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二第8讲 国际视野下中国现代化探索——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课件(105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模块二第8讲 国际视野下中国现代化探索——现代中国(1949年至今)课件(105张)

第 8 讲 国际视野下中国现代化探索 —— 现代中国 (1949 年至今 )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 (1949—1978 年 ) 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成就与失误并存。 政治 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但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大跃进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文化大革命 ” 等 “ 左 ” 倾错误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社会生活及文化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的变化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科教文化事业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1978 年至今 ) 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 “ 一国两制 ” 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思想文化 以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征。 主题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信仰自信、家国自信的确立 1 . (2019· 高考北京卷 ) 1972 年,中国致函联合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指出 “ 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根本不属于通常所谓 ‘ 殖民地 ’ 范畴 ” 。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中国政府这一举措 (    ) A. 奠定了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石 B .掌握了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 C .是 “ 一国两制 ” 的具体体现 D .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点睛: (1) 中国对港、澳拥有主权得到联合国的认可。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解析: 由材料 “ 香港、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 ”“ 联合国采纳了中国的立场 ” 可知中国明确港澳主权问题,通过致函联合国掌握解决港澳问题的主动权,故选 B 项;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排除 A 项; “ 一国两制 ” 提出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排除 C 项;香港 1997 年回归,澳门 1999 年回归,排除 D 项。 答案: B 2 . (2017· 高考全国卷 Ⅱ ) 1977 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3 万人,至 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206 万人, 2001 年增长至 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 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点睛: (1)1977 → 1988 → 2001 年,中国有何变化? 27 . 3 万 → 206 万 → 719 万:能说明什么?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教育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因此自 1977 年恢复高考,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参加高考的人数不断增加,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各类各样的人才,换而言之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改革适应了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答案: C 3 . (2016· 高考全国卷 Ⅰ )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 年的 17.9% 上升到 52.8% 。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 A. 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点睛: (1) 与西方国家外交,与苏联外交在 1957—1965 年间有何变化? (2)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解析: 20 世纪 60 年代前期,中苏关系恶化,而与此同时,新中国与某些西方国家关系有了新进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之间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中苏关系的变化,促使新中国对外贸易的重心进行转移,主要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答案: B 4 .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到 1952 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 A. 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 .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 .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点睛: (1) 全民学俄语与 “ 1952 年底 ” 有何关联? 能联想到 “ 一边倒 ”“ 一五计划 ” 吗? (2)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解析: 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实行敌视和孤立的政策。新生的人民政权从维护自身的独立和发展的战略高度,除在外交上采取 “ 一边倒 ” 的外交方针外,在经济上和文化教育方针等方面也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俄语不仅是外交的需要,是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全面地讲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答案: D 1 .全面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社会转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 政治 国民党独裁统治,具有很强的封建性和买办性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三大制度为标志的政治框架确立 经济 混合经济,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占优势,小农经济数量多,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确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外交 西方列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国民政府依附美国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 一边倒 ” ,中苏结盟 生活 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各阶级和各地区之间生活水平差异很大 生活水平差异不大,但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生活习惯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 教育 受欧美国家影响较大;由于社会动荡,教育发展缓慢 受苏联影响较大;逐渐建立起大众教育体系,但受政治因素影响很大,意识形态色彩鲜明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的创造性举措及依据 (1) 政治方面 ① 举措: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与民主党派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 的方针。 ② 依据: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民主党派在历史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合作关系。 (2) 经济方面 ① 举措:采用自愿互利、逐步推进、赎买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② 依据: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具有剥削性,但它是先进的经济成分,并且民族资产阶级拥护社会主义,愿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3) 民族关系方面 ① 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 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国民政府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4) 外交政策方面 ① 举措:提出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 依据:美国推行 “ 冷战 ” 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中国为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 3 . 