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点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民主政治建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考点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民主政治建设

1 知识整合 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初步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开始筹建新中国的 工作。 (2)时间地点:1949 年 9 月,北平。 (3)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②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③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2.正式确立: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1)性质转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2)主要职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3.新阶段:1956 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 1.背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 大会的时机日益成熟。 3.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原因:中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过程 2 (1)1949 年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2)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含义: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 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网 5.概况:1947 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来,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州、自治县 (旗)。 6.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四、“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 (1)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泛滥。 (2)毛泽东错误估计形势,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 (3)林彪、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五、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 2.表现 (1)提出法制建设方针: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 (2)平反冤假错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修订宪法: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形成法律体系: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 六、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时间:1982 年。 (2)表现: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 3.健全民族区域自治 (1)时间:1984 年。 (2)表现: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1)时间:1998 年。 (2)表现: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①改变村委会干部任免制度。%网 ②推行村民自治、民族选举,发展各种村民选举制度。 七、“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八、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一国两制”是中、英、港三方都能接受的 方案。 (2)过程 ①1984 年 12 月,中英双方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 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2.澳门回归 (1)背景 香港回归,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过程 1999 年 12 月 20 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 九、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4 1.缓和:1979 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 30 年来的真正停火。 2.破冰:1987 年开始,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措施,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 交流。 4.接触:2005 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促进了 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5.2008 年,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重点考向 考向一 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 1.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49 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举行,初步建立了政协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 年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制度建设奠定基础。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这些制度构成了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初具中国特色。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政党地位: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中国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这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5 而为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公认的,彼此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 2.政党关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民主党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 政治合作,即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学. 3.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4.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 场所。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大特点 1.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主 要制度形式,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中国的国情 出发,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其他国家机关都是它的执行机关。 3.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 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实现管理国家事务的民主权利,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和稳定,有利于有序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四、人民政协和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它 不是国家机构。全国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二者共同构成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2.职能不同。人民政协的职能主要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全国人大的职能是履行最高立法权、 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和最高监督权,以及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3.产生和组成方式不同。人民政协由上一届委员会协商决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 士、民间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华侨的代表以及特邀人士组成。人民 代表大会由人大代表组成,县级和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下级人大 间接选举产生。 五、比较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性质 发展演变 意义 备注 人 民 代 表 大会制度 根本的政 治制度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建立 奠定了新中国政治建 设的基础 共 同 构 成 了 新 中 国 民 主 政 治 体 制 的 6 中 共 领 导 的 多 党 合 作 和 政 治 协商制度 政党制度 1949 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 立这一制度;1954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的召开,正式确立这一制度;1956 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 议政的热情,开创了 群策群力、共同建设 国家的新局面 民 族 区 域 自治制度 民族制度 1954 年宪法正式确认这一制度;五个 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的建 立,实践了这一制度 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 作主的愿望,加强了 民族团结,促进了民 族繁荣 基本框架 【典例引领】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中国和苏联牢 不可破的友谊,但却没有关于政协组织的规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A.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职能即将结束 B.政协是中共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已基本形成 D.政协组织的职能已被人大完全取代 【答案】B 考向二 比较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 1.相似点 (1)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都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表或议员组成,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 2.不同点 (1)阶级本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资 产阶级议会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应,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资产阶级议会制的根本区别。 7 (2)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资产阶级议会制按三权分立原则组织 和活动。 (3)政党在政权中的活动方式不同。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资产 阶级议会制则采取两党制或多党制的轮流执政的制度。 (4)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人大代表代 表人民利益,受人民监督,权力主体是人民;资产阶级议会制中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以金钱为后盾。 