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019—2020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上)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 西周宗法制中.周王室享受大宗待遇的是( )‎ ‎①周武王正妻所生之长子 ②周成王正妻所生之子 ‎③周公旦妻子所生长子 ④周宣王嫡长孙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依据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对“②周成王正妻所生之子③周公旦妻子所生长子 ”分析可知所生儿子并非长子,所以排除。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2.手工业,曾经是古代中国取得了辉煌成就的诸多领域之一下列现象在中国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用麻做纺织原料 ‎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③用丝做纺织原料 ‎④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地区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是原始社会时期的,②是唐朝时期的,③是汉代的,④是宋代的,故本题选C项,A、B、D三项排序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纺织业 ‎3. “节用”是战国时期某个学派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该学派是 A. 道家 B. 儒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理解和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主张“节用”的是墨家学派,故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主张节用,故A选项错误;儒家主张“仁”“礼”,主张节用、反对浪费的学派是墨家,不是儒家,故B选项错误;法家主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抨击君主的奢侈浪费,不主张节用,故D选项错误。‎ ‎4. 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为司马相如作赋 A. 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 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 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 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关键信息:“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司马迁强调的是“节俭”,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西汉败亡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C项“一致”说法是错误;汉赋的特点是词藻华丽、文辞铺张的,故D项“注意克服”说法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汉赋 ‎5.《元史·刑法志三》“大恶”条明确说:“诸谋反事觉……行省不得擅行诛杀,结案待报。”另外,行省处理“刑名公事”,检核法令格例拟定罪名时,较轻的罪犯可以自行断遣,“重刑”则要结案咨请朝廷审查批准。由此可见,元朝 A. 行省全权处理地方事务 B. 中央掌控最高司法权 C. 行省是专门的司法机构 D. 刑名公事全部上报朝廷 ‎【答案】B ‎【解析】‎ 行省是中央派往地方的助理机构,重大刑事案件必须上报中央,材料“结案咨请朝廷审查批准”说明中央掌控最高司法权,故B正确;A中全权处理说法不符合史实;C中司法机构错误,行省负责地方事务;D中全部说法错误,重大刑事案件需要上报。‎ ‎6.(宋绍兴年间,官员张登)曰:“误矣,人只知以利对害,便只管要寻利去,人人寻利,其间多少事!‘利’字,只当以‘义’字对。”因详言义利之辩。([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这反映了当时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世人观念 B. 教化民风成为官员主要职责 C. 逐利避害成为社会行为准则 D. 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误矣,人只知以利对害,便只管要寻利去,人人寻利,其间多少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世人观念,故A正确。材料无法说明教化民风成为官员主要职责,故B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逐利避害成为社会行为准则,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程朱理学已经成为官方哲学,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影响 ‎7.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指出,“天地吾心,万物吾体,皆空理,无实事也”,这只能把读书人引向歧路,而终将贻害生民。这一主张 A. 批判宋代学者不言事功的迂腐学风 B. 剖析了宋明理学的思想本质 C. 揭示出宋明理学的虚伪和反动 D. 主张学者应该关注现实和社会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皆空理,无实事也,这只能把读书人引向歧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心学空谈性理,没有关注现实和社会的局限性,体现了经世致用、关注现实的主张,故D 项正确;宋代理学也主张格物致知,不是“不言事功”,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的思想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读书人治学的问题,不是宋明理学的虚伪和反动的问题,故C项错误。故选D。‎ ‎8.“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这场“激烈变革”是指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革命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可知所述事件应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排除ABD; 再根据材料中“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得知“激烈变革”是指思想文化运动,即新文化运动,故C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认为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9.‎ ‎ 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赫胥黎原著直译文:在生物界,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应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因此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严复译文(与上文对应):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以今日之见,严复译文 A. 打上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烙印 B. 真实地反映了赫胥黎的原著 C. 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D. 阻碍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进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译文打上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烙印,即民族危机严重,维新变法图强。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思想 ‎10.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 天赋人权 B. 主权在民 C. 君民共主 D. 民贵君轻 ‎【答案】B ‎【解析】‎ 注意题干“百姓”是“东家”,可知只有“主权在民”才符合题意,故选B。‎ ‎11.在新浪网读书栏目热载小说《重生之生在农村》第六章中,作者记述道:“1960年秋,我的外公将积攒了近两年的5元钱交给了外婆,让她在坐月子时买点猪肉补补身子,但外婆在大队(农村的基层组织)上怎么也弄不到肉票,5元钱也始终花不出去,结果外婆在月子里没吃上一片肉。”导致当时“外婆”没吃上肉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物资匮乏,没有猪肉 B. 肉类专营,不准买卖 C. 工业优先,忽视农业 D. 计划经济,生活受限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物资缺乏实行计划经济而使生活受限,只有选D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有也猪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也准买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也重视农业,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2.长征结束后召开的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这次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是党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1月,是在长征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因此材料中“长征结束后召开的遵义会议”错误,故B选项正确。‎ ‎13.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与材料评价的人物相关事件是 A. “两弹一星”的目标完成 B. 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C. “包产到户”的全面推广 D. 