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共产党各领域 “ 左 ” 倾错误的表现 (1) 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动了 “ 文化大革命 ” ,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 (2) 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 “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 1959—1961 年严重的经济困难。 (3) 外交上,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 “ 革命外交 ” ,以意识形态为主,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 60 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 (4) 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评,破坏了 “ 双百 ” 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 (5) 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误, “ 工农兵学员 ” 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 .家国情怀 —— 制度自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政务院主要领导架构中,中共和非中共人员各拥有 3 位副主席、 2 位副总理的职位;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构成中,中共与非中共委员的比例达 29 ∶ 27 。这说明 (    ) A .中国共产党践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民主构想 B .社会主义的民主原则得以贯彻执行 C .中国共产党开始与民主党派进行合作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解析: 毛泽东在 1945 年发表 《 论联合政府 》 ,阐述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1949 年 6 月发表 《 论人民民主专政 》 表示即将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广泛容纳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民民主政权,据材料 “ 中共和非中共人员各拥有 3 位副主席、 2 位副总理的职位 ”“ 中共与非中共委员的比例达 29 ∶ 27 ” 说明中国共产党践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民主构想,故 A 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性质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 B 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开始合作在 1946 年 1 月召开的重庆政协会议上,故 C 项错误;苏联模式在政治上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体制,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2 .史料实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建设成就 下图是 1949—1957 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 ( 单位: %) ,据此可以推知这一时期 (    ) A .工业化发展取得成就 B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功 D .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解析: 根据图示,这一时期,重工业产值增长迅速,轻工业获得较快发展,表明 1953 年开始的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故 A 项正确;根据图示重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轻工业也有较快发展,农轻重间的比重没有严重失调,故 B 项错误;通过图示看不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相关信息,故 C 项错误;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 1953—1957 年我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注意农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工业化取得重大成果,是这一时期成果的主流,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 .唯物史观 —— 两岸政治共识对经济的影响 1991—1993 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投资快速增长。其原因是 (    ) 年份 企业 ( 个 ) 年增长率 (%) 合同金额 ( 亿美元 ) 年增长率 (%) 1991 1735 57.3 13.90 54.6 1992 6430 270.6 55.43 298.7 1993 10945 70.2 99.03 79.9 A. 和平统一方针的承诺与实施 B .海峡两岸 “ 三通 ” 的实现 C . “ 一个中国 ” 共识的达成 D .两岸 “ 一国两制 ” 的认同 解析: 1992 年海峡两岸达成 “ 一个中国 ” 共识,故选 C 项;我国最早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 1979 年,排除 A 项;海峡两岸 “ 三通 ” 的实现在 2008 年,排除 B 项;台湾当局并不认同 “ 一国两制 ” ,排除 D 项。 答案: C 4 .家国情怀 —— 外交政策凸显国家利益需求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签订时,就中长 ( 中国长春 ) 铁路协定的有效期中方作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主要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 (    ) A .实行 “ 一边倒 ” 的政策 B .力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C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奉行 “ 求同存异 ” 外交方针 解析: 由 “ 中方作了让步 ”“ 要求苏联口头承诺 ” 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平等谈判,以此来寻求苏联的支持,体现国家利益,故选 B 项; A 项忽视了 “ 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 ” ,未完整体现材料,排除 A 项; 1950 年初,双方签订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 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 C 项; 1955 年,周恩来鲜明地提出 “ 求同存异 ” 的方针, 1950 年初,双方签订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排除 D 项。 答案: B 5 .家国情怀 —— 制度自信、家国认同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 “ 新中国 ” 的标志 —— 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 《 义勇军进行曲 》 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    ) A .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B .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 .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 .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解析: 材料在重大节日突出 “ 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 ” ,使之 “ 合法化、神圣化 ” ,有利于增加民众对新政权的向心力,故 A 项正确; B 、 D 两项的标志都是 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排除;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提高新政权在民众中的认同感,故 C 项错误。 答案: A 主题二 新时代、新使命 ——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责任 1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据统计, 1954 年 1 月到 4 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 1953 年同期的 5 倍,为 1952 年同期的 50 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    ) A. 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 .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 .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 .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点睛: (1) “ 1954 年 → 全国尤其是东北 → 研究俄国资料 ” ,可联想到 “ 一五计划 ” 。