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3月份适应性考试(线上)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3月份适应性考试(线上)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一中2020届高三3月份适应性考试(线上) ‎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在考古发掘中、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构成了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的鲜明特色。对此解释最有可能的是 A. 皇权至上的强大吸引力 B. 经济能力不足无力修建城墙 C. 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 D. 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 ‎【答案】D ‎【解析】‎ ‎【详解】城墙是在都邑周围建起的用于防御的障碍性建筑,“商代晩期的都城安阳殷墟、西周王朝的丰镐、周原和洛邑都没有发现外郭城墙”体现了王都的强大实力和文化自信,故D正确;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原早期都城“大都无城墙”,并非经济能力不足和尚未掌握城墙修建技术,而是国力强大,文化自信的表现,排除BC。‎ ‎2.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素封”的群体,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却富比封君,“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这可以说明 A. 分封制的瓦解 B. 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 C. 土地兼并严重 D. 阶级关系发生了质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有千金的人家可以比得上一个都会的封君,有巨万家财的富翁便能同国君一样的享乐。根据所学,战国时期出现珀的“素封”群体(无官爵封邑而富比封君的人)即工商业者变得非常富有,很明显说明工商食官政策破坏,B正确;分封制瓦解不符合材料中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的信息,A错误;材料不是论述土地兼并,C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工商业的信息,不是阶级关系发生了质变,D错误。‎ - 20 -‎ ‎3.汉武帝初,中央政府特别发行了一种区別于地方的银锡合铸的大额货币,称为“白金币”,形状为圆形龙币,方形马币,椭形龟币,分別等值于在市面上流通的三千、五百、三百铜钱,面值远远高于当时普遍流通的银、铜的自然比价。朝廷这种做法 A.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 实现了对地方控制 C. 使中央垄断了铸币权 D. 保障了商品市场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银锡合铸“白金币”的面值远远高于当时普遍流通的银、铜的自然比价,这是通过变相的通货膨胀掠夺财富,但有利于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通过货币手段实现对地方的控制,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是否只有中央才能铸造货币,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的做法不利于商品市场稳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下表列举的是古代诗歌中关于武则天的评价。据此能够得出的合理结论是武则天 居中履正,禀和体微。仪刑赤县,演教椒闱。陶钧万国丹青四妃。河洲在咏,风化攸归【唐】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中宫第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 ‎【唐】杜甫《赠蜀僧丘师兄》‎ 天人共愤世皆嫌,垂拱焉能二十年?谁信裙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 ‎【元】叶颙《唐武则天传》《樵云独唱》卷四 A. 有虚怀纳谏的胸襟 B. 治国才能值得肯定 C. 当政推动社会繁荣 D. 当政有违儒家伦理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河洲在咏,风化攸归”“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 - 20 -‎ 谁信裙珠翠侣,反胜冠冕任英贤”等信息来看,均是肯定武则天的治国才能。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武则天虚怀纳谏,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当时社会繁荣,排除C项;这些诗歌没有认为武则天的当政有违儒家伦理,排除D项。‎ ‎5.春秋学(春秋学的主要特点是“舍传求经”,他们在“舍传求经”时以“明王道”为原则)正统论自北宋庆历年间兴起,至南宋愈来愈盛,“华夷之辨”成为两宋时代的思想主题之一。这一意识的兴起 A. 表明传统天下秩序趋向崩溃 B. 基于两宋的历史形势而产生 C. 反映出中原制度文化的优势 D. 阻绝了华夷之间的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两宋之际,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基于两宋的历史形势而产生了春秋学正统论与“华夷之辨”盛行的局面,故B正确;两宋时期传统天下秩序并没有趋向崩溃,故A排除;材料没有将其它文化与中原制度文化比较,故C排除;两宋时期华夷之间的文化交流较频繁,故D排除。‎ ‎6.明代后期,士大夫王徵和德国传教土邓玉函共同编译了《奇器图说》。王徵强调西方机械“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引入力学知识是为了使读者理解器之所以然,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赞述。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重实用轻理论的科技理念盛行 B. 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日益普及 C. 科技交流缩小了中外技术差距 D. 中西科技都以服务民生为目标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可知,明代后期我国科技重实用的特点,材料“原著中的数学证明过程则无需赘述”体现轻视理论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王徵和德国传教士邓玉函共同编译《奇器图说》的个例,无法体现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普及”,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外技术差距缩小,排除C;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中西科技的目标,排除D。