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期中)历史试题

武威六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学段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 )‎ ‎ 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 B.气象因素无法影响民族国家形成 ‎ C.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 D.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 ‎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但又选择其他官员参加议政,名号为“参议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同为宰相之列。这表明(  )‎ ‎ A.唐朝三省议事已名存实亡 B.皇权受到较大挑战 ‎ C.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削弱 D.唐朝时官僚制度不成熟 ‎3.《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秦始皇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 ‎ A.建立保密制度 B.震慑谋反之徒 C.维护皇帝权威 D.削弱丞相权力 ‎4.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清朝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其主要作用是(  )‎ ‎ A.遏制地方官僚腐败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 C.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D.鼓励官员相互告密 ‎5.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其次是齐、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 A.楚齐赵三地的农耕经济领先关中 B.各地对秦文化的认同存在较大差异 ‎ C.东方六国推行郡县制的时间不一 D.秦朝在各地实行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6.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演变的轨迹总体呈现( )‎ ‎ A.丞相始终无权 B.相权凌驾于皇权之上 ‎ C.皇权呈不断加强的趋势 D.相权与皇权各司其职 ‎7.秦汉地方行政区划开始是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了州。唐代为道州县三级,宋代为路州县三级。元代实行行省制度,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是路府州县。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演变表明(  )‎ ‎ A.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B.最基本的单位县较稳定 ‎ C.中央对地方控制日益削弱 D.君主专制体制日趋完备 ‎8.传说:“董永,西汉时出生在东台市西溪镇董家舍。少年丧母,与父亲董公相依为命。他常用小车推着多病的父亲到田头树荫下,边做农活边照应董公。后来,董公病故,董永因家中贫困,无钱安葬父亲,于是就到西溪镇上曹财主家卖身为奴,得钱葬父。”如果他生在汉武帝以后的汉代,他有可能被推举做官,主要是因为当时(  )‎ A.选官注重道德品行 B.董永才能出众 C.解决王国问题的需要 D.选官制度公平公正 ‎9.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10.“清明时节雨纷纷,行人路上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节日的出现体现了(  )‎ A.宗法影响 B.皇权至上 C.宗教色彩 D.政治秩序 ‎11.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 A.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B.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 C.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D.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12.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均反映出(  )‎ A.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 C.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 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13.宋代,皇帝的诏令在没有下达之前,中书省要进行是否可行的审批,下达之后还有御史或谏官指出其是否错误。这反映了宋代( )‎ ‎ A.皇权专制受到了抑制 B.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 C.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 ‎14.有人记述李贽点评《水浒传》时写道:“盖和尚(李贽)一一肚皮不合时宜……所评《水浒传》,玩世之词十七,持世之词十三,然玩世处亦俱持世心肠也,但以戏言出之耳,高明者自能得之语言文字之外。”这体现出李贽(  )‎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C.具有社会批判精神 D.否定了传统儒家伦理道德 ‎15.“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天人感应 ‎16.孟子曾对“伊尹以割烹要汤”“孔子于卫主痈疽(人名),于齐主侍人瘠环(人名)”等说法进行分析考证,认为这都是谣传而非真实的历史,并列举相关事例来说明这些传言不可靠。这说明(  )‎ A.孟子注重对史料的考证 B.光鲜的事迹才是真历史 C.社会转型致使谣言盛行 D.礼乐制度已经走向崩溃 ‎17.鲁迅说:“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据此可知,鲁迅评价孔子的视角是(  )‎ A.孔子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B.孔子思想有利于巩固统治 C.孔子思想与民间信仰的结合 D.孔子形象具有的多面色彩 ‎18.清代“京剧剧目取材广泛,有的出自古典杂剧、传奇,有的源自小说话本”。这说明京剧( )‎ ‎ A.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精华 B.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 ‎ C.适应世俗文化的发展趋向 D.