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张家口市2019-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多从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3.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井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冯桂芬在《复宗法议》中说:“宗法者,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该观点认为宗法制 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 有利于社会管理 C. 提高了国民素质 D. 弘扬了传统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这种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从材料“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可以看出宗法制具有教化功能,有利于社会管理,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的教化功能,没有涉及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弘扬,故CD项排除。 2.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部,每部设立一名刺史,共十三名刺史。刺史的工作方法是“乘传周流"(“传”指公家驿站的马车;“周流”意为到处巡视)。材料表明刺史制度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以巡视的方法监察地方 C. 防止了官员腐败 D. 调整了地方行政区划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刺史的工作方法是“乘传周流"(“传”指公家驿站的马车;“周流”意为到处巡视)”可知汉代刺史通过巡视对地方进行监察,故B项正确; 刺史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并非加强君主专制,排除A项;题干强调刺史制度巡察地方履行监察职责,并未防止官员腐败,排除C项;刺史制度为地方监察体制,并非地方行政体制,排除D项。故选B 3.“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菁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材料说明科举制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有利于打破社会阶层的固化 C. 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D. 提高了行政效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民间菁英往体制内去流动……带来……良性的社会治理”可知该制度应为通过考试选官的科举制。该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使得平民通过考试的方式加入统治集团,扩大了统治基础,维护了封建统治。故本题应选B项。CD和材料无关,排除;A是科举制的影响,不能说明材料内涵,排除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4. 《朱子语类》中说:“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朱熹认为三省的分工 A. 有效制止的独裁出现 B. 否定丞相参与决策权 C.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有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大致意思是,每件政务都是由中书省提出,中书省得到皇帝的批准后由中书省转往门下省审议,如果门下省认为不合理就可以封驳,重新审议,如果没有问题就要交付尚书省执行,门下省的责任就是减少决策的失误,故本题选择D。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对演进 5.下列各图中能够反映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所以排除①,在四个选项中只有B中没有①,故选B。 6.耆英对某条约的说明:“其英国及属国逃民逃兵若潜进内地中国,也一律送交英国近地理事官领回”。据材料,英国通过该条约在中国取得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驻军权 C. 领事裁判权 D. 外交豁免权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其英国及属国逃民逃兵若潜进内地中国,也一律送交英国近地理事官领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所以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名师点睛】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按照这项不平等的制度,殖民国家的侨民可以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为列强任意压迫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所国家的人民大开方便之门,他们可以胡作非为而不必承担责任。。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 7.1861年11月,法国作家雨果致信法国远征军上尉巴特力尔,指出: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圆明园),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这表明 A. 私人信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B. 信件描述与历史事实完全相悖 C. 艺术表达限制了其史料价值 D. 此信件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绝对,排除;信件描述基本符合史实,排除B项;这种艺术表达方式没有影响其史料价值,排除C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应当根据材料中的“夏宫(圆明园)”“法国”“英国”等关键信息,以及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61年”,综合考虑这些信息后再联系所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史实,据此作出正确选择。 8.纪念馆、纪念碑、纪念实物是生动历史的再现,给下列图片确定的学习主题应是 A. 抵制西方文明 B. 发展资本主义学 C. 反对封建统治 D. 反对外来侵略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三元里抗英反映了鸦片战争中民众自发反抗英军侵略;“定远号”在甲午黄海海战中英勇沉没,“张自忠”在抗战枣宜会战中牺牲,三幅图片均与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相关,故D项正确;三图不能反映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排除A 项;三图均与发展资本主本义无关,排除B项;三图均不以反对封建统治为目的,排除C项。故选D 9.“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这段话评论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从“激进的理想主义”“农民意识”、“基督上帝的外衣”、“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等信息,可以判断材料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取得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故选A。BD项与狭隘的农民意识不符;C项并非披着宗教的外衣。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10.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是汪精卫在孙中山的政治遗嘱中提炼出的两句话。孙中山逝世时正在进行的“革命”是 A. 辛亥革命 B. 二次革命 C. 护法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不幸病逝。临终前在遗嘱里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 11.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一文中对于青年学生火烧交通总长曹汝霖私宅、痛打驻日公使章宗祥的公开质疑:“我的意思很平常,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纵是国民公众的举动,也不能横行,不管不顾。