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鹤壁市淇滨高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级政权。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 A. 分封制 B. 王位世袭制 C. 宗法制 D. 禅让制 ‎【答案】A ‎【解析】‎ 从题干中的“从王国到诸侯国”、“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地政权”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故本题选择A项。B选项主要涉及到的是继承关系的问题;C选项主要涉及到的是宗法关系;D选项与此无关,这是原始社会末期的一种制度。‎ ‎2.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A. “诸侯朝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 “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薛无别,则宗族乱。”‎ D. “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CD分别反映了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等内容,而B礼乐征伐开始出自于诸侯,说明了分封制遭到了破坏,王权衰微,所以B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3. 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下列说法与这一特点相符的是 A.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 B. 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 C.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D.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 ‎【答案】A ‎【解析】‎ ‎【详解】‎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强调的是天人合一,强调王权受命于天的思想 ,故A项正确。‎ ‎4.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 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 “法令出一”‎ C. “别黑白而定一尊”‎ D.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考查中国皇帝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体现了井田制和分封制,不是皇帝制度,故A错误,符合题意。“法令出一”,体现了君主专制,故B正确,排除。“别黑白而定一尊”,体现了皇权独尊,故C正确,排除。“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体现了君主专制,故D正确,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 ‎5.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指的是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指的是郡县制,属于官僚政治,故B项正确;两者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但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错误;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故C项错误;分封制维护的是奴隶制度,没有顺应历史潮流,故D项错误。‎ ‎6. 从夏、商、周到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古典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文明出现了几大转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②政治上由分散走向统一 ③经济上由领主制转向地主制 ④政治中心逐渐东移南迁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春秋算奴隶社会,战国开始就算封建社会,秦统一六国不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而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建立的时间。①错误;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商朝也是在今天河南一带,西周是镐京,东周是洛邑,秦汉史陕西,并没有政治中心逐渐东移南迁,所以④错误的;所以B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政治制度变革 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变革 ‎7.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恒山郡(汉设为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A. 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拓 B. 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 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 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繁盛,故人口增加,地方事务增多,需要再分新郡进行管理,故C正确;以上地区并不是秦朝边疆地区,故A错误;设新郡与消灭六国反叛势力无关,故B错误;以上地区也不全是南方地区,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秦朝再分新郡进行管理的原因,学生要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从中得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理范围,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与地方管理的关系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8.汉武帝发布诏令:“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该做法 A. 得到了各位诸侯的衷心拥护 B. 有效地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力 C.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有效控制 ‎【答案】D ‎【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愿以邑分弟,其许之”切入,结合汉武帝的推恩令进行思考.由题干中的“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可知这是指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推恩令,这一措施削弱了王国势力,故选D。由于推恩令损害各诸侯的利益,排除A;材料和中央官制无关,排除BC。‎ ‎9. 唐朝进一步完善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人曾用“事无不总”来形容三省六部中的某一部门的职权,这个部门是 A. 门下省 B. 中书省 C. 尚书省 D. 礼部和工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其中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实施各项工作。故C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详解】‎ ‎10.下图是一幅中国古代“行政机构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清代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行中书省和宣政院可知是元朝行政机构示意图,故C正确;唐宋时期没有实行行省制度,故A和B错误;清朝管理少数民族地区是理藩院,故D错误。‎ ‎11.《宋史》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唐朝与其职权类似的机构是 A. 礼部 B. 吏部 C. 户部 D. 工部 ‎【答案】C ‎【解析】‎ ‎ 唐代礼部和祭祀、庆典等有关,排除A;吏部和官员任免调迁相关,排除B;户部和户籍管理,征收赋税相关,故选C。工部和工程营建相关,排除D。‎ ‎12.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卷91)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容易产生割据局面。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 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 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 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 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元朝以前由于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容易使地方自然形成种经济文化共同体,会导致国家分裂,而元朝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利用了山川形势来制约地方势力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从材料可以看出元的地方形式划分,采取的是犬牙交错的原则,与以前的山川形便不同,不是采取传统的分权制,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行省的管辖区域的大小,B错误。元朝以前是依据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朝实行犬牙交错的原则,打破了依据山川形势来划分行省区划的特征,C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要求学生结合行省制设置的背景和特征以及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 ‎13.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 A. 中央集权的强化 B. 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 C. 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 D. 君主专制的加强 ‎【答案】D ‎【解析】‎ 材料“由坐到站再到跪”表明宰相的地位逐渐低下,皇帝的权力逐渐增强,这说明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B项与材料意思正好相反。‎ 点睛:材料材料“由坐到站再到跪”是解题的关键。‎ ‎14.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 初步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 废除封建政治,建立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皇帝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分封制,设立了郡县制。A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体现的是宗法制。B项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仅体现了设立郡县制的影响,不能涵盖废除分封制的影响。D项废除封建政治,建立分封制度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废分封、行郡县 ‎15.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秋序井然,“有军国大事,则议之。由唐历五代,不改其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减少决策失误需要 B. 