‎ ‎7.下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概况(部分)。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 - 20 -‎ 年份 人口(百万)‎ 粮 食 产 量 ( 千 顿)‎ 粮 食 种 植 面 积 ‎(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千克 ‎/公顷)‎ ‎1400‎ ‎72‎ ‎20520‎ ‎19.8‎ ‎1036‎ ‎1650‎ ‎123‎ ‎35055‎ ‎32.0‎ ‎1095‎ ‎1750‎ ‎260‎ ‎74100‎ ‎48.0‎ ‎1544‎ ‎1820‎ ‎381‎ ‎108585‎ ‎59.0‎ ‎1840‎ A. 成为中国经济领先世界的基础 B. 生产力取得了质的发展 C. 支撑了人口的高速增长 D. 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表格数据显示,明清时期“粮食产量”和“人口”呈现大幅增长趋势。说明农业发展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经济基础,故C正确;材料没有比较和世界的相关数据,排除A;明清时期中国农业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生产力没有取得了质的发展,排除B;表格数据没有显示生态环境的信息,排除D。故选C。‎ ‎8.宋代的包拯、明代的况钟都是著名的清官能吏,在民间素有“包青天”“况青天”之称。明代冯梦龙的作品“三言”中有描写善断案的包拯话本《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况钟话本《况太守断死孩儿》。这表明明代 A. 历史典籍编纂日趋世俗化 B. 话本小说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C.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D. 文学作品承载社会教化功能 ‎【答案】D ‎【解析】‎ - 20 -‎ ‎【详解】从材料中的宋代包拯、明代况钟在“民间素有‘包青天”’‘况青天’之称”可以看出民众对清官能吏的期盼,而明代有关包拯和况钟的话本则回应了民众的这种精神需求,显示出文学作品承载社会教化功能的作用,故答案为D项。“三言”中的作品是小说,不是历史典籍,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话本小说只是诸多文学形式之一,不是明代主流文学形式,排除B项;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9.某学者总结了某一时期清政府对不同企业的做法,如下表所示 据此可知,清政府的做法 A. 对近代企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B. 推动了民族企业的持续发展 C. 促使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 抵制了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来看,清政府对官办企业的态度是“父爱式庇护”,对官督商办企业的态度是“亲戚式庇护”,对商办企业的态度是“朋友式庇护”,这表明清政府对近代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种“庇护”不利于近代企业经受市场的考验,不利于其提高自身竞争力,故A项正确;选项B中的“持续”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洋务企业并未完全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D。‎ ‎10.“……所以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人依然不脱以前帝王思想的旧习,他们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材料着重揭示太平天国 A. 利用拜上帝教支撑政权 B. 利用“中体西用”思想建立政权 C. 仍未摆脱“华夷之辨”的观念 D. 未认识到革新政体的重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人……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中可以看出,材料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弊端,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没有认识到“创建”新政体的重要性,故D - 20 -‎ 项正确;A项是D项的具体表现,排除;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华夷之辨”的观念,故C项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是“虽在美、法革命之后,洪(秀全)杨(秀清)诸人……只知援用西方基督教的粗迹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 ‎11.1930 年 5 月中旬《大公报》为陕西某事连续配发了以下社评。这反映出 A. 众多报纸媒介密切关注灾情 B. 官方赈灾力量十分有限 C. 大众传媒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D. 媒体关注政府救灾力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为陕灾致最后之呼呼》《各竭其力,各尽其心》”反映了大众传媒与社会在陕灾问题.上的互动关系,故C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大公报》的社评,并不能说明众多报纸媒介都密切关注灾情,排除A;仅凭材料也不能体现官方赈灾力量十分有限,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出媒体关注政府的救灾力度,而是呼吁社会各界救灾,排除D。故选C。‎ ‎12.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说:“泰西思想界,现在依然是浑沌过渡时代,他们正在那里横冲直撞寻觅曙光。许多先觉之士正想把中国、印度文明输入,图个东西调和。这种大业只怕要靠我们才得完成哩。”梁启超的这一认识 A. 缘于戊戌变法的失败 B. 反映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C. 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绝望 D. 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只有中国才能对东西方文明进行有效的调和,体现的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B选项符合题意。梁启超的这一认识与戊戌变法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中并未否定西方文化,C选项排除。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D选项排除。‎ - 20 -‎ ‎13.