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D 对:由材料 “ 1954 年 1 月到 4 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 1953 年同期的 5 倍,为 1952 年同期的 50 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 ”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 “ 一五 ” 计划期间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 A 错:与史实和材料不符,当时新中国的科学研究刚刚起步。 B 错:科教兴国战略是 1995 年才提出的。 C 错:这一时期是学习苏联时期,对苏联经验的反思不多。 答案: D 2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下图是 1953 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    ) 《 数他劳动强 》 A. 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 .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 .体现了 “ 双百 ” 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 .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点睛: (1) “ 1953 年 ” 是题眼所在,应联想到 “ 一五计划 ” 时代背景。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D 对: 1953 年的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幅年画正是适应了这一时期国家建设的宣传需要。 A 错:此年画属于写实画,不是文人画。 B 错:注意时间是 1953 年,此时中国还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不能说 “ 参与社会主义生产 ” 。 C 错: “ 双百 ” 方针提出的时间是 1956 年。 答案: D 3 .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1979—1981 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 5 000 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    ) A. 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 .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 .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点睛: (1) “ 扩大经济作物种植 ”“ 退耕还林还牧 ”“ 举办社队企业 ” ,均属经济结构调整范畴。 (2)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A 对: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退耕还林还牧,并且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等,推动了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 错:材料描述了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不是发展私营企业。 C 错:材料所述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完善。 D 错:当时我国还没有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A 4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下图是 1953 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 “ 邀请函 ” 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点睛: (1) “ 1953 年 ” 与 “ 矿产开采 ” 有何关联 (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析: D 对:材料反映了 1953 年资源勘探队进深山开采资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展开。 A 错: 1957 年 “ 一五 ” 计划完成后,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与题干时间不符。 B 错: “ 开始 ” 说法不符合史实。 C 错: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 1965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 答案: D 5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Ⅲ )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 ( 单位:万个 )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 A.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 .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 .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点睛: (1) “ 1988 年 ” 、乡镇工矿业、服务业快速发展之间有何关联? (2)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解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出现材料中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故 A 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与城乡一体化无关,故 B 项错误;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C 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工业整体的发展,没有涉及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1956 年底 ① 特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 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 ① 特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② 表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3)20 世纪 90 年代邓小平 “ 南方谈话 ” 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 ① 特点: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 表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 “ 走出去 ” 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 2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 (1) 政治上 ① 纠正 “ 文化大革命 ” 中 “ 左 ” 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② 祖国统一问题上,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 “ 一国两制 ” 的策略,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 经济上 ① 抛弃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② 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为主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 发展思想从片面盲目发展向全面科学发展的方向转变。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 外交上 ① 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② 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 思想上: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5) 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等技术逐渐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教育全面发展。 1 .时空观念 —— 现代化成就的时序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曾拟定了 57 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包括原子能、火箭和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新兴科技等。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制订于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后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为主,未涉及也无力涉及当时最先进的科技重点项目,故 A 项错误;据材料 “ 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包括原子能、火箭和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新兴科技等 ” 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 B 项正确;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国家动荡,科技发展相对缓慢,故 C 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材料所述科技项目早已出现,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 .历史解释 —— 国家发展的国际因素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的外资经济投资总额迅速增加,截止到 1996 年底,外商实际投资累计总额已达到 1 748.84 亿元,总产值也达到了 10 972.8 亿元。