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邢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殷本纪》载:“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这种王位继承方式是 A. 父子相传 B. 兄终弟及 C. 长子继承 D. 禅让传贤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立外丙之弟中壬”可知这种王位继承方式是兄终弟及,故B项正确。王位世袭制分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A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是通过禅让的办法产生,故D项排除。 2.在商代,方国往往更多的意义是一个地理区划,而非政治上的行政区划,民众是按氏族血缘来划分。这表明商代 A. 方国独立趋势逐渐增强 B. 中央构建层级行政管理体制 C. 行政组织形态简约粗放 D. 王权与神权结合有神秘色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方国往往更多的意义是一个地理区划,而非政治上的行政区划,民众是按氏族血缘来划分。”结合所学可知,商朝时国家还未建立自上而下的层级行政管理体制,行政组织形态简约粗放,故B项说法错误,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商朝方国的特点,没有涉及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神权,故D项排除。 3.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予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同时规定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由此可见 A. 王侯关系得到法律约定 B. 受封诸侯无独立性 C. 周制保有原始民主遗存 D. 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土授民仪式……以作凭证……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可知分封制通过法律性的约定明确了诸侯和周王的关系,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受封诸侯有一定的独立性,故B项排除。原始民主遗存、等级森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D两项排除。 4.陕西宝鸡斗鸡台西周墓葬有三十六座小型墓,分别排列为二至六个墓的墓群,每群中的各墓,或相对,或纵列,代表较为亲近的血缘关系。该考古可印证 A. 西周宗族制的存在 B. 宗法制度开始出现 C. 分封诸侯拱卫王室 D. 西周刑法的残酷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代表较为亲近的血缘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殊社会体制,所以该考古可印证西周宗族制的存在,故A项正确。宗法制度在西周之前已经出现,故B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分封制的内容,故C项排除。材料并涉及墓主的死因描述,因此不能证明西周刑法残酷,故D项排除。 5.下面为秦国部分著名人物的原籍和主要事迹。据此表可知 人物 原籍 主要事迹 商鞅 卫国 在秦孝公的主持下进行商鞅变法 张仪 魏国 为秦四出“连横”,瓦解诸侯对秦的“合纵”进攻 范雎 魏国 帮助秦昭王制定“远交近攻”战略 李斯 楚国 与秦王赢政共定“并六国之策” 王翦 楚国 击溃楚军的主要军事将领 A. 楚国是最后一个被秦国所灭的国家 B. 战国时期人才都流向秦国 C. 重用外来人才助推秦的崛起与统一 D. 秦国的统一策略具有连续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上图中人物的原籍和主要事迹结合所学秦统一的原因可知重用外来人才是秦的崛起与统一的重要原因,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秦统一的过程,故A项排除。B项说法绝对化错误,排除。秦统一策略的连续性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排除。 6.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日:“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为此,秦王创立 A. 军功爵制 B. 符玺制度 C. 三公九卿 D. 皇帝制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结合所学可知秦王为了实现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创立了皇帝制度,故D项正确。军功爵制创立于秦统一之前,故A项排除。符玺制度指的是我国古代关于公文用印与使用凭信等的规定。三公九卿是中央行政机关,BC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7.一般认为,三公是政务官,九卿是事务官、行政官,职能主要与天子的私事相关。九卿的设置及功能说明封建社会初期 A. 皇家事务与国事不分 B. 设官分职考虑成熟 C. 国家政治事务多而杂 D. 中央官员彼此牵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九卿是事务官、行政官,职能主要与天子的私事相关”可知九卿的设置及功能说明皇家事务与国事不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故A项正确。 皇家事务与国事不分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不成熟,故B项排除。C项只是材料的表面现象,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官员的牵制,故D项排除。 8.南宋学者叶适说,秦王朝“破坏封建而为郡县”,做到了“尊京师而威服天下”,使“匈奴遁迹自屏,不敢争衡”。据此观点,秦朝通过郡县制 A. 发挥了地方自主性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拓展了王朝的疆域 D. 实现了长治久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 “尊京师而威服天下”“匈奴遁迹自屏,不敢争衡”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的郡县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秦朝郡县制下地方对中央和皇帝绝对服从,没有自主性,故A项排除。拓展王朝的疆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排除。秦二世而亡,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9.“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汉景帝趁机收回诸侯王的行政权和司法特权,并大幅削减诸侯国的居民数量和疆域面积。汉景帝的这些措施 A. 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 调整了中央行政体制 C. 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 D. 有利于削弱封国实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汉景帝收回诸侯王的行政权和司法特权,并大幅削减诸侯国的居民数量和疆域面积。