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宣言中提出:“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一致反对日本强暴占领东三省,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这意味着 A. 中共谋求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中共关于主要矛盾的论断出现失误 C. 中共对其基本政策进行初步调整 D. 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C ‎【解析】‎ 材料“1931年”“全中国工农兵士劳苦民众必须……一致反对日本”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材料“变帝国主义压迫中国的战争,为拥护苏维埃中国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革命战争,以解放中国”说明A项错误;1935年华北事变标志着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故B项错误;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封建反侵略,故D项错误。‎ ‎14.1933年上海《申报月刊》发起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专题征文讨论。收到的26篇论文或随笔中,主张走西方私人资本主义道路的只有1篇,倾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和统制经济的占绝大多数。这表明当时 A. 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B. 知识界要求增强国力的迫切愿望 C. 国民党的统治失去民众支持 D. 中共根据地的发展影响日益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材料未涉及国民政府的统治失去了民心支持,故C错误;材料只是统计发表的论文,看不出社会主义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故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表明中共根据地的发展影响日益扩大,D项错误;从表中统计的论文来看,只有一篇支持走资本主义道路,其他均支持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而此时的苏联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即斯大林模式,知识分子对苏联经济模式的认可,表明知识界要求增强国力的迫切愿望,故B正确。故选B。‎ ‎15. 下图为1972—1985年中美贸易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 - 20 -‎ A.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美经贸往来和外交关系严重受阻 B. 与苏争霸处守势导致80年代美对华贸易出现逆差 C. 中国外交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推动中美贸易发展 D. 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推动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 ‎【详解】‎ 试题分析:文革是“1966年-1676年”,根据图表可知1975年中美贸易中中国出口和进口的数量比1972年有所增加,A说法错误;美对华贸易出现逆差题干无法体现,B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推动中美贸易发展,C正确;当时世界格局没有发生重大变动,因为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的时间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D错误。‎ ‎16.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该道路的特征是 A. 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 B. 发挥政府对经济的有效管理 C. 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D. 受“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故B - 20 -‎ 项正确;1978年以前没有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趋势,也没有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一边倒”外交政策只在建国初期实行,ACD三项不是“50年代早期以及70年代后半期之后”这两个时期的相同点,排除。‎ ‎17.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长演说和诡辩的技艺,从而助长了无视客观事实、一味追求“使弱道理变强”的诡辩风气,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在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很恶劣的影响。于是有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亚里土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材料主要反映了他们 A. 对自然的研究转到对人的研究 B. 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C. 感觉和理性间对立起来的思想 D. 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A、C两项分别讲的只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各自思想研究,A、C两项错误;材料考查三人思想共同主张,不涉及政治制度,D项错误;材料中三位哲人在当时看到希腊盛行的诡辩风气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流弊,他们提出教育理论及主张,想方设法补救,体现他们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故B项正确。‎ ‎18.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若善意且合法地取得某物,那么就应该根据使用与持有该物的时间而获得其所有权,无论其取得的方式是购买、赠与或其他合法途径,还是因为不知情而误信该物原所有者为其真正所有者。这一规定 A. 将诚信原则技术化融入法规 B. 兼顾善意与公正的诚信观 C. 使用伦理原则进行司法判决 D. 诚信未从道德过渡到法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法学总论》认为只要是善意且合法获得某物,甚至是因为不知情而获得的物品也应当承认其所有权,这体现了将诚信融入了法规,选项A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法律和诚信的融合,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体现伦理原则,排除C;材料中体现了罗马法中将诚信融入其中,选项D排除。