因受人们喜爱而日渐流行 ‎19.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多指专门以教授青年善辩而获取报酬的职业教师,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他们看成是歪曲真理、玩弄是非的人。这是因为在柏拉图等看来,“智者”(  )‎ A.过于追求名利与技能 B.哲学探究偏离了道德 C.诋毁苏格拉底的思想 D.醉心于投机城邦政治 ‎20.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 A.自然哲学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 C.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 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21.宗教改革中的下列主张,直接推动欧洲各国民族文化发展的是(  )‎ A.简化宗教仪式 B.世俗国家的权力高于教会的权力 C.信仰即可得救 D.每个人都可阅读和解释《圣经》‎ ‎22.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23.佛教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西中。东晋时“飞天”着色大胆、运笔豪放,画面原始、拙朴。北魏时“飞天”形象较飘逸、轻盈,已脱离西域“飞天”的笨拙之感。唐代中期的“飞天”积极奋发,奔放豪迈,有突出的灵动之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晋时期飞天开始摆脱模仿痕迹 B.唐代飞天体现盛世时期的审美理想 C.北朝时期中国化的飞天完全成形 D.佛教对唐代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24.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25.中国画又称国画,注意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不同时代又有不同的绘画风格。元明清时期,士大夫文人写意画成就最为突出。此时绘画的突出特征是(  )‎ A.追求宏大布局构图 B.吸收外来风格,讲究美感 C.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D.描绘市井生活,追求再现现实 ‎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 C.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D.揭开了世界整体化进程的序幕 ‎27.有人对一幅书法作品有这样的评价:“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依斜,皆随字形和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贴的错落跌宕、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该作品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草书 ‎28.1620年英国王室重臣弗朗西斯·培根在其《新工具论》中指出:“观察发明的结果、影响及其动力是一件有益的事,在此基础上,没有什么能比那在古代鲜为人知的四大发明更能说明问题”。下列有关“发明”的结果、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印刷术→文字交流 B.火药→军事战争 ‎ C.指南针→辨别方向 D.造纸术→天主教传播 ‎29.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以及农业、医学、地理和化学等领域的发现,基本上呈现的是重技术工艺、轻科学理论的特点,缺乏抽象思考及逻辑观念。这一看法实际揭示了( )‎ A.古代中国科技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B.医学、地理、化学等人才缺乏 C.“四大发明”推动世界文明的转型 D.中国传统科技未能转型的原因 ‎30.《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晚清州县办公经费存在着公私不分、使用无确定限度等特点。在人口压力和州县事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摊派不断增长,养廉银不断扣减,州县财政入不敷出,随以经制外加收的办法来解决经费来源。而浮收过多,不仅民生日苦,更加剧了吏治败坏。咸丰同治年间,一些省的督抚从整顿吏治出发,进行了裁减浮收陋规以定公费的改革。湖北巡抚胡林翼革除一切冗费,将裁减后的浮收补充各衙门以应办公之需。江西巡抚沈葆桢也裁减浮收,明定限制,确定数额,江苏巡抚丁日昌将陋规充公以作为办公之费,办法更为清晰。咸同年间的“公费”改革,将各种陋规裁减,然后归入司库,再按规定数量支取。对澄清吏治、减轻州县负担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用极为有限。‎ ‎——据刘伟、刘魁《晚清州县的办公经费与公费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咸同年间地方公费改革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咸同年间地方公费改革的特点。(10分)‎ ‎32.【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治维新深刻地改变了日本传统的封建国家形态,是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起点。它是国内不同集团权力与利益重组和博弈的必然产物,外部渗透和干预进一步弱化了幕府统治的基础。明治维新从国家治理主体与中央政府财政体系构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构建、国家治理的权力工具选择等多个方面推进了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的现代化,也给东亚各国带来了战争和灾难。这种国家治理机制为其扩展区域霸权创造了制度与国家竞争力的条件,使日本成为近现代东亚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变的关键性力量。在产生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有益经验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至今仍然阻碍着日本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治理机制正常化国家。‎ ‎——摘编自保建云《论明治维新对日本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概括日本国家治理机制现代化的举措。(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治维新给我们提供的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教训。(10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