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邯郸大名一中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河北省邯郸大名一中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

河北省邯郸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05‎ ‎ ‎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有史学家认为西周社会与商朝一样,仍是由贵族、平民、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与商代不同的是,西周贵族内部有更细的等级划分,等级的色彩尤其明显。”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合理的解释是 A.分封制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B.宗法制进一步细化了西周贵族等级 C.世袭制造成了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神化了西周王权 ‎2.“王”本是夏商西周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与上古帝王媲美、故只称王,不称帝).舂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了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这实质上反映了 A.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D.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3.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来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秦朝官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B.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C.丞相制度被废除,皇帝政务繁忙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 ‎4.分封制对西周的稳固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汉初的分封却没有给汉朝带来预期的政治效果,反倒成为阻碍王朝发展的离心分裂力量。这说明 A.分封制在汉代退出历史舞台  B.血缘政治在汉代已无存在必要 C.中央集权制取代了分封制   D.制度的生命力取决于社会环境 ‎5.《墨子·尚同中》:“既尚同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存臻而至者,此天之罚也。”该材料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 A. 墨家的兼爱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6.他坚决批判复古思想,讥笑复古派为守株待兔的人,他的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新兴阶级当权者的需要,后被秦王嬴政所采纳。“他”是 A.墨子 B.韩非子 C.孟子 D.庄子 ‎7.“从中国经济史来看,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制度与材料中“干预”的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 C.官营专卖 D.市坊制度 ‎8.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 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9. 在河北定州汉墓出土过用隶书书写的竹简《论语》,对该竹 简制作年代的推论相对合理的是 A.汉代制作,因为竹简出土于汉墓 B.春秋时期制作,因为竹简内容是《论语》‎ C.肯定不是汉代制作,因为书写材料是竹简 D.肯定不是春秋时期制作,因为字体是隶书 ‎10.有学者认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与“文化上结束战国是在汉代”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韩非子 C.董仲舒 D.朱熹 ‎11.中国从两汉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专门的监察机构和官职并自成体系,地方监察官直接由中少知察机构统领,监督机构相对独立。这一特色 ‎ A.有利于监察效能的发挥 B.改变了监察制度的初衷 C.削弱了地方官吏的行政权 D.导致了监察权力的滥用 ‎12.“物勒工名(将工匠的名字刻在所生产的器物上)”本是官营手工作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采取的一种制度,宋代以后有些匠人或私有作坊主也多仿效此形式,将自己的名字或商号标注在生产的商品上。这反映了 A.民营手工产品大多假冒官营产品 B.民营手工业与官营争夺市场激烈 C.民营手工业已关注自身品牌价值 D.官营手工业已落后于民营手工业 ‎13.下面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单位:个),从表中可以推出 时间 类型 中唐 晚唐 宋 贡茶州 ‎17‎ ‎17‎ ‎6‎ 产茶州 ‎43‎ ‎69‎ ‎582‎ 贡茶州所占比重 ‎39.35%‎ ‎24.64%‎ ‎1.03%‎ A.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 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区域分工渐趋合理 D.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 ‎14.“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 ‎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15.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中指出,在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两朝的实录中,甚至连“内阁”这个名称都找不到。这表明 ‎ A. 朱棣设立内阁的记载不成立 B. 官修史书刻意隐瞒历史真相 C. 此时内阁没有取得法定地位 D. 内阁未能参与朝政不被记载 ‎ ‎16.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  )‎ A.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B.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 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 ‎17.下图(图一)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该数据可以说明 A. 科举制彻底改变了特权阶级的地位 ‎ B.科举制消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标准 C. 科举制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 ‎ D.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图 ‎ ‎18.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开始出现“棉争粮田”和“桑争稻田”的现象,大量原本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被转而种植经济作物。如,松江府、太仓州的耕地在总体上已形成了稻田和棉田各占一半的格局,部分县的棉田面积超过了稻田面积。这反映了当时(  )‎ A.手工业发展阻碍农业生产             B.江南地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 C.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            D.商品经济发展影响粮食种植 ‎19.右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20.右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规模有严格限制 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21、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22.道光二年(1822年)十三行处所发生一场大火,大火巾熔化的银水满街流淌,竞流出了一二里地。正如清朝乐钧《岭南乐府·十三行》中所言:“粤东十三家洋行,家家金珠论斗量。”十三行兴盛主要得益于 A.民间贸易兴盛和发展 B.官府的大力支持 ‎ C.一口通商,垄断贸易 D.三角贸易的形成 ‎23.“在上古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主要是因为 A.封建皇权的专制统治 B.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C.小农经济的高度繁荣 D.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 ‎24.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 南方文学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下列文学现象,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 ‎ A.