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揭阳普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中一年级质量测试 历史科试题 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说明: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考场号”、“座位号”栏内填涂考场号、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一、选择题(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 A. 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 B. 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有待于实物印证 C. 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 D. 《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是可信 【答案】B 【解析】 【详解】大禹治水和契被封于商是我国古代许多文献史料中记载的内容,并不能将其完全归于神话传说而认定其毫无历史价值,故排除A项;题意中记载的内容属于文献史料,但是有待实物的考证,故选B项;《史记》中的记载属于司马迁二次加工整理的记载,不是一手史料,故排除C项;《史记》记载虽然以信史,但大禹治水和契封于商属于没有实物考证的记载,不能就此推断该则史料就是可信的,故排除D项。 2.周的政治体制中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在彼此矛盾激化、亲情疏远的情况下,自然不再温情脉脉,春秋时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频发的可能。材料中评价的政治体制为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实权下放、虚权保留的模式”、“矛盾激化、亲情疏远”、“有僭越频发的可能”可判断该政治体制是分封制,在分封制的背景下,受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势力强大,西周晚期出现了“僭越频发的可能”,故A正确;宗法制是按血缘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故排除C;礼乐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故选A。 3.周灭商后,“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以藩屏周”:众“藩国”定期向周王纳贡,并奉命征伐。西周分封 A. 为中央集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 促进了周人诸侯平等观念的萌发 C. 有利宗族亲疏关系的逐步加强 D. 使天子与诸侯政治隶属关系疏远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体现西周分封制为中央集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分封制之下,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会促进周人诸侯平等观念的萌发,排除B。C项是宗法制的影响,与材料强调分封制的内容不符,排除。周天子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而不是天子与诸侯政治隶属关系疏远,排除D。 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以藩屏周”,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分封制的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4.下面分别是商周疆域简图。该图表明当时 A. 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完善 B. 早期华夏文化核心区形成 C. 君主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 西北少数民族封建化加快 【答案】B 【解析】 从公元前21世纪以后,我国相继出现了夏、商、西周几个王朝,使黄河流域及附近地区不同部落经过交往、斗争,不断融合,形成华夏文化的核心区,故B正确;夏、商、周时期中央权力尚未达到高度集中,A、C错误;商周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西北少数民族不可能出现封建化,排除D。 5.《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 分封制 B. 内服制度 C. 联姻结盟 D. 宗法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国语》为战国年间左丘明所作的一部国别史,故可确定材料反映的主旨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材料大意是“姓相同德行就相同,德行相同心就相同,心相同那么追求和目的就相同”。故“同志”的基础就是“同姓”,而同姓强调单一姓氏以及血缘的一致性,即材料强调要通过血缘宗法关系来巩固统治,也就是宗法制度,故选D;分封制下的分封对象不仅有同姓的王族,还有非同姓的功臣和先代贵族,排除A;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所以内服未必与商王有血缘关系,排除B;西周规定同姓不婚,所以联姻结盟是不同的血缘和不同的姓氏,排除C。 6.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该现象说明当时 A. 血缘宗族性组织体系逐渐解体 B. 土地制度变革 C. 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缓和 D. 郡县制度确立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春秋时若干诸侯国不再分封血缘贵族,而是派遣行政官员管理,这表明原本分封制下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组织体系正在瓦解,分封制走向崩溃,A项正确。土地制度包含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及其生产关系等内容,如古代的井田制、均田制等等,材料与此无关,排除B。题干并未提及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此项无从体现,排除C。题干仅仅提及一些诸侯派行政官员去管理地方,并未明确提及郡县制度,且春秋时仅仅出现了县和郡的形式,尚未确立系统的郡县制,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7.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说法 A. 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B. 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 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 D. 遵循了西周的宗法制度精神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可知,这遵循了西周的宗法制精神,所以答案选D,排除B、C。材料并没有体现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而是子以母为贵排除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8.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现象始于 A. 周武王 B. 秦始皇 C. 汉高祖 D. 汉武帝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说明皇帝制度确立,体现了皇权至上,秦朝统一之后,设立皇帝制度,故选B。选项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9.《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明代张岱所著《夜航船》也记载:“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由此可知秦 A. 废除贵族特权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加强君主专制 D. 设置三公九卿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材料中废除的分封制,不是贵族特权,故A项错误;推行郡县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不是加强君主专制,故C项错误;三公九卿属于中央官制,不是地方制度,故D项错误。 10.中国古代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番评说反映了下列哪项人才选拔制度的弊端 A. 世袭制 B. 军功爵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体现的是汉代的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但察举制有很大的弊端,用人之权在上,往往不能按照真才实学推荐人才。导致了材料中的现象出现。因此选C。 考点:察举制 点评:注意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从西周至战国前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等选官制度。 11.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 A. 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 B. 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C. 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D. 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一直是按照门第等级进行选拔,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与察举制作用的对比,只是随着政治需要,而做出的改变,不能判断具有历史进步性,故 B 项错误;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其选拔标准是家世、品德、才能并重,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只是后期被士族门阀所控制,故 C 项错误;曹氏家族取得王权后需要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称帝的支持,故 D 项正确。 