载人航天的初步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考查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可以判断指的是中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B项符合题意;“两弹一星”的目标与材料中“真正的耕耘者”“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不符,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培育,不是“包产到户”的全面推广,故C选项错误;载人航天的初步实现与材料中“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不符,故D选项错误。‎ ‎14. 邓子恢在《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1953年4月)中指出:“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必须帮助贫苦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当时政府帮助农民克服困难的措施是( )‎ A.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B.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C.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 确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的时间及所呈现的问题,国家开始实行三大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极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所以 B符合题意。A非主要措施,C错误,当时开始逐渐取消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D是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这是在1953年之前。综上,本题选B.‎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 ‎15.2016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负责人就台湾地区选举结果发表谈话。提到:“我们的对台大政方针是一贯的、明确的,不因台湾地区的选举结果而改变。我们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其中,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是在 A. 1978年 B. 1992年 C. 2008年 D. 2015年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解题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九二共识”。结合所学知识,“九二共识”发表是1992年,故B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不是发生在1978年,故A选项错误;“九二共识”发生在1992年,而不是2008年,故C选项错误;“九二共识”不是发生在2015年,故D选项错误。‎ ‎16.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 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 B. 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 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 推动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共一大,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故A项的表述正确;B项应为1927年八七会议的决议,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因此与材料无关,故C选项错误;D项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故D选项错误。‎ ‎17.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A. 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 B. 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 C. 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D. 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故C正确。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没有得到美国大力援助,故A错误。当时是两极格局,不是美国单极世界,故B排除。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与“科教兴国”战略无关,故D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8.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 A. 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 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 C. 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 D. 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信息“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体现的是一种契约关系,讲求在交易过程中的诚信意识,这是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又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罗马公民相互间的关系有什么调整,故A项排除;B、C项与设问要求“主要现实意义”不符。​‎ ‎1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A. 引起了商业革命 B. 引起了价格革命 C. 开始了殖民扩张 D. 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故选A项。‎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开辟文明交往的新航线·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0.‎ ‎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是说国王必须要让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合与开战的权力。本题表明的现象是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让议会参见才能行使。实质上说明了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关荣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受到侵蚀,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项错误;此时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 ‎21.对1787年美国宪法评价正确的是 ‎①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②存在一定局限性 ‎③巩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 ‎④加强了美国邦联政府的权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1787年宪法的评价,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胜利的重大果实,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强化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能力,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等,因此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美国1787年宪法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能力,而不是加强了美国邦联政府的权力,④错误,排除含④选项,BCD三项错误,故排除。故选A ‎22.“与中国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桃花源、柏拉图的理想国等相类似……它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思想力量,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有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不合理的社会。”这种描述最有可能是 A. 空想社会主义 B. 科学社会主义 C. 进化论 D. 启蒙思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空想社会主义,题眼是“是人们的理想寄托”。材料的意思是这种理论是一种空想,但是有利于推动人们改变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同时对未来理想社会提出各种设想,是无法实现的,但为后来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 ‎23. 下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 “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 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 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运用本题的时间限制:1943年。1943年7月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1943年5月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1944年6月“霸王行动”开始,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因此A项不能读出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战场的开辟 ‎24. 