‎ - 20 -‎ ‎19.17世纪,经济发展受到专卖、土地等因素限制的资产阶级,依靠农民群众,发动了英国阶级革命,但革命阶级内部也充满了矛盾,长老会派、独立派、平等派,分别代表了大财团、工厂主和乡绅、小手工业者和士兵等,他们之间相互制衡。据此 A. 可以佐证未来英国政治基本趋势 B. 能证明英国社会结构有利于革命 C. 无法划分两大阵营最明显的界限 D. 能探讨光荣革命成功的主要原因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革命阶级内部充满矛盾”可知当时革命力量不够团结,这能够用来分析英国革命的长期性、曲折性以及君主立宪制度最终在英国确立的一些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证明英国的社会结构是否有利于革命,B项不符合题意;划分英国两大阵营最明显界限主要在于宗教信仰,C项不符合题意;光荣革命能得以成功有地缘、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D项不符合题意。‎ ‎20.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 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 (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A. 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 B. 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C. 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 D. 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体现“中性”的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说明美国宪法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能够适应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需要,故B项正确;1787年美国宪法是资产阶级民主宪法,A项表述错误;材料反映出美国宪法被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无法体现“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排除C项;1787年美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权威性,D项错误。故选B。‎ ‎21.苏俄从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 20 -‎ C. 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D. 农民未认真遵守余粮收集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1919年”可知,这时的苏俄采取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市场和自由贸易,“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民众对于取消自由贸易政策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民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态度,排除C项;D项不属于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 ‎【点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是基本上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撇开市场,采取纯粹军事、行政的手段和方法。这一政策远远超出了俄国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生产下降,1921年春苏俄发生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2.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国民收入增加102%,实际只增加了60%;农业产值应增加50%,实际下降了14%.煤炭、钢铁、石油、电力、拖拉机、汽车等领域也没有完成计划。这反映出 A. 农业落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 B. 工业优先战略存在严重弊端 C. 经济计划存在一定冒进倾向 D. 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制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苏联的经济建设计划目标过高,无法完成,可见经济计划存在一定冒进倾向,故选C项;苏联当时实行农业集体化,这种集体化有助于工业化进程,选项A排除;工业优先战略符合当时苏联的国情,选项B排除;材料未反映出国际环境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制约,排除D。‎ ‎23.法国在二战后的三十多年里,先后制定并实施了9个经济计划;英国在1962年制定了第一个经济五年计划,后又制定了经济发展国家计划;联邦德国在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经济计划;意大利则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这反映出 A. 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B.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得到认同 C. 美国加紧对西欧的控制 D. 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欧的确立 ‎【答案】B ‎【解析】‎ - 20 -‎ ‎【详解】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通过政府制定经济计划来干预经济发展,故B正确;AC材料未体现,排除;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 ‎24.下图是1953年美国某刊物刊登的一幅有关当时美国对苏联政策的漫画。此漫画客观上反映了当时 A. 美苏争霸的态势进一步加强 B. 美国的冷战言论受到抨击 C. 苏联对美国已放弃军事对抗 D. 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1953年处于冷战时期,材料漫画以大炮代表美国“自由世界的防御”,以镰刀、铁锤代表苏联的“和平攻势”,这讽刺和抨击了美国的冷战政策,故B正确;漫画主旨并不能体现美苏争霸的态势加强,故A排除;1953年苏联没有放弃对美国的对抗,故C排除;漫画当中苏联的“和平攻势”并不能说明苏联积极谋求世界和平稳定,故D排除。