伪经考》——同盟会成立 C. 刘立川起义——总理衙门——(钦定宪法大纲》——国民党一大召开 D. 大生纱厂——京张铁路局——《新民主主义论》——第一届人大召开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技术的反应”是指学习西方的技术的近代化、“制度的反应”是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观念的反应”是指新文化运动、“组织的反应”是指政党的建立;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农工商总局是戊戌变法内容,《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中国共产党建立是新型的政党,A正确;B中《新学伪经考》属于制度变革,不符合题意,排除;C中总理衙门属于器物变革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一届人大召开不属于组织的反映,D错误。‎ ‎8.2001年,在中国倡导下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5年12月25日,中国倡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这反映出 A. 经济实力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秩序 B. 经济一体化扩展到贸易金融领域 C. 中国成为新的世界体系的主导 D. 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中国随着经济势力增强而在努力改变不合理的旧的世界秩序,并对旧的世界秩序形成了冲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的说法不适合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不属于贸易金融领域,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还尚未成为新的世界体系的主导者,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9.春秋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非乐”,他认为非乐并非认为乐不美,而是因为乐会“亏夺民衣食之材”,所以要禁止。上述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 墨子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非乐”实际上就是一种勤俭节约思想,符合墨子的主张。故答案为A项。孟子主张“仁政”“性本善”,庄子主张放弃差别观念,韩非子提倡以法治国,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 ‎10.两宋时期,乡村伦理建设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张载弟子所创制的乡约,强调邻里互助与道德互勉;一种是朱熹所改进的乡村族约,主要是宗族内部的改过迁善教育。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两宋时期 A. 儒学的社会化 B. 教育的平民化 C. 社会的宗族化 D. 理学的哲学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理学已经深入乡村,反映出理学对普通社会大众的影响,即从侧面反映了两宋时期儒学的社会化趋势。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乡村伦理建设,侧重点不在教育的平民化,排除B项;C项说法夸张,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11.韩国客轮“岁月”号发生事故下沉,船长李俊锡却抛下乘客率先逃离。甲同学说:“求生本能使然,没有必要指责人家”;乙同学说:“丧失了一个船长应有的责任心,应受到强烈谴责”。如果承认他们的说法都有道理,这与谁的观点最接近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A ‎【解析】‎ ‎【详解】智者学派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约束力都是相对的;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与材料中的观点最接近。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均不属于智者学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 ‎12.法国启蒙思想家写作的大多是历史、小说、喜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而不是正规的哲学论文。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A. 批判教会并宣传理性思想 B. 更多致力于启迪民众 C. 实现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D. 避免天主教会的迫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历史、小说、喜剧、讽刺文学和有关宗教、道德和政治问题的小册子相对于论文来说,更容易被普通百姓接受,因此这种做法的目的是更多致力于启迪民众。故答案为B项。A、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排除C项。‎ ‎13.2017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从星空向地面发出两道光,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关于量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以下评述正确的是 A. 量子论继承了经典力学关于时空认识 B. 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最早提出量子假说 C. 量子力学的成果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 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关于量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但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说明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故D项正确;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关于微观世界方面的认识不足,排除A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首先提出量子假说,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运用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排除C项。‎ ‎14.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A. 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 提倡使用白话文 C. 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 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反映出,说古文没有必要,说白话文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交流,所以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材料明显反映了学者提倡使用白话文,所以D错。‎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学 ‎15.明中叶以后在经济上产生了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对“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评价正确的是 A.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 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 C. 