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江苏专用)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梭伦改革 ‎1.背景 ‎(1)必要性:内忧外患 ‎①(内忧)阶级矛盾尖锐:贵族政治统治之下,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日益不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②(外患)民族危机加剧:梅加腊占领萨拉米斯岛。‎ ‎(2)可能性 ‎①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 ‎②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2.措施 领域 改革措施 影响 经 济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 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扩展势力的物质基础 颁布法令,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兼并 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改革币制与度量衡制 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壮大雅典城邦的实力 政 治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建立“四百人会议”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执掌最高统治权 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并规定各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 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 社会习俗 倡导节俭,抑制奢侈浪费;惩罚游手好闲之徒 发展了雅典经济,增强了城邦实力 ‎3.评价 ‎(1)积极作用 ‎①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②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2)局限性 ‎①很多改革措施的“折中”色彩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其民主政治实质上只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②以财产资格来确定政治权利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1)时代特征 经济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商业日益活跃 政治 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封建专制统治 军事 由春秋争霸战争到战国兼并战争 文化 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出现“百家争鸣”‎ ‎(2)各国改革 ‎①春秋: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了改革,鲁国实行了“初税亩”。‎ ‎②战国:魏国李悝改革,楚国吴起变法。‎ ‎2.措施 ‎(1)经济: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编制什伍组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制定秦律。‎ ‎(3)军事:奖励军功。‎ ‎(4)思想:“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行文化专制。‎ ‎(5)风俗: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3.性质 商鞅变法是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变法。‎ ‎4.评价 ‎ 积极 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消极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必要性: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 ‎(2)可能性: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冯太后和孝文帝的个人作用。‎ ‎2.措施 ‎(1)经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2)政治:实行三长制,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迁都洛阳。‎ ‎(3)社会风俗: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3.性质 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 ‎4.评价 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社会危机 ‎①财政危机:冗官、冗兵、冗费以及对辽和西夏“岁币”使北宋国家财政面临严重危机。‎ ‎②边防危机:辽、西夏在边境侵扰,民族矛盾尖锐。‎ ‎③政治危机: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 ‎(2)有利条件 ‎①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②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 ‎2.措施 富国之法 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强兵之法 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取士之法 改试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3.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成效: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的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初步扭转了“积弱”的局面。‎ ‎(2)局限性:由于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3)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完全改变。‎ 五、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经济: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治:地主与农奴的矛盾尖锐,农民骚动此起彼伏。‎ ‎(3)思想: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使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2.内容 ‎(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 ‎3.性质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4.评价 ‎(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是继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俄国向现代化迈出的重要步骤。‎ ‎(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形式导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六、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 ‎(3)独立改革派形成: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新政府。‎ ‎2.措施 政治 废藩置县;宣布“四民平等”;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建立近代天皇制 经济 确立新兴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文化 教育 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思想解放;社会生活西化 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改进军事装备,培养军事指挥人才,建立现代军队 ‎3.评价 ‎(1)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富国强兵和民族国家的统一。‎ ‎(2)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3)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4)西方思想文化广泛传播,使社会生活的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5)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并很快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七、戊戌变法 ‎1.背景 民族 危机 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经济根源 与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 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 康、梁 的准备 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上书皇帝,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 ‎2.内容 政治上 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减冗员 经济上 设立农工商总局,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文教上 改革科举制度;鼓励私人办学;准许民间创办报馆、学会;设立译书局 军事上 建立新式军队,装备新式兵器,按新法练兵 ‎3.失败原因 ‎(1)维新派的力量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派的势力又十分强大。‎ ‎(2)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3)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5.