议员不对选民负责,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典例引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一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 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坐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一边是执政党的内 阁成员,另一边则是与内阁成员相对应的“影子内阁”成员。1907 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 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 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最终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的内阁。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 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材料二 民初活跃于国会中的政党,可大致分为激进、保守二派。激进派的政党,严格说来,只有同盟会 和国民党。统一共和党在并入国民党以前,是骑墙于同盟会与共和党之间的;民宪党则系由国民党分出。…… 统一共和党的党员虽有不少原属革命派,但以出身立宪派和旧官僚者为多,故在态度上较同盟会为温 和。……与同盟会合组国民党的其他小党派,亦大多不是起于理想相同,而是因为眼见国民党将能在政坛 上占优势。……至于正式国会后期出现的民宪党,虽系自国民党分出,但以吸收了许多进步党党员,在态 度上亦较温和。作为激进派政党的同盟会和国民党,是使民初国会发挥功能的主要力量。如果在野党的功 能是以言论和立法来监督政府,并以诉诸选民的办法促使执政者重视国利民福,同盟会和国民党确是具有 这方面的资格与潜能。但以执政者无限制的伸张行政权,在野党和立法者愈伸展其监督权,结果使政治势 力走向两个极端。当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而又不能取决于选民时,政治的危机即升高。民初国民党之 策动“二次革命”、以及“二次革命”失败后执政者一意伸张一己的权力,均为政治走势走向两极端的表现,亦 为政治危机升高的表现。结果是两败俱伤。 ——张玉法《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材料三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 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8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影子内阁”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特点,并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党制度有何创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答案】(1)特点:由反对党组成;成员与执政党内阁成员对应,职责分明;有效监督执政党执政;建立 影子内阁成为宪法惯例。&网 作用: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推动了英国代议制完善;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有利于执政党科学决策,减少失误;有利于在野党积极参政。 (2) 特点:党派分化组合多变;政党林立,政治倾向大抵为激进和保守两派;国民党力量强大,立场激 进;政党政治形式上活跃,但任何政党都未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受执政者打压,政党政治的实践以失败 告终。 原因: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颁布,确立责任内阁 制;受西方政党政治影响;中国经济结构与阶级关系多样化的影响。 (3)创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意义:为社会各界的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民主政党参政议政提供了制度平台;为执政党提供 坚实的民意基础。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政党,可大致分为激进、保守二派”“民宪党则系由国民党分出。……统一 共和党的党员虽有不少原属革命派”“均为政治走势走向两极端的表现……结果是两败俱伤”“作为激进派政 党的同盟会和国民党”“在野党的功能是以言论和立法来监督政府”可归纳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特点。第二 小问,对于出现民国初年这种政党政治的原因可从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政治方面, 9 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临时约法》颁布,确立责任内阁制,经济方面,中国经济结构与阶 级关系多样化的影响,思想方面,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还可以从受西方政党政治影响来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新中国政党制度的创新是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二小 问,政协制度的意义可从代表利益、参政议政、群众基础等方面分析。 考向三 正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实行原因和作用 1.含义 (1)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必须坚持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不能独立。 (2)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自治,而不是民族自治。 (3)在职能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除了行使一般地方机关的职权外,同时行使自治权。 2.原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且各民族长期发展不平衡。 (2)民族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3)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 3.作用 (1)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主权利。 (2)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3)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和颠覆,保障整个国家的独立和繁荣。 【典例引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对周边民族的统治,设置与内地不同的边郡,以当地民族习惯分界,因俗而治;有的加封一 些当地民族的首领为王、侯、郡长等。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則,对周边各少数民 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 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 化。 ——《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国内各少数民族、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三区革命政府”参加了筹建新中国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共同表决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在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 上,要“既利于国家统一,又利于因地制宜”;在民族关系问题上,各民族 “一律平等”,“均有乎等的 权利和义务”;在民族地方治理与施政问题上,“各少数民族聚居的 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 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10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与功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与汉代民族政策的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族问题对中国 社会的影响。 【答案】(1)差异:汉代因俗而治,实行民族内部自治;唐代平等对待汉族与少数民族,向少数民族地区 派驻官员,参与地方管理,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管。 (2)背景:汉唐以来有少数民族的经验;新中国建立前已有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新中国建立后社会稳定; 少数民族以聚居为主。 影响: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可有效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汉唐经验的借鉴、建国前民族区域自治的探索以 及稳定的政局、少数民族聚居的现实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对民族发展和国家 统一及稳定的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考向四 现代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 1.曲折历程 (1)初步奠基(1949—1954 年):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 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2)基本形成(1954—1957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严重破坏(1957—1976 年):这一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干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4)发展完善(1976 年至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全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进行政 治体制改革,颁布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原因 (1)封建专制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11 (2)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受到公民文化素质的制约。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的,缺乏经验。 3.从“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 (1)从“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 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逐步发展,党的民主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也被削弱和破坏。#网 (2)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后果来看,民主法制不健全带来的后果极其严重。在“文化大革 命”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人民权利丧失殆尽,生命财产安全毫无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国家法律形同虚设,国家及党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民主法制遭到破坏带来的后果说明了民主法制建设的 必要性,民主法制建设的破坏也使民主法制建设变得异常艰巨。 (3)民主法制建设的艰巨性还在于我国长期存在封建专制传统,缺乏民主意识,长期的经济落后造成人民 群众民主法制意识淡薄。另外,世界上民主化建设的潮流也使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显得更加必要。 【典例引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 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 A.加强了人民民主监督作用 B.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C.表明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 D.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 【答案】D 考向五 全面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与实践 1.基本内涵 (1)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前提。 (2)两种制度。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两岸实现统一后,台湾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 12 (3)高度自治。