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D. 促进面向世界和重视实践的风气形成 ‎【答案】B ‎【解析】‎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主要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和继承,表明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进入更加理性的反思阶段,故B项正确;明清之际我国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故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并没有突破传统思想的桎梏,故C 项错误;明清之际,由于统治阶级思想压制,并未走向世界,故D项错误。‎ ‎16.以下各项,体现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同之处的是 A. 充分肯定人的自主性 B. 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 C. 强调现世的物质享受 D. 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 ‎【答案】A ‎【解析】‎ 二者都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充分肯定人的自主性,故A正确;文艺复兴并未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只是抨击教会的腐败,也未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故B、D错误;C不符合宗教改革,不是二者的相同点,故C错误。‎ ‎17.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此时期 A. 科学研究注重总结 B. 科学研究重心南移 C. 科技指导农业生产 D. 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 ‎【答案】D ‎【解析】‎ 曹魏刘徽有总结,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没有总结,故排除A。 仅凭两项成就不能说明科学研究中心南移,故排除B。 题干没有涉及农业方面知识,故排除C。 题干体现的是有关数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与生产实践没直接联系,故D正确。 故选D。‎ ‎18.达尔文曾说:“尽管人类是一个更先进、更聪明的物种,但人类已经失去了他们特殊的 位置,现在已经被视为有机世界的一部分。”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A. 强调了人与其他物种的本质不同 B. 认为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C. 不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D. 提高了人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地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进化论。材料“但人类已经失去了他们特殊的位置,现在已经被视为有机世界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将人类置于自然界中认识其地位,故A项正确;题干更多地强调一致而不是差异,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与人文主义的传播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类与自然的一致性,没有提高人类在整个自然界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探索生命起源之谜·生物进化论 ‎19.20世纪20年代,随着“国学”复兴,“国医”、“国术”、“国画”、“国乐”、“国剧”等原本属于民间的艺术,经各界努力,并由政府批准,也先后兴盛起来。这反映了 A.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B. 外来文化刺激民族文化的发展 C. 政府利用国学来构建意识形态 D. 近代艺术由世俗逐步走向高雅 ‎【答案】B ‎【解析】‎ ‎【详解】近代以来西方思想文化在中国传播,20世纪20年代“国学”复兴,原本属于民间的艺术也兴盛起来,可见外来文化刺激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材料并没有体现这种现象是政府在利用国学来构建意识形态,故排除C项;民间艺术的兴盛是世俗艺术的繁荣,不是走向高雅,排除D项。‎ ‎20.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他们的观点,事实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当时邓小平讲话的现实意义有 ‎①有利于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 ‎②批抨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③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④有利于打破个人迷信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主要是1978年5月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形成的,并不是1978年6月邓小平的全军会议讲话引发的,故排除③;根据“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可知,有利于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①正确;根据“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可知,邓小平讲话批抨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有利于打破个人迷信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②④正确;故选C。‎ ‎21.钱乘旦的《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 A. 王权受到一定限制 B.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 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强调的是政治因素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提前,联系所学,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并利用控制的议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地位,使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B项符合题意;根据当时《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仍掌握行政权,故A排除;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世纪中叶,而光荣革命是在17世纪后半期,时间不符,故排除C;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参政要到19世纪30年代议会改革后,时间上不符,故排除D。‎ ‎22.