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 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B. 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 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D. 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指的是宗法制,“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指的是分封制,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认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故答案为A项。B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秦始皇开创的,排除;C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西周并未打击异姓诸侯,排除。 2.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并且有了固定治所,权力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六条问事”。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 监察区域职能的转变 B. 皇权专制统治的加强 C. 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 D. 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西汉设立的负责监察的官员,“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权利大大超过了汉武帝时监察和考核官员的准则”说明刺史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故A正确;建立监察区的目的是监督地方官员,更有利于中央集权,不是强化君主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反应的是刺史职能的变化,由监察官变为地方行政长官,并非刺史监察功能的强化,故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军阀割据”局面形成,故D项错误。 3. 《全球通史》中谈到中国古代某项制度时说:“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侵入,它转而起了阻止中国人做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该项制度 A. 缩小地方行政权力,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B. 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C. 使中国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 D. 其“公天下”的部分是其进步性之所在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为中国提供了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材料涉及的制度是科举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科举制有利于普通百姓可通过读书考试步入仕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天下”的因素,D选项符合题意;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与地方行政效率无关,A选项排除;B选项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B选项排除;中国科技文化在明清以后开始落后于西方,C选项排除。 4.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 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 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能力。由材料中可以知,A中明太祖时,废中书省,权归六部,尽管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但没有说明其职责,故A错;C只是说仁宗时内阁有了票拟权,并没有说内阁大臣变成宰相,C错;材料中根本没有涉及内阁和六部的关系,D不符合材料;而成祖时,“简翰林院官直文渊阁,参与机务。”故B项符合。 5.马勇在《百年变局:乱世晚清与民国乱象》一书中说,根据《江宁条约》、《虎门条约》形成了所谓的“治外法权”,之所以如此,从中国方面看,怎样管理这些在中国的西洋人,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想好,他们不是愿意让渡自己的司法权,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这项权利。从中可以看出“治外法权” A.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B. 真实表明了中国人以夷制夷心态 C. 集中反映了中国政府的软弱 D. 全面体现了中外势力勾结的事实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从中国方面看,怎样管理这些在中国的西洋人,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想好”中可以看出“治外法权”体现出当时中国人以夷制夷的心态,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治外法权”对中国司法的危害和清政府的软弱,故AC项排除;“治外法权”是鸦片战争后丧失的,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故D项排除。 6.《庚子西狩丛谈》记述:“先是直境义和团纷起,群信为天神下降。盖民间感于历来国耻,及各处教堂教士之蛮横,排外之心甚热,亟愿合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以故邑中有识士绅,亦洋洋乐道其事。”在此作者强调的是 A. 义和团发展壮大的社会基础 B. 统治危机加深促进了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C. 义和团扶清灭洋的时代局限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的关联 【答案】A 【解析】 “亟愿台心并力以一雪其夙愤”,义和团发展壮大得到民众的支持,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西方国家的侵略,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的局限性,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错误。 7.1943年,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放弃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等特权,归还租界,废除《辛丑条约》。此后又有多国与中国签订类似条约。这说明 A. 西方大国欲拉拢中国以对抗苏联 B. 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中国国力迅速增强获得列强尊重 D. 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解析】1943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牺牲和贡献,国际地位提高,使得战时废约得以实现,故B项正确;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建立,主要任务是联合反对法西斯的侵略,故A项错误;C 项“迅速增强”与史实不符,故排除;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故D项错误。 8.在平定太平军后,清政府处心积虑对淮军加以裁抑。1866年李鸿章愤慨地说:“都中群议,无能谋及远大,但以内轻外重为患,鳃鳃然欲收将帅疆吏之权。又仅挑剔细故,专采无根浮言。”这表明 A 传统官本位意识导致党争 B. 清政府固守传统治国策略 C. 地方势力与中央分庭抗礼 D. 列强的侵略威胁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在平定太平军后,清政府处心积虑对淮军加以裁抑”“鳃鳃然欲收将帅疆吏之权”中可以分析出清政府恐大权旁落,尾大不掉,“对淮军加以裁抑”,这体现出当时清政府固守着传统的治国方略,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党争,故A项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清政府的治国策略,没有体现出地方与中央之间的斗争,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列强的侵略,故D项排除。 9.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 A. 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 B. 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 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后,在立宪派的“出谋划策”下,各省才纷纷独立,这说明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各派力量合力促成的,故D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材料可知,此时的立宪派力量还很强大,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此时民主共和观念还未深入人心,故C项错误。 