‎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是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从古到今,乡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材料一 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耕种灭裂(草率、粗略),种而不莳(移栽),俗名漫撒”。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 ‎——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材料二 ‎ - 20 -‎ ‎ 1933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5200多种,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面对灾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短效和低效。1934年行政院设计《农村合作社章程》,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收效甚微。‎ ‎——摘编自王军《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研究》‎ 材料三 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收效甚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意义。‎ ‎【答案】(1)整体有所发展,但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答出“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低”或“区域发展不平衡”均可得分,其他答案不给分)大部分农民处于贫困状态,生活水平低下;农村商业发展受阻。‎ ‎(2)措施:成立专门领导机构;裁废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构建现代农业救灾体系(答出“改变传统救灾方式”或者“利用灾民进行灾后重建”也可以得分,其他答案不给分);组织农业合作社(或推行农民合作运动)。‎ 原因: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低,政府财政困难;国民政府的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帝国主义侵略(或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等。‎ ‎(3)有利于农业经济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解析】‎ ‎【详解】(1)特点:此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 20 -‎ ‎,考生需要以句子为单位对材料进行概括,才能得到事物的特点,如概括材料“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可知,宋代农村经济整体有所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概括材料“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可知,许多地区农民贫困;概括材料“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可知,农村经济发展受阻。‎ ‎(2)措施:概括材料“农村复兴委员会”可知,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概括材料“裁废苛捐杂税5200多种”可知,裁减苛捐杂税;概括材料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可知,以工代赈;概括材料“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可知,农民合作运动。原因:从外部寻找原因,既外因:从“1933年5月”可知,日本侵略东北,民族危机加深;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从内部寻找原因,既内因:概括材料“财政吃紧,执行不力”可知,政府财政困难,执行力度有限;政府腐败,官僚资本的掠夺。‎ ‎(3)意义:对于意义类题目,主要是它对人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方面思考,如从材料“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可知,农村改革是离不开农民的自主探索与领导人的支持;从“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可知,有利于粮食的增加,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的收入;从“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可知,为其它地区改革提供借鉴,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变世界的七种元素:代表着力量又具有进攻性的铁;组成生命又释放热量的碳;折射着人类贪婪欲望的金;为世界留下影像的银;蕴藏巨大毁灭能量的铀;创造白色纯净空间的钛;以及催生互联网世界从而彻底颠覆人类生活的硅……发现元素和利用元素的历史,也是人类进步革新和贪婪疯狂的历史,在促进人类繁荣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本性,引发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元素 在人类社会的表现形式 碳 木材、木船、纸、煤炭、冶炼、石油、天然气、烟雾、二氧化碳……‎ 铁 铁农具、冷兵器、蒸汽机、铁路、工厂、大楼、机器、轮船、枪、坦克……‎ 金 饰品、贵金属、掠夺、货币(国际)金本位、金融体系……‎ 银 饰品、贵金属、掠夺、货币(国际)银本位、摄影……‎ - 20 -‎ 钛 飞机、潜艇、涂料、化纤、塑料、癌症……‎ 铀 原子弹、核电站、放射性、医疗……‎ 硅 装饰、瓷器、玻璃、建筑、计算机、互联网、尘肺病……‎ ‎——据【英】约翰·布朗《我们如何走到今天:改变世界的7种元素》‎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在上述七种元素中选择任意一种,概括其表现形式的变化,指出历史上与其相关的史事,并结合史实说明其产生的历史影响。(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事,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 ‎【答案】示例一:铁:变化:古代铁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工具和冷兵器,近代铁主要用于机器生产与机械化武器。‎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发明和使用了铁农具,生产力提高,加速了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化产生,小农经济出现,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出现。18世纪中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飞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世界格局。