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研习历史文物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和评判史事能力的体现。下图有助于我们研究的历史时期是 A. 旧石器时期 B. 新石器时期 C. 部落联盟时期 D. 夏商周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此时中国处于旧石器时期,因此元谋人齿化石可用于研究旧石器时期的历史。A正确;新石器时期大约一万多年前开始,时间不符,B错误;部落联盟时期是原始社会后期,大约在5000年前左右,时间不符,C错误;夏商周时期开始于公元2070年,时间不符,D错误。故选A。‎ ‎2.“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可以看出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故①、③项正确。北京人不会种植庄稼,其食物来源主要是用火烧烤猎取的动物、采集植物果实,故②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北京人生理特征,故④项错误。故选组合,排除ACD,B符合题意。‎ ‎3.下表中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历史结论 A 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夏朝可能出现牛耕 B 西周时期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 ‎“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 C 良渚文化遗址发掘出玉器及祭坛和神庙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起源地 D ‎《周易》中记载神农氏教天下耕作 周代出现刀耕火种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意味着“宅兹中国”,西周时期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而且出现“中国”两字,因此可作为“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B正确;甲骨文是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不能佐证夏朝时期的社会状况,A错误;良渚古城遗址,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不能证明黄河流域,C错误;《周易》记载的是神农氏教天下耕作,意味着神农氏时期已经出现刀耕火种,而不是周代出现的,D错误。故选B。‎ ‎4.某遗址“距今(2019年)7000—5000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山顶洞人遗址 ‎【答案】C ‎【解析】‎ ‎【详解】河姆渡遗址是距今位于长江下游、距今6000多年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5.“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近期发表成果:在距今(2019年)5000年前,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能支撑这一结论的应是 A. 文献记载 B. 文化遗存 C. 神话传说 D. 科学推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在距今(2019年)5000年前,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反映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遗存是能支撑这一结论的最有力的证据,故B正确;文献记载、神话传说、科学推断都不属于考古成果的原始资料和证据,故ACD排除。‎ ‎6.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 A. 旧石器时代 B. 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 C. 早期国家产生 D. 王位世袭制产生 ‎【答案】B ‎【解析】‎ ‎【详解】‎ 图一反映的是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图二反映了不同规模的墓葬陪葬品的数量有很大的差距。依据所学可知,这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导致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出现。B正确;图二产生于新石器时代,A错误;夏朝的建立反映了早期国家的产生,材料未体现,C错误;禹死后,其子启继承了禹的职位,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材料不能体现,D错误。故选B。‎ ‎7.2017年4月,“中华创世神话”研究推进会在沪举行。下列最可能被列为研讨主题的是 A. 炎黄的传说 B. 姜寨聚落 C. 二里头宫殿 D. 殷墟甲骨 ‎【答案】A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神话。炎黄的传说也属于神话,所以可能成为“中华创世神话”的研讨主题,而姜寨聚落、二里头宫殿、殷墟甲骨等均是客观存在的,不属于神话的范畴,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A才是符合题意的,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8.下列遗址最能体现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转折的是 A. 姜寨遗址 B. 二里头遗址 C. 殷墟遗址 D. 秦兵马俑坑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开始是夏朝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所以最能体现从“公天下”到“家天下”转折的遗址是夏朝的二里头遗址,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姜寨遗址是新石器中期的遗址;C选项错误,殷墟遗址是商朝时期的遗址;D选项错误,秦兵马俑坑是秦朝时期的遗址。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9.“夏商周断代工程”认定夏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 公元前21世纪前期 B. 公元前21世纪后期 C. 公元前20世纪前期 D. 公元前20世纪后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公元纪年是世界上最通用的时间纪年法,比如本题时间“公元前2070年”就是公元纪年法。世纪纪年法: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公元前1年到公元前100年为公元前1世纪,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为公元1世纪,因此公元前2070年应该表述为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公元前2070年是公元前21世纪前期,故A项正确,B错误;公元前2070年应该是公元前21世纪,不是公元前20世纪,排除C和D。故选A。‎ ‎10.中国邮政曾发行《殷墟》特种邮票一套3枚(如图)。可推测邮票中三件文物都出土于 A. 河南 B. 河北 C. 山西 D. 陕西 ‎【答案】A ‎【解析】‎ ‎“殷墟”在河南,故可推测邮票中三件文物都出土于河南,故A正确;“殷墟”在河南安阳一带,与河北无关,故B错误;山西与陕西也不是“殷墟”地点,故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再现“殷墟”在河南安阳一带,学生据此即可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1.族谱是一种重要的史料,它记载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与族谱相关的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礼乐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记载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可知,强调“血缘”在家族中的重要性,反映了以血缘为基础的族谱的宗法制,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制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 选项错误;井田制是土地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土地制度,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记载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可知,强调“血缘”在家族中的重要性,反映了宗法制,而不是礼乐制,故D选项错误。