10. 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A. 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 B. 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C. 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 D. 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提到,国民大革命时期……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放弃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影响到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故C正确。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没有正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故A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故B排除。中共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导致国共两党的合作破裂,故D排除。 11.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它反映了我国 决策类型 五年计(规)划 决策主体 决策方式 “一言堂”决策 二五、三五、四五 国家主要领导人 个人决策 内部集体决策 一五、五五、六五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 咨询决策 七五、八五、九五 政府内部+外部精英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商决策 集思广益决策 十五、十一五 政府+外部精英+公众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协商决策 A. 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 B. 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C. 经济决策民主化逐渐加强 D. 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出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决策方式逐渐由个人决策到集体决策、程序化决策等形式的转变,说明中国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渐进变革性,体现出经济决策民主化逐渐增强,故C项正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经济改革决策方式变化,企业和地方积极性调动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中国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原则,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并没减弱,故D项错误。 12.1956年8月1日 ,中共中央指出:“今后《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除了少数中央负责同志的文章和少数的社论以外,一般地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而且可以允许一些作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我们共产党人的见解相反的文章。”这一表态 A.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B. 拓展了文学创作的新领域 C. 消除了“左”倾错误思想影响 D. 促进了人民教育不断进步 【答案】A 【解析】“可以不代表党中央的意见、可以发表见解相反的文章”等字眼意在强调这一表态利于发表不同的言论,利于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的发挥,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文学创作,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涉及人民教育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3.2017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它将成为“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支点。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其他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观念,其最为独特的优势是 A. 跨制度合作、丰富“一国两制”内容 B. 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 C. 面向海洋、承载更多对外开放的功能 D. 显著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答案】A 【解析】香港是资本主义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圈发展规划,是跨制度合作,丰富了“一国两制”内容,故A正确;“解决港澳青年成长就业问题”无法体现“独特的优势”,排除B;CD选项无法体现有别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独特的优势”,排除CD。 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A. “一边倒”依赖苏联 B. 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原则 C. “冷战”拉近中苏关系 D. 力求在平等谈判中寻求支持 【答案】D 【解析】由“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在平等谈判基础上寻求苏联的支持,故D项正确;A项“依赖苏联”表述错误,不符合“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排除;B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5.中国学者以1950-2005年中美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制成下图来呈现中美关系变化的特征。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 “一边倒”政策导致中美关系陷入紧张等级 B. 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进入良好等级 C.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波动较小 D. 两极格局瓦解后,中美关系出现持续倒退 【答案】C 【解析】中国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以后,根据图表内容可以看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波动较小,故选C;20世纪50年代左右的中国在外交关系上实行“一边倒”政策,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导致中美关系陷入对抗等级,A错误;根据图中内容可知,中美关系从来没有进入过良好和友好等级,排除B项;两极格局瓦解是在9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没有陷入持续倒退,排除D项。 16.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迅即被与酒会联系在一起。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的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 A. 众人都生活在城邦集体之中 B. 城邦精神排斥和厌恶私人空间 C. 个人都有参与城邦管理的权利 D. 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举行 【答案】B 【解析】据题干所给材料中“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可知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因为饮酒可疑而判罪,这说明私人生活不被重视,表明城邦精神排斥和厌恶私人空间,故选B;A为题干所给材料描述的历史现象,没有揭示出该历史现象的本质,排除;结合所学知识,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奴隶主专政的基础之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也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C错误;D的“只能”表述绝对化,排除。 17.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繁荣。当时喜剧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多讽刺社会上的著名人物或者当权人物。这反映出当时 A. 公民言论相对自由 B. 人们认识到雅典民主的局限 C. 喜剧题材比较狭窄 D. 