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 2020.1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H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7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第I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索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2.孔子在人际关系上倡导“仁”,而孟子将“仁”发展成为“仁政”,强调了其治国理政的功用。这一变化 A.提升了儒学政治地位 B.体现了儒学应时革新 C.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 D.开启了儒与法的争鸣 3.郡县制是地方基层行政组织并因此成为社会控制体系,它是在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商鞅变法时在秦国初步建立,秦统一后推广到全国。由此可知,郡县制发展的过程是 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过程 B.地方权力不断膨胀的过程 C.中央集权逐步形成的过程 D.社会控制持续松弛的过程 4. 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文中的“它”代指的措施是 A.设置丞相 B.设立御史大夫 C.推行郡国并行 D.实行推恩令 5.有史学家认为,由于“他”的汉化政策,“以新都洛阳为中心出现了汉文化的复兴”,“他”也“由鲜卑国主化为中华皇帝”。“他”是 A.拓跋宏 B.苻坚 C.李世民 D.忽必烈 6.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发生在 A.西周时期 B.北魏时期 C.隋朝初期 D.唐朝中期 7.有学者研究指出.中国的县级行政区划最为稳定,历朝历代县级政区的数量总体变化不大,如下图所示: 这是因为县级政权的职能是 A.“监察百官”以缓和社会矛盾 B.“劝农课税”并维持地方治安 C.“提举市舶”以发展对外贸易 D.“总领禁旅”并加强边疆防御 8.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①戚继光抗倭 ②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③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B.民族关系的发展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封建社会的危机 9.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无论英国人在华所犯何罪,都交由英国领事按照英国法律审理;而中美《望厦条约》更进一步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美国人与中国人及其他外国人在中国的一切诉讼,均由美国领事审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上述条约内容表明 A.清政府熟谙近代的领事制度 B.列强已掌握中国司法大权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1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略军所到之处,中国人民群众都自发进行了抵抗。恩格斯当时指出:“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中国民众自发抵抗侵略的行为 A.彰显了爱国主义情怀 B.推动了洋务运动兴起 C.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 D.获得了地方政府支持 11.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独自创办了一个金陵机器局,与曾国藩合作创办了一个江南制造局,扩建了一个天津机器局。当时,李鸿章参与军工企业建设的最初目的是 A.自强 B.求富 C.海权 D.育人 12.“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这里的“迥然不同”主要在于此次革命 A.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建立了平等的社会制度 D.终结了封建主义的传统 1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提示,下图中①应填入的正确史实是 A.工人罢工 B.农民起义 C.军警支持 D.士兵参与 14.中共二大发表的宣言说,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工人阶级将会变成推倒在中国的帝国主义的革命领袖军。由此可知,中共二大 A.强调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 B.认为资产阶级是革命的敌人 C.对国情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 D.正式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15.湖南、湖北的工会会员,到1926年年底,发展到30余万人,在许多地区,工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纠察队。农民运动也在全国迅猛发展,湖南的农民运动更是如火如荼,成为全国农运中心。这主要得益于 A.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正确指导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两湖地区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 16.“在城市武装起义失败之后,保存下来的起义队伍被迫转移到农村,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风山,建立了农村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这条“新道路” A.是对过去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 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C.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指针 D.成功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17.图1、图2是有关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会议的图片。这两次会议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A.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走向成熟 B.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18.“这些(政治)制度的选择,都是中共领导人,第一代领导集体,是从历史中,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这些“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A.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村民自治民主选举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下表是“一五”计划实施中,各部门按计划规定所占的比例。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行业 工业 农林水利 邮电运输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事业 贸易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3.7% 3.1% 1.0% 备注 工业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 A.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B.实行公私合营 C.旨在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D.优先发展重工业 2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总理在20世纪50年代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完整提出,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据此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力图打破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 B.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包容性 C.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立 D.有利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第II卷共4小题,其中第21题16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第24题为附加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选择作答本题,该题20分。 21.(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南北统一,再建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人力物力的控制。隋炀帝即位后,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的大运河。一方面,开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了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 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另一方面,江南地区“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优,覆衣天下”。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50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6分) 材料二 (2)比较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说明图2元朝水运路线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和元朝大运河的共同作用。(6分) 2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多方面的灾难,列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 步伐,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各国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蚕食中国边疆领土,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这是近代 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一切爱国的中国人寻求民族的出路。梁启超后来说:“唤起吾国四 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 对“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这一论断加以说明。(4分) 材料二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中国各民族各阶级共同进行的战争,这在那时是一种普 遍的看法,许多报刊书籍大量宣传这种看法,例如当时广泛发行的《救亡手册》就这样说:“在民族危机高于一切,亡国奴的威胁要降临到每个中国人的头上时,不仅是广大的工农大众,就连资产阶级甚至封建军阀也发生了他们的存亡问题,而逐渐改变他们犹疑畏缩的态度,走到救亡阵线中来。”这个“战争”最大限度地动员了集中了全中国的抗战力量,这个亭 实是中国胜利、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 ——白寿彝《中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抗日战争胜利有何 意义?(8分) 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 1978 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1984 年 中国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92年 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8年 中国加入20国集团 2013年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6分) 24.附加题:(20分)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时期铁器有很大发展。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铁器,当时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有多种铁工具,无论种地、做工,还是妇女纺织缝衣,都离不开铁工具。铁农具有犁、铧、铲、镰、锄等。 ——史学家张岂之 材料一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两则材料: 山西长治分水岭战国墓 中的铁铲、铁斧、铁银、铁 凿(1955年出土)。 甲 乙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应优先选择哪则 材料?说明理由。(6分) 材料二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 ——钱穆《理学与艺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这一论断。(6分) 材料三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农村 城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很大改变。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政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整理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8分) 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1 第I卷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D 2. B 3. C 4.D 5.A 6. D 7. B 8. C 9. C 10.A 11.A 12. B 13. A 14. C 15. C 16. B 17.A 18. D 19. D 20. B 第II卷共3小题。其中第21题16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第24题20分,共60分。 21.(16 分) (1)隋朝的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可集中力量兴建大型工程;为加强对南方的有效控 制,巩固统治;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保障中央政府的物资供应。(6分,答出3点 即可) (2)元朝运河截弯取直,直通大都,缩短航程;开辟了长途海运路线。(4分) (3)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巩固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促使运河沿岸城 市的兴起,工商业的繁荣;有利于南北文化交融,促进了中华文明传承与发展。(6分,答出3点即可) 22.(12 分) (1)说明:甲午战争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和政治变革思潮(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4分) (2)根本原因:实行全民族抗战。(2分) 意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重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民族觉醒,开辟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6分,答出3点即可) 23.(12 分) (1)原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使中国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加强同亚欧之间的经济联系。(6分,答出3点即可) (2)特点:改革开放是渐进式推进;经历了从政策调整到体制创新的阶段;政府的主导性(政府 强力推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入。(6分,答出3点即可) 24.(20 分) (1)课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2分) 优先选择材料甲。理由:材料甲是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是第一手材料,较真实的反映历 史,学术研究价值高;材料乙是现代史学家对各种史料的整理和阐释,属二手史料。(4分) (2)宋代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科举制更为完善,门第观念淡化,更加强调公平竞争,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政府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理学诞生,儒学思想进一步走进广大平民的日常生活。(6分,答出3点即可) (3)相同:坚持公有制性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政府放权让利;触动了原有的经济体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8分,答出4点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