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莆田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人:黄后杰 姚雅清 审核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时间:100分 分数:100分) 一、单选题 1.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这反映国人会议( ) A.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 B.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 C.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 D.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 2.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 ) A.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 C.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 D.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 3.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这说明 “锄社”( ) A.兼具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 B.体现了游牧和农耕经济的结合 C.冲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是在全国设立的村民自治组织 4.有学者根据已有文献和出土的汉简对西汉时期拥有六十亩土地的中等自耕农家庭收支进了估算,如下表2所示,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 表2 年收入 年支出 粮食 副业 纺织 生活 生产 租税 其他 120石 无统计 10匹布 口粮80石 食盐1.8石衣着5匹 留种6石 饲料10石??农具 田租4石赋敛11石 祭祀、交往等6石 7石 7200钱 4000钱 7700钱 1380钱 946钱 360钱 总收入:11200钱 总支出:10386钱 A.自耕农生产技术较为落后 B.农业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 C.政府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D.土地兼并得到了有效遏制 5. 表1 宋代明州鄞县酒坊 乡名 酒坊名 数量 阳堂 韩奥、天童、东吴、下水、屯棣、大嵩、富浦 7 翔凤 盐场、管江、上水、韩岭、隐学、单步、平水 7 手界 青山、张村、邓桥、郑湾 4 丰乐 道陈、横溪、张濠、板弄 4 鄞堂 甲村、鄞堂、石支、善训、新塘、大狄、茆山 7 总计 29 表1素材可以用来论证宋代( ) A.农村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B.市坊界限已经彻底打破 C.酿酒业已成为主要行业 D.政府摒弃重农抑商政策 6.孔子形象在历史文献中有很多介绍。《论语·述而》认为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史记·孔子世家》形容“东门有人(孔子),其顙(额头)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其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三字经》颂孔子“其生之时,有麟吐玉书于阙里,其文云,水精之子,继衰周而为素王”。上述历史文献( ) A.真实再现了孔子全貌 B.准确概括了孔子的圣人特征 C.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 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达成共识 7.张载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夫之赞曰:“往圣之传,非张子其孰与归”。据此材料反映了( ) A.社会道德环境的恶劣 B.儒家批判佛道思想的文明交融 C.重建儒家正统的艰难 D.宋儒重建儒家信仰的文化自觉 8.朱舜水是浙江余姚“四先贤”之一,他曾说:“为学之道,在于近里著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乎纯弄虚脾,捕风捉影。”这一观点与下列哪种主张最为接近( ) A.春秋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B.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 C.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雕虫篆刻,又何益哉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则无伦物矣 9.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大会决议一经颁布,便成为法律并迅速执行。公元前4世纪初,雅典公民大会选举法律编纂委员会,对现有法律进行修订,并规定每年公民大会对所有法律进行审核,由大会选举专业的立法委员会对有争议法律进行裁决。雅典的这一转变( ) A.推动了社会治理科学化 B.强化了民主参与的意识 C.确立了法律的绝对权威 D.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10.公元前5世纪初,希波战争爆发。为应对战争,雅典公民大会从每个任期召开一次改为召开四次,在军事问题的决策上,重装步兵不再统揽大局,建造船只的木匠和招来划桨的雇工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变化说明( ) A.战争客观上推动雅典民主进步 B.雅典民主突破了阶级局限 C.民主政治推动了城邦观念增强 D.雅典人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11.据《查士丁尼学说汇纂》记载,大法官在判处极刑、徒刑时会同时宣告受刑人“丧廉耻”,犯罪情节较轻、行为不符合公序良俗或从事下贱职业的人,也会被官员记录为“丧廉耻” 。帝国剥夺丧廉耻者所享有的公权,并形成档案加以管理。据此可知,在当时的罗马( ) A.司法程序过于繁琐形式主义色彩浓厚 B.已经初步建立起原始的社会信用体系 C.道德谴责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手段 D.法律法规从零星分散到形成完备体系 12.罗马人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概念,贯穿了罗马历史的始终。所有的执政者都要以罗马人民的名义行使权力。他们的盟国被称为“罗马人民之友”,政治对手被宣布为“罗马人民公敌”,这说明( ) A.罗马执政者没有掌握实权 B.国家主权名义上属于人民 C.罗马人民拥有最高决策权 D.人民对权力行使实施监督 13.近代欧美国家的税收理念大多经历了从“税收法定主义”到“税收宪政主义”的演变,即从征税的权力基本控制在议会里,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征税的各项内容,转变为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这表明欧美国家( ) A.宪政制度的完善 B.征税程序严格化 C.否定了议会至上 D.税收立法民主化 14.阎照祥著《英国贵族史》一书中写道:1880年以来诸多新兴工商业资本家陆续成为英国上院贵族之后,贵族院已开始成为“一瓶兑了水的威士忌”。20世纪20年代中产阶级和“工党贵族”开始进入上院之后,贵族院成为“一瓶变味的啤酒”。这一变化客观上反映了英国社会( ) A.