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腾冲市腾八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40分。) 1.早在周代,“妻”是指庶人配偶或宫中女御。如《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据此可知 A. 森严的等级制度被打破 B. 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 男权在社会中居于主导 D. 分封制和礼乐制的崩溃 【答案】C 【解析】 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说明对妇女的称谓依然带有等级色彩,故AD错误;B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题干中所有对女性的称谓都是建立在作为男性不同等级之下的附属,女性地位的高低取决于丈夫的地位,故C符合题意。 2.据史载,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该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 A. 集权政治制度已形成 B. 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 C. 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 D. 宗法等级观日渐凸显 【答案】B 【解析】 【详解】 “恭行天罚”“天命殛之”“子畏上帝”“天命诛之”这里都体现出借用上天意愿来加强统治的思想。体现出神权与王权有机结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借助神权思想加强统治,不是迷信活动盛行,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等级的信息观念,故D项错误。 【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3.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想把王位的宝座千万世的传下去;汉王刘邦做了皇帝之后,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表明 A. 君主专制得以不断强化 B. 宗法制决定帝王治国思想 C. 分封制的基础依然存在 D. 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 【答案】D 【解析】 材料只涉及王位继承问题,没有体现君主权力的集中问题,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宗法制走向崩溃,排除BC;材料表明宗法血缘关系影响封建王朝的权力的继承,实质是帝王借宗法血缘维护统治,故选D。故选D。 点睛:皇帝制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其基本特征是:皇位世袭、皇权至上和皇帝独尊。 4.“孝”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维护家庭和睦、安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与“孝”这种传统美德的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A选项禅让制时原始社会政权的交接形式,并没有体现出“孝”的内容;B选项不够准确,世袭制只涉及到了王位的转移问题,尤其是在政权交接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孝”的情况;C选项错误,分封制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种界定,更准确的应该是D选项宗法制,强调了家族关系,体现出“孝”的概念。 5.某历史老师在讲授某知识点时举例:“从一棵树上剪下一根分支移栽,该分支会成长为一独立树干。”他旨在说明 A. 分封制下中央地方的实力消长 B. 宗法制下大小宗之间关系 C. 郡县制下地方政府的割据倾向 D. 行省制下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的叙述来看,枝干和主干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附属关系,但是各自的结构却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宗法制下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分封制是松散的政治结构,中央地方的模式不是材料所叙述的情况;C选项错误,郡县制下地方完全听从中央的调遣;D选项错误,这与行省制的模式不同。 6.中华姓氏源远流长,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 A. 王位世袭 B. 诸侯分封 C. 宗法瓦解 D. 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根据“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可知,晋、齐的姓氏源自诸侯国晋、齐,故B正确;材料现象与王位世袭、宗法瓦解、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CD。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影响解答即可。 7.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 A.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 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C.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 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阐述的是分封制的内容和实施效果,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得出分封制下,导致统治者下层对家国的认识出现差别,一定程度导致地方离心力增强,不利于周天子的统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分封制的推行过程中造成士、庶阶层“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如此增强了地方离心力从而威胁了国家统治,即隐含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分封标准,也没有涉及世卿世禄制度,且根据所学周代血缘政治保证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强化了贵族特权地位,故D项错误。 8.秦朝在郡一级地方,除了郡守以外,设有郡尉和郡监两个郡一级长官。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与此相似的是,在一县之内,亦分别设置令(长)、尉、监。由此可见,秦朝 A. 地方所有署吏均由中央任命 B. 中央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C. 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 D. 中央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 【答案】C 【解析】 根据“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结合所学,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由朝廷任免,直接对皇帝负责,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正确;A表述太绝对,错误;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权力高度集中,B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郡尉和郡监与郡守平级,可自行任命署吏,直接听命于中央”,联系所学郡县制的特点分析解答。 9. 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指 A. 皇帝制度 B. 三公九卿制 C. 御史制度 D. 郡县制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秦朝……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表明秦朝创建的中央官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中央官制,故B正确;皇帝制度、御史制度不是中央官制,排除A、C;郡县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即可。 10.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最大限度地消弭了士大夫离心离德的可能。”这一制度应是 A. 郡国并行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科举考试由中央组织进行,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有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D正确;郡国并行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A;察举制的选官依据是品德,不符合材料“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B;九品中正制选官依据是门第,不符合“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将录取的重心落到了才而不是德上,从而将全国精英吸到了国家管理网络中”,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内容分析解答即可。 11.清朝雍正帝在《御制朋党论》中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 一思想,那么一切是与影的标准都必须啡我是从”。“你们各大臣如果将联之所好者好之,所悲者恶之,是非面一,则不敢结党实”。材料本质上反映了清朝( ) A.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B. 