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卷·2018届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卷·2018届安徽省泗县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7

泗县二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 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明夷待访录·原君》中说“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为此,他主张(  )‎ A.无为而治 B.君臣平等 C.推翻君主统治 D.批判君主专制 ‎2.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明清之际中国在经济政治方面出现的新思想是很重要的。”下面不属于这些“新思想”的是( )‎ A.否定传统儒学 B.抨击君主专制 C.提倡经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 ‎3.《梦溪笔谈》记载:“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 材料反映的是( )‎ A.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得到推广 C.活字印刷术得到改进       D.民间出版行业的兴盛 ‎4.怀素曾这样描述一种书法,“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体现上述书法特点的是( )‎ ‎ ‎ A B C D ‎5. “书成,魏子殁(死),廿(二十)余载,事局如故。”这是左宗棠在为《海国图志》作序时愤然写道的。这表明左宗棠( )‎ A.否定《海国图志》的价值 B.变革政治制度的激进心态 C.主张把“师夷长技”付诸实践 D.已认识到清朝落后的根本原因 ‎6.王韬在《纪英国政治》中写到:“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火器之精良,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对材料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 A.王韬对西方社会制度存在误判 B.王韬赞成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英国之行开阔了王韬的视野 D.对洋务运动有一定程度反思 ‎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材料体现了哪家的思想(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8.“‎ 西汉统一天下,从董仲舒的宇宙论开始,吸收了五行轮替的观念,将君主天命经常改换看作常态,不由一姓一朝永远统治。”材料中董仲舒的这一观念(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体现了儒学约束皇权的思想 D.推动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9.在古代史籍中有许多关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这最有可能的依据是( )‎ A.“霾”是灾难的象征 B.天人感应 C.君权神授 D.自然规律 ‎10.“然至性所存,伦常所系,正气之不至于沦澌!”这是对下图《明史·列女传》中一段记述的评价。这说明了当时( )‎ A.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B.男尊女卑思想盛行 C.儒家纲常成为官方史学价值标准 D.人性得到极大解放 ‎11.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时说道:……在禅学的基础上对儒家思想的一种反叛,因为他将重点放在了冥想与直觉认识之上。学者论及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A.董仲舒       B.朱熹                     ‎ C.王阳明       D.李贽 ‎12. 1919 年《申报》写道:“传播此种思想之发源地,实在北京一隅,他们倡导改良文学之论,一方面为消极的破坏,力抨旧文学之弱点,一方面则为积极的建设,亟筑新文学之始基。”文中的“他们”还( )‎ A.发动维新变法 B.倡导民主科学 C.主张“尊孔复古” D.宣传马克思主义 ‎13.以下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B.《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主要关注西方习俗礼仪 C.为《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撰稿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14.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孙中山主张节制资本的真实用意是( )‎ A.促进社会公平 B.发展国有经济 C.强调国家垄断 D.重视经济权益 ‎15.“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段论述出自( )‎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 ‎ C.《论十大关系》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6.国务院决定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是为了纪念46年前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是(  )‎ A.“东方红一号”卫星升天 B.掌握“一箭多星”技术 C.“神州5号”发射成功 D.中国宇航员首次进入太空 ‎17.1975年9月26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为此,“文革”后国家( )‎ ‎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③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8.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柏拉图则提出“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共同点是( )‎ A.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 B.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觉醒 C.动摇神学统治树立人的尊严 D.突出了理性主义的观念 ‎19.有学者说:“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该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 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0.陈乐民在《欧洲文明十五讲》中写道:“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而把人文主义普及到了社会。……它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材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 A.在社会层面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B.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本质不同 C.极少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D.对上流社会和知识阶层没有影响 ‎2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 A.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B.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22.有著作中写道:“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利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该著作阐述的是( )‎ A.天赋人权学说 B.社会契约论 C.三权分立学说 D.进化论学说 ‎23.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把牛顿称作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主要是因为牛顿( )‎ A.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B.科学回答了物质运动与时空之间的关系 C.极大冲击了基督教神学创世说 D.其科学理性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4.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拯救心灵”“粉碎达尔文”等。