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 .改革开放的深化    B .全球化趋势加强 C .新经济体制建立 D .思想进一步解放 解析: 根据材料 “ 20 世纪 90 年代 ” ,我国冲破了 “ 计划 ” 与 “ 市场 ” 的束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加速发展,故 A 项正确;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但属于外部原因,不起主导性作用,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 21 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成,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理清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思想观念得到极大的解放,但 1978 年起,我国的主旋律始终是改革开放的问题,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3 .唯物史观 —— 教育发展凸显经济建设成就 下图为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 ( 单位:万人 ) 统计图。据此可以推知,出现下面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留学生回国人数大量持续增长 B .留学生文化归属感越来越强 C .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D .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解析: “ 留学生回国人数大量持续增加 ” 只是对题干材料反映现象的表述而非原因,故 A 项错误; “ 留学生文化归属感越来越强 ” ,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 B 项错误; “ 中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 ,这仅是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大量持续增长的直接原因,故 C 项错误;由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所以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这才是其选择归国的主要 ( 根本 ) 原因,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4 .时空观念 —— 经济体制改革 邱家洪在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30 年的演进路径与未来走向 》 一文中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目标探索、框架构建和完善体制三个阶段, 1978—1992 年是目标探索阶段; 1992—2002 年是框架构建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改革 (    ) A .实现了革命重心向城市转移 B .完成了全面建设总目标 C .厘清了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 D .开辟了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解析: 实现了革命重心向城市转移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故 A 项错误;完成了全面建设总目标材料未体现,故 B 项错误; “ 南方谈话 ” 之后,到 21 世纪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 C 项正确;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是 80 年代开放的,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 .史料实证 —— 社会主义建设认识的加深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 1957 年提出 “ 超英赶美 ” 的口号,发动了 “ 大跃进 ” 运动; 1978 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 “ 发展才是硬道理 ” 的主张;进入 21 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D .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解析: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体系,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及其新发展,故 A 项错误;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是不断发展的体现,非原因,故 B 项错误;从 1957 年到 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的国情认识不断深入,所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有新的发展突破,故 C 项正确;这种变化固然有国际政治变化的影响,但更多基于本国的实际国情,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 一 )25 分大题抢分 · 规范建模 [ 命题聚焦 ]  国家治理与乡村振兴 为何考 ① 时政热点:如 70 周年国庆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 “ 一带一路 ” 倡议、中美贸易冲突、科技创新等 ② 史学研究新成果:如制度的沿袭与创新等,选取不同时期具有类似性质的国家政策、方针等 考什么 ① 联系近代民主政治的重大事件和法律文献,考查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及经验教训 ② 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特别是中美关系的一波三折对中美两国的影响和启示 ③ 结合改革开放,探讨经济结构和体制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④ 从乡村振兴和民生主义视角,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考查农村社会结构出现的新趋势、新现象 ⑤ 联系中国共产党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代表大会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分析,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必备知识 ① 辛亥革命、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法制建设 ② 新中国外交方针、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关系正常化、台湾问题 ③ 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后党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④ 中国共产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等 [ 典例 ]   (2018· 高考全国卷 Ⅰ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 “ 圣谕 ” 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 《 上谕十六条 》 ,内容包含 “ 重农桑以足衣食 ”“ 训子弟以禁非为 ” 等。 —— 据杨开道 《 中国乡约制度 》 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 “ 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 …… 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 。 1909 年,清政府颁布 《 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 ,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 据张海鹏主编 《 中国近代通史 》 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 1997 年底,全国共有 91 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 90% 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1998 年颁布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 据郭德宏等主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12 分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9 分 )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4 分 ) 解析: 第 (1) 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 “ 宋代 …… 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 …… 进行道德教化 ”“ 明清 …… 宣讲 ‘ 圣谕 ’” 得出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 “ 圣谕 ” 的内容;根据材料一信息 “ 宋代 …… 建立民间组织 ”“ 明清时期 …… 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 ” 得出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其积极作用。第 (2) 问,根据材料二 “ 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 得出内忧外患;根据材料二 “ 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 得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根据材料二时间 “ 1909 年 ” 得出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第 (3) 问,结合材料三信息 “ 村民自治迅速发展 ”“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乡村治理、基层民主、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等方面回答。 