封建制度渐趋京落 C. 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D.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答案】D 【解析】 “要统- 一思想,那么一切是与影的标准都必须啡我是从”“是非面一,则不敢结党实”说明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正确;材料主要是君主集权,A错误;B中衰落不符合史实;C只是材料中部分信息。 12.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 A. 历史研究的角度决定了历史研究的结论 B. 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 C. 历史研究不会形成统一的结论 D. 军机处的设置具有随意性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军机处逐渐演变,不同的史学家对于它演变发展的认知有差别,故历史研究的角度决定了历史研究的结论,A项正确。中国君主集权在明清一步步走向顶峰,过程并不艰难,排除B。严谨的历史研究是可以得出确切结论的,排除C。军机处设置是为了用兵西北,内容保密,并非随意性设置,排除D。 13. 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英国凭借特权可以享受这一待遇。英国享受的特权是指 A. 协定关税 B. 领事裁判权 C. 片面最惠国待遇 D. 在通商口岸租赁房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的侵略。材料反映的是在近代史上,一国获得在中国的权利,其他国家同样享有。依据所学可知,这是《虎门条约》所规定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所谓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的是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而该国在其他国家不能享有对等的权利。这是近代史上列强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特权。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4.学者杨宁一认为:“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政治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 实现了家国一体 D.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答案】B 【解析】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诸侯国独立性较大,从材料中的“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来看,说明西周政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也是西周政治的特点,但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C、D项。 点睛:分封制的实行,使得西周国家政权逐渐趋向严密,克服了夏商时期的松散状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局域。但是,分封制本身存在缺陷,诸侯利用在自己的领地——封国内享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从而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15.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郡县制的推行 B. 科举制的设置 C.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D. 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九品中正制的相关内容。由材料内容可知,琅琊王氏累世为官,甚至白痴也可以出任高官,家族门第成为授官的依据,由此可知与这种现象有关的是九品中正制,AD不是选官制度,与题意无关,B项的授官依据是考试成绩,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 16.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 A. 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 B. 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 C. 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D. 土地兼并更加严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推恩令”的作用。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王国势力受到削弱,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故答案为C。A项说法错误,并未废除分封制,分封制仍然存在;与宗法制的变化无关,排除B;此项措施对土地制度没有影响,D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推恩令 17. 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表明 A. 元代地方势力强大 B. 民放文化影响制度 C. 区城经济均衡发展 D. 中央强化管理地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秦汉以来,地力行政区划大抵 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 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 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故本题答案选D项;A项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行省制度与民族文化无关;C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 【名师点睛】行省制度 (1)行省的设置:元朝时期,全国分设十个行省。此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辖地(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2)元朝以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受中央节制,下设路、府、州、县。 (3)行省与中央的关系: ①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各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诏旨,行政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 ②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③为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4)意义: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18.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答案】C 【解析】 本来题考查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即嫡长子继承制,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符合这一原则,故C项正确。唐太宗不嫡长子,故A项排除。兄终弟及也不是嫡长子继承制,故B项排除。皇四了继位也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故D项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哪个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即可。 19.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A. 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B. 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C. 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 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反映了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的用意“众建其官”,旨在分割官员权力;“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旨在牵制地方重臣,防止其割据一方,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拓宽选官渠道和管辖边疆地区,排除BC。D项削弱地方割据在材料中有所体现,但减少财政开支没体现,排除。所以选A 20. 《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卿世禄制 B. 九品中正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察举制举孝、廉的内容,故C正确。世卿世禄制没有举孝廉,故A排除。九品中正制由世家大族控制,故B排除。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没有举孝廉,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察举制 21.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 A. 废行省,设三司 B. 设立军机处 C. 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D. 