12.《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载:“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一做法旨在 A. 削弱门下省审议权 B. 减少决策失误 C. 完善中央监察制度 D. 集权于中书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可知中书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决策失误,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中书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而非门下省,排除A;材料主旨是中书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而非中央监察制度,排除C;材料主旨是中书省官员就政事发表建议,而非集权于中书省,排除D。所以选B 13.唐朝初年,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这一措施 A. 巩固了三省长官的地位 B. 分化相权并加强了皇权 C. 解决了效率低下的问题 D. 加剧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皇帝授予一些官员‘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议朝政、参知机务’之类的名号,让他们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可知,皇帝让一些官员参与宰相事务,共议军国政事,实际上分化了宰相权力,从而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故B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三省长官地位巩固,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行政效率的问题,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加剧,排除D。 14.汉代中央机构中的九卿更多是办理皇室内廷事务的家务官,到了唐代,六部尚书明显成为管理国家政务的机构。这种变化反映了 A. 皇权的显著削弱 B. 中央集权的强化 C. 政治制度的成熟 D. 选官制度的成熟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中央机构由服务皇室到服务国家,直接反映了服务对象的变化,实质反映了中央机构功能和职责的转变,即中央政治制度的趋于成熟和完善。故C正确;A皇权是逐渐加强的,不是削弱;B是专制主义的强化,不是中央集权强化;D选官制度材料未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中央机构 15.“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 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 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 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 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宋朝考试实行糊名法,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的信息,B错误;据材料“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说明宋代和唐代都重视进士科,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录取人数大大增加”的信息,D错误。 16.南宋时,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枢密院实际上只设办事机构。这种做法 A. 加强了君主专制 B. 扩大了地方权力 C. 提高了行政效率 D. 导致了冗官场面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 “合并中书、门下为一省”“宰相、执政、枢密院长官合署办公”等信息可知,该做法使职权集中,具有较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对中央机构的调整,没有体现加强“君主”权力,排除A项;材料只是对中央机构调整,与扩大地方权力无关,排除B项;材料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冗官局面,排除D项。 17.钱穆先生指出,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因而“其官仍以尚书(正一品)为重”,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这是因为 A. 朝野普遍认为阁臣头衔无足轻重 B. 明内阁不是法定的权力中枢机构 C. 六部尚书掌握朝廷最高决策权 D. 明朝政治腐败官僚体系混乱不堪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明朝历史上,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始终没有超过正五品”可知内阁大臣职位品衔不高,材料“其署衙必曰某部尚书兼某殿阁大学士”更能说明上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主要原因内阁不是法定的中枢机构,故B正确。因为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因而无规定品级,不是头衔无足轻重,故排除A。六部尚书只是形式上的执行机构,无決策权,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官僚体系混乱不堪,D错误。 1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权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错在皇权并不是不断加强不断上升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 19.明朝中期以后,内阁票拟制度被明确固定下来,内阁首辅权威渐重,严嵩、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个人“专票”,政事皆决于一身。但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这反映 A. 皇权逐渐衰弱 B. 宦官权力失控 C. 内阁取代六部 D. 君主专制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政事皆决于一身”说明明朝利用内阁和宦官执行政务,体现出皇权的高度集中,D正确。皇权是明显加强不是减弱,A错误。宦官权力逐渐提升,不是失控,B错误。六部是具体执行机构,内阁并没有取代六部,C错误。 20.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 相权战胜专制皇权 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 专制皇权日益强化 D. 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得到调和 【答案】C 【解析】 【详解】古代专制主义集权制度存在皇权和相权之争,明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设置说明君主专制强化,故C项正确。古代实行君主专制,相权不会战胜皇权,故A项错误。明朝丞相制度废除,不存在丞相,更没有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项错误。相权被废除,不能说明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得到调和,故D项错误。 21.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A. 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B. 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 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 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雅典盛行民主政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些公共空间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有利于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这些场所的出现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故选A;材料体现不出等级,B项错误;C项错误,应该是促进不是抑制个性发展;公民的贫富分化与公共活动场所无关,D错误。 22.古代雅典城邦任何法令的出台,首先需要某一公民发起政治倡议、提出议案,然后由议事会和主席团召集会议、筹备事项、主持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最终由公民大会作出决定。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公民参政议政态度积极 B. 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C. 司法审判程序严格规范 D. 民主运作方式公开透明 【答案】D 【解析】 【详解】古代雅典法令出台的整个过程都有公民参与和监督,并最终由公民大会决议并作出决定,这反映了古代雅典民主运作方式的公开透明,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法令出台程序的公开透明,并未表明公民参政议政的真实态度,故A不符合题意。雅典法律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并非保护平民的利益,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法令出台程序的公开透明,与司法审判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23.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A. 