贵族政治退出舞台 B.自由平等思想流行 C.平民化的发展趋势 D.政党制度受到制约 15.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了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联合的重要原因是( ) A.新贵族的政治地位相对较低 B.新贵族宗教信仰发生改变 C.新贵族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D.恢复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16.英国内阁由英国枢密院外交委员会发展而来。到都铎王朝后期,君主在枢密院辅佐下处理政务、治理国家已成为惯例。此时,内阁只是一个服务于君主的御用咨询和决策机构,并没有与议会建立起任何关联。1689~1714年间,英国内阁完成了从私密的御用机构向公开的、合法的政治机构的过渡,这标志着内阁制在英国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内阁与议会权力的消长与演变 B.政体演变促使内阁制由萌芽走向成熟 C.内阁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D.英国内阁逐渐公开化,独立化、制度化 17.1820年,在美国国会讨论密苏里加入联邦问题的时候,南北双方又发生了争吵。后来,南北双方签订了一项协议: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人合众国,但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美国设立缅因州目的在于( ) A.消除大小州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B.平衡南北双方在参议院的席位 C.确保北方在众议院的优势地位 D.维护三权分立的共和政治体制 18.用格林的话来说,“在英格兰的宪政中寻找线索,来指导殖民地与母国之间的恰当关系,是徒劳无功的”,经潘恩、杰斐逊这帮“精英分子”援引法国观念来“启蒙”,猛一醒,有意识地向“一体两面”接缝处捅,母与子拳脚相向,闹到不堪收拾,北美果然“自成一局”,这“一局”非同小可,承上启下,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主要反映在( ) A.英格兰宪政丧失了制度领先优势 B.法国共和制深刻影响到北美走向 C.英属北美殖民地确立起崭新政体 D.潘恩等人的启蒙思想发源于法国 19.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两院通过的任何法案,“除非因国会休会而使该项法案不能退回,在此情况下,该项法案不能成为法律”,因而总统常借国会休会而搁置国会议案,被人称为“口袋否决”。这表明“口袋否决”( ) A.明确了总统立法否决权 B.导致了总统权力扩张 C.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异化 D.削弱了国会的立法权 20.在美国《独立宣言》的前半部分有如下一段: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其中self-evident即不证自明之意,其意义应该最接近( ) A.自然权利 B.三权分立 C.人民主权 D.社会契约 21.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 A. 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 B. B.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 C. 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 D. D.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 22.1792年4月反法战争开始后,法军节节败退,法国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各地纷纷成立义勇军,开赴前线。8月10日,巴黎人民再次起义,推翻了君主政体。9月2日,法国军队在凡尔登附近两次打退普鲁士军队的进攻,最终把敌人赶出法国领土,法国革命得救了,材料旨在强调 ( ) A.法国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B.人民群众推动了革命进程 C.法国消除了君主复辟危险 D.外国武装干涉的力量强大 23.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反映出该宪法( ) A.内容非常广博 B.适应社会发展 C.实现权力制衡 D.蕴含自由观念 24.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秦勒曾经这样评价一个国家:“ 他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他们什么都经历过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温和的人生。他们曾经征服了欧洲,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到人奴役的无助的受害者: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然而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和压迫。他们向人类贡献了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最具思想性的音乐家,然而也滋生了最无赖和最残暴的政治家。”这个国家应该是(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25.下表1为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的情况: 时间 工人组织 概况 1851 英国“机械工人混合工会” 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 1860 英国“工会委员会” 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成 1863 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 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 1863 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 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1864 各国“国际工人协会” 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 据此可知( ) A.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 B.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 C.英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 D.工人阶级革命斗志日益高涨 26.《剑桥世界近代史》记载,“ (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把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看成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他们拒绝立即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把争取统一的民主共和国作为当前的革命任务。”由此可知当时( ) A.科学理论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 B.