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年级历史科试卷 命题学校: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面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可见,西周分封是( )‎ A. “天下一家”文化认同的结果 B. 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C. 对上古以及夏商制度的承袭 D. 大一统趋势在政治上体现 ‎【答案】B ‎【解析】‎ 柳宗元认为古代封建制即分封制长期存在,“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B选项符合题意;文化认同与“势”造就了分封制的说法不符,A选项错误;形势决定政治制度的选择,不能说明分封制在上古时期已经存在,C选项错误;顺应历史形势实行分封制,不能说明分封制体现了大一统的政治趋势,D选项错误。‎ ‎2.《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载,“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级,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下表为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其变化反映出西汉( )‎ 出身 前期 中期 后期 功臣 ‎10‎ ‎3‎ ‎0‎ 功臣子 ‎3‎ ‎5‎ ‎0‎ 外戚宗室 ‎0‎ ‎3‎ ‎1‎ 掾史文吏 ‎0‎ ‎8‎ ‎2‎ 经学之士 ‎0‎ ‎1‎ ‎10‎ A.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B. 丞相权力逐渐被弱化 C. 汉代选官制度一脉相承 D. 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答案】D ‎【解析】‎ 根据西汉时期部分丞相出身,由功臣为主到功臣子弟掾史文吏居多,再到经学之士为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反映了儒学政治影响力的增强,D选项正确;只有丞相出身的发展变化,不足以说明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A选项错误;丞相出身的数据统计,不能说明丞相权力的弱化,也与选官制度的发展无关,BC两选项错误。‎ ‎3.唐中期以来,手工业领域出现了产权结构明晰化的趋势,如铜铁业没有广泛实施官营,各地铁矿在一定条件下听任百姓开采,设盐铁使收税。在其他手工业领域中,这种情况同样存在。这有助于( )‎ A. 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B. 经济近代化的趋势 C. 官营体制开始转型 D. 工商食官体系瓦解 ‎【答案】A ‎【解析】‎ 从唐中期开始,手工业领域产权发展、限制放宽等,有利于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A选项正确;唐代手工业领域产权发展和限制放宽,没有导致经济的近代化,B选项错误;唐朝时期手工业领域中明晰产权、调整税收等,不能推动官营手工业体制的转型,C选项错误;官营工商体系瓦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D选项错误。‎ ‎4.史学家郑樵曾说:“谱系之学,莫盛于唐”。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如欧阳修、王安石等都亲自主修自家家谱,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列举大家族规范,这种变化反映了( )‎ A. 家谱的政治功能日益强化 B. 科举制开始影响社会流动 C. 商品经济需要亲族的认同 D. 理学的教化功能不断加强 ‎【答案】D ‎【解析】‎ 从唐代政府专修族谱、“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到宋代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 、“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列举大家族规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反映了理学教化功能的不断增强,D选项正确;从政府专修到民间自编,不能说明家谱政治功能日益增强,A选项错误;宋代重视编纂家谱,“列举大家族规范”,与科举制“开始”影响社会流动,B选项错误;强调当世族人荣耀、列举大家族规范,不能促进商品经济发展,C选项错误。‎ ‎5.有学者认为:明代在相当长时期内的很多情况下,皇权专制的高度发展只体现在制度上,高度集权的皇权,皇帝并没有真正行使,而是由大学士或太监行使了。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 “(大学士)皆侍左右,备顾问,然不得平章军国事”‎ B.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 C. “国家政事,商确(榷)可否,然后施行。此诚内阁职业也”‎ D.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相始也”‎ ‎【答案】B ‎【解析】‎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这是说“批红”权由司礼太监所职掌,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红”,是在代行皇权,故选B;“(大学士)皆侍左右,备顾问,然不得平章军国事”,主要论述内阁大学士的职责是仅备顾问而已,不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这与题干之意无关,排除A;“国家政事,商确(榷)可否,然后施行。此诚内阁职业也”,主要论述内阁的职责,即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不符合题意,排除C;“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之罢相始也”,这是黄宗羲评价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的弊端,不符合题意,排除D。‎ ‎6.汉《祀胜之书》、北魏《齐民要术》偶尔谈及一二种备荒作物,元王祯《农书》“百谷谱”之末开始出现“备荒论”,而《农政全书》中,“荒政”作为一目,有18卷之多,为全书12目之冠,目中对历代备荒的议论、政策作了综述,这说明作者( )‎ A. 全面揭示古代农学规律 B. 治国治民农政思想凸显 C. 根本突破前人农本观念 D. 合理构建农业学科体系 ‎【答案】B ‎【解析】‎ 明代农学著作《农政全书》专门对“备荒”和“荒政”进行论述和总结,凸显了作者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B选项正确;专门就备荒、救荒等进行研究和论述,不能“全面揭示古代农学规律”,没有突破前人的农本观念,也不是对农业学科体系的合理构建,ACD三选项错误。‎ ‎7.清同治八年,奕诉上奏指出从前各国条约,“最难措手者,惟“中国如有施恩利益各国一体均沾’等语”’光绪年间,曾纪泽进一步指出,“中国与各国立约,所急欲剧改者,惟‘一国倘有利益之事,各国一体均沾’之语,最不合西洋公法°这表明清朝部分官员( )‎ A. 外交观念逐步近代化 B. 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C. 仇洋和排外思想浓厚 D. 