答案: (1) 变 化:宋代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 “ 圣谕 ” 的内容; (3 分 ) 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3 分 )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2 分 ) 有利于发展生产; (2 分 ) 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 分 ) (2) 内忧外患; (3 分 ) 西方民主思想传播; (3 分 ) 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 分 ) (3) 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 (1 分 ) 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1 分 ) 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2 分 ) ( 二 )12 分大题抢分 · 规范建模 [ 命题聚焦 ]   优 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源泉。同时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因此习近平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 典例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08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年份 法定假日天数 节假日 1950 1995 2000 2008 元旦 1 1 1 1 春节 3 3 3 3 劳动节 1 1 3 1 国庆节 2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 典例 ]   (2015· 高考全国卷 Ⅱ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2008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 年份 法定假日天数 节假日 1950 1995 2000 2008 星期六 - 1 1 1 清明节 - - - 1 端午节 - - - 1 中秋节 - - - 1 表中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12 分 ) 析题 —— 从哪些角度入题 本 题是信息提炼类阐释题,分析时应把握以下三步。第一步,化大为小,发现问题,找准适合自己论证的角度;第二步,由表及里,联系所学,思考问题背后蕴含的历史依据;第三步,亮明论点,组织论据,规范作答。 一、从主流观点求稳的角度 可结合材料中 1950 年、 1995 年、 2000 年和 2008 年四个年份节假日的天数得出观点: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二、从唯物史观求高的角度 可 结合材料中传统节假日设立的数量: 1950 年 5 个、 1995 年 6 个、 2000 年 6 个和 2008 年 9 个,得出观点:从 2008 年开始成为法定节假日的传统节日增多。 三、从求异思维求新的角度 可 结合 1950 年和 1995 年春节都是 3 天和国庆节都是 2 天,到 2000 年除春节继续 3 天外,国庆节增加到 3 天,劳动节也出现 3 天假期,以及 2008 年国庆节 3 天假期固定化得出观点:法定节假日小长假出现和增多。 答题 —— 如何组织史实论证 一、主流观点角度 —— 人人笔下有,我比他人亮一点 [ 趋势 ]   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 (4 分 ) [ 原因 ]   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2 分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 (2 分 ) 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2 分 ) 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2 分 ) [ 点评 ]   数字的变化是人们最容易也是最关注的变化,同时从日常学习生活的节假日中,我们也可以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天数越来越多了,根据材料归纳出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不仅符合主流认识,而且符合常规思维。 二、唯物史观角度 —— 他人想到未必做到,我比他人高一点 [ 趋势 ]  从 2008 年开始成为法定节假日的传统节日增多。 (4 分 ) [ 原因 ]   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2 分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 (2 分 ) 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1 分 )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分 ) 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 (2 分 ) [ 点评 ]   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对于凝聚全社会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一主流价值观的高度归纳出材料反映的节假日变化趋势,不仅体现了信息提取的深度和高度,也彰显了考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求异思维角度 —— 人人笔下无,我比他人新一点 [ 趋势 ]   法定节假日小长假出现和增多。 (4 分 ) [ 原因 ]   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2 分 )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 (2 分 ) 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2 分 ) 政府更加注重民生,长假期的安排可以有利于满足人民探亲访友、长途旅行等的需要。 (2 分 ) [ 点评 ]   假期天数增加和传统节假日的增多如果比较容易从材料概括得出的话,那么法定节假日小长假的出现和增多,就需要从材料诸多数字中慧眼识别了,因为 2000 年的长假比 1950 年和 1995 年,明显增加了劳动节和国庆节假期时间,但单独看 2008 年劳动节的时间却是减少了,所以这一趋势必须要考生从大趋势的视角才能得出,也更能体现考生求异思维的创新能力,获得阅卷老师的高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苏维埃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大事记 ( 局部 ) 苏维埃俄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17 年 11 月 列宁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949 年 10 月 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1918 年 国内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叛乱,英、法、日等国干涉苏俄革命 1950 年 夏,基本肃清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 10 月,志愿军受邀入朝作战 —— 摘编自严志梁 《 世界近现代史 》 苏维埃俄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18 年 11 月 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给,由国家按定额供应生活必需品 1950 年 11 月 严厉打击倒卖银元,平抑米棉价格,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1919 年 1 月 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 1952 年底 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3 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全国粮食产量比 1949 年增加 49% 比较苏维埃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大事,自拟论题,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12 分 )(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题必须体现中外比较,阐述须史论结合。 ) 解析: 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如政治事件、经济政策等,并根据选题角度拟出相应论题,如政权建立开启了新纪元,建国初期反对列强进行武装干涉,采取的经济政策如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等;其次,根据论题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如从巩固新生政权中中国进行抗美援朝,苏俄进行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题必须体现中外比较,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 示 例: 论题:两国建国初期都采取积极措施克服困难,巩固新生政权。 阐述:苏俄建国初期,实施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集中全国财力物力,击溃国内外反动势力,巩固苏维埃政权。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追歼残敌,抗美援朝,在城市中平抑物价,在广大农村继续开展土地改革,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巩固了政权。综上,建国初期两国都结合国情,采取各种措施巩固了政权,具有深远意义。 精准押题 · 巩固提升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