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诸侯的实力,有利于削弱封国实力,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皇权和相权的斗争,故A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汉景帝削弱地方的措施,故B项排除。汉武帝时期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故C项排除。 10.先秦时期,宰相和国君“共治天下”,体现了一种雇佣关系。秦统一全国后,变革相制,宰相和国君演变为一种依附关系。这一变化 A. 降低了行政效率 B. 确立了专制皇权 C. 激化了地方矛盾 D. 推动了国家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共治天下”“宰相和国君演变为一种依附关系”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故B项正确。皇权的加强并不一定意味着行政效率的降低,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得出激化地方矛盾、推动国家统一,故CD两项排除。 11.唐初,“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后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据此可知,这一改制的直接目的是 A. 强化封建君主专制 B. 提升民主决策水平 C. 提高中枢行政效率 D. 完善官僚管理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结合所学可知政事堂设立后,成为掌管具体政事兼有决策职能的机关,直接指挥和处理日常政务,由此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削弱相权,不能得出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故A项排除。提升民主决策水平不符合史实,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中枢行政效率的提高,而不是对官僚管理体制的完善,故D项排除。 12.北宋初年,宋太祖在中书门下设立一官职,“掌天下钱谷”“总揽财政之事”,以取代尚书令的部分职权。该官职是 A. 枢密使 B. 通判 C. 三司使 D. 参知政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掌天下钱谷”“总揽财政之事”结合所学可知三司使负责掌管财政,故C项正确。枢密使负责军事,故A项排除。通判是监察官职,故B项排除。参知政事为掌管行政的副相,故D项排除。 13.葛洪《抱朴子》:“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葛洪在此评价的制度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可知葛洪在此评价的制度是察举制,察举制以“孝廉”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故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家世门第为标准的选官制度;科举制是隋唐时期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故BC两项排除。郡国并行制是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故D项排除。 14.下表为晚唐时期和宋太祖至钦宗年间科举出身者家庭占比情况。据表可知 时间 世族家庭占比(%) 中等及寒族家庭占比(%) 晚唐时期 76.4 23.6 宋太祖至钦宗年间 12.8 87.2 A. 晚唐社会矛盾缓和 B. 北宋社会阶层流动频繁 C. 北宋统治基础缩小 D. 晚唐官员综合素质下降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晚唐时期到宋太祖至钦宗年间,中等及寒族家庭科举出身者家庭所占比重大幅度增长,世族家庭占比下降,说明科举制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科举出身者家庭的占比情况,不能体现晚唐的社会矛盾和官员的综合素质,故A D两项排除。科举制使北宋统治基础扩大,故C项排除。 15.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 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 郡一县 汉朝 州一郡(国)一县 唐朝 道一州一县 宋朝 道(路)一府、州、军、监一县 元朝 行省一路、府一州一县 明朝 省一府一州一县 清朝 省一府、直隶州一县、散州 A. 一级行政单位变化较小 B. 州的行政地位不断提升 C. 划界原则依据山川形便 D. 县的行政地位十分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上图可知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郡县二级制到州(道、路)郡县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县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故D项正确。根据上图可知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也最为频繁,秦为郡,汉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清为省,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根据上图可知州的行政地位不断下降,故B项排除。元朝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划分行政区划的做法,实行犬牙交错的原则,故C项排除。 16.中国古代某位皇帝为强化皇权,先是宣布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后来又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协理政务。这位皇帝是 A. 明太祖 B. 宋太祖 C. 明成祖 D. 雍正帝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先是宣布裁撤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后来又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协理政务”可知这位皇帝是明太祖,故BCD三项排除,A项正确。 17.天顺二年(1458年),“李贤奏定纂修专选进士。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此后成为定制。这说明明代中期 A. 政府重视科举制度 B. 内阁的成员组成较为稳固 C. 阁臣地位不断提高 D. 阁臣选任资格限制较严格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可知明代中期阁臣的选任必须先经由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进士名列前茅者进入翰林院,积累了相当的政治经验后才能进入内阁,故阁臣的选任资格限制较严格,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明代政府重视阁臣的选任,而不是重视科举制度,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内阁成员的变化,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阁臣的地位变化,故C项排除。 18.明朝,中央派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总督或巡抚两种头衔,总督的全称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的全称是“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由此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 A. 