这说明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①否定了神创说 ②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③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5.“画中现象的组织及构图显得杂乱,正贴合居民惊慌逃散的混乱。细看此画,那些充满动感、夸张变形的形象又都经过了精心排列布置,秩序谨严。”材料描述的是( )‎ ‎ ‎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5分)‎ 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4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10分,29题10分。共45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从星拱之”。“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论语》‎ 苏格拉底认为,统治者“不是那些由群众选举出来的人,也不是那些中了签的人”。“而是那些懂得怎样统治的人”。 ——《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 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材料三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材料四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孔子和苏格拉底关于“为政”的主张。(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思想家与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2分)与明清时期思想家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侧重强调什么?(2分)与启蒙思想相比,明清时期思想家的思想有何缺陷?(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四中作者观点的理解。(2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六经中之尧、舜、禹、文王,皆孔子民主君主之所寄托。所谓尽君道,尽臣道,事君治民,止孝止慈,以为轨则,不必其为尧舜文王之事实也。”‎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下图为近代某知名杂志创刊号的目录(局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在书中介绍的“长技”的内容和写作该书的背景。(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写《孔子改制考》的意图。(2分)康有为等人的维新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作用?(2分)‎ ‎(3)请写出材料三所示杂志的名称。(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敬告青年》一文的核心内容及意义。(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特征。(2分)‎ ‎28.(10分)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商鞅变法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一除庶子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 ——《商君书•境内》‎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重,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战国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耻”。……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 ‎——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与战国风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秦国争霸过程中的作用。(4分)‎ ‎(2)根据材料二,概况商鞅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4分)‎ ‎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之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维妙维肖……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在变法运动高涨期间,光绪皇帝亲自书写谕条,命令……商议中日两国亲交事宜。这位紫禁城里的年青帝王甚至还……要派康有为赴日本“坐探变法事宜”。不言而喻,一心一意欲有所作为的光绪皇帝已经把明治天皇当作自己推行新法的楷模。‎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罕为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清中日关系史新探》‎ 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况康有为的思想观点?他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什么?(4分)‎ ‎(2)光绪帝决心把明治天皇当作自己推行新法的楷模,请从材料二中举证说明。(2分)‎ ‎(3)材料三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主要是什么?(2分)‎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ACBCC DACDC ABDAC ABBDA BBDCD ‎26.‎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遵守礼制。(2分)‎ 苏格拉底:反对直接民主,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人治理国家。(2分)‎ ‎(2)共同点:反对君主专制。(2分)侧重:强调天赋人权。(2分)缺陷: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或社会构想。(2分)‎ ‎(3)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极力宣传西方启蒙思想,但终因历次运动脱离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所以先进的思想对广大农村影响很小。(2分)‎ ‎27.‎ ‎(l)内容:西方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或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1分)‎ 背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l分)‎ ‎(2)意图:托古改制。(或借助经学外衣宣传维新变法)(2分)作用: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分)‎ ‎(3)名称:《青年杂志》。(2分)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2分)意义: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分)‎ ‎(4)特征:从学技术到变革政治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逐步深入。(2分)‎ ‎28.‎ ‎(1)奖励军功。(2分)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在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分)‎ ‎(2)严刑峻法,邻里连坐。(2分)‎ ‎(3)使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奠定基础;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形成重利轻义,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容易导致暴政。(4分)‎ ‎29.‎ ‎(1)观点:以日本为榜样,实行改革。(2分)依据: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及文明程度与中国有异,不能轻易模仿;日本文化传统与我国相仿且改革已经取得了成效。(2分) ‎ ‎(2)提出加强中日两国交往;还想派康有为赴日本考察变法。(2分)‎ ‎(3)照搬日本经验,没把握中国国情。(2分)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要义”:推翻幕府统治,建立新的天皇政权;切实可行的变法措施。(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