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君主权力独裁强化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这是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下,君主为维护独裁专制而采取的手段,故答案为D项,C项说法错误。AB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 ‎16.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 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C.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 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兴盛 ‎【答案】A ‎【解析】‎ ‎【详解】解答本题的关键词是“大公无私”“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可见科举制体现公平公正的一面,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故A正确;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与国家的伦理道德相一致,B错误;C项不能体现,排除;D项表述过于绝对,言过其实,排除。‎ ‎17. “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 A.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B. 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C. 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D. 宋代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说的是宋代采用分权来加强君主权力而采用的二府三司制度。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度 ‎18. “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体现出该官员注重孝顺,属于汉代察举制,故B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选官制度 ‎19. 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从外交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中国同意打开门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添加几个新港口那么简单……而是绝对和彻底的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这封信写于(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甲午中日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而是绝对和彻底的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涉及到了长江口岸的开放和外国公使可以在进驻北京等内容,由此可知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第二次鸦片战争 ‎20.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当时的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 B. 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C. 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 D.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理解。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清王朝并没能把握住历史机遇,实现中国的近代化。故选C项。‎ ‎21.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②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③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土地高度集中,故①正确;政治腐败,故②正确;军备松弛,故③正确;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故④正确,故B正确。‎ ‎22.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据图1、图2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划分“势力范围”‎ B. 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进行资本输出 D. 使战争中获得的权益能得以落实 ‎【答案】D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后开辟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太平天国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在长江流域,天平天国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列强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所以要求镇压太平天国,故D正确;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推行以华制华的策略,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华要求是扩大资本输出,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3.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 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 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 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 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两个关键第一是时间,1858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这个信息表明中国当时的腐朽政府被英法列强打败后被迫与其签定不平等条约,开始用“崇拜”的心态来对待西方列强。材料中由“夷”到洋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了清政府的屈服,另一方面客观上说明清政府的外交开始了平等的近代化外交。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4.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 A.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 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 C.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D. 强国御侮成为思潮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洪秀全御诏中“替爷替哥杀妖魔”是指认为英国侵略清政府是在帮助太平军,对西方态度是肯定,可见当时国内矛盾激化程度,符合题意的是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民族危机严重,排除B项,C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25.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属于史学研究的中西科技发明对比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 ‎ 世界其他国家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A. 问题形成 B. 史料收集 C. 史料整理 D. 历史解释 ‎【答案】C ‎【解析】‎ ‎【详解】‎ 表格中的材料是中西科技发明对比的数据整理,因此属于史料整理的部分,故C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 ‎(2)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原因: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4)本原精神: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 ‎【解析】‎ ‎【详解】(1)制度:西周:根据“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可得出是分封制;秦朝:结合所学可得出秦朝推行的是郡县制;汉初: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推行了郡国并行制。‎ ‎(2)作用:根据材料“郡县之制,……合古今上下皆安之,……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并结合所学,从维护国家稳定、人才的选用、对地方管理的加强、制度的变革等角度分析概括。‎ ‎(3)原因:根据“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可概括得出行省权力大而不专;采取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 ‎(4)本原精神:根据四则材料的主旨可知,材料都阐述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抑制地方独立性。‎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封建论》‎ 材料四 ‎ 元朝疆域图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初期的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地方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答案】(1)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特点:主要分封王族;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信息: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分封制崩溃;诸侯国往往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置郡县(或诸侯国内已经设置郡县);战争的目的是争夺土地。‎ ‎(3)制度:郡县制度、行省制度。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为后世沿用(或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特点:从分封世袭到皇帝任免官员;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或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片信息可知,这是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所学概括其特点即可。‎ ‎(2)根据材料“伐陈,杀夏征舒”“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得出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分封制崩溃;诸侯国往往在新征服的土地上设置郡县;‎ ‎(3)“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得出材料二反映的是郡县制;由元朝疆域图可得出,‎ 这是元朝的行省制。结合所学得知二者都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因此其共同影响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概括即可。‎ ‎(4)结合材料中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内容,可得知其演变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不断创新。官员任命也发生变化。‎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