各司其职且相互制约 B. 主要监察地方行政官员 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可知明朝的总督和巡抚的设置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总督和巡抚的相互制约,故A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总督和巡抚掌管地方的行政、经济及军事,故B项排除。总督和巡抚是中央的派出大臣,不是正式的省级行政机构,故D项排除。 19.雍正年间,军机大臣奉旨撰拟机要事务和西北用兵大事,这些工作本是内阁票拟的内容,兵部也只能从事军官的考核、稽查军队的员额和籍簿等工作。据此可知,军机处的设立 A. 剥夺了内阁全部职权 B. 加强了君主的权力 C. 增强了清军的战斗力 D. 确保了边疆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军机大臣掌管了原先内阁所拥有的机要事务,而内阁只保留部分闲散的职权;军机大臣虽能接触机要事务,但只是“奉旨撰拟”,听命于皇帝的旨意,所以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A项排除,B项正确。材料材料只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不能得出清军战斗力增强、边疆稳定的结论,故CD两项排除。 20.中华帝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统一---分裂---统一的过程,历经建立---瓦解---统一的若干回合,但每一次重建,都是以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为内核和表现的。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A. 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B. 核心内容具有重复性 C. 民族观念逐渐淡化 D. 发展进程具有连续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华帝国在其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这个主轴展开,这正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发展连续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多样,故A项排除。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是不断发展成熟的,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向前发展,C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21.183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密派林德绥和传教士敦士力乘“阿美士德”号船驶往中国东南沿海,搜集军事情报进行间谍活动,英国内阁根据他们提供的情报和建议拟定了侵华出兵的数字、战舰等情况。这表明 A. 英国对鸦片战争投入巨大 B. 英国对鸦片战争缺乏必胜心 C. 鸦片战争是一场商业战争 D.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蓄谋已久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英国早在1832年就已经派间谍前往中国东南沿海搜集军事情报,英国内阁根据他们提供的情报和建议拟定了侵华出兵的数字、战舰等情况。这表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蓄谋已久,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英国对鸦片战争的投入巨大,故A项排除。根据材料中英国的间谍活动不能得知英国是否对鸦片战争缺乏必胜心,故B 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鸦片战争的性质,故C项排除。 22.“被辟为商埠后,一向以内敛、安逸、守家、平和,听听评弹,哼哼昆曲为城市风格的苏州,一下子被推到政治和外交的最前沿,苏州的平静被打破了。”导致“苏州的平静被打破”的条约是 A. 《马关条约》 B. 《望厦条约》 C. 《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故A项正确。《望厦条约》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没有涉及通商口岸,故B项排除。《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故C项排除。《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没有涉及通商口岸,故D 项排除。 23.下图是某中学生根据《辛丑条约》的内容所作的漫画《扯线木偶》。漫画中“扯线人”的意图是 A. 分而治之 B. 灭亡中国 C. 以华治华 D. 瓜分中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扯线木偶》漫画主要讽刺清政府已变成“洋人朝廷”,“扯线人”的意图是以华治华,故C项正确。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体现是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故A项排除。灭亡中国与漫画主旨不符,故B项排除。瓜分中国狂潮是指19世纪末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故D项排除。 24.19世纪末,著名扩张主义者、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洛奇曾一语道破“门户开放”政策的“天机”:“整个欧洲都在中国扩张,如果我们不在东方建立自己的地位的话,那么,未来可以给我们带来财富的巨大贸易,以及有希望找到对我们至关重要的新市场的广大地区,都会实际上对我们永远关闭。”该观点表明“门户开放”政策 A. 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 B. 实质是缓和列强间的矛盾 C. 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 D. 使美国在侵华中占据主导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整个欧洲都在中国扩张,如果我们不在东方建立自己的地位的话……”结合所学可知洛奇的主张是在列强瓜分中国基本完毕时做出的外交思想调整,反映了美国工商界进入中国市场的要求,这表明“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故A项正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矛盾和消弭中国人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故B项排除。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故C项排除。门户开放政策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不能说使美国在侵华中占据主导,故D项排除。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是宗族统治的鼎盛时期,宗族体系十分发达,整个社会如同一个大家庭,通过分封制的形式建立起来,以宗法制作为维系的纽带。