‎ ‎12.西周的历史文献和青铜器铭文经常记载着分封诸侯的指令,大意是: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这说明分封制 A. 强化了各地的风俗 B. 有利于不同民族的融合 C. 导致了西周的分裂 D. 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必须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也必须和当地的领袖们建立亲戚关系。”可知,分封制下的诸侯要融入当地的风俗习惯之中,这一规定显然有利于民族融合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强化了各地的风俗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与西周的分裂无关,C选项排除。诸侯与当地领袖建立亲戚关系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是以血缘关系来确定等级,D选项表述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准确把握。‎ ‎13.下图是上海博物馆的国宝“大克鼎”。作为史料,它可佐证 A. 商周牧野之战 B. 西周分封世袭 C. 春秋礼崩乐坏 D. 战国军功授爵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受周王表彰,赐封土地和人口”可以得出,其反应的是西周时期分封制,分封制下,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诸侯掌管封地事务,实行世袭制,B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材料是分封制的反映,不是分封制瓦解的表现,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军功,D不正确。‎ ‎14.杨宽在《战国史》中写道:“‘士’原是贵族的最低阶层……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文化学术相应地发生变革,得到进一步发展,士就大为活跃起来……”这 A. 推动了思想上的“百家争鸣” B. 有利于早期国家形成 C. 推动土地私有制出现 D. 导致诸侯争霸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士’阶层的壮大为私学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师资条件,有利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的繁荣,促进“百家争鸣”的出现。A正确;夏朝的建立已经意味着国家的形成,B错误;私有制的出现,促进了旧的统治阶层与被统治阶层的变化,导致“士”阶层的兴起,C错误;因为诸侯的争霸,所以各国需要优秀的人才,促使“士”这一阶层逐渐的崛起,D错误。故选A。‎ ‎15.在孔子看来,要纠正春秋时代的社会弊端,最可靠的手段是 A.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B. 礼法兼治,王霸并用 C. 以民为本,推行仁政 D. 恢复周礼,倡导仁义 ‎【答案】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提倡“仁”,由此可知孔子纠正春秋时代的社会弊端的手段是恢复周礼,倡导仁义,故D项正确;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老子的主张,故A项错误;礼法兼治,王霸并用是荀子的主张,故B项错误;以民为本,推行仁政是孟子的主张,故C项错误。‎ ‎1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A. 无为而治 B. 小国寡民 C. 朴素的辩证法 D. 崇尚自然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主张。由材料中“为无为,则无不治”可以看出,本段话体现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老子讲究无为而治,主张统治者减少人为的政策条令,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小国寡民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崇尚自然思想,排除BCD。‎ ‎17.“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A. B. ‎ C. D. ‎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思想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即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属于法家的思想。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C正确;孔子是儒家代表,主张建立西周礼乐制度,A错误;孟子是儒家代表,有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B错误;老子是道家代表,主张无为而治,D错误。故选C。‎ ‎18.史学家钱穆先生将战国到秦定义为“历史之大变”,此种定义的主要视角是 A. 思想文化 B 社会政治 C. 民族关系 D. 生活方式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钱穆先生之所以将战国到秦定义为“历史之大变”是基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封建制度的确立而言的,故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的巨变是基于思想文化和民族关系视角,故AC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19.铁器使用、地主与自耕农、列国变法……以及百家争鸣、礼崩乐坏这些新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 A. 君主开明 B. 政治统一 C. 思想繁荣 D. 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些新现象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体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大的社会转型和变革,故D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君主的开明,故A项排除;政治上统一是秦朝实现的,故B项排除;C项属于社会转型的一方面,排除。‎ ‎20.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 A. 夏启 B. 商汤 C 周武王 D. 秦始皇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故D项正确。A项,夏启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国家,与题干不符,故排除。B项,商代政治实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未形成政治制度格局,也没有实现大一统,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西周确立了分封、宗法制度以维系统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宗法制破坏,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21.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 A. 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B. 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 C. 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 D. 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朝推行郡县制,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说明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故D正确;A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制推行的效果,排除B;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错误。‎ ‎22.下图是藏于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秦砖,上刻“海内皆臣”,其中反映的信息主要是 A. 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B. 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 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D. 