八股取士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为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将皇帝的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故选B;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不是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A错误;议政王大臣会议不利于君主集权,排除C;八股取士是明清加强文化专制的措施,不是清朝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清朝时”“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联系所学军机处的设立的影响分析解答。 22.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 B. 中央集权 C. 监察权力 D. 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A 【解析】 由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到军机处,这些变革反映了皇权不断强化。所以答案选A。B主要针对地方权力;C是司法机构;D不符合材料主旨。 23.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这样辛苦主要是因为他 A. 废除了丞相制度 B. 设置了军机处 C. 扩大了六部权限 D. 推行了行省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专制强化措施。注意提取材料中明太祖这一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丞相设六部,正是因为废除了丞相,才如此辛苦。军机处是清朝设置的,排除B;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排除D。C说法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措施。 24.明清中央集权制度日益成为古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障碍,备受批判。但如今却有不少学者对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制度赞赏有加。其原因是它有利于 A. 控制人们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B. 建立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 C. 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 D.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D项正确;A项是明清中央集权制度阻碍社会进步的表现,排除;明清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社会环境并不宽松良好,故B项错误;明清中央集权制度维护小农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没有顺应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故C项错误。 25.乾隆皇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员巡视西藏时也指出“边氓(民) 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縻之足矣,招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在西藏地区推广农耕生产方式 B. 实行民族分化和歧视的政策 C. 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D. 加强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C 【解析】 乾隆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意思是乾隆已经认识到西藏地区与中土风俗不同,应当根据本民族习惯因地制宜,清代通过尊重差异的民族政策较好的解决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故C正确,B错误;“招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说明在西藏地区推广农耕生产方式存在隐患,A错误;D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2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是法定的中央机构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代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大学士拥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清朝军机大臣按皇帝旨意拟写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因此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故答案为C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A项;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没有参与决策权,排除B项;二者均没有“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的职权,排除D项。 【点睛】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27. 《中国外交史》:“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只得继续通过腐朽的清朝政权,来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义和团运动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 B. 帝国主义彻底放弃了统治中国的梦想 C. 通过《马关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 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义和团运动的功绩,故A项正确;B项“彻底放弃”说法错误;CD项应该是《辛丑条约》,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 【名师点睛】义和团运动显示出中国人民不甘于亡国灭种,奋起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的野心。八国联军统率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还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等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转变了策略,由瓜分变为“保全”,由灭亡中国到“以华制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8.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 《辛丑条约》签订后 B. 《马关条约》签订后 C. 《北京条约》签订后 D. 《南京条约》签订后 【答案】B 【解析】 依据“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显然体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结合所学可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故“在此以后”是指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反映了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故B正确。 29.《辛丑条约》明确规定:“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其影响是 A. 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 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C.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D. 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处。今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这说明中国的政治中心被外国驻兵所包围,利于列强控制清政府,故此题应选B项。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暴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和清政府的反动本质,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20世纪初期,民主革命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 30.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D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后,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ABC项。 31.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19世纪末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 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C.