天子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诸侯国是由天子分封的,卿大夫的采邑则是由诸侯分封的,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天然的血缘联系和政治婚姻关系,既是亲戚,又是君臣,自然就形成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臣服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表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一雷海宗《国史纲要》 材料二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不久便成为固定行政区,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各省设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为正副长官,又有郎中、员外郎、都事等分管省内各种事务。丞相、平章大多由蒙古亲王充当,权力极大,除中央直接任命的官吏以外,有权自选官吏。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周地方制度相比,元朝行省制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行的原因。 【答案】(1)特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贵族统治集团等级严密。 影响: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周朝文化的传播;对后世家国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2)不同:行省官员主要由中央直接任命,不得世袭;行省权力分化,相互牵制;地方行政区划更加细密。 原因:秦汉以来,分封制弊端日益显现,郡县制不断发展完善;元朝统治者(或忽必烈)适应统治需要推动制度创新。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通过分封制的形式建立起来,以宗法制作为维系的纽带。天子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自然就形成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臣服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表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可知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影响:根据所学可以从对当时和后世两方面来分析影响 (2)不同:根据材料“各省设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为正副长官,又有郎中、员外郎、都事等分管省内各种事务。……除中央直接任命的官吏以外……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行省制度的不同。原因:根据所学可以从分封制弊端显现,郡县制的发展完善以及元朝统治者的需要等角度分析元朝行省制度实行的原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科举考试受唐代重诗赋风气影响,进士考试主要取决于诗赋文辞。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科“不得只于诗赋进退等等,今后参考策论,以定优劣”。庆历时期,规定进士考试分三场,首场试策,次场试论,终场试诗赋。在考试过程中,凡试策不过者,就没有资格参加第二、三场考试。策论被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促使宋代文人在备考、应试、试后都格外重视社会现实,并全力投入时文的学习和写作,以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 ——摘编自宋莉洁《心怀天下进退皆忧——从科举制度的变化看宋代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和责任感》 材料二 清代科举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之句,做八股文章要求所论内容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不许自由发挥,并且对文章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和声调急缓都要相对成文,对文章的字数也有限制。乾隆时,根据皇帝个人喜好,科举考试内容增加试帖诗和楷法。由于科举考试是读书人升官发财的唯一途径,一个童生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才能由生员、举人、贡士到进士,从而取得官职俸禄,所以总有一些考生试图从中投机取巧,清代时“怀挟夹带”“冒名顶替”“枪替代考”等作弊手段,已不胜枚举。 ——摘编自张小锐《清代科考积弊与清末科举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科举考试的弊端。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认识。 【答案】(1)变化:由只考诗赋到兼考策论与诗赋,并突出策论 意义:有利于选拔更务实的人才;有利于培养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宋词的繁荣。 (2)弊端:考试内容陈腐;科场舞弊泛滥 认识: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有效途径。前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后期随着科举考试内容与形式的似化,消极作用日益突出。 【解析】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宋初……进士考试主要取决于诗赋文辞。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科‘不得只于诗赋进退等等,今后参考策论,以定优劣’……凡试策不过者,就没有资格参加第二、三场考试。”可知宋代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意义:根据材料“促使宋代文人在备考、应试、试后都格外重视社会现实,并全力投入时文的学习和写作,以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可知意义是有利于选拔更务实的人才;有利于培养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宋词的繁荣。 (2)弊端:根据材料二“清代科举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之句,做八股文章要求所论内容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不许自由发挥……”“所以总有一些考生试图从中投机取巧,清代时‘怀挟夹带’‘冒名顶替’‘枪替代考’等作弊手段,已不胜枚举。”可知清代科举考试的弊端。认识: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科举考试的地位、积极作用、消极作用等方面分析对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认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后,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御史大夫之下设有皇帝直接任命的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由其组成御史府。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同时向上级推荐人才。