铁的作用日益突出。铁元素对推动生产力进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铁也被应用于战争,使得战争的残酷性加强,两次世界大战人类付出了惨痛的伤亡代价。‎ 示例二:碳:变化:从使用木质材料到使用碳化石燃料。‎ 人类文明早期直接使用木材,并用之制造工具;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蒸汽机的应用导致大量使用煤炭。煤炭资源的广泛开采,促进了机器制造业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碳元素的利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但工业革命后,大量的碳排放,也污染了环境,造成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 示例三:金:从贵金属到金融体系。‎ 金作为贵金属代表着财富。15世纪,随着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对黄金的渴求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此后西欧的殖民扩张,掠夺黄金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世界格局,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二战后,以美国为中心建立起了一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采用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汇率制度,维护了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定。对黄金的追逐推动了历史发展,但也滋长了人类的贪欲,西欧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示例四:硅:从日常生活的瓷器用品再到高科技通讯产品。‎ - 20 -‎ 早期硅元素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的建筑、瓷器、玻璃产品等。20世纪中期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硅在计算机和通讯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硅的广泛应用推动了世界互联互通和新的经济系统与生产方式的出现,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硅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大量电子产品的出现对地球环境造成压力,由硅产业引发的疾病也对人类造成危害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解答时首先分析表格信息,选择一种元素,从表格元素发展历程,结合材料阐述提炼元素的变化形式;其次,根据元素的发展阶段结合所学列举具体史实并分析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简要概括表现形式的变化,写出至少一例与其相关的史事,结合具体史实说明历史影响。‎ ‎27.材料:1866年,英国保守党一上台,就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局面,农业歉收引起物价上涨,激起了下层民众的愤怒。在改革同盟的号召下,X——J~们在海德公园聚集,强烈要求进行议会改革扩大选举权,工人阶级与激进主义分子开始结盟,议会改革迫在眉睫。1867年,迪斯雷利(英国首相)决定将第二次议会改革进行到底。议会法案最终于7月15日通过,由议会上院和女王批准生效。此款法令共有61款,主要内容规定:所有的男性房主和每年支付10英镑租金以上的男性房客,以及在郡县那些每年支付12英镑租金以上的男性都将拥有选举权。选区的调整:取消四个城市选区的议席,原来三十八个城市选区议席由两个议席减为一个议席;伯明翰、利物浦、利兹和曼彻斯特各设三个议席(但选民只能投两票)。‎ ‎——摘编自曹萍《迪斯雷利与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及其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积极影响。‎ ‎【答案】(1)背景:第一次议会改革存在不足;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有更多的政治要求;农业危机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阶级与激进主义分子开始结盟。‎ 内容: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限制;调整选区;增加新兴工业城市的议席席位。‎ ‎(2)影响:扩大了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保障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完善了英国的民主政治。‎ ‎【解析】‎ - 20 -‎ ‎【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局面,农业款收引起物价上涨,激起了下层民众的愤怒。在改革同盟的号召下,工人们在海德公园聚集,强烈要求进行议会改革扩大选举权,工人阶级与激进主义分子开始结盟”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前次议会改革的不足、工业资产阶级要求、阶级矛盾尖锐、工人阶级壮大等方面说明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内容,据材料“所有的男性房主和每年支付10英镑租金以上的男性房客……取消四个城市选区的议席,原来三十八个城市选区议席由两个议席减为一个议席”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民财产资格、调整选区、议席席位等方面回答其内容。‎ ‎(2)影响,根据材料“原来三十八个城市选区议席由两个议席减为一个议席;伯明翰、利物浦、利兹和曼彻斯特各设三个议席”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主主体、新兴工业城市利益、缓和矛盾、完善民主政治等方面指出英国1867年议会改革的积极影响。‎ ‎2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8年7月11日,美国国务院向飞机制造商和出口商发出劝告信,表示“美国政府强烈反对向从事那种轰炸的国家出售飞机或航空设备。因此,国务院将不乐于签发许可证,授权向正使用军队攻击平民的国家出口任何飞机、航空武器、飞机引擎、飞机部件、航空设备附件或炸弹”。国务院还要求那些已与外商签约的厂商,向国务院通报其合同的内容,无论是否已有或正准备申请许可证。这就是所谓的“道义禁运”。“道义禁运”是美国政府针对日本轰炸广州采取的直接应对措施,但其意义则不止于此。应该指出的是,美国依然保持着大量对日出口,而且,避免卷入战争也仍然是美国外交的首要目标。‎ ‎——摘编自陶文钊主编《战时美国对华政策》‎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道义禁运”措施的内涵,并简析该措施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道义禁运”的影响。