抛弃天朝上国观念 ‎【答案】A ‎【解析】‎ 晚清奕、曾纪泽等人反对片面最惠国待遇,指出其“最不合西洋公法”,表明清朝部分官员外交观念逐步走向近代化,A选项符合题意;奕和曾纪泽认为片面最惠国待遇不合理,不合(西洋公)法,不能说明他们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与仇洋排外不符,也不是对天朝上国观念的否定,BCD三选项错误。‎ ‎8.19世纪60、70年代,中国出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同一时期日本和朝鲜也分别出现了“和魂洋才”和“东道西器”的思想。据此可知东亚( )‎ A. 东西文明开始出现碰撞融合 B. 儒学价值影响东亚文化圈 C. 西学东渐成为近代历史潮流 D. 文化本土化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C ‎【解析】‎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日、朝等国纷纷向西方学习,可知西学东渐已成为东亚的历史潮流,C选项正确;“中体西用”、“和魂洋才”和“东道西器”思想的出现,不能说明东西文明碰撞的“开始”,这些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与儒学影响无关,也和文化本土化成为共识不符,ABD三选项错误。‎ ‎9.康有为提出“断发易服”时说;“……今为机器之世,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1905年,端方等出洋考查宪政的“五大臣”也发出了“断发”的声音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这说明了( )‎ A. 时局助推社会变迁 B. 断发触动清朝国体 C. 政府主导社会生活 D. 断发体现革命色彩 ‎【答案】A ‎【解析】‎ 从19世纪末康有为提倡、20世纪初立宪派赞成、再到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在全国强制推行剪辫,断发主张成为现实,说明时局变化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A选项符合题意;资产阶级主张断发易俗,不能说明清政府的国体即地主阶级的封建专制统治被触动,B选项错误;政府“主导”社会生活与资产阶级主张剪发不符,C选项错误;资产阶级断发、剪辫的主张,与革命色彩深厚不符,D选项错误。‎ ‎10.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至光绪十四年(1888年),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曲线如下图,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税收总量持续下降表明国力逐渐衰落 ‎ B. 税收结构变化反映经济与社会变动 C. 阶级矛盾迫使政府放弃财税传统模式 ‎ D. 外交政策调整使商业税收持续增长 ‎【答案】B ‎【解析】‎ 根据清代二百多年国家财政税收结构变化曲线,特别是鸦片战争后,传统田赋、盐税明显下降,关税上升和厘金从无到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变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斗争在经济上的反映,B选项正确;国家财政税收结构的变化,不能说明税收总量持续下降,A项错误;财政税收结构变化不能说明财政税收的模式发生了变化,C项错误;从图片中信息,不能得出商业税收持续增长的结论,D项不符合题意。‎ ‎11.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 反帝反封建斗争序幕揭开 B. 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C. 各阶层民众关注社会运动 D. 革命统一战线逐步形成 ‎【答案】C ‎【解析】‎ 概括材料可知,当时中国社会民众普遍关注国家事务,所以当时茶馆中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故C项正确。从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表述可以看出这应该是指五四运动,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是反帝反封建斗争揭开序幕的时间,故A项错误。民族民主思想在五四运动之前就开始传播,故B项错误。统一战线是中共成立后倡导形成,故D项错误。‎ ‎12.据统计,1895-1913年间,中国平均每年增设厂矿28.9家,新增投资633.1万元主要行业增长速度达15%-20%,民族资本的商办企业资本所占比重从22.钱上升到76.3%这一投资热潮的出现( )‎ A. 与民族热情的高涨密切相关 B. 得益于民国初年政局的变动 C. 为民族独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D. 抵消了西方经济势力的冲击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民族热情的高涨,实业救国和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民族资本和厂矿都有所增加,A选项符合题意;民国建立于1912年初,B选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未能促使民族独立的实现,C选项错误;1895-1913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并有所加深,民族资本的投资热潮无法抵消西方经济势力冲击,D选项错误。‎ ‎13.全国抗战爆发后,晋察冀边区对村政权加以改造,逐渐废除了以户为基础的阔邻制度,普遍建立起村民代表会和村公所,改变了以往村政权主要掌握在以地主、士绰为主的少数人手中的局面。晋察冀边区政府此举着眼于( )‎ A. 确保土地革命深入开展 B. 反击国民政府专制独裁 C. 便于开展“反扫荡”斗争 D.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D ‎【解析】‎ 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边区政府改造农村政权,普遍建立村民代表会和村公所,推动抗日根据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主要着眼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选项符合题意;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土地革命和反对国民政府统治斗争不是党的主要任务,AB两选项错误;开展反“扫荡”斗争与晋察冀边区推行民主政治建设的着眼点不符,C选项不符合题意。‎ ‎14.新中国成立之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风气治理运动,将“除旧与布新”作为社会风气治理的方向与目标,扫除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在全国建立一种积极向上的新社会风气。其主要目的在于 A.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B. 适应国家意识形态需要 C.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D. 