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下列与作者观点一致的是 A. 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之内从事爱国活动 B. 反对五四运动 C. 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之外从事国民运动 D. 维护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纵是国民公众的举动,也不能横行,不管不顾。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可知,国民公众的举动应该是理智的,应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之内从事爱国活动,A正确;据材料“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一文中对于青年学生火烧交通总长曹汝霖私宅、痛打驻日公使章宗祥的公开质疑”可知,这是对于青年学生火烧交通总长曹汝霖私宅、痛打驻日公使章宗祥的公开质疑,不能断言其反对五四运动,B错误;据材料“梁漱溟在《论学生事件》一文中对于青年学生火烧交通总长曹汝霖私宅、痛打驻日公使章宗祥的公开质疑”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特指五四运动中的学生事件,而不是泛泛的国民运动,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维护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D错误。 12. 有学者认为:“地主占有制形成大规模土地垄断,官僚军阀强权掠夺,无偿占有,到处可见……这个社会结构,除非用革命手段予以扫除,没有别的出路。”作者旨在强调 A. 土地兼并的严重 B.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社会的黑暗 D. 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地权分配不均、地主阶级对农民的阶级压迫的剥削与掠夺,“除非用革命手段予以扫除,没有别的出路。”认为必须“革命”消灭地主阶级,农民才能解放出来,反映的是土地革命的必要性,故选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13. 下图是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八十周年,于2015年1月15日发行的邮票,该历史事被认为是中共走向成熟的标志,判断该事件是 A. 井冈山会师 B. 遵义会议 C. 长征的胜利 D. 中共七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表明中共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所以说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B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遵义会议 14.下表是对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政党和职务的统计,这可以说明 姓名 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李济深 张澜 高岗 政党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职务 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副主席 A. 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B. 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新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表可知,统计表反映了各党派在中央人民政府的职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体现,有利于调动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故C项正确;题干未涉及民族区域自治,排除A项;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并非西方多党制,排除B项;图表信息不能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行,排除D项。故选C 15.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 A. 1949—1956年 B. 1956—1966年 C. 1966—1976年 D. 1978—1988年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片信息“毛主席万寿无疆”、红卫兵等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文革”时期的历史,故对应时间为1966~1976年。C正确。 考点:新中国历史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四个阶段: 1. 1949年10月—1956年底,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 1956年底—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3.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十年动乱) 4. 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详解】 16.孔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后世运用这一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 日内瓦会议圆满成功 B.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万隆会议中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主张,符合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理念并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C项正确;日内瓦会议旨在处理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并非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反映了新中国基于共同社会制度结盟,排除B项;《朝鲜停战协定》处理停战问题,不涉及处理国家之间关系问题,排除D项。故选C 17.邓小平说:“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 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一转变成为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这里的“出发点”具体表现是 ①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关系 ②实行对外开放 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开始实行不结盟政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转变“一条线”战略,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在独立自主前提下继续推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新时期我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故②③正确,D项符合题意;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实行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转变的表现,而非出发点,故①④错误,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8. 强世功说:“基本法的制定过程无疑是第二次建国过程,这个国家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由于基本法的存在,使得宪法建构起来的‘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国家,而变成‘多元一体’的国家。”以下史实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B.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 D. 上海自贸区的成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祖国统一的考查,考查考纲中“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这一考点。