雅典政治生活被少数人左右 【答案】A 【解析】“多讽刺社会上著名人物或者当权人物”的信息说明雅典的舆论环境相对比较宽松,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对民主局限性认识,故B错误;C和D均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信息。 18.罗马法中规定:“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由此可知,此规定 A 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 B. 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 C. 旨在调和公民间矛盾 D. 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罗马以法律形式对拥有土地而无法有效使用土地的所有人的权利进行了保护,同时也要求购买通行权者向邻居以公正的价格购买,这是对双方利益的维护,体现了对公平和正义的维护,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土地所有者能够使用土地权益的维护,并没有体现对契约内容的规定,故无法说明契约公平原则,排除A。材料体现的不是对公民自由的限制,而是对公民权益的维护,排除B。材料中罗马法的规定并非针对公民矛盾而实行的,而是针对公民一方面权利无法享受所规定的,不能说明在调和公民间的矛盾,排除C。 19.1883-1889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障、意外工伤保险等社会立法条例,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与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84.5%,1885-1889年,美国克利夫兰否决国会议案324项目。这些现象 A. 表明早在19世纪末期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 B. 体现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行政权力日益增长的趋势 C. 说明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 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己大规模应用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德国颁布多项社会立法条例,英国政府参加了大多数的议会会议,美国总统也多次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反映了近代西方国家政府的行政权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材料中德国颁布多项社会立法条例无法说明行政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故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二战后大规模应用,故D项错误。 20.1862年9月22日,总统林肯以三军统帅的身份发表军事命令——《解放黑奴宣言》。内战末期,美国共和党中的废奴论者推断,一旦战争结束后,《解放黑奴宣言》将可能被解读成一份违宪的战时命令。废奴论者的担心主要是因为该宣言 A. 发表者总统没有发布的权利 B. 属军事命令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C. 出台过程有悖正常的法定程序 D. 内容违背联邦宪法的基本精神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代议制。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统发布命令必须经过参众两院和最高法院的同意,而材料未说明,所以《解放黑奴宣言》的出台过程有悖正常的法定程序,故C项正确;A、B两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联邦宪法的基本精神是自由、民主、平等,故《解放黑奴宣言》并不违背其精神,故D项错误。 21.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看,以“帝制”取代“共和”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腾飞的局面,并使步履蹒跚的法国工业革命最终大功告成。这说明 A. 政局稳定推动了经济发展 B. 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C. 经济发展有助于巩固帝制 D. 民主制度妨碍了工业革命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统治者采取了正确的措施,维持了国内的政治、经济稳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帝制已经逐渐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法国之所以在帝制下取得一定的进步,是因为统治者采取了正确的措施,维持了国内的政治、经济稳定;C选项错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会促进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不能巩固帝制;D选项错误,民主制度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2.有学者认为:“在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依然存在,甚至更为严重,但是绝对贫困已成历史。在今天的资本主义国家,多数人手中握有股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产者;随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随着第三产业的急剧发展,无产者的人数并没有像《共产党宣言》所说迅速增加,而是在不断萎缩。”这表明 A. 马克思主义已经失去价值 B. 科学技术消除了贫富差距 C. 马克思主义遭受严峻挑战 D. 新中间阶层成为社会主体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今天的资本主义国家,多数人手中握有股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产者”可知,这反映了“无产者”的手中也握有股票等资本,比原有的生活有了提升,这些既区别于大资本家、又有别于贫困人民的阶层就是“新中间阶层”。由题中“无产者的人数并没有迅速增加,而是在不断萎缩”可知,这反映的是“无产者”的减少与“新中间阶层”增加的情况,表明新中间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故选D;AB说法绝对化,且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思想受到一定的挑战,但是并没有所说的“严峻”,排除C。 23.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中记述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该史料 A. 是研究巴黎公社的第一手史料,观点正确可信 B. 有助于国人第一时间了解巴黎公社,促进中法交流 C. 从中国立场和角度,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教训 D. 受囿于目击者的身份,未能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张德彝把巴黎公社发生的原因理解为“穷无所归,衣食何赖”,是迫于生计,这说明他未能真正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D项正确。 24.1963年,为避免误解或相互矛盾的信息造成“战略迷雾”,一条连通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投入使用。这条热线 A. 导致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B. 有利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C. 改变了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 D. 体现出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63年”“白宫和克里姆林富的‘危机控制直拨通讯线路’”和所学知识可知,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使得苏联和美国处在核战的边缘,为避免“战略迷雾”,才开通电话热线,体现了核危机笼罩下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沟通手段,D项正确;材料强调是美苏之间沟通热线,与中苏关系无关,排除A;材料中无法体现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美苏争霸之下的沟通方式,没有改变美苏两极对峙的格局,排除C。所以选D 25.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大国和地区正在自信地重新排队。这反映了 A. 国际政治中心已经转向了亚非 B. 发展中国家开始主导世界形势 C. 西方国家已经普遍走向衰落 D. 世界政治格局面临重大转型 【答案】D 【解析】“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印度崛起”表明体现了多极化趋势,世界政治格局面临重大转型,故D正确;A材料未体现,排除;发展中国家并未主导世界形势,B错误;西方国家并未走向衰落,C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26题20分,27题15分,28题15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末至元,中国人向海外移民曾出现两次高潮,一是宋末元初大批亡国的宋朝臣民移居印度支那,二是元朝派兵征讨爪哇失败,许多士兵流居当地成为华侨。