与“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的观点不一致的是 A. “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B. “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D. “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答案】A ‎【解析】‎ 题干中的观点是主张农本商末;A的大意是说:士儒们不体察国情民情,认为工业和商业是所有产业中最不重要的,妄加批判压制工商业,很明显这个材料的观点是反对抑制工商业的,故与题干观点不一致,所以选A;B主张抑制商人和商业的发展,C主张农本,D反对舍本逐末,故主张重本抑末,所以BCD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点睛:本题重点是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是考生学习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难点,需要平时注意积累,因为缺乏上下语境,一般就是从史料中截取其中的一句或几句,来考查考生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这种情况下,考生不必非要追求将材料像语文学习一样逐字逐句的翻译,只要明白大概意思即可,然后与所学相关知识或者通过选项寻找蛛丝马迹,建立起材料与所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准确作答。‎ ‎23.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 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B. 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 C. 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D. 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A项错误;“工商立国”思想基础说法错误,故B项错误;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农业思想,不是商业,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李贽等知识分子对商业和商人的看法有了改变,认为商人通过辛苦劳动赚取钱财,商人与士异业而同途,均属崇高之业,故D项正确。‎ 点睛:从材料“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 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中可以看出,材料体现了重商的思想,结合时代背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24.下图为2015年12月一2016年12月网上外卖/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及使用率示意图。下图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A. 传统产业正在焕发生机 B. 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C. 网络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D. 信息化社会巳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了网上外卖和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及使用率都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网络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故使用者大增,故C正确;互联网产业不属于传统产业,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故B错误;仅仅凭材料的有限信息无法说明信息化社会巳开始形成,故D错误。故选C。‎ ‎25.工业的发展历程体现着人类历史的变迁。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二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对下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工业1.0时期,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形成 B. 依赖工业2.0创造生产力,英法美等国成为工业国 C. 互联网的诞生推动了工业3.0时代的到来 D. 科学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答案】B ‎【解析】‎ 工业1.0时期,蒸汽动力广泛应用,推动了工厂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从而形成了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最终使得英法美实现了工业化,故A符合史实,而B则不符合史实,所以选B而排除A;互联网的诞生使得电子信息技术能作为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故C符合史实;上述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科技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故D的说法正确。‎ 二、非选择题(12+13+12+13=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认为,从19世纪中期起,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思想观念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一、1840〜1895年,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从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 二、1895〜1915年,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学习并接受西方现代观念,形成“中国现代观念”。‎ 三、1915年以后,特别是1919年以后,中国人对所有外来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它们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 ‎(1)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想盛极一时,分析这一思想形成的社会原因。‎ ‎(2)试列举第一阶段中国人“选择性吸收”西方现代观念而产生近代思想观念。‎ ‎(3)社会主流思想观念主导社会行动。你认为第二阶段形成的“中国现代观念”是如何影响中国的社会行动的?‎ ‎(4)在第三阶段,“革命”成为“中国当代观念”的核心。分析1919年后“革命”观念流行的主要原因。‎ ‎【答案】(1)原因:①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②政治:封建专制统治腐朽,社会矛盾尖锐;③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束缚思想摧残人才,导致学术思想界因循守旧。‎ ‎(2)表现: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或师夷长技以自强)。‎ ‎(3)民主宪政(君主立宪)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运动);民主共和思想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实业救国思想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原因:①北洋军阀统治黑暗、民族危机加剧;②革命政党(国民党、共产党)的宣传鼓动;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解析】‎ ‎【详解】(1)原因:依据明清时期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上变化的因素回答。‎ ‎(2)表现:依据材料“1840〜1895年”和所学从新思想萌发和中体西用回答。‎ ‎(3)依据材料“1895〜1915年从戊戌变法提出的君主立宪思想、辛亥革命时期提出民主共和思想以及晚晴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分别回答。‎ ‎(4)原因:依据材料“1919年以后”可知是五四运动后革命思想的传播,结合五四运动后政治、政党、阶级以及国内国外重大运动的影响回答。‎ ‎27.