御史府的建立和地方监察官员的设置,标志着监察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张国安《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隋唐时期和宋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官僚系统进一步完善,监察制度也随之日益完善。唐代的监察机构分为谏官组织和御史台两部分。谏官负责规劝皇帝,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御史台实行分署办公,成立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在御史大夫(御史台长官)率领之下各司其职,构成一个严密的中央监察系统。宋代实行台谏合一制度,除了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外,还有皇帝派遣的“通判”负责对各州官吏的监察。元代比较重视监察制度的规范化,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如《设立宪台格例》是中国监察制度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中央监察法规。 ——摘编自汤建华、宋晓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建立监察制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宋、元三代监察制度发展完善的表现。 【答案】(1)特点:自上而下垂直监察;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监察机构及其职能尚未专门化。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君主专制;分割或制衡相权;维持官僚系统的清正廉洁。 (2)表现:监察系统趋于严密;监察机构权力扩大;监察法规逐渐完善。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御史大夫之下设有皇帝直接任命的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由其组成御史府。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可知秦朝监察制度的特点是自上而下垂直监察;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根据材料“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丞相副贰,辅佐丞相治理天下,同时监督各级官吏……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吏,同时向上级推荐人才。”可知监察机构及其职能尚未专门化。目的:根据所学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君主专制、维持官僚系统的清正廉洁等方面说明目的即可。 (2)根据材料二“唐代的监察机构分为谏官组织和御史台两部分……构成一个严密的中央监察系统。宋代实行台谏合一制度……元代比较重视监察制度的规范化,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可知唐、宋、元三代监察制度发展完善的表现。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为《南京条约》的部分条款。 款序 内容 第二款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第三款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王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第四款 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元偿补原价。 第五款 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元,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偿还。 第六款 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元,大皇帝准为偿补。 第十款 进出口税费双方“秉公议定则例”,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照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摘编自王瑞成《条约制度与沿海边缘社会》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任何一次中外冲突都会导致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义和团运动也不例外。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之后,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并根据《辛丑条约》又与英、美、日分别订立通商条约。这些条约,大大发展了不平等条约体系,将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强由攫取条约特权,进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对中国实施全面控制。与此同时,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有所顾忌,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态度,如在传教特权、领事裁判权等方面作出让步。 ——摘编自李育民《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条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危害。 (2)根据材料二,说明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 【答案】(1)内容:开放五处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 危害: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影响:成为西方列强签订新的不平等条约的借口;促使不平等条约体系发展到列强全面控制中国的新阶段;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不平等条约的进一步恶性发展。 【解析】 【详解】(1)内容:根据材料一“寄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王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元偿补原价。”“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元”“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元”“进出口税费双方‘秉公议定则例'”可知《南京条约》的内容。危害:根据所学从对英国、中国两方面分析《南京条约》的危害即可。 (2)根据材料二“在近代中国,任何一次中外冲突都会导致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大大发展了不平等条约体系,将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列强由攫取条约特权,进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对中国实施全面控制……列强又不得不吸取教训,有所顾忌……”说明义和团运动对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