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 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英国提出的“协定关税”,是为了满足其工业革命后对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19世纪末日本提出“在华设厂”,是帝国主义国家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进行资本输出,抢占世界资本市场的反映。两个不同的要求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故B项正确。“协定关税”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在华设厂” 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故AD不是共同点,可排除。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故排除C项。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国家需要广阔的原料产地与商品销售市场,故“协定关税”有利于其倾销商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需要扩大其资本市场,因此,允许“在华设厂”便成为西方国家提出的要求。 32.蒋介石曾在某战区作战计划中指出:“该战区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该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A. 扭转了抗战初期局势 B. 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计划 C. 奠定了持久抗战基础 D. 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可知,该战役与上海有关,并要巩固南京,故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B项正确;淞沪会战是战略防御阶段的战役,因此没有扭转抗战初的局势,也没有奠定持久抗战的基础,更不会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故排除ACD三项。 33. 近年,在福建闽中的一些乡村,发现了众多红军标语:“白军兄弟,不同红军打仗,要求北上同日本打仗去”、“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浴”、“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这些标语的落款为“红军/产”或“红共宣”。这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 A. 进行土地革命,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B. 国民革命失败,中共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 C.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 D. 国共实现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答案】C 【解析】 由“白军兄弟,不同红军打仗,要求北上同日本打仗去”、“白军士兵同红军联合起来北上抗日浴”可以看出民族矛盾上升,一致抗日;而由“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可以看出国共之间还存在阶级矛盾,故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交织,所以本题答案选C项;A项不选,土地革命主要是关于分配土地的,与题干无关;B项不选,题干体现的主要是抗日,不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项与“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不符。 34.国共两党都在敌后致力于建设抗日根据地。国民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到1943左右,基本上都丧失了,近百万敌后游击武装,到1945年也差不多损失殆尽;相反,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迅速扩展到十余省,敌后武装力量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近百万之众。导致国共两党敌后抗日根据地不同结局的原因可能是 A. 国民党坚持正面战场抗战为主 B. 共产党坚持抗日统一战线 C. 汪精卫背叛国民政府,导致国民党敌后抗日力量损亡 D. 两党建设抗日根据地的不同政策措施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选项错误,从题意可知国共两党都致力于建设抗日根据地,所以国民党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同样重视,并且结合题中时间点可得出此时期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争作战形势同样比较消极;B选项错误,国共两党都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并没有否定统一战线;C选项错误,汪精卫叛国时间是1938年12月,同时并未带走军队,与国民党敌后抗日力量损失无关;D 选项正确,结合相关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重视根据地建设,将土地革命与游击战争相结合,从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得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国民党敌后根据地过于强调与正面战场的配合,往往不自觉得变游击战为兵团战,寸土必争,最后人地皆失。并且其武装多代表地主阶级利益,军队旧习气颇多,与农民关系紧张,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因此逐渐损失殆尽。 【点睛】本题解答结合对国共两党抗战的特点,及题干中国民党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虽然极为重视但是仍旧损失殆尽的情况的分析,即可得出此结果是由两党采取的不同政策所导致的。 35.梁漱溟说强国日本准备数十年侵略中国,而中国长时间内战,教育经济国防都落后,理论上日本征服中国应当很容易,可抗战四年中国依然存在,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这反映出 A. 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合理的 B. 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 C. 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 D. 中国国力强大是抗战胜利的前提 【答案】A 【解析】 材料“即使敌人再强大,无奈我们退守到西半部,土地依然广,人口依然多,资源依然丰富,我们还是可以支撑”反映了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是有条件的,具有合理性,故A正确;1937年淞沪会战使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开始破产,不是“抗战四年”,故B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地大物博的条件,不是日本的侵略战争拖垮日本经济,故C错误;当时中国国力并不强大,故D错误。故选A。 36.余光中(1928-2017),出生于南京,10岁因战乱随母亲辗转到重庆,19岁考入金陵大学,21岁遭遇人生第二次逃亡,辗转南下直至定居台湾,20多年后写下了著名诗作《乡愁》。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其出生时正值北伐战争时期 B. 其童年离乡与日本侵华有直接关系 C. 其就读的大学位于中共革命根据地 D. 《乡愁》创作于海峡两岸“三通”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余光中出生于1928年,此时北伐战争已经结束,排除A。从“9 岁因战乱随母亲辗转到重庆”可知余光中于1937年逃离南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2月,南京沦陷,B项正确。余光中读大学的时间是1947年,属于国民党统治区域,排除C。余光中的《乡愁》作于1971年,当时大陆与台湾对峙,不可能创作于海峡两岸“三通”后,排除D。 37.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华北事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之间一共经历了十四年,故A应该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所以选A;七七事变是八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故排除B;西安事变发生于1936年,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华北事变发生于1935年,到1945年也不足十四年,故排除D。 38.会议制定了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二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中共七大是在抗战胜利前夕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制定了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中国的任务。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次会议均与“打败日本侵略者”无关,排除A、B、D项。 【点睛】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道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 39.朱德在《实行对日作战》一文中指出:“国际舆论一致地责斥日本的强盗行径,国内自从西安事变后,与中华民国有着同样长久生命的内战终于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被结束了,国内和平实现了,国共合作的谈判亦有了初步的成功,南京政府的政治路线亦开始了新的转向——这一切都是在向着我们团结御侮对日抗战的总目标迈进,都是在抗日阵线中的初步成绩。”其相关背景是 A. 