德国法西斯头目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到:“1939年初,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指 A. 吞并奥地利 B. 割占苏台德地区 C.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 进攻波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战前后德国相关知识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个计划是指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C。‎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绥靖政策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形成,两极指的是 A. 美国和苏联 B. 美国和日本 C. 美国和中国 D. 美国和英国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故A项正确;日本在二战后属于战败国,难以和美国匹敌,且日本属于资本主义阵营,故B 项错误;中国和英国的实力不足以和美国和苏联抗衡,故C和D项错误。‎ 点睛: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三者的含义 ‎(1)雅尔塔体系是美、苏、英三国首脑通过雅尔塔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2)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3)冷战是美苏除了直接战争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处于对抗的状态。“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6. 对于2008年中国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专家预测未来两年每年将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4万亿元投资主要投向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这可以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过程中,美国采取的类似措施是 A. 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 B. 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 奖励农民,调整生产机构 D. 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21世纪中国应对经济危机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相同点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三农、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还有“扩大内需”和所学史实可知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类似的措施应该是指罗斯福采取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国内市场,拉动消费,促进生产恢复。故此题应选A项 考点: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点评:全面把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2)复兴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中心措施)(3)调整农业: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缩减耕地,压缩产量,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4)社会福利: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给弱势群体提供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5)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27.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八周年》总结报告:1993~2001年,区内贸易翻了一番,三国之间每天的贸易量就有17亿多美元。材料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 A. 是由美国一国来主导 B. 经济的运行卓有成效 C. 三国间贫富差距拉大 D. 不与区域外国家贸易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和知识运用能力。依据材料信息“1993~2001年,区内贸易翻了一番,三国之间每天的贸易量就有17亿多美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促进经济的运行卓有成效,故B符合题意;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区域合作组织,不是美国一国来主导,排除A;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但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该信息,故C选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但不代表不与区域外的国家贸易,故D选项错误。‎ ‎28.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是 A. 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结合 B. 批判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 C. 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D. 设计了未来理想的社会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错误,崇尚理性的是启蒙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并未上升到理性阶段;B项正确;三者都反对罗马天主教的愚昧统治;C项只是宗教改革的主张;D项只是启蒙运动的内容。‎ 考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点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揭露教会的黑暗,赞颂人性的价值,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宗教改革是西欧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等。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思想是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提出了法治的要求,并且上升到反对封建制度的高度。为资产阶级的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 ‎29.有学者认为,卢梭对主权者和公意无限推崇、对个人权利的否定,构成了其思想的内在矛盾,从而使革命领袖得以用人民的名义,取得绝对的权力,走向新的集权统治。如果此观点成立,那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社会契约思想存在一定的欺骗性 B. 卢梭的思想含有集权的倾向 C. 强调公共意志将会出现个人集权 D. 卢梭推崇公共意志下的民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卢梭思想主张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卢梭对主权者和公意无限推崇、对个人权利的否定”、“取得绝对的权力,走向新的集权统治”等,材料主旨揭示了卢梭思想主张的“集权主义”特征,据此可知B项符合材料信息和题意,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卢梭思想的“集权主义”的特征,无法得出社会契约思想存在一定的欺骗性的结论,并且A选项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卢梭思想主张的“集权主义”的特征,没有体现公共意识,故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卢梭思想中“集权主义”的特征,没有涉及民权,故D项错误。‎ ‎30.被誉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的是 A. 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 B.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 量子理论的提出 D. 相对论的提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相对论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20世纪初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形成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对整个自然界和哲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故D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由落体定律是伽利略的成就,不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被誉为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的是相对论的提出,而不是经典力学,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量子理论是普朗克提出,也不属于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故C选项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 ‎31. 材料二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近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到1995年。