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过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掀起社会风气治理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需要,B选项正确;移风易俗的主要目的不只是为了完成民主革命,A选项错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与社会风气的“除旧与布新”不符,C选项错误;树立积极向上社会风气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完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改造,D选项错误。‎ ‎15.1982年,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上曾说:“这几年……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绝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A. 推行市场经济成为党内共识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国家认可 D. 中央认识到市场的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这几年……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说明当时中央已经认识到市场调节的重要作用,故D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故A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B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所有制结构,故C错误。‎ ‎16.雅典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因为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由于它是为适应特定具体的情势而制定的,因此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这说明(  )‎ A. 雅典公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 权力运行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C. 城邦公民主导了民主政治 D. 陪审法庭已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信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可知,雅典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权力的制约,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选B;由材料“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可能并不符合城邦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利益并不会高于一切,也是受到法律制约的,排除A;仔细研读材料信息可知,雅典民主政治是有法律准则的,并不是由公民主导的,排除C;雅典最高权力机构自始至终都是公民大会,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分析解答。‎ ‎17.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根据自然法,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据此,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 市民法与万民法之间彼此矛盾 B. 自然法可等同于罗马私法规范 C. 市民法和万民法维护奴隶制度 D. 市民法与自然法之间相互抵触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自然法,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可知自由人和奴隶的区分仅仅在市民法或万民法的意义上才是成立的,故C项符合题意;市民法与万民法适用范围不同,市民法以它适用的国家命名,万民法为全人类制定的,二者并不矛盾,A项不符合题意;罗马私法包括自然法、万民法、市民法,B项不符合题意;自然法是自然界的一切动物都知晓并遵循的,市民法以它适用的国家命名,二者并不相互抵触,D项不符合题意。‎ ‎18.“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形成了议会下院与国王的分权。议会仅仅夺取了立法权和财政权,行政大权仍然是国王的“世袭领地”。但国王为了便于推行其政策,不得不从下院势力最大的(即多数党的)议员中选用大臣。这表明当时英国 A.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B.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C. 实现了权力间的制衡 D. “议会至上”得以确立 ‎【答案】A ‎【解析】‎ 材料表明“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仍然掌握行政大权,说明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选A;《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利受到议会制约,材料现象没有破坏《权利法案》,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国王对议会的制约,排除C;《权利法案》确立“议会至上”,排除D。‎ ‎19.1802年英国颁布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这个法案规定了学徒必须接受适当的教育。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规定5~12岁的儿童须接受义务教育。影响这些立法的主要因素是 A. 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B. 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 C. 启蒙运动的人文关怀 D. 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中“1802年”、“1870年”等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民主政治进步无关;C选项错误,影响这些立法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的需要,不是人文关怀;D选项错误,教育事业发展与工人阶级斗争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0.有学者认为,1871年后德国的帝国议会被一般人称为“国会”,实际上名不符实,帝国议会的最大权力就是拒绝预算,由此,德意志帝国逐渐形成了不发达的议会制和发达的政党制(政党林立)这一奇怪的现象。据此可知,当时德国( )‎ A. 仍实行封建君主制 B. 形式上建立起代议政治 C. 政党已经参与决策 D. 政治体制本身自相矛盾 ‎【答案】B ‎【解析】‎ ‎1871年宪法颁布以后,政党林立、帝国议会的权力很小,体现了当时德国只是在形式上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政治为虚,B选项符合题意;1871年后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A选项错误;政党林立、国会名不符实不能说明政党参与决策,C选项错误;议会制度和政党政治不发达,体现的是德国政治的保守性,不能说明其政体自相矛盾,D选项错误。