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 有在台湾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可以有自己的军队,但没有外交权。 2.重要意义 (1)“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的国家学说。 (2)“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 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造成的不良后果。 (3)“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为解决 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3.评价:“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全 新的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指导思想,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针。 【典例引领】在“一国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 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 A.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中央政府对“一国两制”的重视 C.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 D.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一国两制”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不是完全的自治权, 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务”可知中央对“一国两制”的高 度重视,给特别行政权区很大的自主权,故 B 项正确;我国对特别行政区的统治不同于联邦制下的中央和 地方的关系,故 C 项错误;我国大陆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结构并未发生变化,故 D 项错误。故选 B。 考向六 海峡两岸关系 一、图示法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3 二、台湾问题解决的历史必然性 1.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2.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实现国家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 的历史潮流。 3.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项 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主席等人士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学. 4.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5.成功的实践。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三、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经过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保证。 (2)结束海峡两岸的分裂状态,实现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 拒的历史潮流。 (3)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相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近年来两岸的经济贸易迅速发展,人员往来及各 项交流活动不断扩大,尤其是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使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逐渐增多。 (4)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得到了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5)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和借鉴。 2.不利因素 (1)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益嚣张,给两岸关系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 (2)日本、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仍千方百计插手中国内政,支持台湾当局的“反共拒和” 政策,是中国实现和平统一的巨大障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 (3)海峡两岸的民间沟通还不充分等。 14 【典例引领】2005 年 12 月 24 日,大陆原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逝世。中国国民党领导人马英九认为: “‘汪辜会谈(1 993 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 领导人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 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汪辜会谈”促使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 B.“汪辜会谈”使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C.“九二会谈”使海峡两岸对“一国两制”形成广泛认同 D.“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通邮、通商、通航的实现 【答案】B 考点冲关 1.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 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 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 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 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 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模式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C.表明政协制度正式确立 D.确立了政权组织原则 15 3.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中国和苏联牢不可破的友 谊,但却没有关于政协组织的规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A.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职能即将结束 B.政协是中共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已基本形成 D.政协组织的职能已被人大完全取代 4.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B.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C.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5.1953 到 2009 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 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2010 年全国人大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各省、 各自治区、直辖市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这种变化说明了 A.改革开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B.农村经济社会发生巨变 C.民主政治建设开始走向平等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6.1980 年 8 月 1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 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享有充分的 公民权利……关于不允许权力过分集中的原则,也将在宪法上表现出来。”这番讲话的意义是 A.从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 B.为新时期法治建设提供指导思想 C.为全面开启依法治国创造了条件 D.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 7.《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 年 9 月 18 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 8 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 陆”,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 明 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 B.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 D.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8.1959 年 9 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 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 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 1945 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84 年 12 月,英国议会通过《人民代表制法》,它把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 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了选举权。这样,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选举资格基本统一起来,英国的选民总数又增 加 1 倍,达到 450 万人。不过,依靠父母生活没有单独成家立业的男子,以及家庭佣人和全部妇女仍被排 斥在选举大门之外。1885 年 1 月,议会通过了《重新分配议席法》,这样基本接近于平均代表制原则,对 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的工人有一定的好处。在 1918 年的法案中,授予年满 30 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 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低为 21 岁。 ——摘编自《英国的议会改革》 材料二 到 1952 年底,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认真分析了抗美援朝的发展态势和国际形势,得出了中国将面临 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的正确结论。 1953 年 1 月 13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会议,“决议在 1953 年召开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的乡、 县、省(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3 年 12 月,毛泽东对总路线的内容作了最后的、完整的阐述,这样宪法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等一系列 问题也就明确了。到 1954 年下半年,召开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和宪法草案的制定等各项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摘编自《一届全国人大为什么在 1954 年召开》 17 (1)根据材料一,归纳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20 年代英国普选改革的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一届全国人大在 1954 年召开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普选权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 直通高考 1.(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1956 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 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 A.