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 ‎【答案】(1)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巩固新生政权;维护和平;落实“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争取苏联援助,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8分)‎ ‎(2)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调整外交策略;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12分)‎ ‎【解析】‎ ‎(1)结合材料的时间“1950年”,联系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考虑即可。‎ ‎(2)结合材料信息“苏联解体后”“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注意从中国方面、苏联(俄罗斯)方面、当今的世界格局的变化等角度思考。‎ ‎【考点定位】现代中(苏)俄关系的演变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有天堂之乐的手段。”‎ ‎(二)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教。在基督教徒眼中,从十字军南下到西非的扩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15世纪初,亨利王子从西非沿岸南下,教皇任命他为骑士团长,该骑士团拨出大量钱财供他用于在西非传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往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为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上午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三、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在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 材料四、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这种场面在20世纪初仍被认为是人类的杰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是什么?‎ ‎(2)基于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直接推动交通工具变革的重大发明。‎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两次工业革命共同历史影响。‎ ‎(4)基于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答案】(1)物质动力:对货币和贵金属的追求日趋狂热。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2)发明:改良蒸汽机内燃机发明 ‎(3)评价: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也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社会问题。‎ ‎(4)过程:①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形成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对宗教改革的背景的认识和理解。据材料“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可知,其物质动力为对货币和贵金属的追求日趋狂热。据材料“传播基督教成为探险家们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可知,其精神动力为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2)本题主要考查对两次工业革命认识和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变革的重大发明,主要是蒸汽机和内燃机,解决了交通工具发展所需要的动力问题,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从而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3)本题主要考查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认识和理解。据材料“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历史实现了从分散在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的重大跨越,开始了工业文明的全球扩张”可以得出其积极影响,即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据材料“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可以得出工业化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社会问题。‎ ‎(4)本题主要考查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得出: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被瓜分殆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 材料二: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 英国广播公司(BBC)评出的(1999、9)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 ‎1.马克思(德国思想家)‎ ‎2.爱因斯坦(犹太籍科学家)‎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4.达尔文(英国科学家)‎ ‎5.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6.霍金(英国科学家)‎ ‎7.康德(德国哲学家)‎ ‎8.笛卡尔(法国数学家.哲学家)‎ ‎9.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 ‎10.尼采(德国哲学家)‎ ‎(1)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那些贡献?‎ ‎(2)请你列举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 ‎(3)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 ‎【答案】(1)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起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2)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3)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 ‎【解析】‎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指导,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代表作分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 ‎(3)本题主要考查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贡献,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其成就都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揭示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对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和量子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34.由伯利克里提议通过的法律规定,只有父母都是雅典公民的人才算雅典公民。这样就有半数以上的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在雅典人中也只有年龄在18岁以上的成年男子才能参加公民大会,广大的妇女也处于无权地位。再者,参加公民大会的人虽然可以得到一点津贴,但是要农民不顾农时,放下农活每隔10天左右就前往雅典城开一次会,这实际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实际上能经常参加公民大会的只是人口的很少数,也就是雅典奴隶主。‎ 请回答:‎ ‎(1)伯利克里执政期间的雅典有什么特点?‎ ‎(2)材料说:“这样就有半数以上的人被排除在公民之外。”这“半数以上的人”指的是什么人?‎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其实质是什么?‎ ‎【答案】(1)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公职开放、公职津贴。‎ ‎(2)妇女、儿童、外邦人、奴隶。‎ ‎(3)特点:人民主权、法律至上、轮番而治。实质:奴隶主内部民主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伯利克里执政期间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伯利克里时期,雅典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直接参政管理国家,不论门第高低、财产多少都可以通过抽签选举、轮番而治和享有公职津贴而担任一定的官职,可以通过公民大会、陪审法庭、500人大会等机构参与国家大事,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度达到顶峰。‎ ‎(2)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广大的妇女也处于无权地位”并结合“公民”概念的所学可知,这“半数以上的人”指的是妇女、儿童、外邦人、奴隶。‎ ‎(3)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开历史上民主政治之先河,其创立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地特点:实行直接民主;法律至上;主权在民,轮番为治。第二小问,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以雅典工商奴隶主为领导的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非公民群众实行专政的工具,归根结底,它是为奴隶主阶级整体的经济利益而服务,是奴隶主自由民阶级的民主。‎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