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B. 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C. 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D. 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答案】C 【解析】 材料的主旨是在强调抽签的危害性,实质上也就是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故C正确;材料说的是抽签方式使不同素质的人享有同等的管理国家的权力,具有很大的弊端,并不是说明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B错误;A、D是对材料的表面理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 点睛: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反映出不同素质的人享有同等管理国家的权利,会导致权利的滥用和误用。 24.罗马法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反对刑讯逼供。中国刑法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些规定 A. 重视获取证据的合法性 B. 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其目的是保护弱势群体 D. 表明了法律的宽松与灵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反对刑讯逼供”和“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可知,罗马法和中国《刑法》均反对以强迫或惩罚当事人的方式来获取证据或供述。这些规定强调获取证据必须合法。故A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弱势群体”、“法律的宽松与灵活”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BC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 25.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 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 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 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分民内部的关系,C项符合题意;A项本身表述错误,罗马法不适用于奴隶,不合题意;B、D项是罗马万民法的内容,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26.《欧洲文化史》认为:“1689年以后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 英国国王拥有行政权 B. 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C.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 当时的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1689年”可知,英国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大部分英国人因为种种限制没有选举权,B正确;A与材料无关;据所学可知,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起了领导作用,故C错误;D违背史实。 27.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某个欧美国家的政体作了如下评述:“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他评述的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可知,议会在国家居于中心地位,与法国的议会共和相符,C正确;据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代英国内阁凌驾于议会之上,被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与材料不符,A错误;据所学可知,美国是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权力重心在总统,与材料不符,B错误;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宪法颁布,德国成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君权仍很重,与材料不符,D错误。 28.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姐妹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都发生于同一时代 B. 都是暴力革命 C. 都体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 D. 都反抗专制压迫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原因是两者有相同点,实质相同,是都受了启蒙思想的影响,所以C正确;A B是两者的共同点,但是没点出实质;D说的是法国,美国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 考点:选考二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比较 29.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评说的美国精神与形象主要源于 A. 联邦制原则 B. 中央集权原则 C. 两党制原则 D. 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可知,这是对美国联邦制的评价,联邦制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给予地方各州一定的自主权,选项A正确;中央集权体现“强大”,选项B片面解读材料,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分权制衡原则是宏观上的原则,不是最佳选项,排除D。 30.19世纪上半期,德国盛行科学崇拜,历史学追求“绝对客观”,主张“让史料自己说话”,档案特别是国家档案成为描述历史的唯一可靠依据。其直接结果是 A. 否认了历史学的主观属性 B. 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元 C. 造成德国分裂 D. 历史学成为以国家为本位的政治史学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的德国四分五裂,而外部强敌环伺,在这种形势下,增进民族认同、促进国家统一就成为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的使命之一。同时,当时德国盛行科学崇拜,历史学也追求“绝对客观”,主张“让史料自己说话”,档案特别是国家档案成为描述历史的唯一可靠依据。这样的结果即成为历史学成为以国家为本位的政治史学,D正确;A错误;B、C与材料无关。 3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而组成,主席由宰相担任,设58席,普鲁士占17席、巴伐利亚占6席、萨克森占4席、符腾堡占4席,……,只需14票便可否决议案。这表明该宪法 A. 赋予帝国邦联主义色彩 B.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C. 保留传统军国主义色彩 D. 植根于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普鲁士、巴伐利亚等邦国各有不同的席位,这是由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这个现实国情所决定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赋予帝国联邦主义色彩而非邦联主义色彩,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浓厚的联邦主义色彩而非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军国主义色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逐个排除法,一个一个的仔细分析。 32.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 1787年美国宪法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紧扣题干关键词“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1787年美国宪法中政府与国会互相制衡;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内阁对议会负责;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责任内阁制,议会拥有实权;故排除A、C、D三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3小题,第33题14分,第34题20分,第35题18分,共52分。) 33.2019年深圳富源中学“高考移民”事件备受社会关注,考试公平事关社会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察举制与科举制简表 察举制 科举制 取士方式 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 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取士标准 取人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 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决于程文之等第。 入仕程序 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 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 教育背景 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 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对科举制加以评价。 