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邻水实验学校高2017级2019年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选项正确。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2.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 ‎3.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 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B. 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 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 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妇女在农家亦有其必要的工作,“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在农隙举行,不至妨及农事,所以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故A正确;“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但并非全部都在秋收之后举行婚礼,表述过于绝对,故B排除;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妇女地位提高的结论,故C排除;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与史实不符,故D排除。‎ ‎4.秦统一中国后,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以每户6口计,总数在70万以上。其主要目的是 A. 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 B. 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 C. 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万户”可知秦朝将天下豪富迁于咸阳十二万户便于充实关中地区的人口,从而提升关中地区的地位,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强化关中地区的地位,而不是强调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排除A项;据材料“中央政府组织实关中”,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关中地区的发展,而未涉及到全国经济协调发展,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未强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 ‎5.《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 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出现“春秋战国农耕……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的现象主要得益于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故答案为B项。自然经济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D项对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点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这一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在许多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很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 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 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 D. 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答案】D ‎【解析】‎ 核心经济区经济基础好,抗击打能力强,这是由于它们经济结构的多元性,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非常大而非有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很重而非较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庄园经济激化社会矛盾而非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7.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 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 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 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的士兵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8.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 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 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 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 A项说法太绝对,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实物证据来呈现。不是所有的历史叙述都不客观,有些历史叙述是可以还原历史事实的,所以C项错误。D项本身不说法不准确,多种历史叙述如果都相同也不一定就是事实,且与题意要求不符合。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对于宋太宗是否去过宫中这一事件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所以B项正确。‎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学研究的方法 点睛:本题通过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明确材料内容的真实含义,理解它是在对同一史实描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史学家在争论什么。历史叙述总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性,材料中的两种叙述正是反映了这个方面的现象。‎ ‎9.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 A. 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 坊市制度崩溃 D. 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B ‎【解析】‎ 宋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经济空前繁荣,A与史实不符。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但这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材料中土地兼并现象无关。D说法与史实不符。宋代的土地政策和其他的朝代有很大的不同。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样的土地政策产生了题中所阐释的现象。因此本题B选项正确。‎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宋代的土地制度 ‎【名师点睛】土地兼并一直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存在着。 所谓土地兼并,即占人口少数的权势阶层,利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通过购买和哄骗、胁迫等手段,大量获取农民手中的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宋朝的土地矛盾是各个朝代中较为尖锐的。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的确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各参与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正常的市场调节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这项政策逐步沦为权势阶层攫取私利的工具,导致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先进的土地政策最终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不得不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局限性引发的一场悲剧。‎ ‎10.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 孔孟思想 B. 黄老学说 C. 两汉经学 D. 宋明理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源头活水”指知识不断更新,才能保持活力。这与孔孟的思想无关,排除A;这与无为的道家思想无关,排除B;这与两汉经学,无关,排除C;材料是朱熹的思想,主要是揭示格物致知的道理,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名师点睛】宋明理学是学习和考试的难点,也是历年考试的热点。在复习备考时不要深究理学的深层次知识,能就理学的一般知识有所认识即可,比如理学的概念、基本观点的确切含义和理学的影响等。‎ ‎11.西汉以来,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纷争不已,唐初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仰靠,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这一举措 A. 导致唐以后儒学家因循守旧 B. 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 C. 有利于儒学与其他思想融合 D. 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唐代以后形成了宋明理学,所以唐以后儒学家因循守旧的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儒家学说不属于政府的法律规范,只能从道德学术方面约束官员,但不能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故排除B项;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成为经学的标准解释,并没有体现儒学和其他思想的融合,故排除C项。根据“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可知这一举措提高了儒学的政治地位,故选D。‎ ‎12.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 A. 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 B. 消除了各家之间分歧 C. 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 D. 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白虎观会议统一今文经义,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故A项正确;B 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强化思想控制,故D项错误。