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内皆臣”反映的是秦朝统一后推行郡县制,所有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体现了国家统一、专制集权的特点,故A正确;材料并未体现臣民众多,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交通发达,水陆并用,故C错误;材料未体现法律严苛,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最终集权于皇帝,达到“海内皆臣”的状况。‎ ‎23.观察下图所示,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颁行标准衡器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文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故①正确,③错误;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统一度量衡,②正确;秦朝还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通行全国,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C;③错误,排除ABD。‎ ‎24.“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并最终将“伟大”的秦朝变成了“历史”,最后率兵攻入成阳,推翻秦朝的是 A.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答案】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后来被秦朝镇压而失败,秦末农民战争后期,刘邦趁项羽与秦军决战之际,攻入咸阳,秦朝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最后率兵攻入咸阳,推翻秦朝的是刘邦领导的农民军,故C正确;ABD三项所述均与“最后率兵攻入成阳,推翻秦朝”不符,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最后率兵攻入成阳,推翻秦朝”,紧扣关键信息和秦朝灭亡的史实分析解答。‎ ‎25.通过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之争刘邦取胜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A. 实现了改朝换代 B. 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C. 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D. 推动社会转型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楚汉之争时由于刘邦善于用人并且深得民心最后取胜,因此汉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B正确;实现了改朝换代不适用于楚汉之争,A错误;刘邦取胜后同样转变为封建统治阶级,未改变社会阶级力量对比,C错误;秦汉时期都实行封建统治,未发生社会转型,D错误。故选B。‎ 二、材料阅读题(26题15分,27题10分,共2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 ‎(1)指出材料一图一与图二分别处于哪个时期?结合材料二和图一的信息,说明姬姓诸侯国对西周统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三 ‎ ‎ 王(注:东周初年第二代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 ‎(2)依据材料三分析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变化导致的后果。‎ 材料四 ‎(3)说出从图二到图三发生的变化,材料四与这一变化有何关联?‎ ‎【答案】(1)时期:西周;战国。作用: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2)变化:诸侯不在朝觐周天子,周天子权威下降。后果:导致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3)变化:秦国统一了战乱的状况,建立了统一的秦朝。关联: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解析】‎ ‎【详解】(1)时期:依据图一的都城来看,镐京是西周的统治中心,表明此时处于西周时期;依据图二反映的国家并结合中国的史实可知,这是出于战国时期。作用:依据材料“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来看,姬姓诸侯所处的位置重要,而且是农业发达地区,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2)变化:依据材料“郑伯不朝(朝觐)。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并结合分封制可知,出现了诸侯不再朝觐天子,导致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减弱。后果:依据所学可知随着周天子权威的逐渐减弱和诸侯国实力的变化,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现象,分封制逐渐瓦解。‎ ‎(3)变化:图二反映了中国处于分裂时期,图三反映了中国只有一个国家。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战乱,建立了统一的国家—秦朝。关联:依据商鞅变法可知,商鞅变法增加了秦国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材料二 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原来的封建诸侯国。这些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一些国君意识到,要想比对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能让地方封建领主继续分享他的权威。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在亲属和公子之间进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掉云(历史学家)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 ‎ ‎ (2)依据材料二,借助表格内容提示,概括战国“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 材料三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 材料四 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 ‎ ‎(3)参照示例,先从材料三中选取任意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四中选择对应的史实加以印证。‎ 学派 ‎ 观点 ‎ 史实 ‎ 示例:道家 ‎ 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 ‎“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包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 ‎【答案】(1)农业上使用铁农具,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2)实行集权统治;任命官员。‎ ‎(3)示例:学派:儒家。观点: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史实:孔子提出“仁”,即“仁者爱人”;孟子提出“舍生取义”。‎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春秋中期,人们已经用铁农具来耕种土地”“耕者必有一……(古代一种大锄)”并结合图片来看,我国古代农业上已经使用铁农具,表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2)依据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可知,在治理国家上我国从实行分封制的分权治理发展成为郡县制、行省制等加强中央集权的制度;在官员的产生方式上由以前的贵族世袭发展成为皇帝任命的方式。‎ ‎(3)依据材料“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来看,儒家、道家、法家思想都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从儒家、法家中任选一家,然后结合材料四的内容加以说明即可。例如:学派:儒家。观点: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史实:孔子提出“仁”,即“仁者爱人”;孟子提出“舍生取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