影响 ‎(1)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2)思想: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3)社会生活: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1.(2018·江苏高考)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解决旧的科举考试……的弊病”可得出科举制存在弊端;根据材料一“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结合所学戊戌变法的背景,从政治、经济、维新派的主张等方面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一“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得出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根据材料一“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可得出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二“废八股,改试策论”可知,打击了旧学;根据材料二“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可知,改革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很不彻底。‎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2.(2017·江苏高考)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 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孝文帝迁都、变革社会风俗、改革官制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由“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胡乐、胡舞”等体现了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第(2)问,由“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统治者的主动政策”“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知民族融合的方式多样;由“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可知,此时期民族融合的主流是汉化;由“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可知,汉族与少数民族相互学习。第(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经济、政治等角度作答。‎ 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3.(2016·江苏高考)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解析:第(1)问,结合“解放宣言”的内容从农民获得份地的代价(经济、人身)、农民要求的实现程度等角度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沙皇政府……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 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从改革的方式、社会背景、目的等角度分析。第(3)问,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和总结。‎ 答案:(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4.(2015·江苏高考)“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太政官发布……布告”“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概括。第(2)问,从材料一“趋之若鹜”地追求所谓时尚到材料二对西方文明的理性对待,可以总结出态度上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原因要结合近代日本的国际、国内形势作答。第(3)问,这一错误的实质即是只学习西方文明之虚表,而未学习西方文明之内涵。‎ 答案:(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5.(2014·江苏高考)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 解析:第(1)问,回答梭伦改革的内容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由“‘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并结合所学财产等级制度可知,新贵是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第二小问,从梭伦改革给予公民参政权的具体措施上归纳。第(3)问,实质是对梭伦改革的积极、局限性的考查,辩证地分析即可。‎ 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 ‎6.(2013·江苏高考)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 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解析:第(1)问,“条件”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分析;“特点”据材料信息“创新”“最有功焉”等回答。第(2)问,“作用”结合材料信息“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等回答;“原因”从北魏国情和孝文帝个人因素方面回答。第(3)问,“问题”结合材料信息“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民族关系”不难作答;“基本因素”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一、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二、改革的一般原因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 ‎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 三、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四、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 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总结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1)‎ 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时间:90分钟 满分:60分)‎ ‎1.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试图保护所有公民和他们的财产。他取消了公民的债务,废止了债务奴隶制,他还通过继承法保护小户人家,使之避免破产的命运。‎ 材料二 根据农业收入把公民分为4个等级,根据公民所属的等级决定其所要承担的义务。梭伦还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参与公共事务的最后决策,新设立的陪审法庭也对全体公民开放。这种将公民划分等级,根据等级的高下,承担一定义务的做法,很好地确立了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每个公民都是城邦中一个独立的个体,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拥有一定的权利,享有尊严,承担相应的义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梭伦废止债务奴隶制的目的和手段。(4分)‎ ‎(2)据材料二,归纳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并分别简析其“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石”产生的作用。(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试图保护所有公民和他们的财产”得出保护公民及其财产,结合所学可知也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手段是立法。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根据农业收入把公民分为4个等级,根据公民所属的等级决定其所要承担的义务”得出实行财产等级制;根据“梭伦还鼓励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得出恢复公民大会;根据“新设立的陪审法庭也对全体公民开放”得出建立陪审法庭。第二小问,根据从第一小问中所分析出的实行财产等级制及“将公民划分等级,根据等级的高下,承担一定义务的做法,很好地确立了公民在城邦中的地位”得出,明确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根据从第一小问中分析出的恢复公民大会及“每个公民都是城邦中一个独立的个体,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拥有一定的权利,享有尊严,承担相应的义务”得出,提升了公民的参政意识;根据从第一小问中分析出的建立陪审法庭得出,培养了公民的法律(司法)观念等。‎ 答案:(1)目的:保护公民及其财产;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手段:立法。‎ ‎(2)措施:实行财产等级制;恢复公民大会;建立陪审法庭。作用:明确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提升了公民的参政意识;培养了公民的法律(司法)观念。‎ ‎2.对于秦国的强国之道,古今论者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敌首),无返!”‎ ‎——《商君书》‎ 材料二 秦之胜在于官僚制度的建立,政治行政中心所体现出来的秩序和强权。一个巨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在这种秩序崇拜的权力哲学之中,吏员不过是官僚机器的齿轮与螺钉,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他们仅仅在数量和功能上具有意义。‎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材料三 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世之有人也,固先于国,且建国以为人乎?‎ ‎——章太炎《国故论衡·原道下》‎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些弱民强国的措施,并指出其目的。