《离骚》 B.《子虚赋》 C.《论语》 D.《诗经》‎ ‎25.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 )‎ 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 ‎26.某历史课堂正在探究“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下列材料不能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 A.古希腊地理环境的材料 B.爱琴海地区贸易图 ‎ C.古希腊城邦的分布图 D.刻有被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 ‎27.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他建议惩处企图自杀的公民,因为自杀会使城邦失去一个公民。这说明古希腊 ‎ A.城邦很注重保护个人自由 B.城邦公民间地位是平等的 C.公民个体融于城邦之中 D.城邦不允许存在私有制 ‎28.柏拉图曾经说,“如果你否认比例规则,把过分大的帆装到小船上,给一个小个子吃太多的食物,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你认为该评述可以用来指正雅典民主在哪一方面的缺陷?‎ A.其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奴隶专制的基础上 B.其民主方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 C.野心家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导致政坛动荡 D.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 ‎29.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这表明早期罗马法 A.审判的程序非常严密              B.保留了习惯法的原则 C.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30.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这表明苏格拉底 A.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意义 B.否定理性的价值 C.主张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D.主张美德即知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三个小题。其中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计40分)‎ ‎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6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分家析产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比较典型的继产方式,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且一直绵延至今,影响着今天中国的乡村社会。‎ 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秦国商鞅变法 ‎“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养无方……而有异财别籍,情无至孝之心,名义以之俱沦,情节与兹并弃,稽之典礼,罪恶难容;二事既不相须,违者并当十恶。”‎ ‎——唐朝《名例律》‎ 材料二 分家之事实为振家,在同居未免口角,惟析产则各自俭勤。今遵母命,援请家长将房产地土沟均分两股,问天讨卦,捏纸团为公。长子王瑞临分到南房二间、东房五间又南西房一间……次子当面讲明,永无反悔。现所有钱项、租项俱由母承管。异日百年之后,再为均分,长子王瑞临执此照存。‎ ‎——咸丰七年(1857年)山西东青堆王氏家族分家文书 ‎“第11生产队有一社员,土地承包到户前,夫妻二人都在社队办的企业里工作。家中的老人虽然还能干活,却不能参加集体生产,完全靠儿子养活,生活琐事上常有争吵,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导致分家。实行“包产到户”后,如果不合户,在儿子,媳妇独立生活的家庭中,夫妻俩既有在外面工作又要回家种口粮田,根本忙不过来。……合户以后……既解决了口粮问题同时老人还可以帮助养蚕,搞家庭副业和做家务劳动,大家都实惠。”‎ ‎——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1985年)‎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国和唐代在分家问题上的不同政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政策制定的目的。(6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王氏家族分家呈现的特点。指出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并从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其积极影响。(8分)‎ ‎33.(12分)我国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认为可以从以下要素给历朝历代打分。‎ 考察一个王朝,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素 一、政治(清明的时间长短、政局的稳定性)(10分)‎ 二、文化(思想是否具有活力,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否具有朝气、活力)(10分)‎ 三、风俗(即民德,基层民众的素质、社会主流道德风尚如何)(10分)‎ 四、经济(民众的生活、商业是否发达,是否按照历史的惯性自然发展)(10分)‎ 五、国防(是否有强大的武装抵御外来侵略,对外战绩)(10分)‎ 六、教育(国民教育程度,人才培养)(10分)‎ 七、制度(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规章科度)(10分)‎ 八、领土(直接治理面积以及表示臣服的属国范围)(10分)‎ 九、科技(发明创造、生产力发展水平)(10分)‎ 十、国际地位(在当时世界上的国际地位,与世界同时期各国的综合国力比较)(10分)‎ 根据材料,对中国古代历史上某一朝代进行打分(只需选取其中三个要素分别打分,其中“经济”是必选要素)并加以说明或者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要素并打分,说明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高二下学期5月份月考历史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D D B C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A D C A C D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A D D C D D C 二、 主观题:‎ ‎31.(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8分)(任答4点即可得8分)‎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6分)(任答3点即可得6分)‎ ‎32.(1)政策:秦国实行强制分家的政策;唐代实行严格限制分家政策。(2分)‎ ‎ 目的:秦国: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增加税收收入,壮大国家实力。唐代:倡导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4分)‎ ‎(2)特点:(原因)解决家庭内部矛盾,促使后辈独立;(方式)家长主持立下文书;(原则)诸子均分。(4分)(任答两点即得4分)‎ 变化:由分家逐渐发展为合户。(1分)‎ ‎ 积极影响:社会生活:有利于家庭内部分工合作,和谐发展;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增加家庭收入。(3分)(一点2分,两点3分)‎ ‎33.。本题为开放题型,学生按照要求作答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任选一个朝代从表格中选取三个要素打分得3分,对三个要素进行的论述说明按照史论结合的标准得分段为0-3、4-6、7-9分数段。其中一个要素必须是经济,若没有选取经济要素则给分不得超过6分。满分12分。‎ 示例:宋朝得分:制度6分;科技8分;经济9分 说明:北宋初期实行一整套制度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如设置转运使将财权收归中央,但也压抑了地方的自主能动性。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极大发展,实行糊名誊录法,扩大了科举录取官员规模,官制复杂,形成冗官局面。‎ 北宋在科技上有大发展,新式火药武器层出不穷,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将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宋朝经济文化的发展。‎ 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货币方面开始出现纸币,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经济重心于南宋时期完成难移。政府财政来源中商业税成为重要部分。城市经济功能凸显,出现瓦肆勾栏等娱乐场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