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诸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word版

诸暨中学2018学年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9.4‎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周公等为代表的西周贵族认为“天”或“上帝”不是哪一族的祖先神,而是天下各族所共有的神,他们大肆宣扬“惟命不于常”“天命靡常”和“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西周贵族的宣传 A.旨在为新政权的合理性制造舆论     B.强化了西周时期的等级秩序 C.有利于当政者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表明西周政治受到儒家影响 ‎2.汉代士人在具备了基本知识技能、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担任郡县佐吏以获得基层吏务经验后才能得到察举。举至中央时,还要接受考试检验后授官。熟悉朝廷行政过程后,要再经过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由此可见,汉代察举制 A.打破世代为官限制 B.注重官员吏治才能 C.用人标准相对单一 D.选才程序平等公正 ‎3.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 A.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 C.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 ‎4.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许见 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 A.杜绝贪腐现象     B.提升监察效果     ‎ C.扩大御史权力     D.促进制度转型 ‎5.中国近代现史上,有两次对外开放。一次是鸦片战争之后的开放,一次是1979年以后的开放。两次对外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的行为 B.都有由东南沿海向政治中心地区发展的趋势 C.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 D.都主要体现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要求 ‎6.孙中山曾说:“我中国衰败至今,亦已甚矣。用兵未及经年,全军几至覆没,丧师赔款,蒙耻启羞,割地求和,损威失体,外洋传播,编成笑谈之资。”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7.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武昌据天下上游,可以直捣金陵,北通燕赵。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自由之魂其返,吾民之气当昌,其在此举矣。”当他获悉各地纷纷响应,只有南京未动时,希望“英雄四起,光复神州。得南京则东南定矣。”叶圣陶评论的应是 A.渡江战役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 ‎8.湖南、北的工会会员,到1926年年底,发展到30余万人,在许多地区,工人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纠察队。与此同时,农民运动也在全国迅猛发展,湖南的农民运动 更是如火如茶,波澜壮阔,成为全国农运中心。这主要得益于 A.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正确指导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两湖地区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 ‎9.在历史文件中有这样的表述:“现在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是土地革命。”“工人阶级应时刻的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利用秋收时节,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文件来自于 A.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八七会议”文件《告全党党员书》‎ C.《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D.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报告 ‎10.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笔记中记载:夜幕降临,“一枚炸弹在沈阳郊外的南满铁路路段爆炸,至翌日凌晨三点四十分,沈阳墙遭攻破,该墙被占领”。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淞沪会战 ‎11.右图为中国近代某著名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 B.是对日军的大规模出击 C.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 D.粉碎敌人速战速决计划 ‎12.1948年11月4日,陈毅率领军队于临沂附近向南发 动攻势,国民党军队将兵力向徐州集中,两军准备于此决一死战。这反映了 A.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      ‎ 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开始 C.百万雄师准备横渡长江            ‎ D.淮海战役已经拉开帷幕 ‎13.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某份文件的“序言”中提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下列有关这份“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B.建国以来经验教训的总结 C.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14.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 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问题 B.纠正社会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现象 C.亟待建设并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增强民众的民主与法治观念 ‎15.右图是香港中国旅行社签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有了这张“台胞证”,台湾同胞终于实现了“少小离家老大回”。“台胞证”问世的直接因素是 ‎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台湾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 C.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        D.两岸“三通”的最终实现 ‎16.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某次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宣布“殖民主义在其一切表现中都是一种应当迅速予以根除的祸害”,并提出了支持各国在互利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等12项主张和建议。这次会议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B.促进中国与亚非新兴国家间的联系 C.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D.使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17.20世纪70年代,共和国的领导人和外交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在外交舞台上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演出。下列事件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基辛格秘密访华   ‎ ‎③中日建交    ④中美建交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18.在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70周年之际,为感谢中国等主要维和人员派出国,联合国使用多种语言制作了一批图片和音视频作品,“谢谢中国,感谢您的服务和牺牲”是维和驻地民众对中国维和部队的深厚情谊。目前,中国已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 A.始终坚持反霸维和的外交方针    B.开始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坚持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国际关系格局 ‎19.公元前349年,一位雅典政治家指出城邦的危机:“雅典公民们,你们曾经拿起武器反对斯巴达,保卫希腊的权利。但现在,你们不情愿作战,拖延缴纳要保卫你们自己财产的战争税。你们过去常拯救希腊人,现在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却仍坐以待毙。”该危机最可能是 A.公民精神沦丧  B.军事装备落后   C.社会秩序败坏  D.经济发展停滞 ‎20.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遭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原因只是因为作战失利。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给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  ‎ A.雅典的法庭没有公平和正义 B.雅典法庭审判违背了民主的原则 C.雅典的民主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D.公元前四世纪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 ‎21.《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凡煽动敌人反对自己的国家,或把市民献给敌人的,处死刑。”这些规定 A.维护了罗马贵族利益        B.有效抑制了个人私利 C.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        D.体现了罗马法公平性 ‎22.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国宰相 A.