‎ ‎【答案】(1)内涵:它不是运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而是利用政府在民间的影响力,号召本国企业自发减少对日本的相关进口。它不具有强制性。‎ 背景:日本侵华,占领广州;美国政府决心从置身欧亚战火之外到采用经济手段一定程度限制日本扩张;美日在远东矛盾的激化;孤立主义思潮对美国政府的影响;中国政府呼吁美国等国际力量援华制日。‎ ‎(2)推动了美国社会放弃孤立主义思潮;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日本法西斯侵略的目的;客观上推动中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成为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之一。‎ - 20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美国二战前的“道义禁运”措施,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美国“道义禁运”措施的内涵,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美国国务院向飞机制造商和出口商发出劝告信”等信息分析得出。该措施出现的历史背景应当联系所学当时的国际形势,从日本侵华、美国政府决心限制日本扩张、美日在远东矛盾的激化、孤立主义思潮对美国政府的影响和中国政府呼吁美国等国际力量援华制日等方面来回答。‎ ‎(2)美国“道义禁运”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对美国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日本侵华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等方面的影响来回答。‎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瞿秋白开始注意阅读有关方面的新书刊,汲取新思想。‎ ‎1919 年五四运动中,他带领俄文专修馆学生参加游行,成为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1921 年 1 月到达莫斯科,3 月,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十次全俄共产党代表大会。此后在俄国两年 间,他通过《晨报》《时事新报》向中国人民报道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实况。1922 年 2 月, 经张太雷、张国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 年 1 月瞿秋白回到北京,此后专门从事党的 工作,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 ‎1923 年 6 月,瞿秋白在《新青年》季刊创刊号上发表了其翻译的《国际歌》歌词。他 还曾发表一百多篇论文和译作,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在各 个时期的政治主张、方针、政策以及武装工农群众的思想。瞿秋白还参加了中共三大,并为 大会起草了党纲草案。他出席了 1924 年 1 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参 与大会宣言的起草工作。后来,他在遭到王明等人打击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便集中精力从 事文学工作。他翻译了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等论文艺的经典著作和苏联著名作家的文 艺作品,积极开展文艺批评和倡导大众文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分析瞿秋白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瞿秋白一生的主要贡献。‎ ‎【答案】(1)俄国十月革命巨大影响;五四运动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在俄国期间所见所闻 坚定了他的革命理想等。‎ ‎(2)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积极领导中共早期的革命运动,投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的工作,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等,是中共早期的 - 20 -‎ ‎ 理论家和宣传家之一;翻译苏俄(联)的文艺经典著作,是伟大的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瞿秋白开始注意阅读有关方面的新书刊”可知是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巨大影响;依据材料“1919 年五四运动中,他带领俄文专修馆学生参加游行,成为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可知五四运动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依据材料“到达莫斯科,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十次全俄共产党代表大会。此后在俄国两 间,他通过《晨报》《时事新报》向中国人民报道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实况”可知在俄国期间所见所闻 坚定了他的革命理想等。‎ ‎(2)依据材料“1922 年 2 月, 经张太雷、张国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可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依据材料“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在各个时期的政治主张、方针、政策以及武装工农群众的思想”可知积极领导中共早期的革命运动;依据材料“他出席了 1924 年 1 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参 与大会宣言的起草工作”可知投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工作,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依据材料“发表了其翻译的《国际歌》歌词。他还曾发表一百多篇论文和译作,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可知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等,是中共早期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之一;依据材料“他翻译了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等论文艺的经典著作和苏联著名作家的文艺作品,积极开展文艺批评和倡导大众文艺”可知翻译苏俄(联)的文艺经典著作,是伟大的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 ‎ ‎ - 20 -‎ ‎ ‎ - 2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