‎ ‎【点睛】“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是解题的关键。‎ ‎13.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A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符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 ‎【点睛】行省制起源于元朝,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是现代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在职能和权力行使方面表现为主要为中央收权,同时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启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官吏的任免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这也是行省的特点,权大而不专,从而防止了行省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使命的减弱和向地方割据势力的转化,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行省具有一定的地方权力。‎ ‎14.谱牒编修伴随着宗族的出现而产生。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谱学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唐朝也屡修谱牒,扩大了庶族的政治权力,提高了庶族的政治地位。这说明唐朝 A. 抑士扬庶,以平衡社会矛盾 B. 科举未能改变庶族的政治地位 C. 门第仍然是选官的唯一依据 D. 科举制使社会上下流动性减弱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唐朝也屡修谱牒,扩大了庶族的政治权力,提高了庶族的政治地位”可知唐朝通过修谱来提高庶族的地位,打破世家大族对官职的把持,平衡社会矛盾,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科举制,故BD错误;唐朝科举取士,门第不是选官唯一标准,故C错误。‎ ‎15.明清时期,各级官吏莅位与离任之时,都要先条告于城阻,始终受到城隍的“监察”,成为定制。于是,城隍监察百官与司民之神权,便正式确立。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 监察制度更加完善 B. 专制统治得到加强 C. 民间信仰发生变化 D. 封建迷信甚嚣尘上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各级官吏莅位与离任之时,都要先祭告于城隍”“城隍监察百官与司民之神权,便正式确立”中可以看出,通过“城隍监察百官与司民之神权”制度,城隍随时监察官吏的一言一行,防止他们横行,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专制主义,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监察制度的变化,故A项排除;明清时期民间信仰没有发生变化,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封建迷信,故D项排除。‎ ‎16.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 A. 公民必须能言善辩 B. 参政议政十分活跃 C. 民主政治出现危机 D. 内乱引发思想纷争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可知,当时雅典公民热衷于参政议政,B符合题意;A是材料现象;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C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较强,而不是思想纷争,D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掌握。解答该题要求学生注意材料时间信息“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的社会状况,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7.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 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 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 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是雅典城邦的核心力量,有权参与城邦的政治事务,但公民的含义狭小,不包括妇女、儿童、奴隶和外邦人,所以A中的“民众”不等于公民,而D中的“人”也不等于公民,排除AD;只有到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公民才有充分的参与政治的机会,排除C;雅典的陪审法庭作为司法机关,受理公民投诉,对“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进行最终判决”,广泛参与政治生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故选B。‎ ‎18.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 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 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 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答案】C ‎【解析】‎ ‎“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说明平民和贵族之间有矛盾,结合所学可知,在罗马共和国时期,一开始贵族是享有很多特权的,而平民没有,所以平民就为了追求平等的权利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达到“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也就是说在法律上最终确定了双方平等的地位,故选C;“贵族的特权被取消”本身说法错误,A排除。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标志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民法大全》,而题干讲的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故B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自由民不仅仅包括罗马公民,而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 名师点睛:古代罗马为人类文明做出的最大贡献是其法律,既体现了法律的权威,也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一种理念,这是通过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与贵族进行斗争才逐渐实现的。法律表面看来是冰冷的,但所蕴含的却是人们对理性的追求。它建立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体现的是对人权和人道的尊重,这是古罗马法律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一题就考查了罗马法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属于主干知识,涉及到了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个重要的历史核心素养。‎ ‎19.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 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 点睛:“现实的问题历史考”一直是高考命题的思路,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 ‎20.据革命老人吴玉章回忆,1903年他在日本曾读过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不过那时候一面在学校紧张地学习,一面着重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对这种学说也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放过去了”。这反映了 A. 社会主义理论尚未成熟 B. 社会主义制度己成为青年追求目标 C. 中国革命理论已经形成 D. 先进理论付诸实践要适应时代要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吴玉章在当时只是对马克思主义“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还未切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故吴玉章才会不愿意深入地去了解和学习,D项符合题意。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即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成熟,排除A;从材料可知,吴玉章在当时对马克思主义并未深入接触和研究,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排除B;1903年中国革命理论并未形成,排除C。‎ ‎21.有学者指出:“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分子精英为集合体,非常有限的一点群众基础.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孙中山周旋于各派军阀之中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的军事斗争。”这表明 A. 国民党醉心政治斗争忽视民主 B. 同盟会以海外华侨为阶级基础 C. 组织涣散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源 D. 民主革命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 ‎【答案】D ‎【解析】‎ ‎【详解】不敢发动群众,“周旋于各派军阀之中”,“迷恋于单纯的军事斗争”,说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存在明显缺陷,不可能取得彻底胜利。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国民党在民主建设方面的缺陷,排除A项;同盟会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国民党组织涣散,排除C项。‎ ‎22.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 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 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 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新生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B选项符合题意。19世纪六七十年代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A选项排除。外国资本大规模输入中国的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问题,D选项排除。‎ ‎23. 1934年6月,美国颁布“白银法案”,提高世界银价,从国外收购白银,世界银价为之暴涨。银价的上涨为外国在华银行提供了牟取暴利的机会,一时中国白银被大量运出国外。1934年7月到10月中旬,“白银流出凡达二万万元以上”,导致中国白银短缺,经济动荡。这表明 A. 中国经济完全被外国垄断资本操纵 B. 货币银本位制无法适应国际经济关系 C. 中国混乱的货币体系导致经济混乱 D. 