‎ ‎21.1937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填塞法院计划”咨文,提出“如果法官在70岁拒绝退休,总统有权再额外任命一位大法官与其共事”。对此,最髙法院大法官休斯反驳指出“增加法官会降低法院效率”。最终参议院以70比20的结果否决了这一方案。这反映出美国 A. 总统试图扩大行政权力 B. 参议院捍卫司法独立 C. 民主程序复杂效率低下 D. 民主政治基石的坚实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可知,罗斯福总统试图增加总统的权利边界,干涉司法体系,但这一做法遭到了最高法院和参议院的联合否决,这说明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石非常坚实,三权分立且相互制衡,故选D ‎。总统试图扩大行政权力只能反映材料的局部,这不符合材料的整体意思,排除A;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归法院,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民主的积极作用,C项属于消极层面的评价,排除。‎ ‎【点睛】本题学生需根据材料的描述并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核心原则即可作出判断。‎ ‎22.内战结束后,苏俄合作社的管理体制变动较大,它可以按照自定的价格采购各种农产品,也可以凭自己的意愿在城市居民中出售日用品,还可以承租中小企业。这说明当时苏俄 A. 迫切需要调整国民经济布局 B. 采用租让形式建设社会主义 C. 尝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结构 D.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苏俄内战后,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故答案为D项;苏俄当时迫切需要恢复经济,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中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山、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与题意内容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管理体制的变化,没有涉及所有制的变化,排除C项。‎ ‎【点睛】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发展生产力,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回到资本主义时代。‎ ‎23.如图是美国、英国、日本、巴西、印度在不同时期反映城市化进程的“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美国所对应的数字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结果。美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呈直线上升趋势,因此②是美国,故B项符合题意;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城市化水平直线上升,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被美国超越,即呈曲折发展历程,所以①为英国,A项不符合题意;日本的工业化要晚于美国的工业化,故③为日本,C项不符合题意;美国的城市化比重变化不可能开始于1900年以后,D项不符合题意。‎ ‎24.1999年2月15日的德国《明镜》周刊的一篇报道中说:“自工业时代开始以来,职工和所有者之间,从未像现在这样陌生。现代的金融市场正在使两个重要的生产因素一资本和劳动一彻底隔离”报道中所谈到的现象( )‎ A. 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产物 B. 反映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势 C.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D. 说明阶级矛盾己大为缓和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代的金融市场推动职工和所有者、资本和劳动分离,反映了资本的社会化趋势不断加强,B选项符合题意;国家干预经济与现代的金融市场发挥作用不符,A选项错误;现代金融制度和市场体系推动资本和劳动的分离,并不能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不能说明阶级矛盾得到了缓和,CD两项错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篇26题12分第27、2、29题为选做题只选做一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城,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分割熔铸、便于携帶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遥漸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隆庆元年,明穆宗领布诏令以法律形式嘀定其貨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威万历年同,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看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当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禁令的同时,世界经济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以白银为栎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特型的开端,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因而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其有深刻意义。‎ ‎——摘编自伊伊《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材料二 1934年6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美国的这一行动立即引发世界银价飞涨……银价暴涨造成西方在中国购买资源的支出大增,同时中国因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白银不斷外流,银本位币制难以维持。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193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暑《白银协定》,由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美国维持银价的稳定,‎ 换取美元作为法币发行的外汇储备,法币改为与英锈及美元桂钩。