题干中的“基本法”应该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对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意味着在中国我们实行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故“这个国家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故是指一国两制的构想实践的结果,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实践,故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19.阅读下面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慢神和盅惑青年 “表格“中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问题是 ①民主范围狭窄 ②参政方式原始 ③国家权力滥用 ④雅典社会衰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①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中雅典总人数和公民总数对比可分析出,雅典的民主范围狭窄;从抽签和举手反映出参政方式的原始;从以上材料和程序可反映出对国家权力的滥用;故①②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表格现象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发达,故④错误,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20.亚里斯多德说:“当穷人占多数而没有中产阶级时,内乱就常常来临,邦国也很快归于毁灭”。亚里斯多德认为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根源是 A. 政客的争权夺利 B. 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 C. 民主范围有限 D. 民主政治物质基础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当穷人占多数而没有中产阶级时,内乱就常常来临,邦国也很快归于毁灭”,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重要基础是“中产阶级”, 古雅典民主政治在公元前 5世纪末以来呈现的危机 ,经济是根源。经济的低谷徘徊首先恶化了中下层群众的经济状态 ,减弱了他们的政治力量 ,民主政治的基本细胞是具有自由、独立人格而又彼此处于平等地位的公民 ,这种公民必须以经济上具有自由独立人格而且彼此处于平等地位为前提 ,这是民主政治得以发展繁荣的必备条件之一。故选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衰落 21.唐律规定: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罗马法规定: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由此可见 A. 唐律能有效防范谋反事件 B. 罗马法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 C. 法律不具备普遍的适用性 D. 西方法律比中国宽松灵活 【答案】B 【解析】 【详解】 唐律明显体现不平等及基于人伦的滥刑,尽管严酷但并不能有效防范谋反,故A排除;罗马法具有自然法精神,即体现公正、理性和正义等等,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故选B;具有公正、理性和正义等自然法精神的法律有普遍的适用性,故C排除;材料中体现不出罗马法宽松灵活,故D排除。故选B。 22.罗马法《学说汇纂》中记录这样一个案例:一人把洗衣人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原告说:“按照约定,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至连一只猫都没有”。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主要体现了罗马法 A. 具有契约精神 B. 法律程序严格 C.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保护平民利益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按照约定”就是一种订立契约的方式,当一方违反了契约的有关规定,就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所以这一案例体现了罗马法的谨慎履行契约的原则,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罗马法程序的严格,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项排除;罗马法是保护贵族阶级利益的,故D项错误。 23.1832年,英国调整了选区,取消一部分贵族操纵的“衰败选区”,补充或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整顿了选举的财产资格。其目的是 A. 提高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B. 取消贵族在议会中的特权 C. 实现选举权的普遍性和公正性 D. 加快新型工业城市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选举改革中将议席补充给新兴工业城市以及实行财产资格选举,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政治权利,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故A项正确;1832年议会改革并未取消贵族在议会特权,排除B项;财产选举资格的实行说明普选权及公平性并未实现,排除C项;加快新型工业城市的发展是议会改革的客观影响,并非目的,排除D项。故选A 24. 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都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国政治体制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国王任命首相,首相不对议会负责的信息可知是近代德国的政治体制,故A项正确。B项是近代法国的政治体制,C项是近代英国的政治体制,D项是近代美国的政治体制,均不符合题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25题18分,26题12分,27题22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几千年来,中国各民族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制度一直千差万别。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承认这种差异,并且制定相应的制度,才可能维持各民族的统一。 材料一 材料二 《元史》记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那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互为表里”。 时人柳贯认为行省“外延之谋议,庶府之秉承,兵民之号令,财赋之简稽”。元人程锯夫说“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钱粮羡溢,而百端欺隐.....把握兵权,伸缩由己”。 材料三 元朝行省的划界打破了以往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使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的原则,犬牙交错原则更加突出。如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有广东.....清朝储大文总结说:“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渐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和元朝在中央对地方管理措施方面有何相同点。据此概括两者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元朝行省长官权力比秦朝郡县长官权力大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分析行省制与郡县制相比更能有效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 【答案】(1)相同点:郡县和行省长官均由中央任免,对中央负责。 共同影响:都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答出3点即可) (2)表现:行省管辖辖区面积较大;权力涉及行政、军事、财政和司法,尤其是财权和军权较大。 (3)元朝的行省划界人为地打破自然区域之间的山川之险,实行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使山川之险完全消解,实行割据的地理基础丧失,从而有效地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 【详解】(1 )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元代推行行省制,故一问结合郡县行省官员的任免进行阐述;二问结合所学从加强地方管理、中央集权加强、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作用进行阐述即可。 (2)根据材料一行省分布情况及材料二“掌国庶务,统那县,镇边鄙……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把握兵权,伸缩由己”从管辖辖区、地方权力进行分析阐述。 (3)根据材料三“划界打破了以往以天然山川作为行政区划的边界……犬牙交错原则更加突出……长江之险失……钱塘之险失……而蜀之险失”从行省划界原则及作用进行分析阐述。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这一遗风流传至今,即权大于法,有法不依,拟法不严,徇情枉法。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根据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的一切条约,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和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以及合众国政府和各州一切行政、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第3条第1款规定:“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材料三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第一款,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人民版历史教科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那些政治原则。 (3)结合材料三,指出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法自君出;法律难以制约皇权,皇权大于法律。(写出两点即可) (2)宪法至上;中央集权;司法独立;联邦体制(写出三点即可) (3)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赋予依法治国方略以宪法地位,将加速推进法治,使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获得宪法性的根本保障。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等信息,联系所学进行分析可得出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特点是法自君出;法律难以制约皇权,皇权大于法律。 (2)从材料里“本宪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均为全国的最高法律”体现宪法至上的原则、中央集权的原则;“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体现联邦体制;“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体现了司法独立原则。 (3)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依法治国方略以宪法地位,将加速推进法治,使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获得宪法性的根本保障。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法治建设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前,日本以“文野战争”号召国民同心协力、支持战争。战前,天皇每年从皇室费用中拿出30万元补充军费。实业界领袖组织“报国会”募捐,为战争效劳,不计个人得失。21个运输社,自愿在战争期间无偿为政府运送军事物资。日本贫民有的将一天劳动所得的一半捐献出来,许多人志愿做后勤供应的军夫。 清政府每年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0万两建造颐和园,为西太后庆祝60大寿而耗费的大约1400—2000万两白银,可购买10艘“定远”型铁甲舰、20艘“致远”型战舰。海军军官都在基地附近兴建私宅,军官生活普遍奢侈,嫖赌乃常事。中国下层民众大多不关心战事,战争期间,各地仍发生多起乱事。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展开的会战主要有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役3.89万余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国军总共死伤322万多人。下表是正面战场抗战中日军伤亡人数部分统计。 会战 时间 国民党伤亡人数 日军伤亡人数 淞沪会战 1937.08.13—11.12 333500余人 50000余人 南京保卫战 1937.12.5——12.13 50000余人 12000余人 太原会战 1937.09—11 100000人以上 近30000人 徐州会战 1938.01——05 100000余人 32000余人 武汉会战 1938.06.11—10.25 400000人 40000余人 南昌会战 1939.03.17—05.09 100000余人 24000余人 第一次长沙会战 1939.0914—10.15 40000余人 20000余人 枣宜会战 1940.05.01—06.24 36983人 7000余人 第二次长沙会战 1941.09.07—10.09 54000人 5184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12.24—1942.01.16 28116人 1591人 材料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到了1945年初发展到91万人,还有农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220万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9.2万多次,收复国土83.7万平方公里,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在抗战的八年中,共产党军队毙伤俘虏日军共52万多人。 ——郭徳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对比两次战争,你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1)日本战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举国上下,整体动员对中国作战。 中国封建制度腐败落后;政府未做好充分准备,缺乏危机感;民族意识淡薄。 (2)地位: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是主战场,在整个抗战中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 原因:全民族的抗战(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巩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民族意识的觉醒。 (3)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核心,它都是动员和鼓舞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是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 【解析】 (1)题干所给材料一中第一段文字表明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举国上下,整体动员对中国作战。题干所给材料一中第二段文字表明清政府的腐败、在战前没有认真准备、国民民族意识淡薄是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 (2)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组织了多次大规模会战,毙伤大量日军,也造成国民党军队的巨大伤亡”可知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是主战场,在整个抗战中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结合材料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在抗战期间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出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等。 (3)材料一中,反映了甲午战前,中国方面没有从分准备,缺乏危机感,民族意识淡薄,造成战败;材料二、三反映了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共同抗日,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战争胜败的关键点是民族精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