元朝统治阶级承认他们在国外侨居的事实,并制定专门法律保护侨胞。明朝统治者面对海外已发展起来的华侨社会不是采取保护的措施,而是持敌视的态度,甚至与殖民者勾结,共同打击华侨商业贸易活动。 ----摘编自毛起雄《我国古代侨务立法初探》 材料二 “护侨”“用侨”构成了晚清政府华侨政策的主要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华侨的作用,同时加强了华侨与祖国的联系,促进了华侨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但清政府护侨的目的在于控制华侨,并利用华侨的经济力量,本质上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晚清的华侨政策也有许多缺陷。 ----摘编自赵红英、张春旺主编《华侨史概要》 材料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党中央对侨胞有了更多的认识。1984年,习仲勋提出“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把外籍华人同华侨完全等同看待,不注意国籍界限,使外籍华人感到为难……二是把外籍华人同一般外国人完全等同看待……以致伤害外籍华人的民族感情和支援我国建设的积极性。” ----摘编自庄国土主编《世界华侨华人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到明朝华侨政策的变化,并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推行的华侨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新时期对侨胞的认识所产生的意义。 【答案】(1)变化:从重视华侨到敌视华侨。原因:君主专制的强化;海禁政策的实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影响: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华侨的作用,加强了华侨与国家的联系;出于保护 华侨的需要清政府在海外设置大使馆,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带动华侨回国投资,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西学东渐的进程;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意义: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中国融入全球化的步伐;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有利于中国民主法制的完善;推动现代中国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凝聚中华儿女,共同推动民族的复兴。 【解析】 (1)变化:据材料一“元朝承认他们在国外侨居的事实,并制定专门法律保护侨胞”“明朝……不是采取保护的措施,而是采取敌视的态度”比较从重视华侨到敌视华侨归纳。原因:联系明代的阶段特征,从君主专制的强化;海禁政策的实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等方面组织答案。 (2 )根据材料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华侨的作用,同时加强了华侨与祖国的联系,促进了华侨民族主义思想的兴起”“本质上是维护自己的统治,晚清华侨政策有许多缺陷”进行归纳,并联系所学从民族工业发展、近代外交发展、西学东渐等方面进行分析。即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华侨的作用,加强了华侨与国家的联系;出于保护 华侨的需要清政府在海外设置大使馆,推动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带动华侨回国投资,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西学东渐的进程;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进行回答。 (3)根据“改革开放的深入”“要防止两种倾向”并联系改革开放后的阶段特征,可以从中国融入全球化、民主法制建设完善、科教文卫发展、民族复兴等角度分析其意义。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 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 ----《魏书•习学记言序目》 材料三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列宁全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孝文帝为“变夷俗”采取了哪些措施?材料二对此举持何观点? (3)运用材料三的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对孝文帝改革进行评价。 【答案】(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2)措施: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或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行汉制。观点:此举造成了北魏灭亡。 (3)改革恢复发展了北魏经济;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为国家再次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1 )据材料一“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可以得出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 (2)措施: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政策分析。观点:据材料二“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孝文帝改革造成了北魏灭亡。 (3)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对孝文帝改革是肯定的态度,结合孝文帝改革的积极意义进行分析。从改革恢复发展了北魏经济;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国家再次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分析回答。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05年《纽约时报》以“冷战时代的顶级战略家”为标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乔治•凯南去世的消息。乔治•凯南于1944年至1946年出任美国驻莫斯科代办,他仔细考察研究了苏联的政治、经济、军事、民生,对苏联的制度抱有负面的评价和认识。他在对苏联的基础民生做了详细调查后,对二战结束后美国部分政治家仍对美国战时同盟关系的存续抱有幻想的状况嗤之以鼻:“人们都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其实战争才刚刚开始。”1946年2月,他向国务院发了一份8000字的电报,认为苏联由于传统的不安全感、对外政策的扩张性、当政者不愿与西方世界接触,造成与西方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从而为美国已经采用的“强硬”政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理论和逻辑的依据。后来,这逐渐形成具有明晰框架和严密体系的“遏制理论”,他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林晓光《冷战鼻祖、遏制之父——乔治•凯南》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乔治•凯南提出“遏制理论”主要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 【答案】(1)依据:当时东西方形势的演变;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传统不安全感、对外政策的扩张性、不愿与西方世界接触的特点;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美国的霸权主义理念。 (2)简评:乔治•凯南因其“遏制理论”而被后世称为“冷战鼻祖”“遏制之父”。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产物。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秩序而特意制定的。两大阵营长期对峙和对抗,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解析】 (1)据材料“冷战时代的顶级战略家”“1944至1946 年出任美国驻莫斯科代办”“对二战结束后美国部分政治家仍对美国战时同盟关系的存续抱有幻想的状况嗤之以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东西方政治形势,美苏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苏联的治国理念,国家利益和美国霸权主义思维的推行等角度思考回答。 (2)评价根据材料的出处“冷战鼻祖,遏制之父乔治凯南”从多角度对其理论进行评价。即从乔治•凯南因其“遏制理论”而被后世称为“冷战鼻祖”“遏制之父”。乔治•凯南的遏制理论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产物。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遏制共产主义发展,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秩序而特意制定的。两大阵营长期对峙和对抗,避免了近半个世纪新的大规模战争的爆发进行分析评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