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检测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检测试题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线上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中国古代 (  )‎ 石器  耜  铁农具  曲辕犁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2.“权耙扫帚扬场掀,碌碡簸箕使牛鞭;筛子抬筐麻袋囤,胶轮条筐和车绊……锄镰锨镢样样有,各种农具要健全。”该农谣反映出古代农耕经济怎样的特点(  )‎ 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家庭经营 ‎3.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民营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 ‎4.乾隆《震泽县志》载:(农村)“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少隙则又计日受值为人佣作曰忙工。”这说明当时震泽县农村(  )‎ A.存在农业雇佣关系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5.明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朝登垅亩,夕贸市廛”;浙江秀水县佃农用上等米换白银,用中下等米来抵租。这一现象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 A.农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初步发展 B.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水平提高 C.农民能够支配自己全部的劳动产品 D.农业与市场的经济联系加强 ‎6.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材料表明(  )‎ A.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B.明成祖担心向外商征税会侵害外商所在国利益 C.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D.朝贡贸易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7.唐代有这样一个案例,甲于乡里率家属籍贯名田,乙告甲是贾人,犯令没人田。甲诉云:无市籍,不伏。这表明(  )‎ A.均田制是加强专制的主要手段 B.土地兼并得到有效控制 C.商人的社会认可度明显比较低 D.租佃关系得以迅速发展 ‎8.16世纪初,当一名航海家宣布将要远航的消息之后,“大约有一万人‘没有工作’的贵族愿意不领取任何报酬与他一起出海航行”。欧洲的航海热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  ②“黄金热”的驱使 ‎③君主专制政府的鼓励  ④封建制度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荷兰著名诗人冯德尔曾写到:“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越海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港口。”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1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18世纪 ‎10.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1.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 A.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漠不关心 B.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为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12.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历史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13.下表反映了英、美、德三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1860‎ ‎27.5%‎ ‎9.1%‎ ‎6%‎ ‎1900‎ ‎19%‎ ‎13%‎ ‎12%‎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C.交通运输的改进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  )‎ 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 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15.上海发昌机器厂于1866年创办,是中国近代较早的民族工业,至19世纪80年代已成为上海民族机器工业企业中规模最大的一家。这一时期促使发昌机器厂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外商企业的竞争与刺激 C.洋务企业的诱导作用 D.民族资本的本土优势 ‎16.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 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企业 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 ‎17.分析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有(  )‎ 企业数量表 企业类型 民族企业 官办企业 外商企业 企业数量(家)‎ ‎300‎ ‎631‎ ‎1 931‎ ‎①资金少  ②规模小  ③力量弱  ④具有分散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面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简单图示。图示中两个“低谷点”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法西斯侵华战争的破坏 ‎ D.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挤压 ‎19.据统计,1912-1913年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C.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20.钱理群在《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某民国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1.如图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发行的特-13邮票《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第四枚“石油”,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我国重工业基础非常雄厚 ‎ B.到1955年“一五”计划已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 D.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 ‎22.据统计,197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 635亿元,比1971年增长4.5%。其中,工业总产值比1971年增长6.6%。1973年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达3 968亿元,比1972年增长9.2%。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大革命”并没有冲击经济的发展 B.这与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有关 C.“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 D.这是邓小平推行全面整顿的结果 ‎23.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24.下列各项属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的是(  )‎ ‎①计划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革开放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③世界各国都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④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思想束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 A.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26.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A.图1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 B.图2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 C.图3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 D.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27.下图描述的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后某地的所有制结构,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A.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B.公有制经济不再起主导作用 C.我国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逐步走向单一 D.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比重明显下降 ‎28.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29.1990年,许多外国媒体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要倒退了,要往回收了。邓小平认为要找一个地方把这个门开得更大,步伐跨得更大、更健康。邓小平最终找到的这个“地方”是(  )‎ A.宁波 B.上海浦东 C.深圳 D.海南岛 ‎30.辛亥革命后,“男女之私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为婚姻,合卺(旧时夫妻结婚的一种仪式)之仪,非俗非古,杂袭夷俗,喜怒离合,习为故常。”这主要反映出(  )‎ A.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B.当时正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 C.“中西合璧”已成为当时婚俗的普遍特征 D.婚俗的变化折射出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1.如图反映了近代上海福州路拓宽后日益繁荣的景象。马路两边店铺林立,电车、自行车、人力车混杂通行。该图片可以说明(  )‎ A.上海社会风貌已成完全西化之势 B.传统衣食住行风格依然没有变化 C.近代通讯工具电话、电报普遍使用 D.电力技术推动了近代交通工具变革 ‎32.“窃泰西各国,越重洋数万里来至中土……不啻出入户庭;至于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如指掌,则尤以……之枢也。”材料表明当时利于列强侵略最为便捷的是(  )‎ A.火车 B.轮船 C.飞机 D.电报 ‎33.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认为“……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声音不再依附于电台,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也已经被网站、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破……”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  )‎ A.数字化 B.多元化 C.网络化 D.日常化 二、非选择题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考古资料证实,当时(西汉)铁工具的种类几乎应有尽有,仅铁农具就有十多个种类;以铁犁的使用来说,‎ 出土铁犁的地区已遍布鲁、豫、辽、陕、甘、苏、川、蒙、贵、闽、粤、桂等12个省区。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杜诗传》‎ 材料三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汉代农业、手工业生产各有什么特点?两者之间有何关系?(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明清时期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还出现了哪些新特点。(8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那时候我去广西火车站坐车,车站上就挂着大幅标语,写着‘坚决抵制来自广东的资本主义倾向’”。郭华雄回忆说,当时很多人认为搞改革开放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有很多名词,如“苏修”“资本主义”“搞复辟”等,“一开始,特区的建设只是作为一个试点,当时珠海景山路的左边是特区,右边就不是了,它的区域最开始只有8平方公里,后来扩大到10平方公里,最后才慢慢扩展到整个珠海。” ——《珠海经济特区好》‎ 材料二 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3月,国务院进一步扩大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经济开放区的范围,并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的一些市、县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所辖县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把这些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既可以加快其自身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内地的发展,并使沿海与内地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局面。 ——摘编自《影响中国之60大事件: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材料三 从浦东的地区增加值指数可知,若以1990年为100,2001‎ 年至2006年增加值指数由735.5提高到1 492.2,增加值指数翻了一番。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指数由589.1上升至1 187.6,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由1 259.6上升到2 591。全区财政收入由144亿元增至587.49亿元,年均增长32.47%。内外贸易增长迅猛,外向型经济层次全面提升。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由297.83亿美元提高到1 073.1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9.22%。‎ ‎ ——周轶昆《浦东新区开发开放17年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1)材料一反映了珠海经济特区初创时期的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何认识?(6分)‎ ‎(2)材料二表明了我国对外开放怎样的发展历程?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浦东地区的什么变化?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B D D C A B C D D B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C C D C D A B B D D B 二、非选择题 ‎34.(1)农业:铁农具广泛使用或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手工业:冶铁业发达或冶铁技术高超。‎ 关系:农业发展与手工业进步相互促进。‎ ‎(2)商业市镇兴起;长途贩运发达;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私营工商业占主导;出现一些地域性的商帮;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等。‎ ‎35. (1)问题: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在当时遇到了不少阻力,很多人并不认同设立经济特区的做法;最初的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很小。认识:经济特区作为新生事物被人们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2)历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推进,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局面。影响:为进一步拓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变化:浦东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第二、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财政收入和对外贸易得到快速增长。原因:1990年国家决定开发、开放浦东;上海的经济、社会文化基础;上海独特的地理、交通、人才和产业优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