西安事变的爆发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 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日本的强盗行径……内战……被结束了,国内和平实现了……都是在抗日阵线中的初步成绩”中可以分析出,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促使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故B项正确,C项排除;A项是1936年发生的,排除;D项是1937年8月-11月发生的,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日本的强盗行径……内战……被结束了,国内和平实现了……都是在抗日阵线中的初步成绩”。 40.下图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抗战行动主要分散在西北地区,尤其是八路军在山西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即平型关战役,极大地鼓舞了全国抗日军民的士气,所以答案选D,A项是少数民族抗战的重要场地之一,B C两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场地。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二、非选择题(共两个大题,其中第41题20分,第42题20分,43题20分,共40分) 41.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前代国柞(Zhà,国柞指国运)所以长久者,莫不封建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世而亡;……封建之法,实可遵行。 ——《唐会要·封建杂录上》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主张施行哪种政治制度,并概括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行省制的实施能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在管理地方少数民族时,还有哪些机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意图。 【答案】(1)政治制度:分封制。理由:西周时期实行分封,统治时间长久;秦朝实行郡县制,二世而亡。 (2)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原因: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机构:宣慰司和宣政院。 (4)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从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等方面来分析。 【详解】(1)从材料“封建之法,实可遵行”中可以分析出材料一主张施行分封制度;根据材料“前代国柞,所以长久者,莫不封建诸侯”“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世而亡”中可以分析第二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中可以概括从答案。 (3)从材料“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中可以概括出行省制的实施能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在管理地方少数民族时,设置了宣慰司和宣政院。 (4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意图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 (1)比较材料一、二反映的条约内容的异同。 (2)《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进入了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案】(1)同: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都有开放通商口岸内容。 异:体现的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 (2)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转到中国北方,主要通过控制清政府来侵华。 (3)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材料中的“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可以看出,材料一、二反映的条约内容的相同点表现在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不同点表现在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输出为主,后者以资本输出为主。 (2)从材料中的“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等信息可以看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和侵华方式发生了变化。 (3)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应当联系所学,从1842年《南京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和1901年《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来回答。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① 《南京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 日本 ② ③ 1900~1901年 德国等8国 《辛丑条约》 材料二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中共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三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四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1)填写材料一中的表格。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二中的观点。 (3)试联系所学知识,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主要理由。 (4)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答案】(1)①英国;②《马关条约》;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3)驳斥:日本发动战争名义上是为了东亚之安定,其实质则是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4)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等。 (5)中国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为中国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或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了国家主权(或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所学可知,发动鸦片战争的是英国;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列强对中国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从“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可以看出,材料二主张全面抗战路线。联系所学可知,政治方面的表现是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方面的表现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3)从材料中的“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可以看出日本对发动战争的原因和战争危害的狡辩。驳斥这一谬论,应当联系所学,从二战的史实,如日本是为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等方面来回答。 (4)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全面抗战路线,材料三反映的是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努力,据此可以回答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5)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国主权和国际地位的影响,以及中国抗战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等方面来回答。 【点睛】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双重社会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本国封建势力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从而中国人民在反抗本国封建势力追求民主进步的同时,还要进行反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即中国人民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也是双重的。民主革命本来是指近代开展的反对专制统治追求民主政治的斗争,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人民不仅要开展反封建的斗争还要开展反侵略的斗争,从而反侵略(反帝)反封建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