中国实行法币改革的成效是极其显著的。至1936年,将外国责产全部从白银置换为法币,这些财富是中国DP的3倍,是中国法币发行重的8倍,不得不说是中国金融界的一场重大历史性胜利。‎ ‎——摘编自张婕《中国近代货币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白银货币化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及成效。‎ ‎【答案】(1)特点:国家立法确立白银地位;与税制改革相结合;新航路开辟后白银涌入的刺激下发生;时代性,适应世界市场的需要。‎ 作用:商业资本活跃,刺激了商品经济的繁荣;有利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有利于经济全球化。‎ ‎(2)背景:罗斯福新政美国白银国有化及世界市场并购白银冲击白银市场;西方在华经营成本增加影响外贸;中国白银外流,银本位难以维持。‎ 成效:遏制列强对白银的掠夺,稳定金融秩序;实现国家经济和金融的统一;增加中国财富;实现了币值与国际市场的接轨,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隆庆元年,明穆宗领布诏令以法律形式嘀定其貨币地位”,“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看白银货币化最终完成”,“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特型的开端,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 从国家立法、税制改革等国内因素,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联系、经济和时代发展等方面,分析明朝白银货币化的特点。作用:根据材料一中“白银努力冲破政府禁令”“ 以白银为标志,明代中国与两个重要历史转折开端联系在一起。一是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特型的开端,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世界经济联系等方面,分析明朝白银货币化的作用。‎ ‎(2)背景:根据材料二中“1934年6月19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1934年购银法》,下令白银国有化并从世界市场购银”,“‎ ‎ 银价暴涨造成西方在中国购买资源的支出大增,同时中国因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难以维持”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金融市场和金融形势,中国投资环境和白银外流等角度,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背景。成效:根据材料二中“国民政府规定……禁止白银流通,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与美国签署《白银协定》,由中国向美国出售白银,美国维持银价的稳定,换取美元作为法币发行的外汇储备,法币改为与英锈及美元桂钩”,“至1936年,将外国责产全部从白银置换为法币,这些财富是中国DP的3倍,是中国法币发行重的8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金融秩序、经济格局、经济发展及中国经济、金融与国际市场联系等方面,分析国民政府法币改革的成效。‎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以来英国部分职业变化示意图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 从图中反映英国职业变化的相关信息中,提取一个变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证。(要求:结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 变化:1951年到1991年,白领、高级专业与公共管理人员占就业人口比重迅速増加。 ‎ 论题:二战后现代化进程中的职业选择 论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科技含量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趋势加强,企业白领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发展壮大;从产业结构变化看,伴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代的出现,英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以金融、保险、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崛起,体力职业比重下降,白领及高级管理人员比重増加;在以计算机、原子能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新兴行业兴起,改变了生产生活,也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结构。这一变化反映了战后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总是,二战后职业选择是现代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力进步与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的必然结果。(说明:“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本题可以从不同时段看同一职业的变化,亦可比较不同阶段整体的变 化。)‎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阅读近代以来英国部分职业变化示意图,按照要求从图片信息中,提取一类职业数据,归纳其趋势,说明其发展,如采矿、运输、建筑等重工业部门职工由增到减,或白领、高级专业与公共管理人员等第三产业职业不断增加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国际环境等社会原因、表现及其产生的影响等,整合分析并确立相应的论题,表述出来,如二战后,世界现代化进程影响职业选择等;接下来通过对这一变化趋势的表现、原因或相关影响等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将这一问题进行升华总结,指出其本质上是生产关系调整的表现;注意按变化、论题和论证的顺序一一要求作答,论点要简确扼要,论述过程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楚,书写规范。‎ 请考生在第27,28、29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1年,慈禧太后下诏变法,提出“欲求振作,须议更新”。此后不久,清政府“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清政府强调,修律“不戾乎我国世代相沿之礼教、民情”,“兼采列邦之良规,无违中国之礼数”。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虽君民上下同处于法律范围之内,而大权仍统于朝廷,虽兼采列邦之良规,而仍不悖本国之成宪。”1910年颁行《大清新刑律》,在立法原则、法典体例等方面,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特征。