美元优势地位使美国控制了世界金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的金融发展。中国经济完全被外国垄断资本操纵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银价的上涨为外国在华银行提供了牟取暴利的机会”“白银流出凡达二万万元以上”说明以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推行货币银本位制不能适应国际经济秩序,所以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动荡,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实行银本位制,并未出现混乱的货币体系,故C项错误;美元控制世界金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D项错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货币银本位制 ‎24.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引进进化论,并提出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旨在为变法图强寻求理论依据,以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D符合题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本身没有错误,A说法不正确;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而非“革命”,B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C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的理解。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入侵的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先进中国人不断探索挽救民族危亡之路,维新派主张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建立君主立宪,以达到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严复思想的特点的理解。‎ 二、材料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大多数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持鄙视的态度,将其称之为“蛮夷”,并与之保持相当距离。亚洲东部是一个相对独立及封闭的状态,其他文明对于华夏文明长期处于尊从和学习地位,中原王朝由此形成孤傲自大的文化心理。奉华夏为宗主与文明中心的观念,在很长的时期被其他文明的拥有者认同,以此为基础,东亚地区形成通行的天下秩序,中原王朝根据文明的类型划分夷夏,其被称之“蛮夷”包括华夏以外的其他文明,它们或为受中原王朝管辖的边疆民族,或为接受中原王朝羁縻的域外势力,或为通过朝贡与中原王朝交往的远方他国。在地理分布方面,以华夏为中心的部分较清晰,与蛮夷毗连的区域较模糊,同时蛮夷的范围可由边疆向外部扩展。‎ ‎——摘编自《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1期 材料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中外交涉、通商事务随之增多,经常办理对外交涉的部分官员开始意识到,对英、法、美等国,断不能“绳之藩属之礼”,主张“与其争虚名而无实效,不若略小节而就大谋”,道光皇帝采纳这些人的“权宜之计”,遂在朝廷设置办理各国通商事务的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这时,因皇帝和太后逃往热河,被迫留京的恭亲王奕䜣由于经历了与各国使节谈判的过程,深感清廷“夷务”处理混乱不堪,“弊在体制”,加之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已成定局,于是萌生在京设一机构,统筹外交全局的想法。1861年l月,总理衙门在京设立,下设英、法、俄、美及海防五股。‎ ‎——摘编自《史学月刊》2015年6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统治者“夷夏观”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统治者对外交往观念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 ‎【答案】(1)内容:中原与周边民族保持一定联系的同时又对其持鄙视态度并保持相当距离;根据文明类型划分夷夏;华夏为宗主和文明中心;华夏以外的民族和势力被视为蛮夷。‎ 原因:中原文明的先进性和周边地区相对落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大一统观念和儒家思想的影响;统治者的心态。‎ ‎(2)变化:逐渐抛弃夷夏观念;萌发近代外交思想;有意建立近代外交机构;外交重点转向欧美国家。‎ 评价:是列强侵华和民族危机加深的必然产物;加速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推动了外交近代化;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夷夏观”的变化。从古代“夷夏观”的内容和形成原因,到近代中国外交思想变化等方面来分析。‎ ‎(1)材料“中国古代大多数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持鄙视的态度,将其称之为“蛮夷”,并与之保持相当距离”“奉华夏为宗主与文明中心的观念”“‎ 中原王朝根据文明的类型划分夷夏,其被称之“蛮夷”包括华夏以外的其他文明”可以概括出中国古代统治者“夷夏观”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亚洲东部是一个相对独立及封闭的状态,其他文明对于华夏文明长期处于尊从和学习地位,中原王朝由此形成孤傲自大的文化心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 ‎(2)从材料“经常办理对外交涉的部分官员开始意识到,对英、法、美等国,断不能“绳之藩属之礼””“萌生在京设一机构,统筹外交全局的想法”“1861年l月,总理衙门在京设立,下设英、法、俄、美及海防五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晚清统治者对外交往观念的变化。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评价。‎ 三、论述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是评论性的开放性试题。本题主要是要读懂材料中的观点。根据“三、所谓对其本国己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 ‎ 种偏激的虛无主义”可以得出钱穆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对待历史,不能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而应该从当时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进去,进而去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具体的史实论证可以结合比如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史实。既要看到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要看到封建专制给当时人们带去的压迫,以及对封建社会晚期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 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候、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 ‎——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 ‎【答案】(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 ‎(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 作用:“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 ‎【解析】‎ ‎【详解】(1)根据“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得出其体现的是法家的思想。根据“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 照《周礼》,设公、侯、伯,”等信息,可以看出其体现的是与儒家思想有关的内容,强调“德治”。‎ ‎(2)对象:根据“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并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可知对象是军人。根据“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得出对象是官员。‎ 作用:结合商鞅变法的影响从打破世卿世䘵、提高军队斗志、有利于统一等角度概括。结合三国时期的内容可从对西晋的建立的影响角度考虑。‎ ‎28.【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新罗马帝国”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1942年6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 ‎【答案】(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2)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解析】‎ ‎【详解】(1)根据“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可得出这一时期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根据“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可得出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根据“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得出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根据“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得出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2)根据“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并结合二战的进程可得出其是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29.【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答案】(1)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 ‎【解析】‎ ‎【详解】(1)根据“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得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根据“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得出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根据“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得出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根据“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得出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这些科学家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精神等。言之有理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