两个阶段的革命任务完全相同 C.马恩主张革命任务分两步完成 D.马克思拒绝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27.十八世纪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者魁奈曾说:“在所有商业的交易中,出卖者和购买者是相对立的,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订立契约。他们自己这样调整的利益是和公共的利益相一致的,因为他们自己是他们的利益的唯一最合适的裁判者”。这说明魁奈( ) A.崇尚契约精神 B.意图规范市场 C.代表商人利益 D.主张经济自由 28.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 ) A.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B.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 C.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D.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 29.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 A.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C.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D.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30.俄国二月革命后,列宁在《远方来信》中指出,临时政府不可能给人民和平、面包和自由,目前俄国处于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工人阶级团结农民,团结各国无产阶级,准备在革命的第二阶段取得胜利。这表明列宁的观点是( ) A.社会主义革命将满足俄国人民意愿 B.俄国的二月革命基本实现了民主政治 C.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必然产物 D.列宁放弃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幻想 31.1917年4月,俄国革命家李可夫指出:“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据此判断,他会主张( ) A.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B.准备举行武装起义 C.有限度的支持临时政府 D.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32.1917年底,苏俄向英、法、德三国的工人呼吁:“上述各国工人定会了解他们现在所担负的使人类摆脱战祸及其恶果的任务,定会以多方面无比坚决果敢的行动,帮助人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苏俄此举的目的是( ) A.推动主要参战国工人的反战运动 B.显示苏俄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C.希望各国举行不割地不赔款谈判 D.鼓舞欧洲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西周的封君封臣制经过春秋战国几个世纪的磨合、演变,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制度极其严密、坚固,其内在的传承性也极其顽强。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中国的皇权专制政体如此无懈可击、无缝可钻、坚如铁桶? 国家原则和家庭伦理同构的高度垄断的国家学说和意识形态、具有共同信仰和基本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对经济生活无孔不入的行政控制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超稳定结构的三大支柱。中国古代皇权从来没有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分割过,无论君权是君主一人独享还是实际上被别人分享甚至被完全架空,但整个社会的所有政治权力的最终归属在法律和名义上都定于一尊,专属君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玄学兴起,但是这些宗教始终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组织和政治力量和中国的皇权对抗,相反,它们很快被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当中。 材料二 在西欧封建社会,王权实际上处于和贵族、教会、自治的城市等各种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和政治权力并存的局面,它们既配合,又斗争,即使在以 “神授王权”为标志的君主专制最典型、君主权力最集中的时期,君主从贵族、教会、城市收回的行政权、司法权也是不彻底的。英国是西欧封建君主制度发展较早较完备的国家,1066 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兵征服英国后,随后王权强化,但英国封建君主始终受到封建大贵族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对国王征税权的限制。“王权强化的同时,封建贵族接二连三地申张他们的权利。……国王要求贵族提供特别( 即额外的)捐助,必须征得贵族的同意。”相对于王权来说,宗教组织或教会往往又拥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利益,王权为寻求自身的巩固和垄断,往往还要屈从于宗教组织和教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 ——均摘编自凤凰文化《中西君主专制制度的区别》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君主制不同于古代中国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影响。(11分)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 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种要求起初可能是温和的、建设性的、改良性的,以后却可能变得激进。再者,胜者或暂时胜者一方将其形式化、法律化,固定为一种永久性的、历史性的进步。 ——摘编自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分) 改土归流中国明清两朝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以下为清代雍正年间改土归流相关材料。 材料一 “土司虽依例输粮,其实占据私享者不止十数倍,而且毒派夷人,肆顽梗故。欲靖地方,须先安苗猓(对少数民族的泛称);欲安苗猓,须先制土司;欲制土司,须先令贫弱。臣方思设法鼓舞,济以威严,俾各土司自报田亩按则升增”。 材料二 “ 土司改土归流原属正务,但有应改者,有不应改者;有可改可不改者,有必不可改者;必不可不改者;有必应改者而不得不缓改者,有可不改而不得已竟改者。审时度势,顺情得理”。“改归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 ——以上两则材料来自(清)鄂尔泰《改土归流疏》 材料三 为更好地进行改土归流,清政府在西南区调整疆界,归并事权;清查土地,清理财粮;选拔官吏,推进改土归流;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 (1) 根据材料,分析清代改土归流的特点。