任期由皇帝决定,并对皇帝负责   B.由皇帝提名,联邦议会选举产生 C.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和立法大权   D.由帝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23.《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 A.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        B.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24.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符合这一论述的是 A.二月革命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B.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经成熟 C.《四月提纲》符合俄国实际       D.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5.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这一抗议活动 A.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出现       B.遭到沙皇政府的严厉镇压 C.说明和平取得政权失去可能       D.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小题,其中26题13分,27题10分,28题13分,29题14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 材料二 民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它结束了长达二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 材料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10) ‎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及其出现的时间。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的作用。(5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的诞生”建立的政权性质并简述该政权的建立对中国近代产生的影响。(4分) ‎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初期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 跨越的史实。(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他(托马斯·杰斐逊)的一生都是为确保人民的自由、民主而奋斗。为了保障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他设计了一套缜密的措施。其中对政府的公共权力,进行分立且使权力的相互制衡构成一个立体的构架便是措施之一。这表现为不仅横向上各级政府实行三权分立与制衡,纵向上联邦与地方层层分权,两者纵横交错构成立体的防护体系。 ‎ ‎——施德军《论杰斐逊“立体制衡”分权思想的实践来源》 ‎ 材料二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套缜密的措施”的设计原则。结合所学,概述“立体的构架”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的民主历程中斗争方式的转变,说明其变化的原因。(4分) ‎ ‎28.在争取近代中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五四运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至国内,国人的爱国情绪空前的蔓延开来,受到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情绪尤为激烈。5月4日下午,北京三千余名学生手持写有“拒绝和约签字”等内容的小旗,发表演说,沿途向群众散发传单。以游行示威为开端的罢课、罢市、罢工风潮席卷全国,蔚为壮观的五四爱国运动以中国代表拒签《凡尔赛和约》而圆满结束。中国近代以来在对外交涉中首次做出没有屈服的抗争,日本也最终未能获得继承德国在山东权益的合法依据,从而为中国此后收回山东创造了条件。 ‎ ‎——摘编自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 ‎ 材料二 在6月3日北京学运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并不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在清末则有明显的表现,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四运动,并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中国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辛亥革命相比,五四运动具有的新历史特点,分析这些特点的基本成因。(6分) ‎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五四运动“转折”的最具意义的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4分) ‎ ‎(3)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起点。据材料一、二,谈谈你对这一论断的理解。(3分)‎ ‎29.对外政策的制定对经济的发展往往产生一定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 材料一 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19世纪中期)执行的是“小舢板”政策,即跟在英国军舰后面,搭英国以武力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开放口岸的顺风车,既占到了中国的便宜,但又不成为中国应对的矛盾焦点。 ‎ ‎——《中国人怎样看美国——一个历史的考察》 ‎ 材料二 从物质利益的角度看,美国最显著的收获是中美贸易的增长,这帮助缓解了美国的逆差问题。中国渴望得到美国科技和农产品的愿望远远超过美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因此美国获得了巨大的贸易顺差。 ‎ 中美和解带来的中美贸易的趋向:‎ 年份 ‎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 中国对美国出口(百万美元) ‎ ‎1972年 ‎ ‎60 ‎ ‎32 ‎ ‎1975年 ‎ ‎304 ‎ ‎156 ‎ ‎1980年 ‎ ‎3,755 ‎ ‎1,059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 材料三 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期美国的对华政策及其表现。(不得照抄原文)(4分) ‎ ‎(2)指出材料二中中美贸易的趋向并说明导致1980年中美贸易变化的直接原因。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中中国渴望得到美国农产品的原因。 (4分)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中国产品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原因。(4分) ‎ ‎(4)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对外政策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认识。(2分)‎ 高二期中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D B B B B C B A C D A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B B C A C C A A A D 二、非选择题 ‎26.(1)政治制度:郡县制。(1分)出现时间:春秋战国时期。(1分)历史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确立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3分;每点1分,任答3点满分) ‎ ‎(2)性质:资产阶级政权。(1分)影响: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或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或政治民主化进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3分;每点1分,任答3点满分) ‎ ‎(3)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分)‎ ‎27. (1) 原则:分权制衡。(2分) ‎ 主要内容: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4分)‎ ‎ (2)从暴力革命走向妥协或从对抗走向妥协(2分)变化原因: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大革命后法国社会陷于动荡;工业进程缓慢。(每点1分,任答2点给满分) ‎ ‎ ‎ ‎28. (1)特点:青年学生发挥先锋作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群众基础广泛。(3分)成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壮大了新的社会力量;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熏陶;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3分) ‎ ‎(2)事件: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分)影响:工人阶级成长为自为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3分) ‎ ‎(3)理解:国际地位缓慢回升、国家利权逐渐收复;民众民主意识高涨;民族凝聚力增强。 (3分)‎ ‎29. (1)追随英国侵略中国。(2分)借助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等,攫取侵华特权。(2分) ‎ ‎(2)中美贸易急剧增长;(1分) 中美建交。(1分)人民公社体制下,农业发展缓慢,农产品短缺。(2分) ‎ ‎(3)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制造业大国;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4分) ‎ ‎(4)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封闭的对外政策阻碍经济的交流与发展;要坚定不移的扩大对外开放。(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