(6分)‎ ‎(2)材料二认为秦的强国之道是什么?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对秦强国措施弊端的共同认识。(2分)‎ ‎(3)概括三则材料作者对强国之道各自认识的立足点。(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弱则尊官,贫则重赏……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并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富国强兵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一个巨官僚机器的高度精密可靠的运转,本身就被视为最高目的”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民众不过是人格化的力役和赋税”、材料三“其民不人”归纳回答。第(3)问,依据三则材料分别从法家思想、制度建设以及民本思想回答。‎ 答案:(1)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军功爵制);严禁私斗;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强制推行小家庭政策。‎ 目的:富国强兵(驱使人民为兼并战争和增强国力服务)。‎ ‎(2)强国之道:官僚机器高效运转形成秩序和强权。‎ 认识:剥削压迫人民(或造成“其民不人”)。‎ ‎(3)立足点:法家思想;制度建设;民本思想。‎ ‎3.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依陵西青苗例钱”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二分,有的收息三分,而且城廊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 ‎——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分析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6分)‎ ‎(2)据材料归纳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皆以为民”“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并结合所学,可知变法动机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第二小问,由材料“强加了役钱负担”“又服差役”“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个体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在他秉政期间,……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变相恢复了差役”“青苗法……都被抑配青苗钱”可知,无法真正贯彻,强行摊派,结果失信于民。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 答案:(1)动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 实际效果: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个体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2)共同问题:无法真正贯彻;强行摊派;失信于民。‎ 启示: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 ‎4.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农民运动,迫使沙皇政府走上了“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 2 100 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为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又对政治上层建筑作了局部调整。这些变革毕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材料中的“战争”是什么?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给俄国带来的影响。(3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废除后,俄国在“政治上层建筑”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5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奴制的废除成为俄国社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的理解。(2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是克里米亚战争。第二小问,据材料“加剧了俄国国内……的改革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剧俄国国内矛盾,引发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改革;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动摇了其在欧洲霸权地位。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立地方自治机构、改革司法制度、军事改革、教育改革四方面回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由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答案:(1)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影响:加剧俄国国内矛盾,引发农民运动,迫使政府改革;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动摇了其在欧洲霸权地位。‎ ‎(2)调整:建立地方自治机构;改革司法制度(废除等级法院,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公开诉讼程序);进行军事改革(义务兵役制,改革军事管理);教育改革(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引进西方书籍)。‎ ‎(3)理解:1861年改革推动了俄国由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变,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5.明治政府推行的地制改革是日本近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呈现出与西方不同的个性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地制改革始于1869年,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新地税的税率固定为地价的百分之三,一律交纳货币,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 ‎——摘编自汤晓黎《日本明治政府地税改革探析》‎ 材料二 明治政府地制改革大大增加了只收佃租不事经营的寄生地主的剥削收入。剥削佃租的半封建寄生地主在日本百般受到扶植,拥有强大的势力,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实行的地制改革举措,分析这些举措对日本经济近代化的积极影响。(5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明治政府的地制改革对日本社会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据此请你谈谈从中得到的农业改革启示。(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明治政府将各藩领主所辖版图(土地)和‘户籍’(人民)收归中央。伴随着地制改革,政府着手税制革新”,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据材料“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由于地税改革,农民有了人身、移居、职业的自由,不再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对军国主义的一切举措坚决拥护。包括佃雇农在内的上千万农民的生活仍然十分贫困,直接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极端狭小和资金匮乏。改革后农民的抗争反而更加高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由材料二所反映出的地制改革的弊端归纳。‎ 答案:(1)举措: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地税改革。积极影响:农村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本保障;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2)不利因素:农村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军国主义基础深厚;日本对外扩张的欲望强烈。‎ 启示:改革要兼顾农民利益;改革要扫除落后生产关系。‎ ‎6.维新志士们力图通过变法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其政治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百日维新的改革举措说明戊戌变法的“激进”。(6分)‎ ‎(2)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谈谈你对政治改革基本策略的认识。(4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精简机构与裁减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取消旗人特权等方面得出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改革要循序渐进、保持社会稳定、减少阻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主要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改革者心态急于求成;变法策略过于激进。说明: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取消旗人特权。‎ ‎(2)影响:满汉分裂扩大;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认识:政治改革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策略;政治改革要保持社会稳定;政治改革要减少阻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