(9分) (2) 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土归流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CCAB ACDC AABBA CCBB CCACB BBBC DDCACA 37. 【答案】(1)特征:产生较早,存在时间长;体系严密坚固;具有传承性;君主大权独揽,皇权独尊。(8分) 原因:先秦政治文化制度的整合;家国同构的原则。庞大的官僚统治队伍及对意识形态和经济生活的控制;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服务皇权;小农经济需要强大君权的保护。(6分,任答三点即可) (2) 不同:君权未能实现高度集中,存在制衡君主的外部力量;产生时间较晚,存在时间较短;教权控制意识形态,教权高于王权。(6分) (3) 影响:加剧了中世纪欧洲的纷争与落后;客观上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借鉴。(5分) 38.【答案】示例一: 论题:民主思想在民主制度实践中起了引领作用。 阐述: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提出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民主法治、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并通过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作了集中表述和法律宣示,最终在法美两国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形成美国三权分立和法国共和制的民主政体。 小结:启蒙思想的引领在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示例二: 论题:法律是民主制度的保障。 阐述: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保证议会权力,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主政治体制。美国在独立战争制定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和中央权力的三权分立,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的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德国在统一后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的德国民主政治体制。法国1875年的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将民主制度法律化,是欧美国家在巩固民主制度中普遍采取的策略。 示例三: 论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 阐述:英国在164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先是进行限制王权的议会斗争,后又进行反对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于1649年建立共和国,经过克伦威尔的护国主独裁统治,1660年出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至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才重新掌握政权,并通过1689年制定《权利法案》,才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主政治体制。法国在1789年发生大革命,经过三次革命高潮,颁布了《人权宣言》,处死了国王,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后拿破仑上台,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但出现波旁王朝的复辟和七月王朝的统治。1848年发生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但很快出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君主制反动统治。资产阶级在1871年镇压巴黎公社革命后, 于1875年制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英国经过半个世纪、法国经过近百年时间的反复才确立民主政体。 示例四: 论题:借助群众的力量进行革命斗争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主要途径。 阐述:英国通过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借助人民的支持进行反对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处死国王,于1649年建立共和国,开创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先河。美国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的力量于1776年发动独立战争,建立大陆军,最终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国家独立,并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政治制度。法国资产阶级于1789年利用巴士底狱起义发动大革命,利用人民革命的三次高潮,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囯。后于1848年利用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直至1875年制定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的法国民主政治体制。 结论:借助群众力量进行革命斗争,在近代西方民主制度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 材料阐述了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长期、动荡、反复的过程。首先由思想家提出政治构想,然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进行革命或改造现行政治生活,再通过法律形式确定民主制度。由此可以提取任一观点,结合史实进行论述即可。 39.【答案】(1)特点:原则上对不同地区区别对待;方法多样,分为计擒、勒令投献、兵剿三种模式;有完整的配套措施。(9分) (2)影响:加强了政府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稳定当地秩序,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6分,写出三点得6分) 【解析】(1)根据材料二“土司改土归流原属正务,但有应改者,有不应改者;有可改可不改者,有必不可改者;必不可不改者;有必应改者而不得不缓改者,有可不改而不得已竟改者。审时度势,顺情得理”可以看出其原则上对不同地区区别对待;根据材料二“改归之法计擒为上策,兵剿为下策;令自投为上策,勒令投献为下策”可以看出其方法多样;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其具有完整的配套措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加强了政府对边疆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稳定当地秩序,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