1911年完成了《大清民律草案》,在结构和内容上大体仿效德国和日本民法,采用诚实信用、契约自由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规定了法人制度、土地私有权制度等。民律草案的制定,改变了中国诸法合体的旧法律编纂体例,标志着私权观念在中国的兴起,是促进市民社会在中国成长的阶梯。‎ ‎——据曹全来《国际化与本土化:晚清法制改革的两个目标》‎ ‎(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法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答案】(1)特点:借鉴西方法律,具有近代化的色彩;具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特征;体现“中体西用”思想(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维护专制统治);打破了中华法系的传统结构(体系更完备)。‎ ‎(2)影响:有利于中国法律与世界接轨;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解析】‎ ‎(1)由材料“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在立法原则、法典体例等方面,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特征”、“虽君民上下同处于法律范围之内,而大权仍统于朝廷,虽兼采列邦之良规,而仍不悖本国之成宪”、“在结构和内容上大体仿效德国和日本民法,采用诚实信用、契约自由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规定了法人制度、土地私有权制度等”等信息概括即可。‎ ‎(2)由材料“民律草案的制定,改变了中国诸法合体的旧法律编纂体例,标志着私权观念在中国的兴起,是促进市民社会在中国成长的阶梯”,结合第一问的特点和所学可知,影响是有利于中国法律与世界接轨;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年8月21日,中苏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以条约形式确定援华制日政策,但不承担参战的义务,中国则承诺不与第三国缔结共同反苏的协定。依约,苏联同样允诺不与日本签订任何条约。……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莶订《苏日中立条约》,在这以后,苏联对华军事援助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从1945年2月起,苏联秘密从欧洲战场抽调大量军队,增兵远东。同时,苏军储备作战物资,改善交通,准备与日本一战。4月,苏联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 ‎——摘编自赵士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华政策解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1937-1945年苏联对日政策的演变及启示。‎ ‎【答案】(1)背景:日本在亚洲战场日益陷于困境;雅尔塔会议的决议;对德战争已得获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2)演变:由援华制日到对日中立再到对日作战。‎ 启示:国际形势,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 ‎【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中“从1945年2月起,苏联秘密从欧洲战场抽调大量军队,增兵远东”,“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1945年8月初的亚洲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和雅尔塔会议的决议等方面,说明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背景。‎ ‎(2)演变:根据材料中“1937年……苏联以条约形式确定援华制日政策……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在这以后,苏联对华军事援助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苏联对日宣战,向日本关东军发动突然袭击”等信息,可概括得出1937-1945年苏联对日政策经历了从援华制日到对日中立,再到对日作战的变化。启示:综合材料和苏联对日政策的演变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形势、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等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辽国为契丹族所建,神册元年(916),阿保机称帝建号伊始,即着手祀天礼神。他就首位尊奉对象征询群臣,“太祖同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事所尊,宣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阿保机还吸收儒生参政,他任用蓟州玉田人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兼主诸国礼仪”,“投据故典,参酌国(契丹)俗,与汉仪杂就之,使国(契丹)人知而行之。”在此影响下,一些契丹贵族也主动推行儒教,如渤海人大公晶在良乡,“建孔子庙学,部民化服。”‎ ‎——摘编自赖美琴《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保机尊祀孔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保机尊把孔子的意义。‎ ‎【答案】(1)背景: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并行,(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国文化的正统思想);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增强;阿保机为巩固政权推行汉化政策。‎ ‎(2)意义:有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进步和汉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和凝聚力。‎ ‎【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中“辽国为契丹族所建”, “阿保机称帝建号伊始”,“他就首位尊奉对象征询群臣……皆以佛对”,“孔子大圣,万事所尊,宣先”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宋元时期的政治、思想、民族关系和阿保机巩固政权需要等方面,分析其尊祀孔子的背景。‎ ‎(2)意义:根据材料中 “吸收儒生参政”,“ 投据故典,参酌国(契丹)俗,与汉仪杂就之,使国(契丹)人知而行之” ,“建孔子庙学,部民化服”,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传播、少数民族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发展等方面,分析阿保机尊祀孔子的意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