【答案】(1)察举制是一种推荐任官制度,,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科举制则较为单一;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察举制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结合。 (2)科举制的积极作用: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专制主义政体的巩固;使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提高了行政效率;有益于形成读书风尚和重学风气;考试选官而非世袭,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弊端:后期的八股取士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解析】 【详解】(1)取士方式:据材料“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士人”可知,察举制是一种推荐任官制度;据材料“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可知,科举制是考试任官制度。取士标准:据材料“取人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可知,察举制选官标准多元化;据材料“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决于程文之等第。”可知,科举制则较为单一。入仕程序:据材料“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可知,察举制入仕程序含混粗糙;据材料“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可知,科举制则相对明确规范。教育背景:据材料“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可知,察举制士人不一定出自学校;据材料“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可知,科举制下学校制与考试制相互结合。 (2)科举制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可从科举制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专制主义政体的巩固;使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提高了行政效率;有益于形成读书风尚和重学风气;考试选官而非世袭,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发展等角度回答。弊端: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考试内容和方式逐渐僵化,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文人学士醉心功名利禄,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由此可知,后期的八股取士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34.香港暴动让人心痛,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必然趋势、是中国人民必然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在位时期,在政治方面是如何推进大一统格局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创立的的原因及影响。 【答案】(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经济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牢牢掌握经济命脉;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2)原因:沿袭传统做法;疆域辽阔;加强统治需要。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解析】 【详解】(1)据材料一可知,这是汉武帝政治上推行的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使其无力对抗中央;同时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名,负责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思想上,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经济上,结合所学可知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牢牢掌握经济命脉;军事上,三次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尤其是公元前119年的战役,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加强了汉王朝对边疆的统治。 (2)原因:据材料“……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可知,沿袭传统做法;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影响:结合所学可从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等角度回答。 35.法国大革命是双元革命之一,深刻改变了欧洲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高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达到欧洲各地……革命的领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编撰了《法典》,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 材料二:欧洲许多国家欢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入侵的军队,因为这些力量帮助他们打击封建主义和创造现代国家的制度……另一方面,拿破仑的入侵也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材料三:在现代民主形成时期,古代民主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法国革命者热情讴歌雅典,力图以古代民主的原则和精神来重建现代民主;而美国的建国者则对古代民主的原则和制度深怀疑惧,极力建设一种使民众远离政治决策过程的新型“人民政府”。最后的结果无疑很有戏剧性:崇奉古代民主的法国革命者,并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和排斥雅典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 ——李剑鸣《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 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1789-1815年)的积极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 【答案】(1)等级对立森严;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财政危机加剧;启蒙运动的影响。 (2)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觉醒。 (3)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与分权制衡、民主原则,建立起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析】 【详解】(1)据所学可知,法国大革命前革命前尖锐的阶级对立。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资产者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最为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对外贸易也得到迅速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却成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第三、财政危机的加剧。18世纪法国的专制王朝已经非常腐朽。对外战争屡遭败绩,统治者的挥霍无度,使得法国的财政赤字增加,负债累累。到1789年,仅付出的利息已同全年的财政收入相近,法国政府的财政濒临破产境地。第四,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思想武器。17世纪及18世纪欧美地区发生了一场思想及文化运动,认为这个宇宙的秩序是可以透过理性来掌握的。人类历史从此展开在思潮、知识及讯息上的“启蒙”,开启了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发展历程。 (2)据材料“……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据材料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达到欧洲各地……”可知,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据材料“……革命的领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编撰了《法典》,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可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据材料“欧洲许多国家欢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入侵的军队,因为这些力量帮助他们打击封建主义和创造现代国家的制度”可知,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据材料“……另一方面,拿破仑的入侵也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可知,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觉醒。 (3)本问可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与分权制衡、民主原则,建立起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等角度回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