中外妇女地位的变化是观察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材料一(妇女)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 宋代之后“女子无才便是德”逐渐盛行。《颜氏家训》主张“妇女只许粗识柴米鱼肉数百字,多识字无益而有损也”。‎ ‎“为甚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足;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 ‎(《女儿经》)(大约撰于明代)。‎ 材料二 第一条妇女生而自由,在权力方面与男人平等……‎ 第二条一切政治结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类自然的与不因时效而消灭的妇女与男人的权利。‎ 第三条一切主权的根源基本上在于国民,即男女的联合。任何团体、任何个人均不得行使未经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利。‎ 第十一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女性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1791年法国《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妇女遭受压迫的主要表现?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法国女权运动的基本要求和理论依据?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答案】(1)表现:政治上,男尊女卑,无政治权利;经济上,依附男性,无财产权;文化上,无受教育权;婚姻上,无自主权,从一而终;社会上,无地位和独立人格;身心上,被迫缠足。‎ 因素:宗法制(或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特别是理学或三纲五常)的影响;封建农耕经济(或小农经济或男耕女织)的影响。‎ ‎(2)要求:妇女的平等权利(男女平等);妇女的基本人权(自由、安全、反抗压迫);拥有选举权(政治地位)。‎ 依据: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潮流:民主主义潮流;理性主义潮流 ‎【解析】‎ ‎(1)由于受到宗法制、儒家伦理纲常、封建小农经济的影响,中国古代妇女地位低下。依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文化、婚姻、社会、身心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妇女遭受压迫的主要表现。‎ ‎(2)18世纪,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宣扬的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等学说的影响,法国妇女发起了女权运动。运动通过的《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宣称:“妇女生而自由,在权力方面与男人平等”;“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女性最宝贵的权利之一”;“一切主权的根源基本上在于国民,即男女的联合”。即要求妇女的平等权利、基本人权和选举权。他们的思想主张体现了民主主义、理性主义潮流。‎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图1、2能够反映中国近代若干社会观念的变化趋势。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经济”观念的盛行体现了实业救国的理想。‎ 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戊戌变法及清末新政的刺激,辛亥革命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投资建厂发展经济成为近代知识分子和实业家们的追求。他们试图发展壮大民族工商业来救亡图存,实业救国。中国经济从传统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经济”也从传统的“经世”中剥离,被广泛采用。‎ 甲午战后至20世纪初“经济”观念的盛行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推动了经济、政治的近代化。‎ 示例二:论题:辛亥革命推动了“共和”观念的盛行。‎ ‎20世纪初,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预备立宪的破产,清政府越来越腐朽,社会逐渐认清清政府的本质,对民主内涵的认识逐渐深化。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宣传共和立宪主张,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推动共和观念广泛传播,这正是中国政治从专制逐步走向民主化的反映。‎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共和”观念的盛行折射了近代中国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转型。‎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问题先要依据材料提取论题,然后依据材料现象和所学对于提取的论题进行论证说明。比如本题的论题可以依据材料中图一从“经济”观念的盛行体现了实业救国的理想提取。论证从晚晴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的原因以及实业救国思想产生的表现以及影响阐述。最后总结出“经济”观念的盛行的影响。还可以依据材料中图二从“辛亥革命推动了“共和”观念的盛行”提取论题。阐述依据所学从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辛亥革命的影响回答。最后从“共和”观念的盛行的意义总结回答。‎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并且他又坚持,法必须昭告众人。在新都立柱,以便在上面张贴新令。他同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罚不讳强大。”‎ 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为了加强这种国家推行的道德制度,商鞅显然试图削弱家庭团结的纽带,办法是在一开始对有两个以上男丁住在一起的家庭征双倍税赋。后来,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子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这种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连同其变异形式和更细致的形式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辍。为了奖励功绩,设置了分等级的荣誉爵位。在一开始,爵位可能赐给有军功的人。但到了相当晚的时期,通过向国家贡献粮食,人们可以取得爵位。取得爵位,可以不同程度地免除劳役或税赋,就某些爵位来说,还可以得到土地或官职的赏赐。商鞅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改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对待民众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和商鞅在对待民众问题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答案】(1)采用严刑峻法的方式;什伍连坐;实行小家庭制;奖励耕战。‎ ‎(2)梭伦:采用中庸妥协方式;倡导公平正义。‎ 商鞅:采用严刑峻法方式;实行愚民政策。‎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把民众分成小单位……奖励功绩,设置了分等级的荣誉爵位……向国家贡献粮食,人们可以取得爵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严刑峻法、什伍连坐、小家庭制、奖励耕战等方面概括商鞅变法对待民众的举措。‎ ‎(2)本题根据材料“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庸妥协、公平正义、严刑峻法、愚民政策等方面指出梭伦和商鞅在对待民众问题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