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 C.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 2.(2015 年北京卷)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豪情满怀迎跃进 女民兵与样板戏 第一部宪法颁布 欢庆香港回归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3.(2017 年天津卷)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 19 世纪末。1902 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 改订律例。1908 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 1910 年完成《大清民律草 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 19 世纪末” 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材料二 1954—1956 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 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 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 18 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材料三 1979 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 年,随着改革 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 1986 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进入 21 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 年 3 月 1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 2020 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参考答案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根据材料“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 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可知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性,故B 项正确;第一部宪法是 1954 年宪法,而中国共产党开始执政是在 1949 年,故 A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时我 国就已经开始实行政治协商制度,故 C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故 D 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材料反映了新中国之初,中共在制定第一部宪法时采取了精 英讨论和大众讨论相结合的分层次讨论的方式,甚至在文字改革中也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 分的协商,可见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故选 B。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共领导的多党合 作、政治协商等执政模式,故 A、C 两项错误;D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学& 3.【答案】B 19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改革。1954 年宪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82 年宪 法适应了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需要,故 A 项正确;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与重建和完善民主制度不符,故 B 项错误;1954 年宪法确立了新型国家架构,1982 年宪法没有这一作用, 故 C 项错误;1982 年修订的宪法起到了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的作用,但 1954 年宪法没有这一作用, 故 D 项错误。故选 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材料反映了 2009 年前我国人大代表选举法规定农村每一代 表按四倍于城市相关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到 2010 年全国人大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各地人大每一代表的名 额按照所代表的城乡相同人口数的原则分配。这种变化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农民的 民主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即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变,故选 B。A、D 两项均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民主政治建设即走向了平等,故 C 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新时期的法制建设。党从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任务的标志是 1981 年十一届六中 全会发表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排除 A;据材料内容可知是邓小平对宪法的一些 建议,这是新时期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故 B 正确;“全面开启依法治国”是2015 年《习近平关于全面依 法治国论述摘编》中提出的,排除 C;材料没有提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排除 D。 7.【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祖国统一大业。材料中只是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 8 县市“首长”拜会大陆方面相 关领导人,因此不是实质性进展,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不是海峡两岸达成一个中国共识,故 B 项错误;C 项材料并未涉及,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 8 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拜会 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说明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故 D 项正确。 8.【答案】C 20 9.【答案】(1)成果:工人的选举权逐步得到保证;代表平均制原则基本实现;妇女的选举权限制逐步 被放宽。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英国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变化;社会进步,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体制 不断发展与完善。 (2)条件:国内:政治方面,军事斗争基本结束.政权已经稳定,民主改革积累了经验;经济方面,土改 完成,恢复发展经济的任务基本完成;思想上,毛泽东解决了宪法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等问题; 国际: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赢得了较稳定的国际环境。 (3)关系:公民普选权的大小是衡量一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准;普选权的发展是社会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全面进步的体现;民主政治发达国家的公民获得的普选权也相应更高。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第(1)问,第一小问成果,据材料“它把城市中的‘房主选举权’原则扩大到各郡区,使部分农业工人也获得 了选举权”可知工人获得了选举权;“1885 年 1 月,议会通过了《重新分配议席法》,这样基本接近于平均 代表制原则,对居住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的工人有一定的好处”表明平均代表制原则基本确立;“在 1918 年 的法案中,授予年满 30 岁的妇女以选举权,1928 年又将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降低为 21 岁”说明了降低了 妇女选举年龄限制,对妇女普选权门槛的降低;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时间“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20 年代”分 析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同时还离不开工人、女性的斗争和争取。 第(3)问,依据两个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即可。 【直通高考】 1.【答案】C 21 【解析】A 在材料中未体现。新政权建立是在 1949 年,与材料时间“1956 年”不符,故 B 错误;依据材料时 间“1956 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 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故 C 符合题意;材料中未体现政治体制改革,排除 D。.网 点睛:本题以民主法制建设这一热点问题切入考查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扣材 料时间“1956 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2.【答案】C 【解析】①出现于 1958 年的“大跃进”时期;②发生在“文革”期间,即 1966—1976 年;③第一部宪法 颁布是在 1954 年;④香港回归是在 1997 年,故选 C。 【名师点睛】这一题属于时间排序题。时间和空间是历史知识学习的要素之一,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和概念等都离不开特定的时空,而学生却最怕记忆时间。其实考题并不是非要学生记住具体的时间,而是 要明确各个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即可,考试时用逻辑推理的能力即可回答。所以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时, 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其时间在理解的基础上理清其逻辑顺序至关重要。 3.【答案】(1)参考西方法律编纂。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 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 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 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 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 年通过民法总则。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的“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 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可知,其特点是参考西方法律编纂。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 20 世纪初的史实,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回答即可,即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 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直接原因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因‘四清运动’而中断”可知,中断 的原因是政治运动的干扰。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利因素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2 【名师点睛】本题围绕近现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设置三段材料,综合考查考生的多种能力,符合新课标高 考的考查理念,又契合了当代关注法制建设的热点。第(1)(2)问实际上考查到了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述的能力。第(3)问考查考生对历史现象的概括分析能力。一般而言与 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